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把眾多的困難一一列舉,就是要把醜話說在前麵,萬一自己剿撚失敗,也有一個明明白白的說法。曾國藩太清楚京城的那些遺老遺少了,他們哪裏知道下麵的艱難呢?曾國藩心裏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朝廷對湘軍的不公,十幾年的戰爭,豈是輕輕鬆鬆就能打下的?那要犧牲多少子弟兵,浪費多少金錢,塗炭多少生靈啊!
同一天,曾國藩又向朝廷追加了一個奏摺,曾國藩還是不想趟這一攤渾水,他向朝廷報告說,自己精力疲憊,近來更是衰敗,說話二十句左右,舌尖就會麻木艱澀,不能再說。希望皇上恩準,另選懂軍事的大員督辦軍務,自己願以閑散人員的身份在營效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朝廷當然不同意曾國藩的推脫。這一回,朝廷看起來對曾國藩尤其信任,命令所有直隸、山東、河南三省旗、綠各營及地方文武員弁,均歸曾國藩節製調遣。如該地方文武有不遵調度者,由該大臣指名嚴參。這等於又將這三省的軍政大權都交給曾國藩了。
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隻能硬著頭皮勇往直前了。雖然曾國藩不在與撚軍作戰的第一線,但對於北方的戰局,還是相當了解的。在透徹地分析形勢的基礎上,曾國藩給朝廷寫了一封奏摺,胸有成竹地向朝廷指出:撚軍雖獲大勝,但黃河此時正在漲水,撚軍不可能北渡;且這時李鴻章已派潘鼎新部十營北援,撚軍不會威脅京城,朝廷盡可放心。其次,由於撚軍都是馬隊,剿撚隊伍必須擴大騎兵。同時,剿撚的重點地區應該是以徐州為中心,兼顧四省毗鄰的十三個府州。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由自己來節製直隸、河南、山東三省。
1865年6月18日,曾國藩率領湘軍三千人,從金陵北上徐州。這一次,似乎從一開始,就有不好的徵兆——曾國藩啟程之時,歐陽夫人及女兒也準備離開金陵,打算乘船先到武昌,再轉往湖南老家。一家人跟著曾國藩一起去下關碼頭,然後分道揚鑣。在碼頭,曾國藩啟程之時,水陸諸軍照例鳴禮炮相送,不料,僅有兩個月大的曾國藩的外孫女受了驚嚇,隨後竟一命嗚呼。這一件事,讓曾國藩很是難過,也百思不得其解。在此之後,航行在長江上的曾國藩接到安徽布政使英翰的求救信,張宗禹正指揮撚軍圍攻據守雉河集的清軍。曾國藩被迫轉道,率領人馬先進駐臨淮關,指揮湘軍、淮軍與豫軍等陸續增援雉河集。撚軍見曾國藩來勢洶洶,隻好撤走。曾國藩繼續北上徐州,撚軍又打馬轉道河南。撚軍就這樣跟曾國藩玩起了拿手的“捉迷藏”遊戲。
真正地與撚軍作戰,曾國藩不得不麵臨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如何根據對手的情況確定自己的戰略戰術,在曾國藩看來,這一點至關重要,也即兵法常說的“知己知彼”。經過一番周密的研究,老謀深算的曾國藩掌握了撚軍的長處和短處,在曾國藩看來,撚軍的長處有四點:一曰步兵長竿,於槍林彈雨中冒煙衝進;二曰馬兵周圍包裹,速而且勻;三曰善戰而不輕試其鋒,必待官兵找他,他不先找官兵,得粵匪初起之訣;四曰行走剽疾,時而數日千裏,時而旋磨打圈。至於短處,曾國藩同樣分析得很清楚:一曰全無火器,不善攻堅,隻要官吏能守城池,鄉民能守堡壘,其即無糧可擄;二曰夜不紮營,散住村莊,若得善偷營者乘夜劫之,脅從者最易逃潰;三曰輜重、婦女、騾驢極多,若善戰者與之相持,而別出騎兵襲其輜重,必大受創。
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有的放矢,製訂出一套重點設防、以靜製動的戰略,在曾國藩的戰略思想中,最精銳的部隊不應該跟著撚軍運動,要“以我為主”,在摸清撚軍活動範圍的基礎上,扼守四個關鍵地點,即安徽的臨淮、江蘇的徐州、山東的濟寧以及河南的周家口。曾國藩親自守徐州,安排劉鬆山守臨淮,劉銘傳守濟寧,張樹聲和周盛波駐防河南的周家口和歸德;在此基礎上,曾國藩再安排四支機動部隊進行突擊,他們分別是潘鼎新、易開俊、張詩日統率的三支陸師,再加上李鴻章的弟弟李昭慶率領的一支馬隊。這四支精銳部隊直接由曾國藩指揮,至於其餘的武裝力量,則由四省巡撫率領。這樣,對撚軍作戰,一直保持著“四鎮四遊”的力量,“一省有急,三省往援”,也就做到了“往來神速,呼吸相通”的格局。
曾國藩此次堪稱“全民動員”——在地方上,曾國藩責令各省巡撫在撚軍經常出沒之地修築圩寨,設立圩長,實行堅壁清野,使撚軍得不到一點給養;又製定查圩法,對圩寨進行徹底清查,把與撚軍有關的人列入莠民冊,按冊緝捕捉拿,其他的列入良民冊,推行保甲連坐。圩長則具保結於州縣,有事則圩長連坐。應該說,曾國藩的這一策略,具有相當強的針對性。曾國藩還派幕僚薛福成等人,對於各地村寨的執行情況明察暗訪,對一些違規的村寨和村民,大開殺戒,殺一儆百,尤其是在亳州、蒙城一帶,有時一個村寨就誅殺十多人。這樣一來,當地的百姓很少敢跟撚軍聯繫了,撚軍沒有村民作掩護,不僅失去根據地,也失去了存在基礎。
一年後,即1866年7月,曾國藩進一步完善了戰略思想,那就是要把撚軍限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選擇河流作為自然屏障,在河流邊布防。曾國藩把撚軍的活動範圍鎖定在運河以西、賈魯河以東、黃河以南、沙河與淮河以北的地區,在可能渡河的岸邊重點布置人馬,製造屏障,封鎖住這些河流。這樣,撚軍的活動範圍受到了限製,馬隊也就沒了優勢。這個辦法,真虧曾國藩想得出來。應該說,這完全是一個笨辦法,因為防範麵積之大,工程量之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但在沒有更好手段的前提下,這樣的笨辦法,也不失為一個聰明之舉。很快,這個辦法取得了一些明顯成效,撚軍的活動範圍被限製在狹小的區域裏,頓感侷促,他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馳騁了。當撚軍的馬隊跑不起來的時候,曾國藩部隊的洋槍洋炮也就派上了用場。
應該說,曾國藩這一戰略,在具體施行過程中,是有相當作用的。這也使曾國藩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幾乎跟撚軍打了一個平手,而且有效地消耗了撚軍的實力,摸索到了一整套對付撚軍的經驗,這也為後來李鴻章的最後獲勝奠定了基礎。
在剿撚的過程中,最讓曾國藩傷腦筋的,是他與地方關係的處理。地方大員的處事不力,讓曾國藩很是頭痛。由於剿撚牽涉到安徽、江蘇、山東、河南、湖北等好幾個省,地域廣大,加上參戰的部隊良莠不齊,異常複雜,政令經常不暢。不僅如此,曾國藩還得勞神耗心地處理各種各樣複雜的內部矛盾:有地方軍和正規軍的,地方軍與地方軍的,黃河北岸軍和南岸軍的,湘係與淮係的,等等,錯綜複雜。處理這些千頭萬緒的矛盾,是一件極耗心力的事情,而且,對於做事認真執著的曾國藩來說,處理複雜矛盾,本來就不是曾國藩的特長。盡管曾國藩在重新出山之後頗得黃老之道,但對於朝野內外那種複雜無比的人事關係,堅持原則的曾國藩一直頗感失望。可以說,這些盤根錯節,讓曾國藩覺得心力交瘁。每當曾國藩處理一件類似的事情,他就會平添一分失望,也萌生一分去意。
同一天,曾國藩又向朝廷追加了一個奏摺,曾國藩還是不想趟這一攤渾水,他向朝廷報告說,自己精力疲憊,近來更是衰敗,說話二十句左右,舌尖就會麻木艱澀,不能再說。希望皇上恩準,另選懂軍事的大員督辦軍務,自己願以閑散人員的身份在營效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朝廷當然不同意曾國藩的推脫。這一回,朝廷看起來對曾國藩尤其信任,命令所有直隸、山東、河南三省旗、綠各營及地方文武員弁,均歸曾國藩節製調遣。如該地方文武有不遵調度者,由該大臣指名嚴參。這等於又將這三省的軍政大權都交給曾國藩了。
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隻能硬著頭皮勇往直前了。雖然曾國藩不在與撚軍作戰的第一線,但對於北方的戰局,還是相當了解的。在透徹地分析形勢的基礎上,曾國藩給朝廷寫了一封奏摺,胸有成竹地向朝廷指出:撚軍雖獲大勝,但黃河此時正在漲水,撚軍不可能北渡;且這時李鴻章已派潘鼎新部十營北援,撚軍不會威脅京城,朝廷盡可放心。其次,由於撚軍都是馬隊,剿撚隊伍必須擴大騎兵。同時,剿撚的重點地區應該是以徐州為中心,兼顧四省毗鄰的十三個府州。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由自己來節製直隸、河南、山東三省。
1865年6月18日,曾國藩率領湘軍三千人,從金陵北上徐州。這一次,似乎從一開始,就有不好的徵兆——曾國藩啟程之時,歐陽夫人及女兒也準備離開金陵,打算乘船先到武昌,再轉往湖南老家。一家人跟著曾國藩一起去下關碼頭,然後分道揚鑣。在碼頭,曾國藩啟程之時,水陸諸軍照例鳴禮炮相送,不料,僅有兩個月大的曾國藩的外孫女受了驚嚇,隨後竟一命嗚呼。這一件事,讓曾國藩很是難過,也百思不得其解。在此之後,航行在長江上的曾國藩接到安徽布政使英翰的求救信,張宗禹正指揮撚軍圍攻據守雉河集的清軍。曾國藩被迫轉道,率領人馬先進駐臨淮關,指揮湘軍、淮軍與豫軍等陸續增援雉河集。撚軍見曾國藩來勢洶洶,隻好撤走。曾國藩繼續北上徐州,撚軍又打馬轉道河南。撚軍就這樣跟曾國藩玩起了拿手的“捉迷藏”遊戲。
真正地與撚軍作戰,曾國藩不得不麵臨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如何根據對手的情況確定自己的戰略戰術,在曾國藩看來,這一點至關重要,也即兵法常說的“知己知彼”。經過一番周密的研究,老謀深算的曾國藩掌握了撚軍的長處和短處,在曾國藩看來,撚軍的長處有四點:一曰步兵長竿,於槍林彈雨中冒煙衝進;二曰馬兵周圍包裹,速而且勻;三曰善戰而不輕試其鋒,必待官兵找他,他不先找官兵,得粵匪初起之訣;四曰行走剽疾,時而數日千裏,時而旋磨打圈。至於短處,曾國藩同樣分析得很清楚:一曰全無火器,不善攻堅,隻要官吏能守城池,鄉民能守堡壘,其即無糧可擄;二曰夜不紮營,散住村莊,若得善偷營者乘夜劫之,脅從者最易逃潰;三曰輜重、婦女、騾驢極多,若善戰者與之相持,而別出騎兵襲其輜重,必大受創。
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有的放矢,製訂出一套重點設防、以靜製動的戰略,在曾國藩的戰略思想中,最精銳的部隊不應該跟著撚軍運動,要“以我為主”,在摸清撚軍活動範圍的基礎上,扼守四個關鍵地點,即安徽的臨淮、江蘇的徐州、山東的濟寧以及河南的周家口。曾國藩親自守徐州,安排劉鬆山守臨淮,劉銘傳守濟寧,張樹聲和周盛波駐防河南的周家口和歸德;在此基礎上,曾國藩再安排四支機動部隊進行突擊,他們分別是潘鼎新、易開俊、張詩日統率的三支陸師,再加上李鴻章的弟弟李昭慶率領的一支馬隊。這四支精銳部隊直接由曾國藩指揮,至於其餘的武裝力量,則由四省巡撫率領。這樣,對撚軍作戰,一直保持著“四鎮四遊”的力量,“一省有急,三省往援”,也就做到了“往來神速,呼吸相通”的格局。
曾國藩此次堪稱“全民動員”——在地方上,曾國藩責令各省巡撫在撚軍經常出沒之地修築圩寨,設立圩長,實行堅壁清野,使撚軍得不到一點給養;又製定查圩法,對圩寨進行徹底清查,把與撚軍有關的人列入莠民冊,按冊緝捕捉拿,其他的列入良民冊,推行保甲連坐。圩長則具保結於州縣,有事則圩長連坐。應該說,曾國藩的這一策略,具有相當強的針對性。曾國藩還派幕僚薛福成等人,對於各地村寨的執行情況明察暗訪,對一些違規的村寨和村民,大開殺戒,殺一儆百,尤其是在亳州、蒙城一帶,有時一個村寨就誅殺十多人。這樣一來,當地的百姓很少敢跟撚軍聯繫了,撚軍沒有村民作掩護,不僅失去根據地,也失去了存在基礎。
一年後,即1866年7月,曾國藩進一步完善了戰略思想,那就是要把撚軍限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選擇河流作為自然屏障,在河流邊布防。曾國藩把撚軍的活動範圍鎖定在運河以西、賈魯河以東、黃河以南、沙河與淮河以北的地區,在可能渡河的岸邊重點布置人馬,製造屏障,封鎖住這些河流。這樣,撚軍的活動範圍受到了限製,馬隊也就沒了優勢。這個辦法,真虧曾國藩想得出來。應該說,這完全是一個笨辦法,因為防範麵積之大,工程量之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但在沒有更好手段的前提下,這樣的笨辦法,也不失為一個聰明之舉。很快,這個辦法取得了一些明顯成效,撚軍的活動範圍被限製在狹小的區域裏,頓感侷促,他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馳騁了。當撚軍的馬隊跑不起來的時候,曾國藩部隊的洋槍洋炮也就派上了用場。
應該說,曾國藩這一戰略,在具體施行過程中,是有相當作用的。這也使曾國藩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幾乎跟撚軍打了一個平手,而且有效地消耗了撚軍的實力,摸索到了一整套對付撚軍的經驗,這也為後來李鴻章的最後獲勝奠定了基礎。
在剿撚的過程中,最讓曾國藩傷腦筋的,是他與地方關係的處理。地方大員的處事不力,讓曾國藩很是頭痛。由於剿撚牽涉到安徽、江蘇、山東、河南、湖北等好幾個省,地域廣大,加上參戰的部隊良莠不齊,異常複雜,政令經常不暢。不僅如此,曾國藩還得勞神耗心地處理各種各樣複雜的內部矛盾:有地方軍和正規軍的,地方軍與地方軍的,黃河北岸軍和南岸軍的,湘係與淮係的,等等,錯綜複雜。處理這些千頭萬緒的矛盾,是一件極耗心力的事情,而且,對於做事認真執著的曾國藩來說,處理複雜矛盾,本來就不是曾國藩的特長。盡管曾國藩在重新出山之後頗得黃老之道,但對於朝野內外那種複雜無比的人事關係,堅持原則的曾國藩一直頗感失望。可以說,這些盤根錯節,讓曾國藩覺得心力交瘁。每當曾國藩處理一件類似的事情,他就會平添一分失望,也萌生一分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