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成不愧為太平軍的急先鋒。很快,陳玉成帶領數萬大軍進駐安慶桐城附近,虛晃一槍後,轉道皖西,連下英山、蘄水,攻占黃州,逼近武漢。陳玉成的西進,是曾國藩和胡林翼最為忌憚的,此刻湖北境內兵力空虛,幾乎不堪一擊。沒有想到的是,陳玉成在黃州駐紮時,恰巧英國長江水師提督何伯巡視到了武漢江邊,見陳玉成大兵屯集,便讓參贊巴夏禮告誡陳玉成,如果陳玉成進攻武漢的話,英國商業利益將會受損,他們不會袖手旁觀。這等於警告陳玉成不能進攻武漢。在這種情況下,陳玉成隻好放棄對武漢的進攻,轉向進攻鄂北的襄樊一帶。這樣的軍事調動根本不足以吸引曾國藩西援。曾國藩和胡林翼得悉後大鬆了一口氣,重新布置人馬進攻安慶。一直到幾個月後,陳玉成才掉轉人馬,回到安慶集賢關附近,開始在外圍直接進攻圍城的曾國荃部。
在長江以南,李秀成由浙江進入江西中部之後,迂迴輾轉,沿贛江北上,攻下吉安、瑞州。湘軍九江守將吳坤修急忙派人向曾國藩告急,請求火速派兵救援。這時候曾國藩手中的機動部隊隻有鮑超一軍。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讓鮑超軍駐紮在九江與安慶之間的地方,伺機而動。關鍵時刻,李秀成優柔寡斷的老毛病又犯了。曾國藩看透了李秀成的心思,料定他肯定會投鼠忌器,不敢進攻九江。素來小心謹慎的曾國藩一反常態,大膽地將鮑超軍調至安慶城下增援。安慶的戰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陳玉成見鮑超援軍將至,料定自己獨力難解重圍,隻好留下劉倉琳等精銳一萬二千人分守安慶城外的集賢關、菱湖等營壘,自己帶五千人去接應來援被阻的洪仁玕、林紹璋、黃文金、楊輔清等部。陳玉成的離去,更給湘軍可乘之機。曾國藩下令各部全力圍殲劉倉琳,同時分割陳玉成等人的救援。陳玉成在與洪仁玕等會師後,無法突破湘軍多隆阿的掛車河防線。這樣,劉倉琳部太平軍主力一萬二千人全部被殲。這一結果,使得安慶攻防戰基本定局。陳玉成率各路援軍因為無法突破掛車河,隻好繞道湖北境內馳援安慶。太平軍大隊人馬從西部長途跋涉,好不容易到達安慶城下時,早已人困馬乏,成了強弩之末。雖然陳玉成帶領太平軍全力發動進攻,想解安慶之圍,但湘軍兵強馬壯,又早有準備,陳玉成幾次進攻均告失利,手下大將程學啟部還投降了湘軍。這是一次全麵交鋒的戰鬥,湘軍在太平軍的內外夾擊下,兩邊行動,一部分全力攻取安慶,另一部分全力抵禦陳玉成在外圍的救援。
那段時間,整個戰局陷入了膠著狀態。旌旗蔽日,屍橫遍野。在戰爭麵前,時間仿佛停滯,生命就像泡沫一樣脆弱而短暫。在東流大營,前方的消息像走馬燈似的傳來,曾國藩心急如焚,食不下咽,整夜都無法合眼。曾國藩的皮膚病也因為內心的火急火燎,瘙癢得更厲害了。可以說,曾國藩每時每刻都麵臨精神崩潰的危險。這一場徒死的對抗完全是力拚消耗,在安慶,守城的太平軍漸至彈盡糧絕;在城外,攻城的湘軍也開始麵臨飢餓,他們供給的糧路同樣被外圍的太平軍切斷。時間一如既往地漫長陰晦,食物儲備變得越來越少了,到軍士手中的食物如同垃圾,能調動大家情緒的酒也沒有了。白天在陣地周圍遮天蔽日的,是如陰霾一樣的烏鴉,它們喑啞地鳴叫,如同鬼魂一樣在陣地上遊蕩。更讓人覺得討厭的,是戰壕裏出現了成群成群的老鼠,像集體發了瘋似的,向所剩無幾的食物發動攻擊;夜晚之時,它們甚至把在溝壕裏睡得像死豬一樣的湘軍軍士的耳朵或者鼻子咬掉。湘軍軍士們不僅僅要跟太平軍打仗,還要跟這些“強盜”作戰,把它們趕到角落裏,目的不僅僅是消滅它們,而且為了將其當作美食享用……陣地上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吃掉了,然後,吃捆綁帳篷的牛皮帶,吃一切有綠色的植物……
1861年8月底,湘軍由城外馬山直抵北城門城牆根的地道終於挖通了,湘軍用炸藥將城牆下的地道塞得滿滿的。1861年9月5日,曾國荃下令點火,隨著炸藥“轟”的一聲巨響,安慶北城牆被炸出一個豁口,太平軍叛將程學啟部率先吶喊著攻了進去。安慶的太平天國守軍自葉芸來以下一萬六千多人已餓得奄奄一息,失去了抵抗力,眼睜睜地看著湘軍的大刀向自己頭上砍來。此刻的陳玉成站在不遠處的山頭上,親眼目睹了安慶城的失陷,長嘯哀號,淚如雨下。然後,命令部隊掉轉方向,撤回廬州。在東流的曾國藩第一時間接到了戰報,欣喜若狂。安慶戰役是一個轉折點,在搶占了這個戰略高地之後,曾國藩清晰地知道,勝利已唾手可得了。
曾國藩宴請湘軍各路將領
1861年9月25日,曾國藩渡江後進入了安慶。昔日的太平天國英王府被修繕了一番,恭候他的到來。進入這座文化古城,曾國藩感慨萬千,這座昔日人氣十足的市民城市,在經歷了這場浩劫之後,一如陰曹地府似的陰森,大街小巷的每一個人都戾形鶴立。在湘軍攻下這座城市之時,這裏已經開始吃人肉了,人肉價五十文一兩,割新死者肉也要四十文一兩。城破之時,太平軍的鍋裏,皆煮人手足,有的碗中還有人的手指。聽著這樣的消息,曾國藩臉色都變了。
戰爭就是這樣殘酷無比。曾國藩的所見所聞,隻是很小的一部分。在他視線沒有到達的廣袤地區,平民百姓更是無比悲慘:千百萬人流離失所;一些隨身攜帶財寶的富人同他們為數不多的僕人在大路上被趁火打劫後勒死;一些斷垣殘壁在冒煙,瓦礫下壓著無法確認的一家老小;一些被抓走的弱女子,或受蹂躪,或因為寒冷或遭遺棄而死去,有的無奈之下生下施暴者的孽種;不舍田地和家畜而被殺害的百姓的骸骨在大雨之中泛白,與死去的牲畜的骸骨混雜在一起……對這一切司空見慣之後,人們又開始修葺和重建,麻木又變得熱情。人生和世界,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第八章 悲欣交集
很多年後,當曾國藩回憶起自己的戎馬生涯,奇怪的是,曾國藩絕少有自豪感,相反,對於戰爭所引起的殺戮,以及戰爭本身的虛妄,倒是經常性地陷入一種憂鬱之中。這種憂鬱不止在戰爭結束後,在戰事進行當中,曾國藩就一直是憂鬱的,甚至可以說是厭戰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想藉此影響湘軍將領們。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戰爭就是殺戮,用兵也是很冷酷的事情。在戰爭中失去親人,豈能不哀痛悲憤?身處祭奠儀式,經常送別死去的將士,豈能不肅穆莊敬?失敗了,當然更悲慘;即使是勝利,看到剩下的到處都是死傷的人,遍地都是斷頭洞胸、折臂失足、血肉狼藉的場麵,連悲痛都來不及了。在軍營中,曾國藩甚至不允許將士們為某一場戰爭的勝利歡歌笑語,在他看來,戰爭是那樣殘暴,對於勝利的慶賀,就是對於大批死難者的不恭敬,是對生命的不恭敬。
進駐安慶不久,曾國藩接到朝廷有關方麵的通知,早在上一個月,鹹豐皇帝即在熱河避暑山莊駕崩。這個風流而有才情的皇帝像油燈芯一樣耗盡了他最後的元氣,終年還不到四十歲。讓這個亂世皇帝死不瞑目的,還是南方的太平天國政權,據說,鹹豐曾在遺囑中寫道:誰能攻克金陵,就封他為王!由於兒子載淳隻有六歲,鹹豐臨終前,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執掌政權。皇帝駕崩的消息遲遲沒有發布,本身就意味有重大的事件將要發生。果然,秋天裏,一場大事件突如其來地爆發了:載淳的母親、二十六歲的葉赫那拉氏與鹹豐的弟弟恭親王奕?發動政變,宣布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以奕?為議政王。政治永遠是一種交易,為了更好地籠絡各級大臣,尤其是握有重兵的大臣,慈禧太後適時地給予一些權臣重賞,以換取他們對自己的支持——11月20日,朝廷命曾國藩管轄蘇、贛、皖、浙四省軍事,自巡撫、提、鎮以下文武各官皆歸節製。同日,又命左宗棠督辦浙江軍務,提、鎮以下各員統歸其調遣。不久,朝廷根據曾國藩的密保,任命左宗棠為浙江巡撫、沈葆楨為江西巡撫;李續宜由湖北巡撫調任安徽巡撫,嚴樹森由河南巡撫調為湖北巡撫。在此前後,還任命駱秉章為四川總督,劉長佑為廣西巡撫,毛鴻賓為湖南巡撫,李鴻章署理江蘇巡撫,劉蓉、李桓、蔣益澧為布政使。這樣,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淮軍可以說幾乎掌控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在長江以南,李秀成由浙江進入江西中部之後,迂迴輾轉,沿贛江北上,攻下吉安、瑞州。湘軍九江守將吳坤修急忙派人向曾國藩告急,請求火速派兵救援。這時候曾國藩手中的機動部隊隻有鮑超一軍。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讓鮑超軍駐紮在九江與安慶之間的地方,伺機而動。關鍵時刻,李秀成優柔寡斷的老毛病又犯了。曾國藩看透了李秀成的心思,料定他肯定會投鼠忌器,不敢進攻九江。素來小心謹慎的曾國藩一反常態,大膽地將鮑超軍調至安慶城下增援。安慶的戰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陳玉成見鮑超援軍將至,料定自己獨力難解重圍,隻好留下劉倉琳等精銳一萬二千人分守安慶城外的集賢關、菱湖等營壘,自己帶五千人去接應來援被阻的洪仁玕、林紹璋、黃文金、楊輔清等部。陳玉成的離去,更給湘軍可乘之機。曾國藩下令各部全力圍殲劉倉琳,同時分割陳玉成等人的救援。陳玉成在與洪仁玕等會師後,無法突破湘軍多隆阿的掛車河防線。這樣,劉倉琳部太平軍主力一萬二千人全部被殲。這一結果,使得安慶攻防戰基本定局。陳玉成率各路援軍因為無法突破掛車河,隻好繞道湖北境內馳援安慶。太平軍大隊人馬從西部長途跋涉,好不容易到達安慶城下時,早已人困馬乏,成了強弩之末。雖然陳玉成帶領太平軍全力發動進攻,想解安慶之圍,但湘軍兵強馬壯,又早有準備,陳玉成幾次進攻均告失利,手下大將程學啟部還投降了湘軍。這是一次全麵交鋒的戰鬥,湘軍在太平軍的內外夾擊下,兩邊行動,一部分全力攻取安慶,另一部分全力抵禦陳玉成在外圍的救援。
那段時間,整個戰局陷入了膠著狀態。旌旗蔽日,屍橫遍野。在戰爭麵前,時間仿佛停滯,生命就像泡沫一樣脆弱而短暫。在東流大營,前方的消息像走馬燈似的傳來,曾國藩心急如焚,食不下咽,整夜都無法合眼。曾國藩的皮膚病也因為內心的火急火燎,瘙癢得更厲害了。可以說,曾國藩每時每刻都麵臨精神崩潰的危險。這一場徒死的對抗完全是力拚消耗,在安慶,守城的太平軍漸至彈盡糧絕;在城外,攻城的湘軍也開始麵臨飢餓,他們供給的糧路同樣被外圍的太平軍切斷。時間一如既往地漫長陰晦,食物儲備變得越來越少了,到軍士手中的食物如同垃圾,能調動大家情緒的酒也沒有了。白天在陣地周圍遮天蔽日的,是如陰霾一樣的烏鴉,它們喑啞地鳴叫,如同鬼魂一樣在陣地上遊蕩。更讓人覺得討厭的,是戰壕裏出現了成群成群的老鼠,像集體發了瘋似的,向所剩無幾的食物發動攻擊;夜晚之時,它們甚至把在溝壕裏睡得像死豬一樣的湘軍軍士的耳朵或者鼻子咬掉。湘軍軍士們不僅僅要跟太平軍打仗,還要跟這些“強盜”作戰,把它們趕到角落裏,目的不僅僅是消滅它們,而且為了將其當作美食享用……陣地上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吃掉了,然後,吃捆綁帳篷的牛皮帶,吃一切有綠色的植物……
1861年8月底,湘軍由城外馬山直抵北城門城牆根的地道終於挖通了,湘軍用炸藥將城牆下的地道塞得滿滿的。1861年9月5日,曾國荃下令點火,隨著炸藥“轟”的一聲巨響,安慶北城牆被炸出一個豁口,太平軍叛將程學啟部率先吶喊著攻了進去。安慶的太平天國守軍自葉芸來以下一萬六千多人已餓得奄奄一息,失去了抵抗力,眼睜睜地看著湘軍的大刀向自己頭上砍來。此刻的陳玉成站在不遠處的山頭上,親眼目睹了安慶城的失陷,長嘯哀號,淚如雨下。然後,命令部隊掉轉方向,撤回廬州。在東流的曾國藩第一時間接到了戰報,欣喜若狂。安慶戰役是一個轉折點,在搶占了這個戰略高地之後,曾國藩清晰地知道,勝利已唾手可得了。
曾國藩宴請湘軍各路將領
1861年9月25日,曾國藩渡江後進入了安慶。昔日的太平天國英王府被修繕了一番,恭候他的到來。進入這座文化古城,曾國藩感慨萬千,這座昔日人氣十足的市民城市,在經歷了這場浩劫之後,一如陰曹地府似的陰森,大街小巷的每一個人都戾形鶴立。在湘軍攻下這座城市之時,這裏已經開始吃人肉了,人肉價五十文一兩,割新死者肉也要四十文一兩。城破之時,太平軍的鍋裏,皆煮人手足,有的碗中還有人的手指。聽著這樣的消息,曾國藩臉色都變了。
戰爭就是這樣殘酷無比。曾國藩的所見所聞,隻是很小的一部分。在他視線沒有到達的廣袤地區,平民百姓更是無比悲慘:千百萬人流離失所;一些隨身攜帶財寶的富人同他們為數不多的僕人在大路上被趁火打劫後勒死;一些斷垣殘壁在冒煙,瓦礫下壓著無法確認的一家老小;一些被抓走的弱女子,或受蹂躪,或因為寒冷或遭遺棄而死去,有的無奈之下生下施暴者的孽種;不舍田地和家畜而被殺害的百姓的骸骨在大雨之中泛白,與死去的牲畜的骸骨混雜在一起……對這一切司空見慣之後,人們又開始修葺和重建,麻木又變得熱情。人生和世界,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第八章 悲欣交集
很多年後,當曾國藩回憶起自己的戎馬生涯,奇怪的是,曾國藩絕少有自豪感,相反,對於戰爭所引起的殺戮,以及戰爭本身的虛妄,倒是經常性地陷入一種憂鬱之中。這種憂鬱不止在戰爭結束後,在戰事進行當中,曾國藩就一直是憂鬱的,甚至可以說是厭戰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想藉此影響湘軍將領們。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戰爭就是殺戮,用兵也是很冷酷的事情。在戰爭中失去親人,豈能不哀痛悲憤?身處祭奠儀式,經常送別死去的將士,豈能不肅穆莊敬?失敗了,當然更悲慘;即使是勝利,看到剩下的到處都是死傷的人,遍地都是斷頭洞胸、折臂失足、血肉狼藉的場麵,連悲痛都來不及了。在軍營中,曾國藩甚至不允許將士們為某一場戰爭的勝利歡歌笑語,在他看來,戰爭是那樣殘暴,對於勝利的慶賀,就是對於大批死難者的不恭敬,是對生命的不恭敬。
進駐安慶不久,曾國藩接到朝廷有關方麵的通知,早在上一個月,鹹豐皇帝即在熱河避暑山莊駕崩。這個風流而有才情的皇帝像油燈芯一樣耗盡了他最後的元氣,終年還不到四十歲。讓這個亂世皇帝死不瞑目的,還是南方的太平天國政權,據說,鹹豐曾在遺囑中寫道:誰能攻克金陵,就封他為王!由於兒子載淳隻有六歲,鹹豐臨終前,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執掌政權。皇帝駕崩的消息遲遲沒有發布,本身就意味有重大的事件將要發生。果然,秋天裏,一場大事件突如其來地爆發了:載淳的母親、二十六歲的葉赫那拉氏與鹹豐的弟弟恭親王奕?發動政變,宣布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以奕?為議政王。政治永遠是一種交易,為了更好地籠絡各級大臣,尤其是握有重兵的大臣,慈禧太後適時地給予一些權臣重賞,以換取他們對自己的支持——11月20日,朝廷命曾國藩管轄蘇、贛、皖、浙四省軍事,自巡撫、提、鎮以下文武各官皆歸節製。同日,又命左宗棠督辦浙江軍務,提、鎮以下各員統歸其調遣。不久,朝廷根據曾國藩的密保,任命左宗棠為浙江巡撫、沈葆楨為江西巡撫;李續宜由湖北巡撫調任安徽巡撫,嚴樹森由河南巡撫調為湖北巡撫。在此前後,還任命駱秉章為四川總督,劉長佑為廣西巡撫,毛鴻賓為湖南巡撫,李鴻章署理江蘇巡撫,劉蓉、李桓、蔣益澧為布政使。這樣,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淮軍可以說幾乎掌控了清朝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