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村上朝日堂的捲土重來 作者:村上春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上朝日堂的捲土重來(選載)
柏林的小津安二郎與驅蚊香
日前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出了雷射影碟,我一塊兒買回三張:《晚春》、《麥秋》和《東京故事》。製作年度為昭和二十四年、二十六年、二十八年,三部影片均由原節子和笠智眾主演。
日本電影我特別喜歡小津和成瀨已喜男的作品,在名畫座等電影院看了好多次。放老片的電影院一般都不大,經常滿員,加上年紀的關係,連看兩三部相當辛苦。在這點上,雷射影碟和錄像機的確輕鬆多了,尤其是黑白標準尺寸的舊日作品圖像比在銀幕上看遠為清晰,最適合在家裏慢慢欣賞。還可以邀請女孩子:“噯,我弄到一盤小津的新影碟,不去我家裏喝著海帶茶一起看看嗎?”至於對方能否欣然前來,我倒是保證不了。
我曾在德國看過《東京故事》。住在柏林一家賓館漫不經心地打開電視一看,上麵正在播放。片名大概叫《東京之旅》,對話配上了德語。所以,東 山千榮子問“您累了吧”的時候,笠智眾用“nein” 回答。這聲“nein”讓我覺得甚是莫名其妙。美國人在日本電視上看日語配音的美國電影,肯定也是同一心情。
在德國看《東京故事》感觸最深的,是日本人 ——至少當時的日本人——點頭哈腰實在多得要命。用日語看時倒沒怎麽覺得,而用德語看就別提有多別扭了。
例如客人要走時說“那麽實在打擾了,這就告辭了”,同時左一次右一次深深鞠躬。但是換成德語,就僅僅一句“aufwiedersehen”了事,以致為對口形而說成“a—u—fwie—der--se—hen”。當然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可有可無的台詞太多確是事實。
“是那樣吧?”
“是那樣的。”
“到底是那樣吧?”
“還能不是那樣!”
“到底是那樣的啊。”
“那是那是。”
這些台詞若折騰成德語,甚至多少帶有形上學色彩,不可思議。
“如是乎?”
“如是也。”
“焉能不如是乎?”
“焉有不如是之理。”
“確乎如是,信乎?”
“信然。”
便是這個樣子。我的德語相當粗疏,是否真那麽說的自是不敢保證,但感覺上確乎有那麽一種辯證法氛圍,說晦澀也夠晦澀的。看用法語和義大利語配音的小津影片想必又另有一番妙趣,兩三遍我不敢說,一遍是很想看的。我這人興趣與眾不同,喜歡看英譯巴爾紮克,或許因此才有這樣的念頭。
《晚春》和《麥秋》因為以北鎌倉為背景,經常有江之島和七裏濱一帶風光出現。從電影上看來,昭和二十四年那時候七裏濱幾乎沒有汽車往來,似乎十分幽靜。當然也沒人衝浪,散步的沒有。那時候的人一定都很忙。小津安二郎拍攝的影片總是那麽寂靜,無風,充溢著向陽坡一樣愜意的光照。我喜歡小津電影(特別是昭和二十年代的)裏出現的這種風景,不知反覆看了多少遍。盡管極度模式化,卻又那般栩栩如生。
另外是關於細節的。《東京故事》中有一處百思不得其解,即驅蚊香場麵。記得這部影片出現蚊香的鏡頭有三個,而每個鏡頭中蚊香都是豎著的。前些年曾流行豎式電唱機——便是以那個姿勢點著冒煙。
我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就豎點蚊香的方法及其優點翻來覆去想了許多,卻怎麽也想不明白。莫非當時果真存在那種豎式蚊香不成?抑或是按照小津美學硬把蚊香豎起來的呢?德國人能看出那就是蚊香?不過,那是怎麽都無所謂的。
附言:對於近來以影碟出現的《東京暮色》,我和水丸君都嘆服不已。那個壞心眼調酒師真是妙不可言。至於蚊香何以豎起,至今仍無任何線索可查。
村上朝日堂的捲土重來(選載)
人們為什麽不讀書了
和過去相比,去書店的次數好像明顯減少了。
為什麽不去書店了呢?理由是自己開始寫東西了。看見書店裏擺著自己的書總有些難為情,而不擺也不好辦。這麽著,腳步就徹底遠離了書店。
另外也有家裏書實在太多的原因。還沒看的書都有幾百本之多,再疊床架屋未免有點傻氣。也打算把現在堆起來的書山處理掉,再去書店物色想看的書,卻不知何故,書非但全然不減,反而繼續增多。雖然不是《銀翼殺手》(biaderunner),但我也希望有個“閱讀代理機”什麽的。那東西一本接一本讀書,集中告訴我“主人,這本好,應該看”,“這本有必要看”,那一來我會大大減輕負擔。不是閱讀代理機也沒關係,身邊有個精力充沛又有時間且對書籍富有見識的人也可以,但顯然是異想天開。
不常去書店的另一個理由是新翻譯的外國小說數量眼看著減少下去了。科幻啦偵探啦冒險小說啦固然相當之多,但這類東西委實玉石混淆良莠不齊,即使我(一段時間曾看得入迷)近來也很少伸手了。仔細查看,發現新出的翻譯小說少而又少。出版社裏的人說純文學翻譯幾乎——或者不如說根本——賣不動。總之情況令人遺憾。
還有,我本身閱讀時間的減少也是個原因。最近每次見到出版社的人,都聽到他們異口同聲地抱怨如今的年輕人不好好沉下心來讀書。我也隨聲附和說“是嗎,那不好辦啊”。但回想起來,發覺自己也不怎麽讀書了。十幾歲的時候,《卡拉馬佐夫兄弟》、《約翰·克利斯朵夫》、《戰爭與和平》和《靜靜的頓河》分別看了三遍,想來真有隔世之感。當時反正隻要書有厚度就歡天喜地,甚至覺得《罪與罰》的頁數都不夠多。同那時比,如今的閱讀——盡管有隨著年齡增長而老讀一本書的傾向——已減少到了五分之一。
為什麽如此不讀書了呢?完全是因為用於讀書的時間減少之故。總之被讀書以外的活動占去了不少時間,致使能夠讀書的時間相應減少。例如跑步每天一個半至兩個小時,聽音樂兩個小時,看錄像帶兩個小時,散步一小時……如此算計起來,安安靜靜沉下心讀書的時間就所剩無幾了。出於寫作需要,每月倒也如醉如癡地看上幾本,但與此無關的書老實說近來壓根兒沒看,很傷腦筋。
不過我想,陷入這種狀況乃至傾向的人決非我一個。近來年輕人之所以不怎麽讀書了,我猜想原因恐怕同樣在於把大比例的錢、時間和精力花在了讀書以外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上。我年輕那陣子——這麽說好像馬上成了老頭兒——總體上剩餘時間頗多,比較容易產生讀書的心情:沒辦法,看本書吧!當時沒有錄像帶,唱片相對較貴買不了多少,體育活動不像現在這麽興盛,時代氣氛也偏重理性,不把某種書籍看到一定數量容易被周圍人瞧不起。
可現在,“你說的什麽?那玩意兒沒看過,不知道”——如此情形暢通無阻。一來此外要幹的事很多很多,二來足以表現自己的場所、方法(如媒體)等等一應俱全。最終,“惟有讀書好”這種神話般的媒體的時代迅速壽終正寢。如今,書不過是各種並列的媒體中的一員罷了。
柏林的小津安二郎與驅蚊香
日前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出了雷射影碟,我一塊兒買回三張:《晚春》、《麥秋》和《東京故事》。製作年度為昭和二十四年、二十六年、二十八年,三部影片均由原節子和笠智眾主演。
日本電影我特別喜歡小津和成瀨已喜男的作品,在名畫座等電影院看了好多次。放老片的電影院一般都不大,經常滿員,加上年紀的關係,連看兩三部相當辛苦。在這點上,雷射影碟和錄像機的確輕鬆多了,尤其是黑白標準尺寸的舊日作品圖像比在銀幕上看遠為清晰,最適合在家裏慢慢欣賞。還可以邀請女孩子:“噯,我弄到一盤小津的新影碟,不去我家裏喝著海帶茶一起看看嗎?”至於對方能否欣然前來,我倒是保證不了。
我曾在德國看過《東京故事》。住在柏林一家賓館漫不經心地打開電視一看,上麵正在播放。片名大概叫《東京之旅》,對話配上了德語。所以,東 山千榮子問“您累了吧”的時候,笠智眾用“nein” 回答。這聲“nein”讓我覺得甚是莫名其妙。美國人在日本電視上看日語配音的美國電影,肯定也是同一心情。
在德國看《東京故事》感觸最深的,是日本人 ——至少當時的日本人——點頭哈腰實在多得要命。用日語看時倒沒怎麽覺得,而用德語看就別提有多別扭了。
例如客人要走時說“那麽實在打擾了,這就告辭了”,同時左一次右一次深深鞠躬。但是換成德語,就僅僅一句“aufwiedersehen”了事,以致為對口形而說成“a—u—fwie—der--se—hen”。當然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可有可無的台詞太多確是事實。
“是那樣吧?”
“是那樣的。”
“到底是那樣吧?”
“還能不是那樣!”
“到底是那樣的啊。”
“那是那是。”
這些台詞若折騰成德語,甚至多少帶有形上學色彩,不可思議。
“如是乎?”
“如是也。”
“焉能不如是乎?”
“焉有不如是之理。”
“確乎如是,信乎?”
“信然。”
便是這個樣子。我的德語相當粗疏,是否真那麽說的自是不敢保證,但感覺上確乎有那麽一種辯證法氛圍,說晦澀也夠晦澀的。看用法語和義大利語配音的小津影片想必又另有一番妙趣,兩三遍我不敢說,一遍是很想看的。我這人興趣與眾不同,喜歡看英譯巴爾紮克,或許因此才有這樣的念頭。
《晚春》和《麥秋》因為以北鎌倉為背景,經常有江之島和七裏濱一帶風光出現。從電影上看來,昭和二十四年那時候七裏濱幾乎沒有汽車往來,似乎十分幽靜。當然也沒人衝浪,散步的沒有。那時候的人一定都很忙。小津安二郎拍攝的影片總是那麽寂靜,無風,充溢著向陽坡一樣愜意的光照。我喜歡小津電影(特別是昭和二十年代的)裏出現的這種風景,不知反覆看了多少遍。盡管極度模式化,卻又那般栩栩如生。
另外是關於細節的。《東京故事》中有一處百思不得其解,即驅蚊香場麵。記得這部影片出現蚊香的鏡頭有三個,而每個鏡頭中蚊香都是豎著的。前些年曾流行豎式電唱機——便是以那個姿勢點著冒煙。
我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就豎點蚊香的方法及其優點翻來覆去想了許多,卻怎麽也想不明白。莫非當時果真存在那種豎式蚊香不成?抑或是按照小津美學硬把蚊香豎起來的呢?德國人能看出那就是蚊香?不過,那是怎麽都無所謂的。
附言:對於近來以影碟出現的《東京暮色》,我和水丸君都嘆服不已。那個壞心眼調酒師真是妙不可言。至於蚊香何以豎起,至今仍無任何線索可查。
村上朝日堂的捲土重來(選載)
人們為什麽不讀書了
和過去相比,去書店的次數好像明顯減少了。
為什麽不去書店了呢?理由是自己開始寫東西了。看見書店裏擺著自己的書總有些難為情,而不擺也不好辦。這麽著,腳步就徹底遠離了書店。
另外也有家裏書實在太多的原因。還沒看的書都有幾百本之多,再疊床架屋未免有點傻氣。也打算把現在堆起來的書山處理掉,再去書店物色想看的書,卻不知何故,書非但全然不減,反而繼續增多。雖然不是《銀翼殺手》(biaderunner),但我也希望有個“閱讀代理機”什麽的。那東西一本接一本讀書,集中告訴我“主人,這本好,應該看”,“這本有必要看”,那一來我會大大減輕負擔。不是閱讀代理機也沒關係,身邊有個精力充沛又有時間且對書籍富有見識的人也可以,但顯然是異想天開。
不常去書店的另一個理由是新翻譯的外國小說數量眼看著減少下去了。科幻啦偵探啦冒險小說啦固然相當之多,但這類東西委實玉石混淆良莠不齊,即使我(一段時間曾看得入迷)近來也很少伸手了。仔細查看,發現新出的翻譯小說少而又少。出版社裏的人說純文學翻譯幾乎——或者不如說根本——賣不動。總之情況令人遺憾。
還有,我本身閱讀時間的減少也是個原因。最近每次見到出版社的人,都聽到他們異口同聲地抱怨如今的年輕人不好好沉下心來讀書。我也隨聲附和說“是嗎,那不好辦啊”。但回想起來,發覺自己也不怎麽讀書了。十幾歲的時候,《卡拉馬佐夫兄弟》、《約翰·克利斯朵夫》、《戰爭與和平》和《靜靜的頓河》分別看了三遍,想來真有隔世之感。當時反正隻要書有厚度就歡天喜地,甚至覺得《罪與罰》的頁數都不夠多。同那時比,如今的閱讀——盡管有隨著年齡增長而老讀一本書的傾向——已減少到了五分之一。
為什麽如此不讀書了呢?完全是因為用於讀書的時間減少之故。總之被讀書以外的活動占去了不少時間,致使能夠讀書的時間相應減少。例如跑步每天一個半至兩個小時,聽音樂兩個小時,看錄像帶兩個小時,散步一小時……如此算計起來,安安靜靜沉下心讀書的時間就所剩無幾了。出於寫作需要,每月倒也如醉如癡地看上幾本,但與此無關的書老實說近來壓根兒沒看,很傷腦筋。
不過我想,陷入這種狀況乃至傾向的人決非我一個。近來年輕人之所以不怎麽讀書了,我猜想原因恐怕同樣在於把大比例的錢、時間和精力花在了讀書以外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上。我年輕那陣子——這麽說好像馬上成了老頭兒——總體上剩餘時間頗多,比較容易產生讀書的心情:沒辦法,看本書吧!當時沒有錄像帶,唱片相對較貴買不了多少,體育活動不像現在這麽興盛,時代氣氛也偏重理性,不把某種書籍看到一定數量容易被周圍人瞧不起。
可現在,“你說的什麽?那玩意兒沒看過,不知道”——如此情形暢通無阻。一來此外要幹的事很多很多,二來足以表現自己的場所、方法(如媒體)等等一應俱全。最終,“惟有讀書好”這種神話般的媒體的時代迅速壽終正寢。如今,書不過是各種並列的媒體中的一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