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左手曾國藩,右手胡雪岩 作者:趙月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胡雪岩在人們心目中,其最大特點就是"官商",也就是人們說的"紅頂商人"。這"紅頂"很具象徵意義,因為它是朝廷賞發的。戴上它,意味著胡雪岩受到了皇帝的恩寵。事實上,它意味著皇帝肯定了胡雪岩所從事的商業活動的合法性。既然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所保護的人自然也不應受到掣阻。換一層麵來講,皇帝的至高無上也保證了被保護人的信譽。所以王公大臣才能很放心地把大把銀子存入阜康錢莊。
胡雪岩就是憑著這"紅頂",積累了萬貫家資,紅極一時,富甲一方。然而客觀地說,胡雪岩背後有著強大的官場力量,而這才是財富的真正來源。胡氏以其睿智的眼光,發現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客觀規律,從而一生致力於培植自己的官場靠山,踩著官場的階梯,登上財富的高峰。
古人雲: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多;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遠。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借取外界力量的重要。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隻有通過充分借取外界力量,並在經營上下功夫,個人才有可能獲得自己事業的巨大成功。
以情義接交朋友
交往、接觸和託付的人,如果選擇不當,那麽即使擁有萬金,也不能稱之為有錢。----胡雪岩
胡雪岩的一生可以說是輝煌綺麗,他生逢亂世、出身卑微。卻能走用自己的才智,周旋於權貴政要之間,創造了億萬家財,這一切和他的性格、智慧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他的成功和他在擇友上的慧眼獨具也有很大關係。
在胡雪岩生活的時代,做生意必然要麵對一股特殊的勢力,就是江湖幫派。晚清亂世,政府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對社會的監管力大不如前江湖幫派也就隨著社會的混亂而形成,並逐漸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當時,要經商,就必須與江湖勢力打交道。胡雪岩更是深諳其道,他結交漕幫魏五就是一例。
漕幫控製水路運輸,江浙一帶是清朝產糧重地,糧食運往北方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水路。王有齡上任"海運局"坐辦,統管浙江一省的糧食北運,這時上麵要求從上海迅速海運至京。
時間緊迫。漕米一時到不了上海,胡雪岩想出了一條妙計,就是先在上海買商米代替,等漕米運到上海歸墊,即由糧商先賣出、再買進。
胡雪岩隨王有齡一路坐船北上上海,到了鬆江,聽說鬆江漕幫已有十萬石米想脫價求現,於是他們商議棄舟登岸,由胡雪岩出麵談定這樁生意。
胡雪岩經過多方打聽,大概了解了漕幫的情況,鬆江漕幫中現在主事的姓魏,行五,人稱"魏老五"。胡雪岩很清楚這宗生意不容易做,可一旦做成,浙江糧米上運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所以他決定親自上門拜見魏老五。
胡雪岩在兩位朋友張老闆和李老闆的引領下。來到了魏家。碰巧"魏老五"不在家,家中隻有他的老母親在,胡雪岩仔細觀察一下,發覺魏老夫人麵露英氣。在魏家可能有很大影響力。胡雪岩以後輩之禮拜見,老太太有些倚老賣老似的口中連稱"不敢當",身子卻隻略微傾了傾,緊接著用一雙銳利的眼睛上下打量了胡雪岩一番,胡雪岩決定從魏母著手來突破魏老五。
"不知三位此來,有何見教?"魏老夫人首先發問。
胡雪岩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晚輩的東家一直很仰慕魏老爺子,此次路過寶地,特地要晚輩來拜見他,並想請魏老爺子去小酌幾杯,以表晚輩們的敬意。"
第84節:第八章 胡雪岩的結交之法(4)
一陣寒暄過後,魏老夫人直率地問胡雪岩此行的真正目的,胡雪岩也就不便再拐彎抹角了,他向魏老夫人詳細地說了此行的目的。聽完他的話後,魏老夫人緩緩地閉上了眼睛,胡雪岩心裏很平靜,因為漕幫的反應早在他的意料之中。良久,魏老夫人睜開眼睛,炯炯逼人地看著他,臉上的表情也沒有了剛見麵時的慈祥,"胡老闆,你知不知道漕運改走了海道,這等於是砸我們漕幫的飯碗,至於豐裕賣米一事,我不太清楚,不過在商言商,胡老闆有錢買米,豐裕卻不肯賣,這於情於理都不太合適,我們漕幫一定會出來說兩句道話的。倘若隻是墊一墊,做生意的人,將本求利,自然要敲一敲算盤,此刻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聽了魏老夫人的一番話,胡雪岩並沒有灰心,相反卻更加胸有成竹地大聲說道:"老前輩,恕我直言。如今戰事緊急,朝廷急等著浙米進京,為此已經撤了幾個官了,此次如若再誤期,朝廷追究下來,我們難脫罪責,我想漕幫也難辭其咎吧!為漕幫弟兄想想,若誤在河運,追究下來,全幫兄弟休戚相關,很有可能被打上通匪的罪名,前輩安忍如此?"
江湖中辦事,很重情、義二字。胡雪岩巧妙地以"義"相激,正好擊中要害,使得魏老夫人不得不仔細思量。
胡雪岩又詳盡地給魏老夫人分析了利害之處,魏老夫人終於心中默許,遂叫人將魏老五找了回來。
隻見魏老五其人,約莫四十來歲,生得矮小而沉靜,但渾身肌肉飽滿黝黑,兩隻眼睛暗含神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個厲害的角色。魏老夫人將他引見給胡雪岩和張、李兩位老闆。魏老五對他們也是非常客氣,稱胡雪岩為"胡先生"。
魏老夫人說:"胡先生可以說是"祖師爺"那裏來的人,一副俠義心腸,以後你就稱他為"爺叔"吧。"魏老五立即改口,叫道"爺叔"。
"爺叔"是漕幫中人對幫外至交的敬稱,漕幫上下都非常尊敬,這還真叫胡雪岩有點受寵若驚,雖然他極力推辭,但魏老夫人向來說一不二,魏老五更是一口一個"爺叔"叫著,其餘的人也就齊跟著這樣稱呼他了。
當晚,胡雪岩將魏老五請到自己的住處,商談買米一事,見魏老五麵露猶豫之色,隻是迫於母親的麵子不好講,所以口頭上答應了,心裏麵卻是十二分的不願意。見此情景,胡雪岩並沒有強人所難,買了米就走。他誠懇地問對方是不是有什麽難處,並請魏老五直說,否則他就不買這批米了。魏老五見他如此直慡,也就沒有什麽顧慮了,就把自己心中的隱憂全盤說出。原來自從官糧海運之後,漕幫處境一直很艱難,目前正是缺銀少錢的時候。他們急需將這十幾萬石糧食變現,如今墊付給了海運局,雖有些差額可賺,但將來收回的仍舊是米,所以魏老五很為難。
胡雪岩了解了這一情況後,馬上找到錢莊老闆張胖子商量,看錢莊能不能等漕幫把退還的米賣掉後再收回現在支付的銀兩,而不是一退米就急於收回。張胖子對胡雪岩非常信任,言聽計從的,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魏老五的難處解決了,他自然非常高興,同時也極為欣賞胡雪岩的義氣,覺得他不像其他商人那樣勢利。於是買米的事很快就辦妥了。
胡雪岩這一次不僅買到了米,還買到了與魏老五的"情"。自此以後。魏老五對胡雪岩是"惟命是從",隻要是胡雪岩的貨,漕幫絕對是優先運輸。所以胡雪岩的貨運向來是暢通無阻、往來迅速。不僅如此,魏老五還把他在漕幫了解到的商業信息,及時向胡雪岩報告,使得胡雪岩在第一時間知道了很多商業情報,在商業活動中搶占了先機。
胡雪岩就是憑著這"紅頂",積累了萬貫家資,紅極一時,富甲一方。然而客觀地說,胡雪岩背後有著強大的官場力量,而這才是財富的真正來源。胡氏以其睿智的眼光,發現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客觀規律,從而一生致力於培植自己的官場靠山,踩著官場的階梯,登上財富的高峰。
古人雲: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多;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遠。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借取外界力量的重要。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隻有通過充分借取外界力量,並在經營上下功夫,個人才有可能獲得自己事業的巨大成功。
以情義接交朋友
交往、接觸和託付的人,如果選擇不當,那麽即使擁有萬金,也不能稱之為有錢。----胡雪岩
胡雪岩的一生可以說是輝煌綺麗,他生逢亂世、出身卑微。卻能走用自己的才智,周旋於權貴政要之間,創造了億萬家財,這一切和他的性格、智慧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他的成功和他在擇友上的慧眼獨具也有很大關係。
在胡雪岩生活的時代,做生意必然要麵對一股特殊的勢力,就是江湖幫派。晚清亂世,政府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對社會的監管力大不如前江湖幫派也就隨著社會的混亂而形成,並逐漸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當時,要經商,就必須與江湖勢力打交道。胡雪岩更是深諳其道,他結交漕幫魏五就是一例。
漕幫控製水路運輸,江浙一帶是清朝產糧重地,糧食運往北方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水路。王有齡上任"海運局"坐辦,統管浙江一省的糧食北運,這時上麵要求從上海迅速海運至京。
時間緊迫。漕米一時到不了上海,胡雪岩想出了一條妙計,就是先在上海買商米代替,等漕米運到上海歸墊,即由糧商先賣出、再買進。
胡雪岩隨王有齡一路坐船北上上海,到了鬆江,聽說鬆江漕幫已有十萬石米想脫價求現,於是他們商議棄舟登岸,由胡雪岩出麵談定這樁生意。
胡雪岩經過多方打聽,大概了解了漕幫的情況,鬆江漕幫中現在主事的姓魏,行五,人稱"魏老五"。胡雪岩很清楚這宗生意不容易做,可一旦做成,浙江糧米上運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所以他決定親自上門拜見魏老五。
胡雪岩在兩位朋友張老闆和李老闆的引領下。來到了魏家。碰巧"魏老五"不在家,家中隻有他的老母親在,胡雪岩仔細觀察一下,發覺魏老夫人麵露英氣。在魏家可能有很大影響力。胡雪岩以後輩之禮拜見,老太太有些倚老賣老似的口中連稱"不敢當",身子卻隻略微傾了傾,緊接著用一雙銳利的眼睛上下打量了胡雪岩一番,胡雪岩決定從魏母著手來突破魏老五。
"不知三位此來,有何見教?"魏老夫人首先發問。
胡雪岩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晚輩的東家一直很仰慕魏老爺子,此次路過寶地,特地要晚輩來拜見他,並想請魏老爺子去小酌幾杯,以表晚輩們的敬意。"
第84節:第八章 胡雪岩的結交之法(4)
一陣寒暄過後,魏老夫人直率地問胡雪岩此行的真正目的,胡雪岩也就不便再拐彎抹角了,他向魏老夫人詳細地說了此行的目的。聽完他的話後,魏老夫人緩緩地閉上了眼睛,胡雪岩心裏很平靜,因為漕幫的反應早在他的意料之中。良久,魏老夫人睜開眼睛,炯炯逼人地看著他,臉上的表情也沒有了剛見麵時的慈祥,"胡老闆,你知不知道漕運改走了海道,這等於是砸我們漕幫的飯碗,至於豐裕賣米一事,我不太清楚,不過在商言商,胡老闆有錢買米,豐裕卻不肯賣,這於情於理都不太合適,我們漕幫一定會出來說兩句道話的。倘若隻是墊一墊,做生意的人,將本求利,自然要敲一敲算盤,此刻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聽了魏老夫人的一番話,胡雪岩並沒有灰心,相反卻更加胸有成竹地大聲說道:"老前輩,恕我直言。如今戰事緊急,朝廷急等著浙米進京,為此已經撤了幾個官了,此次如若再誤期,朝廷追究下來,我們難脫罪責,我想漕幫也難辭其咎吧!為漕幫弟兄想想,若誤在河運,追究下來,全幫兄弟休戚相關,很有可能被打上通匪的罪名,前輩安忍如此?"
江湖中辦事,很重情、義二字。胡雪岩巧妙地以"義"相激,正好擊中要害,使得魏老夫人不得不仔細思量。
胡雪岩又詳盡地給魏老夫人分析了利害之處,魏老夫人終於心中默許,遂叫人將魏老五找了回來。
隻見魏老五其人,約莫四十來歲,生得矮小而沉靜,但渾身肌肉飽滿黝黑,兩隻眼睛暗含神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個厲害的角色。魏老夫人將他引見給胡雪岩和張、李兩位老闆。魏老五對他們也是非常客氣,稱胡雪岩為"胡先生"。
魏老夫人說:"胡先生可以說是"祖師爺"那裏來的人,一副俠義心腸,以後你就稱他為"爺叔"吧。"魏老五立即改口,叫道"爺叔"。
"爺叔"是漕幫中人對幫外至交的敬稱,漕幫上下都非常尊敬,這還真叫胡雪岩有點受寵若驚,雖然他極力推辭,但魏老夫人向來說一不二,魏老五更是一口一個"爺叔"叫著,其餘的人也就齊跟著這樣稱呼他了。
當晚,胡雪岩將魏老五請到自己的住處,商談買米一事,見魏老五麵露猶豫之色,隻是迫於母親的麵子不好講,所以口頭上答應了,心裏麵卻是十二分的不願意。見此情景,胡雪岩並沒有強人所難,買了米就走。他誠懇地問對方是不是有什麽難處,並請魏老五直說,否則他就不買這批米了。魏老五見他如此直慡,也就沒有什麽顧慮了,就把自己心中的隱憂全盤說出。原來自從官糧海運之後,漕幫處境一直很艱難,目前正是缺銀少錢的時候。他們急需將這十幾萬石糧食變現,如今墊付給了海運局,雖有些差額可賺,但將來收回的仍舊是米,所以魏老五很為難。
胡雪岩了解了這一情況後,馬上找到錢莊老闆張胖子商量,看錢莊能不能等漕幫把退還的米賣掉後再收回現在支付的銀兩,而不是一退米就急於收回。張胖子對胡雪岩非常信任,言聽計從的,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魏老五的難處解決了,他自然非常高興,同時也極為欣賞胡雪岩的義氣,覺得他不像其他商人那樣勢利。於是買米的事很快就辦妥了。
胡雪岩這一次不僅買到了米,還買到了與魏老五的"情"。自此以後。魏老五對胡雪岩是"惟命是從",隻要是胡雪岩的貨,漕幫絕對是優先運輸。所以胡雪岩的貨運向來是暢通無阻、往來迅速。不僅如此,魏老五還把他在漕幫了解到的商業信息,及時向胡雪岩報告,使得胡雪岩在第一時間知道了很多商業情報,在商業活動中搶占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