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年老無關。
在歐美,熟年夫婦感情和睦地攜手漫步、相擁相吻更是家常便飯。
日本老年人比歐美老年人看上去蒼老、顯得孤寂,正是因為他們缺少這種肌膚相親。
重視這種相擁的觸覺感,白金世代就一定能顯得年輕開朗。
當然,要一下子改變常年的習慣不那麽容易。連“相親肌膚”的都還沒體驗過的人,要在大庭廣眾之下“相親熱吻”,是需要勇氣的。
去歐美旅行一段時間後回到日本,時常會感到不習慣。當然並不是什麽政治、經濟上的國家大事,而是身邊的極其普通的小事。
就是“女士優先”——不妨先嚐試一下“女士優先”的做法。
比如,坐電梯或轎車,總讓女士優先上下。上樓梯時,上前一步,伸手扶一把。又如走進餐廳,先幫女士脫去外套,再讓女士坐在背靠裏邊麵朝外的上座席,自己坐在外麵。
歐美的男士,不管是年老還是年輕,都很自然地遵守優先女士。習慣了這種情景再回國一看,日本男人的行為實在是太傲慢、太冷淡。
如此“女士優先”,原本就是歐美的習俗,日本沒有這種禮儀。所以沒必要遵守。不少日本男人這麽想:“入鄉隨俗”也可以,隻不過在國外的時候可以應付一下,一旦回國,就不用考慮“女士優先”了。
同樣,日本女人也認為:在國外自己可以享受“優先”一下,隻要回了國,“女士優先”就結束了,便主動放棄。
如此這般,男人女人都被老觀念所禁錮,處處別扭不自在,“女士優先”也就行不通了。
對於在男尊女卑的習慣禮儀中成長起來的日本男人而言,女人就是應該退半步跟在男人後麵的。要男人主動伸手,是“不像男人”的“羞恥”行為,不可取。
也有人認為,與歐美不同,日本有日本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感性。
但這隻是個程度上的問題。
“恥之精神,是日本的文化,所以才孕育出日本男人”——這僅僅是島國日本狹隘的理論,在國際社會是行不通的。
這種男女間的“淡泊”,乍一看好像很男人,但實際上,恰恰稀釋了人與人之間的肌膚觸感,沖淡了人與人之間的禮尚往來。
說實話,我也棘手過“女士優先”。
從前,應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曾與一位從英國回來的女子有過交往,起初也是因為不知道歐美禮儀而出了不少洋相。
終於有一天,她直截了當地對我說:“你的確時刻想到女士優先,可是在付出行動之前想得太多了——女士比我年長還是年幼?是女士還是女孩?然而,所謂禮儀,並不是有意識地想好了之後再付諸行動的。”
此話一出,果真有理。
我是太有意識地從事“女士優先”了。麵對貴婦人,還算是盡心盡責。但是對“非貴婦人”,我就偷工減料了。
我微微點頭表示認同,她又開講了。
“在歐美,從小受的教育就是‘男人隻要一見到女人,不用考慮,就是女士優先。’根本不用去考慮對方的身份和地位,是“不用心”而為的事情。”
“不用心”一說,很有說服力,我非常贊同。
不管女士是何身份,是貴夫人還是個女小孩,根本不該考慮那麽多。遇見女的,禮讓一步,是不需要判斷和思考的,像“條件反she”一樣,這是“女士優先”的根本。
觀念一轉變,“女士優先”之於我,不再是件麻煩事,做起來也就很自然貼切了。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日本男人做不好“女士優先”,是對女方的身份和地位,考慮過多,太拘泥社會地位。其實,根本不必如此“用心”,遇見女人就去做的話,事情就會變得簡單。
總之,“不用心”地禮讓女士,是重要啟示。這正是“肌膚相親”的第一步。
習慣了“女士優先”,再試試握手禮。
身體的接觸,決不是什麽別有用心。這是了解對方、體會對方的最好開始。
歐盟首腦會議上,各國首腦們互相擁抱、握手的情景,隨處可見。
可見在歐美,男人之間都不忘“肌膚相親”。
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通過互相接觸,可以獲取很多信息——彼此的骨骼、肌膚的質感、體溫、體味……身體接觸,肉體可以獲取更深層次的、超乎語言表達的感受和感知。“以一當十”,一次身體感觸,勝於十句感言,
此外,更不可忽視身體接觸帶來的精神影響。
年增而體弱的,不僅僅是體力的下降。正如“病由心生”的結果——心中的寂寞使得精神上得不到安穩,必定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
能夠把我們從孤獨寂寞中拯救出來的,就是“肌膚相親”。
去看一下戀愛中的老年人就明白了,人人都很健康。因為心中有張力,兩人牽手扶持保持接觸,相互撫摸背脊,不斷加深著“肌膚相親”。
身體接觸帶來的興奮愉悅感,刺激了皮膚的毛細血管,使得血液流暢。所有病患的根源,在於血液流通不暢。血液流通順暢是健康的基礎,所以,肌膚潤滑,容光煥發。
加之,上了年紀患的病,不少都是精神上的。安心感、信賴感、愛情感,能使身體不治而愈。
事實上,彼此信賴的男女間的“肌膚相親”,對身體來講,是沒有比這更愉快、更有益的事兒了。
曾經到一所養老院去作調查採訪,那所養老院就積極鼓勵那些互相愛慕的男女盡量地生活在一起。
結果,同居之後,兩人都氣色紅潤、充滿活力,精神很好。
問及緣由,也沒什麽性行為,隻不過睡覺之前,相互撫摸一下,手牽手地睡覺而已。
肌膚相親的那份安心和溫存,治好高血壓,康復糖尿病。也有人說能治癒腰痛。
以手撫摸肌膚——“撫療”,就是治療手段。
白金一代,要積極提倡“肌膚相親”——因為這是最簡單的、也最深奧的,不需要任何語言的交流方式。
那麽,怎樣才能養成這種習慣呢?
這和“女士優先”的道理是一樣的。
接近對方,“不用心”地伸出手,等對方回應也伸出手後,緊緊握住,這就行了。
女人很少主動伸手,所以男人應該主動創造接觸的機會。
我也一樣,在各種聚會——後援會、簽名會,隻要是聚會上,我都留意主動與人握手。
有時,也會碰到有人因為害羞而不敢回應我的握手好意。
但絕不會懷有反感。伸出手,表示輕叩對方心靈的門扉。第一次對方可能躊躇,等到下次相逢就會主動打開自己的心扉了。
當然,握手的習慣並不隻限於男女之間。
在各種聚會上,握手還能結交新朋友。
中老年男人,慣於和熟人交往,和陌生人就不積極主動了。
是因為,喪失了好奇心才老的;還是因為,老了才喪失去了好奇心?
總之,越是上了年紀,就越嫌煩、越想迴避不熟悉的人和事。
但這樣做,隻會徒增孤立和寂寞。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與其等對方接近,不如嚐試主動積極地和對方進行交流。
一開始,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隻要伸出手就可以了。一旦握上手,新的世界也就打開了。
養成這種習慣,進一步的交往就自然開始了。
比如,握著手聊一些有趣的、開心的話題。隻要是能接觸到對方,自然而然地會在聊天過程中把好感的信息傳遞給對方。
最最重要的,還是要忠實表白自己的感情。
真誠,最具人情味。真誠地接觸對方,輕輕叩響心扉……魅力十足的白金一代,從今天開始,真誠地伸出你的手吧!
第八章 大膽地說愛
“巧言令色,鮮矣仁”。從古至今,男人沉默不語,被視為最大的美德。
曾幾何時,就像那句流行的gg語——“男人無語話啤酒”一樣,沉默不語曾被認為是酷男人的招牌。充滿理性,善於控製自我情感,被看作是真男人。相反,花言巧語,整天追在女人屁股後麵的,被視為“狗男人”,被人瞧不起。
但是,經過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這種男性美學徹底崩潰了。
“沉默是金,雄辯是銀”已成過去,現在是“雄辯是金”。好男人的鑑別條款裏導入了新的評價基準——是否能讓女人身心愉悅。
在歐美,熟年夫婦感情和睦地攜手漫步、相擁相吻更是家常便飯。
日本老年人比歐美老年人看上去蒼老、顯得孤寂,正是因為他們缺少這種肌膚相親。
重視這種相擁的觸覺感,白金世代就一定能顯得年輕開朗。
當然,要一下子改變常年的習慣不那麽容易。連“相親肌膚”的都還沒體驗過的人,要在大庭廣眾之下“相親熱吻”,是需要勇氣的。
去歐美旅行一段時間後回到日本,時常會感到不習慣。當然並不是什麽政治、經濟上的國家大事,而是身邊的極其普通的小事。
就是“女士優先”——不妨先嚐試一下“女士優先”的做法。
比如,坐電梯或轎車,總讓女士優先上下。上樓梯時,上前一步,伸手扶一把。又如走進餐廳,先幫女士脫去外套,再讓女士坐在背靠裏邊麵朝外的上座席,自己坐在外麵。
歐美的男士,不管是年老還是年輕,都很自然地遵守優先女士。習慣了這種情景再回國一看,日本男人的行為實在是太傲慢、太冷淡。
如此“女士優先”,原本就是歐美的習俗,日本沒有這種禮儀。所以沒必要遵守。不少日本男人這麽想:“入鄉隨俗”也可以,隻不過在國外的時候可以應付一下,一旦回國,就不用考慮“女士優先”了。
同樣,日本女人也認為:在國外自己可以享受“優先”一下,隻要回了國,“女士優先”就結束了,便主動放棄。
如此這般,男人女人都被老觀念所禁錮,處處別扭不自在,“女士優先”也就行不通了。
對於在男尊女卑的習慣禮儀中成長起來的日本男人而言,女人就是應該退半步跟在男人後麵的。要男人主動伸手,是“不像男人”的“羞恥”行為,不可取。
也有人認為,與歐美不同,日本有日本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感性。
但這隻是個程度上的問題。
“恥之精神,是日本的文化,所以才孕育出日本男人”——這僅僅是島國日本狹隘的理論,在國際社會是行不通的。
這種男女間的“淡泊”,乍一看好像很男人,但實際上,恰恰稀釋了人與人之間的肌膚觸感,沖淡了人與人之間的禮尚往來。
說實話,我也棘手過“女士優先”。
從前,應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曾與一位從英國回來的女子有過交往,起初也是因為不知道歐美禮儀而出了不少洋相。
終於有一天,她直截了當地對我說:“你的確時刻想到女士優先,可是在付出行動之前想得太多了——女士比我年長還是年幼?是女士還是女孩?然而,所謂禮儀,並不是有意識地想好了之後再付諸行動的。”
此話一出,果真有理。
我是太有意識地從事“女士優先”了。麵對貴婦人,還算是盡心盡責。但是對“非貴婦人”,我就偷工減料了。
我微微點頭表示認同,她又開講了。
“在歐美,從小受的教育就是‘男人隻要一見到女人,不用考慮,就是女士優先。’根本不用去考慮對方的身份和地位,是“不用心”而為的事情。”
“不用心”一說,很有說服力,我非常贊同。
不管女士是何身份,是貴夫人還是個女小孩,根本不該考慮那麽多。遇見女的,禮讓一步,是不需要判斷和思考的,像“條件反she”一樣,這是“女士優先”的根本。
觀念一轉變,“女士優先”之於我,不再是件麻煩事,做起來也就很自然貼切了。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日本男人做不好“女士優先”,是對女方的身份和地位,考慮過多,太拘泥社會地位。其實,根本不必如此“用心”,遇見女人就去做的話,事情就會變得簡單。
總之,“不用心”地禮讓女士,是重要啟示。這正是“肌膚相親”的第一步。
習慣了“女士優先”,再試試握手禮。
身體的接觸,決不是什麽別有用心。這是了解對方、體會對方的最好開始。
歐盟首腦會議上,各國首腦們互相擁抱、握手的情景,隨處可見。
可見在歐美,男人之間都不忘“肌膚相親”。
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通過互相接觸,可以獲取很多信息——彼此的骨骼、肌膚的質感、體溫、體味……身體接觸,肉體可以獲取更深層次的、超乎語言表達的感受和感知。“以一當十”,一次身體感觸,勝於十句感言,
此外,更不可忽視身體接觸帶來的精神影響。
年增而體弱的,不僅僅是體力的下降。正如“病由心生”的結果——心中的寂寞使得精神上得不到安穩,必定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
能夠把我們從孤獨寂寞中拯救出來的,就是“肌膚相親”。
去看一下戀愛中的老年人就明白了,人人都很健康。因為心中有張力,兩人牽手扶持保持接觸,相互撫摸背脊,不斷加深著“肌膚相親”。
身體接觸帶來的興奮愉悅感,刺激了皮膚的毛細血管,使得血液流暢。所有病患的根源,在於血液流通不暢。血液流通順暢是健康的基礎,所以,肌膚潤滑,容光煥發。
加之,上了年紀患的病,不少都是精神上的。安心感、信賴感、愛情感,能使身體不治而愈。
事實上,彼此信賴的男女間的“肌膚相親”,對身體來講,是沒有比這更愉快、更有益的事兒了。
曾經到一所養老院去作調查採訪,那所養老院就積極鼓勵那些互相愛慕的男女盡量地生活在一起。
結果,同居之後,兩人都氣色紅潤、充滿活力,精神很好。
問及緣由,也沒什麽性行為,隻不過睡覺之前,相互撫摸一下,手牽手地睡覺而已。
肌膚相親的那份安心和溫存,治好高血壓,康復糖尿病。也有人說能治癒腰痛。
以手撫摸肌膚——“撫療”,就是治療手段。
白金一代,要積極提倡“肌膚相親”——因為這是最簡單的、也最深奧的,不需要任何語言的交流方式。
那麽,怎樣才能養成這種習慣呢?
這和“女士優先”的道理是一樣的。
接近對方,“不用心”地伸出手,等對方回應也伸出手後,緊緊握住,這就行了。
女人很少主動伸手,所以男人應該主動創造接觸的機會。
我也一樣,在各種聚會——後援會、簽名會,隻要是聚會上,我都留意主動與人握手。
有時,也會碰到有人因為害羞而不敢回應我的握手好意。
但絕不會懷有反感。伸出手,表示輕叩對方心靈的門扉。第一次對方可能躊躇,等到下次相逢就會主動打開自己的心扉了。
當然,握手的習慣並不隻限於男女之間。
在各種聚會上,握手還能結交新朋友。
中老年男人,慣於和熟人交往,和陌生人就不積極主動了。
是因為,喪失了好奇心才老的;還是因為,老了才喪失去了好奇心?
總之,越是上了年紀,就越嫌煩、越想迴避不熟悉的人和事。
但這樣做,隻會徒增孤立和寂寞。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與其等對方接近,不如嚐試主動積極地和對方進行交流。
一開始,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隻要伸出手就可以了。一旦握上手,新的世界也就打開了。
養成這種習慣,進一步的交往就自然開始了。
比如,握著手聊一些有趣的、開心的話題。隻要是能接觸到對方,自然而然地會在聊天過程中把好感的信息傳遞給對方。
最最重要的,還是要忠實表白自己的感情。
真誠,最具人情味。真誠地接觸對方,輕輕叩響心扉……魅力十足的白金一代,從今天開始,真誠地伸出你的手吧!
第八章 大膽地說愛
“巧言令色,鮮矣仁”。從古至今,男人沉默不語,被視為最大的美德。
曾幾何時,就像那句流行的gg語——“男人無語話啤酒”一樣,沉默不語曾被認為是酷男人的招牌。充滿理性,善於控製自我情感,被看作是真男人。相反,花言巧語,整天追在女人屁股後麵的,被視為“狗男人”,被人瞧不起。
但是,經過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這種男性美學徹底崩潰了。
“沉默是金,雄辯是銀”已成過去,現在是“雄辯是金”。好男人的鑑別條款裏導入了新的評價基準——是否能讓女人身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