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的。他在維也納住了一年,之後來到紐約。妻子和年幼的女兒留在布拉格。白天他在宿
舍作畫,晚間在附近一家土耳其飯店打工。“捷克沒有言論自由。”他說。但他所需要的是
比言論自由更現實的東西。如德國學畫生所說,他缺乏才華。她在心中嘀咕:他原本是該留
在布拉格的啊!
捷克人在技法上局部是有可取之處的,尤其是著色,有時令人一震。筆觸也相當嫻熟。
但僅此而已。在內行人眼裏,他的畫已在此完全停止了,找不到思維的延展。同樣是停止,
但他連藝術上的“死胡同”也沒進入,隻是“夭折”罷了。
她瞥了一眼德國學畫生,他的表情在無言中所流露出來的結論也和她一樣。如此而已。
唯獨捷克人以惶惶然的眼神盯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道了謝準備離開捷克人房間時,她的目光忽然盯在門旁放著的一幅畫上——一幅二十英
寸電視螢屏大小的橫置油畫。與別的畫不同,這幅畫裏有什麽在喘息。不是什麽了不得的東
西,實在微弱得很,盯視之間很怕它萎縮消失。但它的確是在畫中喘息,盡管那般微乎其
微。她請捷克人把其他畫撤去一邊,空出雪白的牆壁把這幅畫立起來細看。
“這是我來紐約後最先畫的。”捷克人侷促地快速說道,“來紐約第一個夜晚,我站在
時代廣場一個路口看街看了好幾個鍾頭,然後回房間用一個晚上畫出來的。”
畫的就是坐在計程車後座的年輕男子。以照相機來說,就是在鏡頭正中稍偏一點點的位
置把男子攝了下來。男子臉側向一邊,目視窗外。長相漂亮,燕尾服,白襯衣,黑蝴蝶結,
白飾巾。有點像舞男,但不是。作為舞男他缺少什麽——一句話說來,就是缺少類似被濃縮
了的饑渴感的東西。
當然他並非沒有饑渴感。哪裏去找沒有饑渴感的年輕男人呢?隻是他身上的饑渴感表現
得實在過於抽象,在周圍人眼裏——即使在他自己眼裏——仿佛是有點特別的、處於形成過
程中的某種見解(point of view )。就好像藍色的霧靄,知道它存在,但捕捉不到。
夜色也恰如藍色的霧靄籠罩著計程車。從車後玻璃窗可以看見夜色,看見的也隻有夜
色。藍底色融入了黑與紫。色調非常雅致。就像埃林頓“公爵”(註:duke eilington
(1899--1974),美國爵士樂鋼琴手,作曲家。)管弦樂團的音調,雅致而渾厚,渾厚得似乎
手往上一觸,五指便會統統給吮吸進去。
男子臉歪向一邊,但他什麽也沒看。縱使玻璃窗外有什麽景致出現,也絕不會在他心頭
留下任何刮痕。車持續前行。
“男子要去哪裏呢?”
“男子要回哪裏呢?”
對此,畫麵什麽也沒有回答。男子被包含在計程車這一有限的形式中。計程車則被包含
在移動這一天經地義的原則中。車在移動。去哪裏也好回哪裏也好,怎麽都無所謂,哪裏都
無所謂。那是巨幅牆壁上開的一個黑洞,既為入口,又是出口。
不妨說,男子是在看那個黑洞。他嘴唇很幹,仿佛急需一支煙。但由於某種原因,煙遠
在他手夠不到的地方。他顴骨突出,下顎尖尖,尖得如被暴力削尖了一般。那裏有一道傷痕
般細弱的陰翳,那是看不見的世界裏一場無聲的戰鬥所留下的陰翳。白色飾巾遮住了那道陰
翳的尖端。
“結果我出一百二十美元為自己買下了那幅畫。作為一幅畫的價錢,一百二十美元固然
不多,但對當時的我來說,還是被剜了一刀的。那時我正懷著孕,丈夫找不到工作。丈夫是
off—off broadway (註:美國以紐約的格林威治村為中心進行演出的前衛劇團,一般譯為
“外外百老匯”。)的演員,有事做也掙不了多少錢。生活費主要靠我來掙。”
說到這裏,她停下喝了口葡萄酒,似乎想用酒來觸發往事的回憶。
“中意那幅畫?”我試著問。
“畫並不中意。”她說,“剛才也說了,畫本身也就比外行筆下的強一點點,不好也不
壞。我中意的是畫上的年輕男子,是為了看那男子才買畫的,沒別的目的。捷克人為畫得到
承認而喜出望外,德國小夥子也有點吃驚,但他們怕是永遠理解不了的,理解不了我買那幅
畫的真正意圖。”
聖誕節頌歌磁帶也至此轉完,隨著“哢嚓”一聲響,深重的沉默籠罩了我們。她在粗花
呢裙子上叉起手指。
“那時我二十九歲。按一般說法,我的青春快過去了。我是想當畫家才到美國來的,結
果畫家沒當成。我的手不如我的眼睛厲害。我什麽東西也沒能用自己的手創造出來。那畫上
的男子,我總覺得他就像是我自身失卻的人生的一部分。我把畫掛在住所房間牆上,每天看
著它過日子。一看到畫上的男子,我就痛感自己的損失是何等慘重,或者是何等輕微。
“丈夫常開玩笑,說我戀上了那個男子。我總是一聲不響地盯視那幅畫,也難怪他那麽
想。但他沒有說對。我對那男子懷有的感情類似sympathy。我所說的sympathy不是同情不是
共鳴,而是指兩人一起品味某種無奈。您可明白?”
我默然點頭。
“由於看計程車上的男子看得太久了,不覺之間他竟成了另一個我自己。他理解我的心
情,我理解他的心情。我懂得他的無奈:他被禁錮在名叫平庸的計程車中,他無法掙脫出
來,永遠,真正的永遠。平庸讓他在那裏棲身,把他囚在以平庸為背景的牢籠裏,您不覺得
可悲嗎?”她咬著嘴唇,沉默了一陣,又開口道,“總之就是這麽一件事,沒有藝術感染力
沒有衝擊力,什麽都沒有,感性也好皮膚性衝擊也好都談不上,但如果您問留在心中最久的
畫,倒有這麽一幅,隻此一幅。這樣理解可以麽?”
“有一點想問,”我說,“那幅畫現在還在嗎?”
“不在了,”她應聲回答,“燒掉了。”
“什麽時候?”
“一九七一年,一九七一年五月。覺得倒像最近的事,實際上快過去十年了。各種麻煩
事一個接著一個,使得我決心和丈夫分手返回日本,孩子也放棄了。具體的我不太想說,請
允許我省略掉。那時我什麽都不想要了,無論什麽,包括那裏俘虜過我的所有理想、希望、
愛,以及它們的殘影,一切的一切。我從朋友那裏借來敞篷卡車,把房間裏所有東西運到空
地,澆上煤油燒了。‘計程車上的男人’也在裏邊。您不覺得那情景挺合適放感傷音樂?”
舍作畫,晚間在附近一家土耳其飯店打工。“捷克沒有言論自由。”他說。但他所需要的是
比言論自由更現實的東西。如德國學畫生所說,他缺乏才華。她在心中嘀咕:他原本是該留
在布拉格的啊!
捷克人在技法上局部是有可取之處的,尤其是著色,有時令人一震。筆觸也相當嫻熟。
但僅此而已。在內行人眼裏,他的畫已在此完全停止了,找不到思維的延展。同樣是停止,
但他連藝術上的“死胡同”也沒進入,隻是“夭折”罷了。
她瞥了一眼德國學畫生,他的表情在無言中所流露出來的結論也和她一樣。如此而已。
唯獨捷克人以惶惶然的眼神盯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道了謝準備離開捷克人房間時,她的目光忽然盯在門旁放著的一幅畫上——一幅二十英
寸電視螢屏大小的橫置油畫。與別的畫不同,這幅畫裏有什麽在喘息。不是什麽了不得的東
西,實在微弱得很,盯視之間很怕它萎縮消失。但它的確是在畫中喘息,盡管那般微乎其
微。她請捷克人把其他畫撤去一邊,空出雪白的牆壁把這幅畫立起來細看。
“這是我來紐約後最先畫的。”捷克人侷促地快速說道,“來紐約第一個夜晚,我站在
時代廣場一個路口看街看了好幾個鍾頭,然後回房間用一個晚上畫出來的。”
畫的就是坐在計程車後座的年輕男子。以照相機來說,就是在鏡頭正中稍偏一點點的位
置把男子攝了下來。男子臉側向一邊,目視窗外。長相漂亮,燕尾服,白襯衣,黑蝴蝶結,
白飾巾。有點像舞男,但不是。作為舞男他缺少什麽——一句話說來,就是缺少類似被濃縮
了的饑渴感的東西。
當然他並非沒有饑渴感。哪裏去找沒有饑渴感的年輕男人呢?隻是他身上的饑渴感表現
得實在過於抽象,在周圍人眼裏——即使在他自己眼裏——仿佛是有點特別的、處於形成過
程中的某種見解(point of view )。就好像藍色的霧靄,知道它存在,但捕捉不到。
夜色也恰如藍色的霧靄籠罩著計程車。從車後玻璃窗可以看見夜色,看見的也隻有夜
色。藍底色融入了黑與紫。色調非常雅致。就像埃林頓“公爵”(註:duke eilington
(1899--1974),美國爵士樂鋼琴手,作曲家。)管弦樂團的音調,雅致而渾厚,渾厚得似乎
手往上一觸,五指便會統統給吮吸進去。
男子臉歪向一邊,但他什麽也沒看。縱使玻璃窗外有什麽景致出現,也絕不會在他心頭
留下任何刮痕。車持續前行。
“男子要去哪裏呢?”
“男子要回哪裏呢?”
對此,畫麵什麽也沒有回答。男子被包含在計程車這一有限的形式中。計程車則被包含
在移動這一天經地義的原則中。車在移動。去哪裏也好回哪裏也好,怎麽都無所謂,哪裏都
無所謂。那是巨幅牆壁上開的一個黑洞,既為入口,又是出口。
不妨說,男子是在看那個黑洞。他嘴唇很幹,仿佛急需一支煙。但由於某種原因,煙遠
在他手夠不到的地方。他顴骨突出,下顎尖尖,尖得如被暴力削尖了一般。那裏有一道傷痕
般細弱的陰翳,那是看不見的世界裏一場無聲的戰鬥所留下的陰翳。白色飾巾遮住了那道陰
翳的尖端。
“結果我出一百二十美元為自己買下了那幅畫。作為一幅畫的價錢,一百二十美元固然
不多,但對當時的我來說,還是被剜了一刀的。那時我正懷著孕,丈夫找不到工作。丈夫是
off—off broadway (註:美國以紐約的格林威治村為中心進行演出的前衛劇團,一般譯為
“外外百老匯”。)的演員,有事做也掙不了多少錢。生活費主要靠我來掙。”
說到這裏,她停下喝了口葡萄酒,似乎想用酒來觸發往事的回憶。
“中意那幅畫?”我試著問。
“畫並不中意。”她說,“剛才也說了,畫本身也就比外行筆下的強一點點,不好也不
壞。我中意的是畫上的年輕男子,是為了看那男子才買畫的,沒別的目的。捷克人為畫得到
承認而喜出望外,德國小夥子也有點吃驚,但他們怕是永遠理解不了的,理解不了我買那幅
畫的真正意圖。”
聖誕節頌歌磁帶也至此轉完,隨著“哢嚓”一聲響,深重的沉默籠罩了我們。她在粗花
呢裙子上叉起手指。
“那時我二十九歲。按一般說法,我的青春快過去了。我是想當畫家才到美國來的,結
果畫家沒當成。我的手不如我的眼睛厲害。我什麽東西也沒能用自己的手創造出來。那畫上
的男子,我總覺得他就像是我自身失卻的人生的一部分。我把畫掛在住所房間牆上,每天看
著它過日子。一看到畫上的男子,我就痛感自己的損失是何等慘重,或者是何等輕微。
“丈夫常開玩笑,說我戀上了那個男子。我總是一聲不響地盯視那幅畫,也難怪他那麽
想。但他沒有說對。我對那男子懷有的感情類似sympathy。我所說的sympathy不是同情不是
共鳴,而是指兩人一起品味某種無奈。您可明白?”
我默然點頭。
“由於看計程車上的男子看得太久了,不覺之間他竟成了另一個我自己。他理解我的心
情,我理解他的心情。我懂得他的無奈:他被禁錮在名叫平庸的計程車中,他無法掙脫出
來,永遠,真正的永遠。平庸讓他在那裏棲身,把他囚在以平庸為背景的牢籠裏,您不覺得
可悲嗎?”她咬著嘴唇,沉默了一陣,又開口道,“總之就是這麽一件事,沒有藝術感染力
沒有衝擊力,什麽都沒有,感性也好皮膚性衝擊也好都談不上,但如果您問留在心中最久的
畫,倒有這麽一幅,隻此一幅。這樣理解可以麽?”
“有一點想問,”我說,“那幅畫現在還在嗎?”
“不在了,”她應聲回答,“燒掉了。”
“什麽時候?”
“一九七一年,一九七一年五月。覺得倒像最近的事,實際上快過去十年了。各種麻煩
事一個接著一個,使得我決心和丈夫分手返回日本,孩子也放棄了。具體的我不太想說,請
允許我省略掉。那時我什麽都不想要了,無論什麽,包括那裏俘虜過我的所有理想、希望、
愛,以及它們的殘影,一切的一切。我從朋友那裏借來敞篷卡車,把房間裏所有東西運到空
地,澆上煤油燒了。‘計程車上的男人’也在裏邊。您不覺得那情景挺合適放感傷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