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鄰居有不少早早的就被油條的香味兒所吸引,眼下再一聽王氏和李氏的話,馬上就對那油條又多了幾分好奇心,於是一時間左鄰右舍紛紛奔走相告,有些更是直接拿了錢堵到妙兒家門口,指著油條直接就塞錢表示要買,讓妙兒先前炸出來的那一鍋油條很快就被搶奪一空!


    有些來的晚、沒買到的鄰居十分失望,並且越發想要嚐嚐那油條的味道,於是便都出言鼓動妙兒再炸一鍋,還說無論要炸多久她們都願意等!


    妙兒見生意就這樣稀裏糊塗的做起來了,索性把剩下的材料全都拿了出來,很快就又炸了幾鍋熱騰騰、香脆脆的油條出來,滿足了左鄰右舍的需求的同時、也掙到了在來汴京城後的第一桶金!


    妙兒陰差陽錯的有了開門紅後,讓隨後回到家的張大郎兄弟得知後都嘖嘖稱奇,尤其是沒能嚐到妙兒新做出來的油條的張三郎,他一聽巧娘描述了油條的美味後,馬上就跳起來嚷嚷道:“妙兒,這麽好吃的新奇吃食,你怎地不留幾條給我和大哥嚐嚐啊?!”


    張三郎說著臉上滿是委屈和遺憾,語氣裏也充滿了不滿:“現下倒好了,這整條窄巷的人都曉得我們家賣的油條又香、又脆,唯獨我和大哥這兩個自家人不曉得那油條是啥味兒……”


    張大郎沒能吃到妙兒研究出來的油條,心裏也是多少覺得有些遺憾和多了一分好奇,不過他不會像張三郎那樣大聲嚷嚷,而是十分識大體的訓了張三郎一句替妙兒解圍:“小三,咱家眼下正是急著掙錢的時候,那油條既是妙兒做出來的,那今後你還會少那吃的機會嗎?眼下有人要買、我們自然要先緊著客人賣了,你別再這裏瞎嚷嚷添亂了!”


    張三郎聞言一邊往後縮了縮、一邊小聲的嘀咕了句:“現在油條都已經賣光了,我就是想吃也沒法子,難不成我連說說也不行嗎?”


    張三郎那副怕張大郎揍他的模樣讓妙兒忍俊不禁,當下便笑著嗔了張三郎一句:“好了、好了,三哥你也別再鬱悶了,不知情的人見你這般嘴饞、還以為你是個三歲的小孩呢!明兒一早我和巧娘還會再炸一些油條拿到早市上賣,到時候一定讓你吃個夠!”


    張三郎聞言雙眼立時一亮,並一亮期待的追問道:“此話當真?”


    妙兒笑道:“當真!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張三郎問道:“什麽條件?”


    妙兒指著先前和巧娘一起買回來的一小袋黃豆說道:“明兒大哥和三哥得早早的起來,幫我現磨些豆漿,我想磨些豆漿煮了和油條一起拿出去賣!”


    妙兒幾兄妹在鄉下時,就曾經幫外祖母盧氏磨過豆漿,這對他們來說倒也不算是什麽難事,隻不過眼下他們租住的地方沒有石磨,因此張三郎馬上把這個難題提了出來:“我和大哥幫妙兒你磨豆漿自然是沒有問題,可問題是我們家裏沒有磨豆子的石磨啊!這沒驢推磨還能用人來推,這沒磨可就沒別的法子來代替了!”


    妙兒聞言不慌不忙的說道:“咱家是沒磨,不過隔壁王嬸子家卻有!那王嬸子家以前是靠賣豆腐為生的,後來尋到更好的賺錢門路才不再賣豆腐的。因此他們家的石磨一直都閑置在家裏沒用,我剛剛已經和她都說好了、她也答應把石磨借給我們用用,明兒一早大哥和三哥隻管帶著黃豆等物事上他們家敲門就是!”


    這王氏之所以會答應借磨,自然是因為妙兒先前那大方送油條的舉動了,也就是說妙兒那幾條油條並沒有白送,而是靠著它們和王氏等鄰居結下了好關係。


    既然磨這個難題已經解決了,那張大郎兄弟自是慡快的答應了妙兒囑咐的事,於是第二天天才剛蒙蒙亮、妙兒四人便動作利索的起了床,兩個忙著生火、架鍋炸油條,兩個忙著拿泡好的黃豆到隔壁去現磨。


    這磨豆漿的法子倒也算是簡單,張大郎兄弟隻要將用水浸泡飽滿後的黃豆,和水一起放到石磨中間的洞裏,然後人工轉動石磨,就能磨出豆漿來。於是張大郎兄弟很快就照著在鄉下常用的法子、磨出豆漿來,隨後他們便用妙兒事先準備好的紗布,把豆子磨出來的粗糙豆皮渣過濾掉,然後再把生豆漿倒在大鍋裏煮開。


    張大郎兄弟煮好豆漿後,又去跟鄰居李氏借了輛小推車,把那一大鍋豆漿搬到小推車上去,隨後還得再用籃子裝幾個大碗放到車上;妙兒和巧娘則忙著一波接一波的炸油條,一時間一家人都忙得不可開交、一直到天色漸漸的泛了白,大傢夥兒才準備好一大竹籃子的油條、和那一大鍋豆漿一起放到了小推車上去。


    因是頭一回上街叫賣,因此妙兒一家四口人全都一起出動,張大郎兄弟負責推著小板車,妙兒和巧娘則負責沿街叫賣。隻見他們才在街上轉了一會兒,就有許多人被油條的香氣給吸引過來,讓妙兒等人立時喜出望外、並馬上手腳麻利的做起了生意。


    這頭一天的生意可謂是出奇的好,不一會兒那一大竹籃的油條就漸漸的見了底,妙兒見了馬上拉著巧娘回家繼續再炸,並讓張大郎兄弟尋了塊空地停在那兒,一邊繼續叫賣、一邊等妙兒她們把新炸的油條送過來。


    於是妙兒幾人就這樣來來回回的在家和街直接奔走了好幾趟,一直忙活到早市散了才得以回家歇上一口氣。大傢夥兒一回到家,妙兒就迫不及待的把早上賺的銀錢倒在圓桌上,仔細的數了遍後發現才一、兩個時辰的功夫,他們就掙了快三貫錢!


    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


    這個數字讓張三郎驚得目瞪口呆,難以置信的問道:“才不到兩個時辰的功夫,我們就掙了快三貫錢?這三貫錢換成銀子足足有三兩哩!妙兒你沒算錯帳吧?”


    妙兒見張三郎三人臉上都有著難以置信的神色,便把帳目明細仔細的算給他們聽:“今兒早上上我們這兒買油條的人,來來去去少說也有三、四十人,這些人最少也都有買個兩、三條,多的買個五、六條回去一家人一起吃的也有,那我們就取個大概的數目來算這筆帳吧……”


    “我們就算上我們這兒買油條的人一共有五十人、且每人隻買兩條油條,那一共就是賣出了一百條油條;這一條油條賣二十文錢,一百條油條便是兩千文錢,那光是賣油條咱就掙了兩貫錢了;”


    妙兒說著頓了頓、在心裏先默默的算了一遍會,才繼續跟張大郎他們算起了賣豆漿掙的銀錢:“而這豆漿我們一大碗賣十文錢,那些但凡買了油條吃的人都會覺得有些膩,於是他們大多都會順道買一、兩碗豆漿配著吃;如此一來我們的豆漿也賣了有五十碗左右,一碗豆漿十文錢、五十碗便是五百文錢!”


    妙兒邊說邊飛快的在白紙上把帳目明細一一寫下來,寫完指著那些帳目說道:“油條和豆漿這兩項收入加起來就有兩千五百文了,這個數隻會多不會少,所以我說我們掙了快三貫錢、一點都沒有誇大其詞!”


    妙兒這麽細細的把帳目一算,張大郎等人立時十分信服,心裏的疑慮更是全都被喜悅給替代了———這早上才一、兩個時辰的功夫他們就掙了這麽多銀錢,那往後他們隻要多賣幾個時辰、豈不是能掙更多?!


    可惜張大郎幾人還沒高興多久,妙兒這個小管家婆就馬上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不過咱也別高興得太早,這炸油條雖然好賣、錢也好掙,可大家別忘了這炸油條也十分費油啊!這汴京城的油可是一點都不便宜,且一鍋子油咱也不能炸太多次、免得讓油條的味道變差!所以把我們買麵粉、買油、買黃豆的本錢一扣,咱掙的銀錢可就沒那麽多了……”


    張三郎一向都是個機靈鬼,因此他一聽妙兒這話,眼珠子一轉、馬上提了個點子:“既然這成本不低,那咱就勤快點、多跑幾個地方賣,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多掙些銀錢、把成本降到最低!”


    “我仔細的想了想,早上我們幾個可以去早市賣一回,早市散了後妙兒和巧娘可以挎個籃子、把這油條裝了上各大酒樓去賣,就像那些在好幾個酒樓之間來回穿梭的經紀人一樣,把油條賣給酒樓的客人當下酒菜!那些客人出手一向都十分大方,我們一點也能從酒樓掙不少銀錢回來!”


    “而到了晚上咱就上那州橋夜市支個攤子賣,一直賣到三更左右、這樣又能能再掙上一筆!如此一來我們這一整天都在做生意,掙的錢也慢慢的回積少成多!等咱掙的錢多了,咱再添置個爐子、板車等物事,直接拉著車和爐子上街,在街上現炸現賣,把來回奔波的功夫給省了去!”


    張三郎想的十分周全,妙兒聽了後連連點頭贊成,於是從此以後妙兒一家人便像陀螺似的忙了起來———張大郎兄弟早上幫妙兒她們磨完豆漿、賣完早市後,一個便上街或當捉刀先生或賣酸文,一整天都沒閑著;


    一個便和新認識的哥們上汴京城各大酒樓轉悠,或是當那幫人跑腿的閑漢,或是幫著卸些貨物什麽的,遇到有客人想要買點新鮮的下酒菜、便飛奔回家取來幾條油條,切成細細的一圈圈後用小碟子裝了送過去,同樣是一整天都沒閑著。


    而妙兒和巧娘同樣也是一整天都沒閑著,她們先是早上到早市去賣,賣完回來歇息一會兒,便再炸了一些油條出來,拿剪子剪成一圈圈的,小心翼翼的放在竹籃子裏後,便一起挎著竹籃出門、到城裏各大酒樓當經紀人,兜售這奇特的下酒菜。


    妙兒和巧娘去了那大酒樓後才發現,原來提了下酒菜到酒樓來兜售的人有不少,但買下酒菜的客人也有挺多的!妙兒細細的打探過後,才知道汴京城大部分規模小的酒樓、酒肆的經營方式,和現代的飯店截然不同!也正是這不同之處,才讓穿梭在各大酒樓賣下酒菜的經紀人、每日都能賺上不少銀錢……


    原來汴京城這些腳店、酒樓和酒肆因規模小,所以不但店內不設廚房、不賣下酒菜,甚至大部分店自個兒都還不能釀酒賣。


    這些小的腳店、酒肆和酒樓裏頭賣的酒,大多是從各大正店裏買的,買回來後再放到自個兒的店裏賣。妙兒還打探到在汴京,除了指定的正店外、別的酒樓都沒有賣酒的權利,且規定範圍內的酒樓、酒肆都必須到指定的正店買酒,這一點在北宋被稱作“買撲”。


    簡單來說就是某一片區的正店買撲了這一片區的所有酒稅,而在這一片區內的腳店、酒肆和酒樓,無論大小都必須到正店“進貨”,這樣一來正店的利潤可就大了……同時從側麵說明,想開正店不但得有錢、還得有關係才行。


    讓妙兒喜出望外的是,這些小的腳店、酒肆和酒樓不但得從正店進酒來賣,就連下酒菜他們也不自個兒做,都是靠這些提著籃子的人主動上門供應給客官,自個兒則徹徹底底的當起甩手掌櫃。而這些提著籃子、上大小酒樓裏兜售下酒菜的人,在北宋被稱作“經紀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初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初雲並收藏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