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毒是我下的,不關師父的事!”稚兒急道。


    “依我所想,你們應當和真正的林風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吧,否則也不會費盡心思替他報仇。”季白看著兩人,問道:“能不能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隻有知道真相,才能斷定誰有罪,誰無罪。”


    “事到如今,還有什麽可隱瞞的呢。”中年儒士嘆息了一聲,徐徐說道:“在下姓朱,單名一個煜字,十幾年前林風還是錦縣縣令時,在下就已經是他的師爺,林大人對在下有知遇之恩,我二人一直以朋友的身份相交。十年前,林大人被擢升為揚州知府,便帶著一家人坐船前往揚州赴任。半路中,林大人救下了一個受傷落水之人,那人名叫石磊,身穿侍衛服,自稱是從京城來的。林大人對他禮遇有加,讓他在船上養傷,但此人聽聞林大人是即將到任的揚州知府,又見船上皆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人,他便起了歹心。一天夜裏,他趁眾人熟睡,竟舉刀殺死了林家十幾口人,在下抱著當時僅有六歲的小公子趁著夜色跳入河中,僥倖活了下來,但船上的其他人卻都慘遭毒手,無一生還。”


    朱煜說到這裏,眼眶裏一片血紅,雙手忍不住顫抖起來,他平復了下激動的情緒,繼續道:“在下帶著小公子來到揚州城,發現石磊已經拿走了林大人的官牒和任命文書,冒名頂替做了揚州知府。在下想揭穿他,為林大人報仇,但苦無證據,隻好先在揚州城內悄悄安頓下來,在兩年前,在下將稚兒安插進了林府,做了那惡人的書童,以方便報仇。在這十年內,在下遍尋天下,終於找到了一種奇毒,這種毒很稀有,鮮少有人認得。以為可以瞞天過海,沒想到卻被季公子一眼看破。”


    “石磊殺死李偉明的□□,應當也是你們給他的吧。”季白問道。


    “是,這個惡人竟將稚兒當做他的心腹,什麽事情都和他說。稚兒假裝無意當中向他透露了自己有□□的事情,他便要了來毒死了李偉明。我們再將計就計的毒殺了他,製造了同一個兇手連續殺人的假象。”


    “稚兒就是林風的兒子吧。”季白笑說道。


    朱煜點頭,隨即哽咽道:“三位大人,林大人一家慘死,隻剩下稚兒這一個,如果一定要找出兇手償命的話,那就讓在下來吧,求各位放稚兒一條生路,他還這麽小。”


    “沒有人需要償命,像石磊這種罪惡滔天之人,這麽死已經算是便宜他了。”季白語氣輕鬆道,話畢,看向蕭政道:“王爺認為呢。”


    蕭政勾了勾唇,“今日之事並無旁人知道,我們隻要說,大理寺已經查清了案件,兇手就是假‘林風’,他殺死李偉明後,便自殺身亡,案子便可就此了結。”


    “那證據呢?”封玄奕忍不住問。


    “準備一包□□塞在石磊房間的角落裏,然後我們再去搜出來不就行了。”季白談話家常似的說道。


    封玄奕眉心忍不住跳了跳,兩件兇殺案哎,如此兒戲真的好嗎?


    “你覺得石磊的所作所為該不該殺?”季白淡淡開口。


    封玄奕點頭。


    “那你覺得稚兒和他師父該死嗎?”蕭政接著問他。


    封玄奕搖頭。


    “那不就得了。”季白和蕭政同時攤了攤手。


    眾人互相對望了一眼,皆露出了一個釋然的笑容。


    作者有話要說:


    此案完結。


    第19章 波斯貓案(一)


    揚州案圓滿完結,封玄奕按照季白的說辭將案件的前因後果都寫在了奏摺之上,以待回京後交由順德帝審閱。


    奏摺之上自然沒有提到稚兒以及朱煜的隻言片語,隻說曾任李偉明侍衛的石磊在替李偉明出外辦差時,受傷落水,被即將任命揚州知府的林風救到船上,但石磊卻恩將仇報,殺死林風全家十幾口人,並頂替林風做了揚州知府。因揚州旱情嚴重,皇帝派李偉明前去揚州放賑,石磊恐被其認出,便下毒殺死了李偉明。李偉明死後,石磊卻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說他的身份已被人識破,現已告到了皇帝那裏,信中還將他殺害林風一家人的經過描述的清清楚楚。石磊看完信後,自然驚懼莫名,自覺大限將至,小命難保,便服毒自盡了。


    大理寺的差役在石磊的臥房內搜到了那封匿名信,以及害死兩條人命的□□,一種褐色的粉末,名為“見血封喉”的劇毒。


    當然,匿名性是季白讓朱煜寫的,朱煜是一位飽學之士,有一手模仿他人筆跡的絕活。而“見血封喉”的□□,也是季白等人故意放進石磊的臥房之中,有這兩樣證據在手,便不用擔心順德帝會起疑心。


    至於兩具屍身上為何會被挖走心髒,那是石磊死前囑咐心腹手下做的,目的是讓查案之人把視線轉向仇殺的方向,他依然抱有一絲僥倖的心理,希望死後能保留清白的名聲。以此迷惑別人的雙眼,讓人以為,他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而不是雙手沾滿血腥的罪惡之人。


    稚兒得償所願的做了季白的書童,但朱煜卻執意留在揚州城,他籌劃了十年的報仇計劃已然完成,稚兒也有了非常好的歸宿,一切終於塵埃落定,他隻想安靜、平淡的度過剩餘的人生。稚兒哭著和他師父道了別,跟隨季白一行人進了京。


    由於蕭政放賑及時,加之在揚州城期間,每日深入田間民戶訪查,慰民之所苦,解民之所憂,晚間亦案牘勞形,查閱揚州各衙門的文書案卷,整頓吏治,肅清揚州官場,兩個月下來,人竟然瘦了一大圈。


    蕭政等人離開揚州城的這一天,數萬揚州百姓夾道相送,皆磕頭流淚,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蕭政一行人揮手告別揚州百姓,馬車尚未離開揚州城城門,原本晴朗的天空卻突然變得陰雲密布,電閃雷鳴,暴雨忽降。


    揚州的百姓都認為這場暴雨是政王帶來的,是上天感念於政王的仁德而賜福於揚州,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百姓們激動不已的跪在雨中,齊聲呼喊著:“政王千歲!”萬千百姓的呼聲蓋過了雷鳴之聲和嘩啦啦的雨聲,場麵十分壯觀。


    蕭政的揚州之行,為自己贏得了民心。


    京城


    一路的馬車顛簸,季白感覺自己的全身像是散了架一般,四處都酸痛。下了馬車,抬頭看見“政王府”這三個字時,他幾乎要熱淚盈眶了。


    稚兒跟在蕭政等人身後進了王府,他一路上都在悄悄的打量著王府四周,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寫滿了驚嘆,他在林府做了幾年的書童,林府在揚州城已經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高門大戶了,但和政王府一比,簡直就是螞蟻和大象,石頭和瑪瑙的差距。


    “恭迎王爺、王妃回府!”一群丫鬟和小廝整齊的站成幾排,齊齊向來人跪拜行禮。為首的是一個三十歲上下,貌若潘安,舉止風流儒雅的白衣公子。


    稚兒還未來得及驚嘆於王府的氣派奢華,就被那群人的高呼聲給驚了一大跳,天,王府裏有這麽多下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理寺少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弦月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弦月兒並收藏大理寺少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