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彥與藺策相識多年,也定情多年,先前或許還稍有注意,自打藺策登基之後,也沒有那麽多的顧慮。朝中諸人或許並不怎麽清楚,但是他們二人身邊隨侍的人對他們的關係卻是清楚的很,所以在麵對自己的家人時,遊彥也沒有刻意隱瞞。
他低下頭對上少年滿是擔憂的臉,伸手輕輕地在他前額敲了一下,分明是不想多談此事:“雖然有時候是有些困擾,但我會處理好的。”說到這兒,他笑了一下,“說起來,倒是你的事更為緊要一些,你離及冠也沒有幾年了,娘親前幾日還囑咐我為你尋一份靠譜的親事,我近日事務繁多,一直沒放在心上,現在倒是想起來要問問你自己心中可有什麽人選?”
遊禮沒有料到話題最後居然又回到自己身上,他驚訝地眨了眨眼,半晌才搖了搖頭:“我,我整日不是讀書就是習武,日常相處的人也不過那些,哪裏有什麽人選。”他舔了舔下唇,有些猶豫,“我先前從未想過此事,所以,就且憑祖母與叔父做主吧。”
遊彥失笑,回手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才道:“這畢竟是你的終身大事,即使是我跟娘親能夠為你做主,也總要問過你的想法。如若你有心上人,我們勉強為你娶了哪家的小姐回來,哪怕出身名門,溫柔體貼,對你們兩個來說都不怎麽公平。既然是要白首與共的人,總要你自己喜歡。”
遊禮跪坐在遊彥腳旁,眼底帶著分明的困惑:“叔父的意思是,隻要是自己喜歡的人就可以了嗎?”
遊彥麵上的笑容凝滯,眼底有一剎那的遲疑,跟著就變得有些困惑,他低下頭盯著自己的茶盞,半晌才開口:“先前我一直是這麽以為的,但現在看起來,可能還不夠吧。不過不管怎麽說,這都應該是一個前提,至於這個人是不是能夠與你到白首,或許還要時間來證明。”
遊禮一直看著遊彥,因此將他麵上所有的情緒變化都收入眼底,他垂下眼眸不知道思量了什麽,再抬眼時麵上帶了幾分羞澀的笑意:“反正我不懂這些啦,更沒有什麽心儀的人,這事還是叔父您與祖母看著辦吧?”
遊彥喝了一口茶,輕輕地點了點頭:“你是我遊府的長房長孫,消息若是傳出去倒是會有不少的人主動結親,隻不過……待過幾日再進宮我會與陛下商討此事。”
遊禮微微皺了皺眉,但還是點頭:“全憑叔父做主。”
第2章
遊彥離開長樂宮已經有大半個時辰,長樂宮的內侍依然忐忑不安地候在門外。先前高庸曾經試圖進去詢問情況卻被裏麵那位劈頭蓋臉的趕了出來,其他人也更不敢再去觸那位喜怒無常的帝王的黴頭。
高庸在殿門外轉來轉去,幾次三番抬頭看天色。離晌午越來越近,馬上就到了用午膳的時辰,他卻實在鼓不起勇氣再進去一次,但也不能真就不管裏麵那位的午膳。
時間越久,高庸實在是有些懷念先前的日子,尤其是裏麵那位剛登基的時候,那時候隆和帝的脾氣要遠比現在好的多,每每上將軍入宮的時候,更是龍顏大悅,也不知道為什麽今日卻大發雷霆,不過那上將軍走的時候倒依舊是雲淡風輕。
仔細回想起來,最近一段時間隆和帝好像都一副憂心重重的樣子。但高庸哪怕身為隆和帝身邊的紅人,貼身近侍,也不敢隨意揣測這二人之間到底出了什麽問題。隻能暗自希望,不管發生什麽,都不要波及到他們這些人身上。
高庸正在長樂宮門口轉的焦頭爛額,一個內侍突然小跑而來,朝著高庸道:“公公,太後來了,已經到了門外了,遣奴婢前來稟報。”
高庸鎖起了眉頭,朝著宮門外遠遠地看了一眼,長嘆了一口氣:“罷了,這個黴頭怎麽都要觸的。我去稟報。”說完快步走到殿門口,輕輕地叩了叩殿門,微微提聲道,“陛下,太後她老人家來了,馬上到宮門口了。”
大殿內一陣沉寂,片刻之後才傳來藺策的聲音:“讓人進來收拾一下,然後再請母後進來。”
高庸跟在藺策身邊已久,立刻就聽出了這語氣已是沒什麽問題了,更何況,隆和帝素來仁孝,哪怕有什麽情緒也總不會在太後麵前發作,這才鬆了口氣,伸手點了身邊的兩個人:“你們兩個,進去收拾一下。”
等太後進到殿內的時候,一切已經收拾妥當,根本看不出來這寢殿的主人剛剛發過脾氣。藺策正坐在禦案前低頭看著奏摺,聽見腳步聲才抬起頭來,朝著太後笑了一下,起身上前:“兒臣見過母後。”
吳太後點了點頭,在侍女的攙扶下坐了下來,目光從藺策臉上掃過,才溫吞的開口:“知道皇兒國事繁忙,嘔心瀝血,哀家親手煮了些參湯,皇兒待會喝些。”她方一話落立刻有內侍捧著食盒上前。
藺策笑了一下,放緩了聲音:“國事雖然繁多,但兒臣畢竟正值壯年,這點事算不上什麽。更何況這宮中總不缺幹活的人,讓母後親自動手,兒臣實在是愧疚。”說完他迴轉頭看了一眼,高庸立刻會意,上前從那內侍手中接過食盒,打開盒蓋,捧到藺策麵前。
藺策低頭朝著食盒裏看了一眼,還深深地嗅了一下,才點了點頭:“不過說起來,兒臣也是好久沒有喝過母後煮的參湯了。”他抬眼看向高庸,“給朕盛一碗出來,另外時辰也差不多了,把午膳送來吧,正好母後在這,朕也好久沒跟母後一起用膳了。”
他低下頭對上少年滿是擔憂的臉,伸手輕輕地在他前額敲了一下,分明是不想多談此事:“雖然有時候是有些困擾,但我會處理好的。”說到這兒,他笑了一下,“說起來,倒是你的事更為緊要一些,你離及冠也沒有幾年了,娘親前幾日還囑咐我為你尋一份靠譜的親事,我近日事務繁多,一直沒放在心上,現在倒是想起來要問問你自己心中可有什麽人選?”
遊禮沒有料到話題最後居然又回到自己身上,他驚訝地眨了眨眼,半晌才搖了搖頭:“我,我整日不是讀書就是習武,日常相處的人也不過那些,哪裏有什麽人選。”他舔了舔下唇,有些猶豫,“我先前從未想過此事,所以,就且憑祖母與叔父做主吧。”
遊彥失笑,回手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才道:“這畢竟是你的終身大事,即使是我跟娘親能夠為你做主,也總要問過你的想法。如若你有心上人,我們勉強為你娶了哪家的小姐回來,哪怕出身名門,溫柔體貼,對你們兩個來說都不怎麽公平。既然是要白首與共的人,總要你自己喜歡。”
遊禮跪坐在遊彥腳旁,眼底帶著分明的困惑:“叔父的意思是,隻要是自己喜歡的人就可以了嗎?”
遊彥麵上的笑容凝滯,眼底有一剎那的遲疑,跟著就變得有些困惑,他低下頭盯著自己的茶盞,半晌才開口:“先前我一直是這麽以為的,但現在看起來,可能還不夠吧。不過不管怎麽說,這都應該是一個前提,至於這個人是不是能夠與你到白首,或許還要時間來證明。”
遊禮一直看著遊彥,因此將他麵上所有的情緒變化都收入眼底,他垂下眼眸不知道思量了什麽,再抬眼時麵上帶了幾分羞澀的笑意:“反正我不懂這些啦,更沒有什麽心儀的人,這事還是叔父您與祖母看著辦吧?”
遊彥喝了一口茶,輕輕地點了點頭:“你是我遊府的長房長孫,消息若是傳出去倒是會有不少的人主動結親,隻不過……待過幾日再進宮我會與陛下商討此事。”
遊禮微微皺了皺眉,但還是點頭:“全憑叔父做主。”
第2章
遊彥離開長樂宮已經有大半個時辰,長樂宮的內侍依然忐忑不安地候在門外。先前高庸曾經試圖進去詢問情況卻被裏麵那位劈頭蓋臉的趕了出來,其他人也更不敢再去觸那位喜怒無常的帝王的黴頭。
高庸在殿門外轉來轉去,幾次三番抬頭看天色。離晌午越來越近,馬上就到了用午膳的時辰,他卻實在鼓不起勇氣再進去一次,但也不能真就不管裏麵那位的午膳。
時間越久,高庸實在是有些懷念先前的日子,尤其是裏麵那位剛登基的時候,那時候隆和帝的脾氣要遠比現在好的多,每每上將軍入宮的時候,更是龍顏大悅,也不知道為什麽今日卻大發雷霆,不過那上將軍走的時候倒依舊是雲淡風輕。
仔細回想起來,最近一段時間隆和帝好像都一副憂心重重的樣子。但高庸哪怕身為隆和帝身邊的紅人,貼身近侍,也不敢隨意揣測這二人之間到底出了什麽問題。隻能暗自希望,不管發生什麽,都不要波及到他們這些人身上。
高庸正在長樂宮門口轉的焦頭爛額,一個內侍突然小跑而來,朝著高庸道:“公公,太後來了,已經到了門外了,遣奴婢前來稟報。”
高庸鎖起了眉頭,朝著宮門外遠遠地看了一眼,長嘆了一口氣:“罷了,這個黴頭怎麽都要觸的。我去稟報。”說完快步走到殿門口,輕輕地叩了叩殿門,微微提聲道,“陛下,太後她老人家來了,馬上到宮門口了。”
大殿內一陣沉寂,片刻之後才傳來藺策的聲音:“讓人進來收拾一下,然後再請母後進來。”
高庸跟在藺策身邊已久,立刻就聽出了這語氣已是沒什麽問題了,更何況,隆和帝素來仁孝,哪怕有什麽情緒也總不會在太後麵前發作,這才鬆了口氣,伸手點了身邊的兩個人:“你們兩個,進去收拾一下。”
等太後進到殿內的時候,一切已經收拾妥當,根本看不出來這寢殿的主人剛剛發過脾氣。藺策正坐在禦案前低頭看著奏摺,聽見腳步聲才抬起頭來,朝著太後笑了一下,起身上前:“兒臣見過母後。”
吳太後點了點頭,在侍女的攙扶下坐了下來,目光從藺策臉上掃過,才溫吞的開口:“知道皇兒國事繁忙,嘔心瀝血,哀家親手煮了些參湯,皇兒待會喝些。”她方一話落立刻有內侍捧著食盒上前。
藺策笑了一下,放緩了聲音:“國事雖然繁多,但兒臣畢竟正值壯年,這點事算不上什麽。更何況這宮中總不缺幹活的人,讓母後親自動手,兒臣實在是愧疚。”說完他迴轉頭看了一眼,高庸立刻會意,上前從那內侍手中接過食盒,打開盒蓋,捧到藺策麵前。
藺策低頭朝著食盒裏看了一眼,還深深地嗅了一下,才點了點頭:“不過說起來,兒臣也是好久沒有喝過母後煮的參湯了。”他抬眼看向高庸,“給朕盛一碗出來,另外時辰也差不多了,把午膳送來吧,正好母後在這,朕也好久沒跟母後一起用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