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做出對策的言家小三,永固緩緩道:“你和你父親商量好了?”
“是。離開京城前,父子有一番細談。”言耀輝點頭。按照最壞的打算經營,也就沒有了煩躁。
永固也沒什麽要說的了,還是趕緊去辦吧。
行禮告退的言耀輝想到什麽,再行求教,“耀輝有個疑惑想請王爺提醒。”
真有些不習慣言家小孩表現出的一派好教養的姿態,永固希望別是什麽奇怪的提問,有些警惕,道:“你說說看。”
“耀輝想請問,蕭將軍是位什麽樣的人?”
……
和薛鈺相互看了一眼,永固由不得詫異得道:“奇怪了,你為什麽這麽問?”
“剛才一席話後,耀輝忽然覺悟出之前所做的種種事宜中隻有一家獲益者,就是蕭將軍。”
“是啊。”永固和薛鈺齊齊點頭,以靜製動,蕭泓便宜占得大發了。
看著沒有絲毫意外,甚至都有些理所當然的永固、薛鈺,陡然悟出錯失了什麽言耀輝斟酌了一下,道:“迄今之前,我一直將蕭將軍看成是個單純的二愣子加傻瓜蛋,這個判斷,是不是錯了?”
二愣子,傻瓜蛋……?蕭泓留給言家小三就這麽個印象嗎?薛鈺和永固瞅著絕無說笑意味的言家小三,齊齊有點受噎。
全然想像不到蕭泓在言家眼中居然是個傻楞的印象,薛鈺道:“在揚州時,王爺應該轉告過蕭泓是什麽人了吧。”
“王爺說過。隻是說他是位同行的京城公子。”形容蕭泓是二愣子,還是言耀輝斟酌了尋出的較為得體的詞句,麵對詫異得都發怔了的王爺王妃,言家小三也得到了些答案。
聽了這話,想了想,想到確實沒介紹的永固幹咳了聲,哎,他絕無要為蕭泓遮掩的故意。當時在揚州巧遇江氏之際,看得出言家毫無攀附權貴的意思,也就沒加以多事介紹。這麽說來,言家人從一開始就將當事人的蕭泓排在了需要嚴戒的範圍之外?
不知道是憐憫堅持不渝的蕭泓,還是去同情完全忽略蕭泓的言家小用,永固道:“這樣說吧,聽說昨日你的父親對上門來的說客申訴委屈中說了這樣一句話:‘京城滿地皆為涼薄’。此言顯然有些過激,但京城中確實有一處如履薄冰之地,就是宮廷。自束髮起,蕭泓就在相輒的慘烈尤甚於朝中的宮中行走直到今年年初,你說他會是個什麽樣的人?”
“呃,您的意思就是,看上去愣頭愣腦的蕭泓其實是個精明之極的那種人?”言家小三揚起眉,真可惡,蕭泓居然一再矇騙於他。
“他哪裏愣頭愣腦了?!”絕非是想要為蕭泓辯護什麽的永固揚眉,清晰自己全無必勝籌碼,蕭泓卻在毫無作為中將不可能轉機為可能,這般以靜製動的穩重怎麽和愣頭愣腦打上勾?道:“蕭泓性情雖然倨傲,卻鮮少有宿敵,在京中,沒幾個年輕一代能做到這種境界的。前途顯赫,要不然,蕭泓憑什麽能讓百官個個羨慕蕭大人有此佳兒……當然,現在也沒人再羨慕就是了。”
是嗎?還真沒看得出來。言耀輝頓生懊惱,早曉得也就不至於做出白白送蕭泓那麽多好處的事情。
說著話的當口,王府的管家求見了進來。
深受王爺信賴的王府管家帶來了宮內傳來的太後口諭,“昨日宮中為王上祈福,佛堂內所供奉的阿育王佛塔突顯靈光,大吉之相引起宮內欣喜,議論此乃吉祥聖物,太後和太妃們決定要將其供奉往京郊寺廟,讓天下子民供奉,已經著選時日,特別指名獻出佛塔的言三準備同行。”
聽完了宮中傳來的口諭,永固薛鈺並不太意外,畢竟這次獲罪者眾多是外戚,京城中就這麽大,無不姻親帶故,就是永固也被生母太妃托話了好幾回。看向眼睛陡亮了起來的言家小三,永固薛鈺苦笑,看深宮中的長輩們自個兒跳出摻和進來,言家小三就這麽幸災樂禍麽?
除了這一件,王府的管家還帶來了兩件最新的趣事,第一件就是剛剛才,言三的父親言茂著人向京兆府送去了‘清正明鏡’的牌匾,以示對律判的感激;第二件事是在京城中出現了一隻脖子上繫著緞帶的小老虎,這隻家養的小老虎似乎和主人走丟了,正趴在北城的風華樓上等著被認領。
繫著緞帶的小老虎?是紅燒肉?小六已經到京了?聽得言耀輝又驚又喜,雖然相隔的時間不久,能再次見到自家的小六,他很欣喜。
看著言三表現出的欣喜,永固道:“那個係緞帶的小老虎是江家的?”
“是,是江暮送與小六的幼虎,肯定是小六進京了。”
哦,那就是說奉旨上京的是江暮和言家小六,怎麽沒聽到傳報?這不管了,能再看到言家小六,薛鈺之前靜謐的臉上終於展露出溫和來,能再見到那個晶瑩剔透的孩子,他無比欣慰。
看著露出些歡喜的薛鈺,永固反倒輕輕搖頭,得小心了,想必被薛鈺威脅過的江暮那小子應該是不會情願讓言家小六進王府的吧。
確認了小六來了京城,又得了父親也開始示好動作,言家小三也當即正式告辭。蕭泓曾經對他說過,京中的大人們的脾氣不太好,在各位大人們還能壓得住脾氣之前,得盡力拉攏才是根本。
陽光璀璨,從側門走出王府的大門,昨晚沒有進得王府的兩名隨侍一直就盤踞在邊門口等著,見了三少出來,兩人連忙迎過去。
至於盤踞在永固王府前大道兩邊巷道處的若許人,確認了揚州言三出了王府,多半一鬧而散,紛紛跑回去向主人報信去。
第四十九章
午後艷陽高照,從深宮中傳達的口諭將言三“逼”得主動走出了永固王府。聽了這道傳報,心有所求的無不鬆了一口氣,其中,原先準備想藉以安置京官官職以來困住言三在京的那些大人們更是將最近一直鬱悶著的胸腔好好舒展了一下。
以德為資,給言三個閑職本來並沒什麽大不了,可問題在於,依照揚州言氏最近以來的所作所為,若是被這家子借而拿來造勢,那麻煩就大了。況且,倘若蕭泓與言三當真促成姻緣的話,可怎麽將官職收回來?種種顧慮中,可虧了也想盡快了結此事深宮內的娘娘們及時出了手,不然早晚成樁笑料,萬幸。
在眾多盯梢的關注下,貪睡得錯過了兩餐的言三忍著腹中飢餓,首先去拜訪了監察司,得好好向招惹出此事負有一定責任的吳源吳大人說道說道。
由於是正當輪值時間,無法正當迴避的吳源吳大人被迫將早已眾所周知的言家擔憂和委屈再復聽了一遍。刨去其中的委屈訴苦,所表述的意思無非隻有一個,就是:言家借大善之名是為了獨善其身用的,絕對不是用來收攏危及自身隱患的。在再三得到允諾一定會向上呈達顧慮之後,言三開始了拜訪眾位大人們的行程。
看著告罪著前來的言三一派謙恭的姿態,大人們無不暗下感嘆,能公然在上京玩過家家,人,果然不能貌相。
其實,無需言三將姿態擺得多謙恭,就已然得到大人們一致予以和藹對待,畢竟,上京大人們的眼睛向來都是雪亮的,硃批上一個“可”字,不但了斷了京城京官無作為的不良傳言,同時也增添了更多隱晦無限猜想。
被慈祥盯著的言三盡可能恭恭敬敬。對麵相和察言觀色自幼就有些探究的他對大人們皮笑肉不笑的態度相當謹慎。當然,言三過慮了,就算再怎麽想找茬挑剔,這些大人們都將自尊心收斂得很嚴實,在這個時間段裏,去挑釁無法把握背景靠山的人家,絕對不明智。況且,今日早朝後,也都知道從塞北馬場緊急調運往京城的戰馬已經就要運抵京郊,其中押運的是奉旨上京謝恩的江暮江楓晚和言家麽子。對塞北一幫子鄉巴佬……人馬的到來,中立在朝政之外的士族家門所保持著一貫的靜默漸漸透出一股沉凝的氣氛。
覲見大人們的行程在順風順水中。對請罪的言三一番勉勵後,大人們就閉緊嘴巴,絕不在話題外多說一句,以免惹上不必要的糾葛。之後,就算完結了會麵,被精通世故的小吏請出了官署府衙,就算他想賴著多留會兒都不能。
言三回望感嘆,看,一旦延宕了時機,言家的伎倆就此被看穿了,再難有可乘之機,往後一行一言隻能謹慎再謹慎才行。
已經看穿和被看穿,餓得難耐的言耀輝也不再多事了,打起最後的精氣神,回了吧。
京城的街道上依舊繁華熱絡,今天可有件大好事了,聽說了麽,上次揚州言三少說的供奉在深宮的阿育王塔顯靈了,宮了立即宣召了已經回家鄉的言三回京,擇日隨行將法塔請往京郊寺廟著讓天下子民供奉。
這件事對京中人而言是件很隆重的大事。京在信佛者眾多,對往生異常執著,聽了這樁異事,無不合十虔誠禱告後,均仔細交流著請法塔的真日子,萬萬不能錯過了請佛保佑平安吉祥的盛典。
“是。離開京城前,父子有一番細談。”言耀輝點頭。按照最壞的打算經營,也就沒有了煩躁。
永固也沒什麽要說的了,還是趕緊去辦吧。
行禮告退的言耀輝想到什麽,再行求教,“耀輝有個疑惑想請王爺提醒。”
真有些不習慣言家小孩表現出的一派好教養的姿態,永固希望別是什麽奇怪的提問,有些警惕,道:“你說說看。”
“耀輝想請問,蕭將軍是位什麽樣的人?”
……
和薛鈺相互看了一眼,永固由不得詫異得道:“奇怪了,你為什麽這麽問?”
“剛才一席話後,耀輝忽然覺悟出之前所做的種種事宜中隻有一家獲益者,就是蕭將軍。”
“是啊。”永固和薛鈺齊齊點頭,以靜製動,蕭泓便宜占得大發了。
看著沒有絲毫意外,甚至都有些理所當然的永固、薛鈺,陡然悟出錯失了什麽言耀輝斟酌了一下,道:“迄今之前,我一直將蕭將軍看成是個單純的二愣子加傻瓜蛋,這個判斷,是不是錯了?”
二愣子,傻瓜蛋……?蕭泓留給言家小三就這麽個印象嗎?薛鈺和永固瞅著絕無說笑意味的言家小三,齊齊有點受噎。
全然想像不到蕭泓在言家眼中居然是個傻楞的印象,薛鈺道:“在揚州時,王爺應該轉告過蕭泓是什麽人了吧。”
“王爺說過。隻是說他是位同行的京城公子。”形容蕭泓是二愣子,還是言耀輝斟酌了尋出的較為得體的詞句,麵對詫異得都發怔了的王爺王妃,言家小三也得到了些答案。
聽了這話,想了想,想到確實沒介紹的永固幹咳了聲,哎,他絕無要為蕭泓遮掩的故意。當時在揚州巧遇江氏之際,看得出言家毫無攀附權貴的意思,也就沒加以多事介紹。這麽說來,言家人從一開始就將當事人的蕭泓排在了需要嚴戒的範圍之外?
不知道是憐憫堅持不渝的蕭泓,還是去同情完全忽略蕭泓的言家小用,永固道:“這樣說吧,聽說昨日你的父親對上門來的說客申訴委屈中說了這樣一句話:‘京城滿地皆為涼薄’。此言顯然有些過激,但京城中確實有一處如履薄冰之地,就是宮廷。自束髮起,蕭泓就在相輒的慘烈尤甚於朝中的宮中行走直到今年年初,你說他會是個什麽樣的人?”
“呃,您的意思就是,看上去愣頭愣腦的蕭泓其實是個精明之極的那種人?”言家小三揚起眉,真可惡,蕭泓居然一再矇騙於他。
“他哪裏愣頭愣腦了?!”絕非是想要為蕭泓辯護什麽的永固揚眉,清晰自己全無必勝籌碼,蕭泓卻在毫無作為中將不可能轉機為可能,這般以靜製動的穩重怎麽和愣頭愣腦打上勾?道:“蕭泓性情雖然倨傲,卻鮮少有宿敵,在京中,沒幾個年輕一代能做到這種境界的。前途顯赫,要不然,蕭泓憑什麽能讓百官個個羨慕蕭大人有此佳兒……當然,現在也沒人再羨慕就是了。”
是嗎?還真沒看得出來。言耀輝頓生懊惱,早曉得也就不至於做出白白送蕭泓那麽多好處的事情。
說著話的當口,王府的管家求見了進來。
深受王爺信賴的王府管家帶來了宮內傳來的太後口諭,“昨日宮中為王上祈福,佛堂內所供奉的阿育王佛塔突顯靈光,大吉之相引起宮內欣喜,議論此乃吉祥聖物,太後和太妃們決定要將其供奉往京郊寺廟,讓天下子民供奉,已經著選時日,特別指名獻出佛塔的言三準備同行。”
聽完了宮中傳來的口諭,永固薛鈺並不太意外,畢竟這次獲罪者眾多是外戚,京城中就這麽大,無不姻親帶故,就是永固也被生母太妃托話了好幾回。看向眼睛陡亮了起來的言家小三,永固薛鈺苦笑,看深宮中的長輩們自個兒跳出摻和進來,言家小三就這麽幸災樂禍麽?
除了這一件,王府的管家還帶來了兩件最新的趣事,第一件就是剛剛才,言三的父親言茂著人向京兆府送去了‘清正明鏡’的牌匾,以示對律判的感激;第二件事是在京城中出現了一隻脖子上繫著緞帶的小老虎,這隻家養的小老虎似乎和主人走丟了,正趴在北城的風華樓上等著被認領。
繫著緞帶的小老虎?是紅燒肉?小六已經到京了?聽得言耀輝又驚又喜,雖然相隔的時間不久,能再次見到自家的小六,他很欣喜。
看著言三表現出的欣喜,永固道:“那個係緞帶的小老虎是江家的?”
“是,是江暮送與小六的幼虎,肯定是小六進京了。”
哦,那就是說奉旨上京的是江暮和言家小六,怎麽沒聽到傳報?這不管了,能再看到言家小六,薛鈺之前靜謐的臉上終於展露出溫和來,能再見到那個晶瑩剔透的孩子,他無比欣慰。
看著露出些歡喜的薛鈺,永固反倒輕輕搖頭,得小心了,想必被薛鈺威脅過的江暮那小子應該是不會情願讓言家小六進王府的吧。
確認了小六來了京城,又得了父親也開始示好動作,言家小三也當即正式告辭。蕭泓曾經對他說過,京中的大人們的脾氣不太好,在各位大人們還能壓得住脾氣之前,得盡力拉攏才是根本。
陽光璀璨,從側門走出王府的大門,昨晚沒有進得王府的兩名隨侍一直就盤踞在邊門口等著,見了三少出來,兩人連忙迎過去。
至於盤踞在永固王府前大道兩邊巷道處的若許人,確認了揚州言三出了王府,多半一鬧而散,紛紛跑回去向主人報信去。
第四十九章
午後艷陽高照,從深宮中傳達的口諭將言三“逼”得主動走出了永固王府。聽了這道傳報,心有所求的無不鬆了一口氣,其中,原先準備想藉以安置京官官職以來困住言三在京的那些大人們更是將最近一直鬱悶著的胸腔好好舒展了一下。
以德為資,給言三個閑職本來並沒什麽大不了,可問題在於,依照揚州言氏最近以來的所作所為,若是被這家子借而拿來造勢,那麻煩就大了。況且,倘若蕭泓與言三當真促成姻緣的話,可怎麽將官職收回來?種種顧慮中,可虧了也想盡快了結此事深宮內的娘娘們及時出了手,不然早晚成樁笑料,萬幸。
在眾多盯梢的關注下,貪睡得錯過了兩餐的言三忍著腹中飢餓,首先去拜訪了監察司,得好好向招惹出此事負有一定責任的吳源吳大人說道說道。
由於是正當輪值時間,無法正當迴避的吳源吳大人被迫將早已眾所周知的言家擔憂和委屈再復聽了一遍。刨去其中的委屈訴苦,所表述的意思無非隻有一個,就是:言家借大善之名是為了獨善其身用的,絕對不是用來收攏危及自身隱患的。在再三得到允諾一定會向上呈達顧慮之後,言三開始了拜訪眾位大人們的行程。
看著告罪著前來的言三一派謙恭的姿態,大人們無不暗下感嘆,能公然在上京玩過家家,人,果然不能貌相。
其實,無需言三將姿態擺得多謙恭,就已然得到大人們一致予以和藹對待,畢竟,上京大人們的眼睛向來都是雪亮的,硃批上一個“可”字,不但了斷了京城京官無作為的不良傳言,同時也增添了更多隱晦無限猜想。
被慈祥盯著的言三盡可能恭恭敬敬。對麵相和察言觀色自幼就有些探究的他對大人們皮笑肉不笑的態度相當謹慎。當然,言三過慮了,就算再怎麽想找茬挑剔,這些大人們都將自尊心收斂得很嚴實,在這個時間段裏,去挑釁無法把握背景靠山的人家,絕對不明智。況且,今日早朝後,也都知道從塞北馬場緊急調運往京城的戰馬已經就要運抵京郊,其中押運的是奉旨上京謝恩的江暮江楓晚和言家麽子。對塞北一幫子鄉巴佬……人馬的到來,中立在朝政之外的士族家門所保持著一貫的靜默漸漸透出一股沉凝的氣氛。
覲見大人們的行程在順風順水中。對請罪的言三一番勉勵後,大人們就閉緊嘴巴,絕不在話題外多說一句,以免惹上不必要的糾葛。之後,就算完結了會麵,被精通世故的小吏請出了官署府衙,就算他想賴著多留會兒都不能。
言三回望感嘆,看,一旦延宕了時機,言家的伎倆就此被看穿了,再難有可乘之機,往後一行一言隻能謹慎再謹慎才行。
已經看穿和被看穿,餓得難耐的言耀輝也不再多事了,打起最後的精氣神,回了吧。
京城的街道上依舊繁華熱絡,今天可有件大好事了,聽說了麽,上次揚州言三少說的供奉在深宮的阿育王塔顯靈了,宮了立即宣召了已經回家鄉的言三回京,擇日隨行將法塔請往京郊寺廟著讓天下子民供奉。
這件事對京中人而言是件很隆重的大事。京在信佛者眾多,對往生異常執著,聽了這樁異事,無不合十虔誠禱告後,均仔細交流著請法塔的真日子,萬萬不能錯過了請佛保佑平安吉祥的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