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左手曾國藩,右手胡雪岩 作者:趙月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節:第二章 曾國藩的磨礪之功(6)
曾國藩除了往來吃請、徵逐日月之外,還有一個"喜色"的毛病。
《日記》中記載這樣幾件事: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的一天,曾國藩的一位朋友新納一小妾,年方十四,人稱貌若桃花。曾國藩與一幫文人朋友談詩論賦之餘,不免也常談東家美媳西家婆娘之類所謂"渾話"。這對本不緊張的文人生活可能是一種調劑。曾國藩得知他的朋友納姬甚美後,心中羨慕不已,一次藉故到朋友家,曾國藩先聊了點學問,隨後稱讚這位朋友的艷福不淺。這還不算,曾國藩還非要一睹芳容,朋友心存不願,但曾國藩"欲強見之",無奈,朋友隻好將新過門的姬
妾呼之而出。曾國藩還當麵說了些挑逗的話,令人很難堪。當天的《日記》寫道:"狎褻大不敬。在岱雲處,言太諧戲。車中有遊思。"從曾國藩所記"大不敬"而言,他肯定有出
格的舉動。岱雲是他的另一位好友,由於曾國藩沒有忘情他的"狎褻"之舉,因而他說的話都是"諧戲"之語,甚至在回家的路上,還浮想聯翩。
數日後,曾國藩聽說在菜市口斬一位武臣,別人邀他一同看熱鬧,曾國藩"欣然樂從",連殺人這樣的事都願看,曾國藩覺得自己成不了理學家,"仁心喪盡",走在路上很後悔,但當著眾多朋友的麵又不好回去,因此"徘徊良久,始歸"。他說自己"曠日荒謬至此"。
曾國藩雖然沒有看斬殺武臣,但回去後卻怎麽也靜不下來。他又沒事找事似地,到雨三的家中,當時雨三本來很忙,但曾國藩東拉西扯,非要談談"渾"。《日記》說:"談次,聞色而心艷羨,真禽獸矣。"從雨三處出來,已是很晚,曾國藩仍不願回家,又到子貞家中,三更而歸。《日記》說自己"無事夜行,心貪嬉遊"。嬉遊、狎褻往往是出入歌館ji院的不正當行為的用語,曾國藩的日記中有幾次這樣的記載,是否說他也不能免俗?從他的父親給他寫信,囑咐他要"節慾、節勞、節飲食"來看,早年的曾國藩極可能有這方麵的不檢點之處。而且,節慾、節勞、節飲食正好說明曾國藩經常四出徵逐、酒歡宴席已成一大習慣。
曾國藩的妻子歐陽氏身體不是很好,時常患病。一次曾國藩參加進士同學的團拜,由於所拜之家鍾鳴鼎食、姬妾如雲,這使曾國藩"大開眼界",他的"喜色"之心油然而生,東張西望,頗失大雅。《日記》說:"是日,目屢邪視","恥心喪盡",當他悻悻然回到家中後,惶然不適。加之妻子鬧病,因此"入夜心情不暢,又厭聞呻吟聲"。白天的佳麗美景與病榻上的呻吟之聲反差如此之大,使曾國藩無法忍受,乃出門到朋友處聊天,"更初歸"。次日,妻子的病有所加重,曾國藩請吳竹如來診視,由於周身為私慾所填塞,曾國藩的理學功夫大減,一聽別人談論理學,感到隔膜不入。而用宴請吃酒之事打發時光,他倒很樂意。
湯鵬是他的好友,著有《浮邱子》一書,頗得曾國藩好評。道光二十三年二月的一天,曾國藩前往湯鵬家赴喜筵,席間見湯的兩個姬人,曾國藩故伎重施,"諧謔為虐,絕無閑檢。"曾國藩早期《日記》的類似記載不限於以上幾例。這說明血氣方剛,剛過而立之年的曾國藩也有七情六慾,也是一個正常人,他對女性充滿了愛,盡管這種"愛"是在性意識支配下的形而下之"愛",但至少從一個側麵真實地反映了曾國藩的情感世界。他後來能夠大成功,就在於一改昔日所為,"截斷根緣,誓與血戰一番"。
曾國藩早年有"三大戒",其中之一是戒色。他也認為,沉溺於此是妨礙事業的。他還認為,在外人麵前,夫妻間尤不能過分親密。雖然如此,曾國藩還是很難做到,罵自己是禽獸。
曾國藩自己承認,"有用之歲月,半消磨於妻子",三月初二日,"日中,閨房之內不敬。去歲誓戒此惡,今又犯之,可恥,可恨!竹如來,久談。久不克治,對此良友,但覺厚顏"。他說自己"明知體氣羸弱,而不知節製,不孝莫此為大"。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曾國藩這方麵的"不敬"很快有了大的變化,成為莊重、詼諧而不失君子形象的一個人。曾國藩就是這樣,為了能他日有所作為,嚴格限製自己的情慾,甚至夫妻之間正常的情感交流都嚴加克製。在儒家老祖宗孔孟那裏,都承認"食色,性也",但曾國藩認為,人的私慾、情慾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終會妨礙大事業。他以後位及人臣,但堅決不納妾,生活作風上也嚴格自律,這是他不同於同時代的封建士大夫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格上的突出之處。
第18節:第二章 曾國藩的磨礪之功(7)
曾國藩為了實現"澄清天下之誌",針對自己的不良習慣,他提出三戒:一戒吃煙,二戒妄語,三戒房闥不敬,後來都做到了。
吸菸有害健康是今天人人皆知的常識,但吸菸對人的精神有影響,就不是人人明了的。曾國藩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曾國藩認識到,應酬過多,精神就難以集中,做起事來也會出差錯。此外,吸菸也對此有很大影響。他說:精神要常令有餘,做起事來才能精氣十足而不散漫。"說話太多,吃煙太多,故致睏乏。"
意識到危害後,他發誓從道光二十二年十月起戒菸,並作為"三戒"之一。但最初戒菸日子很不好過。為了打發難熬的時光,他找朋友們下棋、聊天。日記中寫道:
"即宜守規敬事,乃閑談荒功,不溺情於弈。歸後數時,不一振刷,讀書悠忽,自棄至矣。乃以初戒吃煙,如失辱彷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無可為之事矣。急宜猛省。"曾國藩把初次戒菸喻為嬰兒斷辱,形象地說明了他對吸菸的溺愛及戒菸的痛苦。
俗語說,玩物喪誌!性格、習慣、食色之性都隻要適度都是可以的,但是,人的私慾、情慾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終會妨礙大事業,因此一個做大事的人,就應該通過不斷自勵,限製自己不恰當的欲望,而把主要心思放在自己所要從事的事業上去,以此來完善自身。
須臾不離讀書
曾國藩語錄:廢誌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
譯文:廢除了誌向就不能使學習有所成就,而廢除了學習則不能夠使自己成材。
曾國藩生平處世的成功,可以說是讀書的成功。他治學有方,通過讀書,走上了仕宦之途,廣交了益友,領會了行軍打仗之術,樹立並實踐了報效國家、明道經世的遠大誌向。
當曾國藩供職京師的時候,正是中國內亂外患交迫之時。曾國藩所關心的,在外患有"英夷",在內有太平天國,在災情則有黃河決口。所以,他讀書更側重經世致用之學特別是輿地之學。在閑暇的時候,曾國藩對於軍政大計,以及各種庶務,通過大量的並有所選擇性地閱讀古代史籍,盡量把現實的
曾國藩除了往來吃請、徵逐日月之外,還有一個"喜色"的毛病。
《日記》中記載這樣幾件事: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的一天,曾國藩的一位朋友新納一小妾,年方十四,人稱貌若桃花。曾國藩與一幫文人朋友談詩論賦之餘,不免也常談東家美媳西家婆娘之類所謂"渾話"。這對本不緊張的文人生活可能是一種調劑。曾國藩得知他的朋友納姬甚美後,心中羨慕不已,一次藉故到朋友家,曾國藩先聊了點學問,隨後稱讚這位朋友的艷福不淺。這還不算,曾國藩還非要一睹芳容,朋友心存不願,但曾國藩"欲強見之",無奈,朋友隻好將新過門的姬
妾呼之而出。曾國藩還當麵說了些挑逗的話,令人很難堪。當天的《日記》寫道:"狎褻大不敬。在岱雲處,言太諧戲。車中有遊思。"從曾國藩所記"大不敬"而言,他肯定有出
格的舉動。岱雲是他的另一位好友,由於曾國藩沒有忘情他的"狎褻"之舉,因而他說的話都是"諧戲"之語,甚至在回家的路上,還浮想聯翩。
數日後,曾國藩聽說在菜市口斬一位武臣,別人邀他一同看熱鬧,曾國藩"欣然樂從",連殺人這樣的事都願看,曾國藩覺得自己成不了理學家,"仁心喪盡",走在路上很後悔,但當著眾多朋友的麵又不好回去,因此"徘徊良久,始歸"。他說自己"曠日荒謬至此"。
曾國藩雖然沒有看斬殺武臣,但回去後卻怎麽也靜不下來。他又沒事找事似地,到雨三的家中,當時雨三本來很忙,但曾國藩東拉西扯,非要談談"渾"。《日記》說:"談次,聞色而心艷羨,真禽獸矣。"從雨三處出來,已是很晚,曾國藩仍不願回家,又到子貞家中,三更而歸。《日記》說自己"無事夜行,心貪嬉遊"。嬉遊、狎褻往往是出入歌館ji院的不正當行為的用語,曾國藩的日記中有幾次這樣的記載,是否說他也不能免俗?從他的父親給他寫信,囑咐他要"節慾、節勞、節飲食"來看,早年的曾國藩極可能有這方麵的不檢點之處。而且,節慾、節勞、節飲食正好說明曾國藩經常四出徵逐、酒歡宴席已成一大習慣。
曾國藩的妻子歐陽氏身體不是很好,時常患病。一次曾國藩參加進士同學的團拜,由於所拜之家鍾鳴鼎食、姬妾如雲,這使曾國藩"大開眼界",他的"喜色"之心油然而生,東張西望,頗失大雅。《日記》說:"是日,目屢邪視","恥心喪盡",當他悻悻然回到家中後,惶然不適。加之妻子鬧病,因此"入夜心情不暢,又厭聞呻吟聲"。白天的佳麗美景與病榻上的呻吟之聲反差如此之大,使曾國藩無法忍受,乃出門到朋友處聊天,"更初歸"。次日,妻子的病有所加重,曾國藩請吳竹如來診視,由於周身為私慾所填塞,曾國藩的理學功夫大減,一聽別人談論理學,感到隔膜不入。而用宴請吃酒之事打發時光,他倒很樂意。
湯鵬是他的好友,著有《浮邱子》一書,頗得曾國藩好評。道光二十三年二月的一天,曾國藩前往湯鵬家赴喜筵,席間見湯的兩個姬人,曾國藩故伎重施,"諧謔為虐,絕無閑檢。"曾國藩早期《日記》的類似記載不限於以上幾例。這說明血氣方剛,剛過而立之年的曾國藩也有七情六慾,也是一個正常人,他對女性充滿了愛,盡管這種"愛"是在性意識支配下的形而下之"愛",但至少從一個側麵真實地反映了曾國藩的情感世界。他後來能夠大成功,就在於一改昔日所為,"截斷根緣,誓與血戰一番"。
曾國藩早年有"三大戒",其中之一是戒色。他也認為,沉溺於此是妨礙事業的。他還認為,在外人麵前,夫妻間尤不能過分親密。雖然如此,曾國藩還是很難做到,罵自己是禽獸。
曾國藩自己承認,"有用之歲月,半消磨於妻子",三月初二日,"日中,閨房之內不敬。去歲誓戒此惡,今又犯之,可恥,可恨!竹如來,久談。久不克治,對此良友,但覺厚顏"。他說自己"明知體氣羸弱,而不知節製,不孝莫此為大"。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曾國藩這方麵的"不敬"很快有了大的變化,成為莊重、詼諧而不失君子形象的一個人。曾國藩就是這樣,為了能他日有所作為,嚴格限製自己的情慾,甚至夫妻之間正常的情感交流都嚴加克製。在儒家老祖宗孔孟那裏,都承認"食色,性也",但曾國藩認為,人的私慾、情慾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終會妨礙大事業。他以後位及人臣,但堅決不納妾,生活作風上也嚴格自律,這是他不同於同時代的封建士大夫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格上的突出之處。
第18節:第二章 曾國藩的磨礪之功(7)
曾國藩為了實現"澄清天下之誌",針對自己的不良習慣,他提出三戒:一戒吃煙,二戒妄語,三戒房闥不敬,後來都做到了。
吸菸有害健康是今天人人皆知的常識,但吸菸對人的精神有影響,就不是人人明了的。曾國藩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曾國藩認識到,應酬過多,精神就難以集中,做起事來也會出差錯。此外,吸菸也對此有很大影響。他說:精神要常令有餘,做起事來才能精氣十足而不散漫。"說話太多,吃煙太多,故致睏乏。"
意識到危害後,他發誓從道光二十二年十月起戒菸,並作為"三戒"之一。但最初戒菸日子很不好過。為了打發難熬的時光,他找朋友們下棋、聊天。日記中寫道:
"即宜守規敬事,乃閑談荒功,不溺情於弈。歸後數時,不一振刷,讀書悠忽,自棄至矣。乃以初戒吃煙,如失辱彷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無可為之事矣。急宜猛省。"曾國藩把初次戒菸喻為嬰兒斷辱,形象地說明了他對吸菸的溺愛及戒菸的痛苦。
俗語說,玩物喪誌!性格、習慣、食色之性都隻要適度都是可以的,但是,人的私慾、情慾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終會妨礙大事業,因此一個做大事的人,就應該通過不斷自勵,限製自己不恰當的欲望,而把主要心思放在自己所要從事的事業上去,以此來完善自身。
須臾不離讀書
曾國藩語錄:廢誌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
譯文:廢除了誌向就不能使學習有所成就,而廢除了學習則不能夠使自己成材。
曾國藩生平處世的成功,可以說是讀書的成功。他治學有方,通過讀書,走上了仕宦之途,廣交了益友,領會了行軍打仗之術,樹立並實踐了報效國家、明道經世的遠大誌向。
當曾國藩供職京師的時候,正是中國內亂外患交迫之時。曾國藩所關心的,在外患有"英夷",在內有太平天國,在災情則有黃河決口。所以,他讀書更側重經世致用之學特別是輿地之學。在閑暇的時候,曾國藩對於軍政大計,以及各種庶務,通過大量的並有所選擇性地閱讀古代史籍,盡量把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