林月野用了十年的時間,也沒能認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他依然處於不知天高地厚的浮躁狀態。如果在他十五六歲的年紀,也能有個人讓他清醒,把他從浮躁的半空拉下來落到厚實的土地上,那麽後來的這十幾年,他的仕途、家人、感情,甚至人生,都能少走很多彎路。
徐言拎著早點回到書院,恰恰碰到同窗們剛剛修完早課結伴去齋舍吃早飯。
少年們看到他,遠遠地沖他打招呼。徐言走過去。
“你昨晚上哪兒去了?”
徐言道:“沒上哪兒,逃課出去玩兒了。”
“就隻是出去玩了?虧我們還擔心你那麽長時間!”
“擔心我什麽?”
“擔心你被魯莽大漢劫走,然後被玷汙!!”
“就是就是!等我們找到你,你就隻剩半條命了……”
徐言:“……”
“你不怕被夫子發現,然後罰你禁閉嗎?”
徐言奇怪道:“為什麽要怕?”剛才碰到兄長,他也沒罰自己啊,還給自己買了早飯。
一個少年嘆道:“哥哥是書院夫子就是好啊,做什麽都不會被罰。”
眾少年紛紛附和,露出羨慕嫉妒的表情。
“……”徐言不打算就這個事情和這些天真沒腦子的同窗討論下去,他看了看四周,“你們見到江師兄了嗎?”
“沒有。”
“語霖已經好多天沒來修早課了,他書還沒抄完哪。”
徐言問:“還在藏書樓裏?”
“應該是吧……”
徐言走進藏書樓,推開二樓堆放上古書卷的屋子,果然看見江寧趴在書案上沉沉睡著,胳膊下麵壓著厚厚的一本《周禮》。
徐言悄悄走過去,俯身吹熄案幾上仍在燃燒的燭火,把早點放在旁邊,起身走到窗邊打開窗戶,讓清晨的微風吹散屋內的沉鬱。
聽到聲音,江語霖慢慢醒轉過來,眼神有些茫然,腦子混混沌沌的,臉龐因為久睡透出微微的紅暈。
“你醒了。”徐言坐到他身邊。
江語霖晃晃腦袋,眼睛裏有血絲,“你怎麽來了,早課修完了?”露出一抹微笑,“吃飯了嗎?”
徐言道:“還沒吃,我買來了和師兄一起吃。”
江語霖輕輕拍了拍他的頭:“你自己先吃吧,我把這屋子打掃一下。”
“哦,好。”徐言乖乖點頭。
江語霖走到書架旁,踮腳將有些歪斜的書一本本擺正,把翻閱過的書合上放回原位。
徐言抱著豬胰胡餅啃,看著江寧溫潤的側臉,陽光從窗外照進來,屋內浮起細小的塵芥,他突然問:“師兄,你可以跟我講講你和晚英的故事嗎?”
江語霖身形一頓,轉過臉來,溫和道:“想聽故事了?這有本唐傳奇《鶯鶯傳》,你拿去看吧。”
徐言固執道:“我想聽你和晚英的故事。”
江語霖淡淡道:“我和他之間沒什麽故事可言。”
徐言三兩口吞下手中的胡餅,胡亂咀嚼一番咽下去,過去把他拽過來坐下,討好道:“你隻跟我一個人說,我聽了保證不會告訴別人的,好不好?”
江語霖看了他一會兒,徐言搖搖他的袖子,“好不好,好不好啊?”
稀薄的陽光映照在案幾上,形成一道淡黃色的光亮,江語霖盯著書案靜靜看了一會兒,道:“你真的想聽?”
徐言激動地點頭:“嗯嗯嗯!!”
江語霖抬頭看向窗外,一株白櫻的枝丫伸進來,初冬的早晨還有些寂寥的霧。
與此同時,晚英坐在亭子裏,望著遠山,神思飄忽,仿佛想起了什麽。
明明隻是兩年多前的事,可是如今再回憶起來,卻好像已經過去了很久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就要寫江寧和晚英的過往了,會有一點虐……但是!不會虐很久的,我會很快讓他們和好的。因為很喜歡這一對,所以忍不住想寫寫他們的故事……
第10章 子車牽縷
兩年前,南宋建炎四年,晚英十四歲。
這一年的秋天,天氣還不是很冷,那些從北方逃難過來的人還沒有適應揚州溫暖的氣候。
護城河堤岸上的人家,每日豆刻絲竹,煙火烹茶,過得平淡又祥和。
在一個有鴿子飛過的黃昏,晚英從昏迷中醒來,他睜著眼睛發了一會兒呆,然後拖著疼痛的雙腿爬到窗邊。
暮色猝不及防墜落下來,船家的燈影在暗如青綢的水麵點了一盞細小如豆的火光。
晚英靜靜看著窗外,他聽見窗前漿聲柔緩,杜鵑啼血,橋上來來往往是歸人的傘影,還有千家萬戶絲絲縷縷的茶香笑語。
人間市井重複,細密,溫存豐實,無盡無望。這一個尋常的夜幕黃昏,人們如常歡聚,吃飯飲茶,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關心,十四歲的晚英,活在一場災難裏。
晚英生在揚州,五歲的時候跟隨父母去了宣州宣城,在那裏閑居六年,這六年是他短短十幾年的生命裏最快樂的日子。
他們住在湖邊的的小村子裏,依山傍水的小竹樓,家裏有幾畝地,父親扛著鋤頭從田地裏回來,母親會為一家人準備鮮美的魚湯。農閑的時候,晚英跟著母親在湖邊擺渡,父親與幾個知交好友聚在一起,常常歡飲達旦。沒有人渡河,晚英會和村子裏的孩子一起玩兒,因為他從小就長得美麗俊秀,所以同齡人都喜歡和他一起玩兒,不管他做什麽,身後總會跟著一群小女孩。
晚英平安健康長到十一歲,不僅容顏越發俊朗,性子也養得內斂溫柔,雖然沒有念過什麽書,但是舉手投足之間卻盡顯清雅與平和。
這一年,金兵南侵,開封陷落。
那實在不是美好的一年,晚英跟著家人往南方遷移,一路上總是有人以各種方式或樣子死去。哀鴻遍野,還要時刻提防著金人士兵偷襲。那時候每日跋山涉水,提心弔膽,餐風露宿,父親總是愁眉苦臉,一天也不說一句話,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暴戾古怪,母親勸他,他就辱罵母親,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一次,不知道母親又是哪裏惹到了他,他抓著母親的頭髮把她往石頭上撞,麵色狠厲,晚英衝上去攔他,他猛地一揮手,把晚英摔在了石頭上,額頭鮮血直流,半天起不來。母親看見兒子受傷,一把推開他,撲過去抱住晚英,問他:“晚英,疼不疼?”
晚英輕輕搖了搖頭:“不疼。”
母親看著他,眼淚突然就流了下來。
晚英看到她哭了,慌忙道:“我不疼,母親,我真的不疼。”
母親緊緊摟住他,眼淚掉在地上,哽咽道:“晚英,好孩子,母親沒用,讓你這麽小就跟著我們受苦。”
晚英靠在她懷裏,並不覺得有多苦,父親母親陪著自己,無論遭遇什麽他都不怕。
父親在旁邊一直沒有過來,母親抬頭看向他,才發現他雙眼放空,麵色凹陷,雙手無力地垂在身側,整個人都顯得十分佝僂。那時候晚英還不知道,父親的身子已經敗了。
徐言拎著早點回到書院,恰恰碰到同窗們剛剛修完早課結伴去齋舍吃早飯。
少年們看到他,遠遠地沖他打招呼。徐言走過去。
“你昨晚上哪兒去了?”
徐言道:“沒上哪兒,逃課出去玩兒了。”
“就隻是出去玩了?虧我們還擔心你那麽長時間!”
“擔心我什麽?”
“擔心你被魯莽大漢劫走,然後被玷汙!!”
“就是就是!等我們找到你,你就隻剩半條命了……”
徐言:“……”
“你不怕被夫子發現,然後罰你禁閉嗎?”
徐言奇怪道:“為什麽要怕?”剛才碰到兄長,他也沒罰自己啊,還給自己買了早飯。
一個少年嘆道:“哥哥是書院夫子就是好啊,做什麽都不會被罰。”
眾少年紛紛附和,露出羨慕嫉妒的表情。
“……”徐言不打算就這個事情和這些天真沒腦子的同窗討論下去,他看了看四周,“你們見到江師兄了嗎?”
“沒有。”
“語霖已經好多天沒來修早課了,他書還沒抄完哪。”
徐言問:“還在藏書樓裏?”
“應該是吧……”
徐言走進藏書樓,推開二樓堆放上古書卷的屋子,果然看見江寧趴在書案上沉沉睡著,胳膊下麵壓著厚厚的一本《周禮》。
徐言悄悄走過去,俯身吹熄案幾上仍在燃燒的燭火,把早點放在旁邊,起身走到窗邊打開窗戶,讓清晨的微風吹散屋內的沉鬱。
聽到聲音,江語霖慢慢醒轉過來,眼神有些茫然,腦子混混沌沌的,臉龐因為久睡透出微微的紅暈。
“你醒了。”徐言坐到他身邊。
江語霖晃晃腦袋,眼睛裏有血絲,“你怎麽來了,早課修完了?”露出一抹微笑,“吃飯了嗎?”
徐言道:“還沒吃,我買來了和師兄一起吃。”
江語霖輕輕拍了拍他的頭:“你自己先吃吧,我把這屋子打掃一下。”
“哦,好。”徐言乖乖點頭。
江語霖走到書架旁,踮腳將有些歪斜的書一本本擺正,把翻閱過的書合上放回原位。
徐言抱著豬胰胡餅啃,看著江寧溫潤的側臉,陽光從窗外照進來,屋內浮起細小的塵芥,他突然問:“師兄,你可以跟我講講你和晚英的故事嗎?”
江語霖身形一頓,轉過臉來,溫和道:“想聽故事了?這有本唐傳奇《鶯鶯傳》,你拿去看吧。”
徐言固執道:“我想聽你和晚英的故事。”
江語霖淡淡道:“我和他之間沒什麽故事可言。”
徐言三兩口吞下手中的胡餅,胡亂咀嚼一番咽下去,過去把他拽過來坐下,討好道:“你隻跟我一個人說,我聽了保證不會告訴別人的,好不好?”
江語霖看了他一會兒,徐言搖搖他的袖子,“好不好,好不好啊?”
稀薄的陽光映照在案幾上,形成一道淡黃色的光亮,江語霖盯著書案靜靜看了一會兒,道:“你真的想聽?”
徐言激動地點頭:“嗯嗯嗯!!”
江語霖抬頭看向窗外,一株白櫻的枝丫伸進來,初冬的早晨還有些寂寥的霧。
與此同時,晚英坐在亭子裏,望著遠山,神思飄忽,仿佛想起了什麽。
明明隻是兩年多前的事,可是如今再回憶起來,卻好像已經過去了很久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就要寫江寧和晚英的過往了,會有一點虐……但是!不會虐很久的,我會很快讓他們和好的。因為很喜歡這一對,所以忍不住想寫寫他們的故事……
第10章 子車牽縷
兩年前,南宋建炎四年,晚英十四歲。
這一年的秋天,天氣還不是很冷,那些從北方逃難過來的人還沒有適應揚州溫暖的氣候。
護城河堤岸上的人家,每日豆刻絲竹,煙火烹茶,過得平淡又祥和。
在一個有鴿子飛過的黃昏,晚英從昏迷中醒來,他睜著眼睛發了一會兒呆,然後拖著疼痛的雙腿爬到窗邊。
暮色猝不及防墜落下來,船家的燈影在暗如青綢的水麵點了一盞細小如豆的火光。
晚英靜靜看著窗外,他聽見窗前漿聲柔緩,杜鵑啼血,橋上來來往往是歸人的傘影,還有千家萬戶絲絲縷縷的茶香笑語。
人間市井重複,細密,溫存豐實,無盡無望。這一個尋常的夜幕黃昏,人們如常歡聚,吃飯飲茶,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關心,十四歲的晚英,活在一場災難裏。
晚英生在揚州,五歲的時候跟隨父母去了宣州宣城,在那裏閑居六年,這六年是他短短十幾年的生命裏最快樂的日子。
他們住在湖邊的的小村子裏,依山傍水的小竹樓,家裏有幾畝地,父親扛著鋤頭從田地裏回來,母親會為一家人準備鮮美的魚湯。農閑的時候,晚英跟著母親在湖邊擺渡,父親與幾個知交好友聚在一起,常常歡飲達旦。沒有人渡河,晚英會和村子裏的孩子一起玩兒,因為他從小就長得美麗俊秀,所以同齡人都喜歡和他一起玩兒,不管他做什麽,身後總會跟著一群小女孩。
晚英平安健康長到十一歲,不僅容顏越發俊朗,性子也養得內斂溫柔,雖然沒有念過什麽書,但是舉手投足之間卻盡顯清雅與平和。
這一年,金兵南侵,開封陷落。
那實在不是美好的一年,晚英跟著家人往南方遷移,一路上總是有人以各種方式或樣子死去。哀鴻遍野,還要時刻提防著金人士兵偷襲。那時候每日跋山涉水,提心弔膽,餐風露宿,父親總是愁眉苦臉,一天也不說一句話,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暴戾古怪,母親勸他,他就辱罵母親,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一次,不知道母親又是哪裏惹到了他,他抓著母親的頭髮把她往石頭上撞,麵色狠厲,晚英衝上去攔他,他猛地一揮手,把晚英摔在了石頭上,額頭鮮血直流,半天起不來。母親看見兒子受傷,一把推開他,撲過去抱住晚英,問他:“晚英,疼不疼?”
晚英輕輕搖了搖頭:“不疼。”
母親看著他,眼淚突然就流了下來。
晚英看到她哭了,慌忙道:“我不疼,母親,我真的不疼。”
母親緊緊摟住他,眼淚掉在地上,哽咽道:“晚英,好孩子,母親沒用,讓你這麽小就跟著我們受苦。”
晚英靠在她懷裏,並不覺得有多苦,父親母親陪著自己,無論遭遇什麽他都不怕。
父親在旁邊一直沒有過來,母親抬頭看向他,才發現他雙眼放空,麵色凹陷,雙手無力地垂在身側,整個人都顯得十分佝僂。那時候晚英還不知道,父親的身子已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