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推薦


    中興勛臣,湖湘大儒,鎮壓太平天國的劊子手,這是完全的曾國藩嗎?曾國藩這個鄉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奮鬥與忍辱負重走向權力的巔峰。這個被稱為“晚清第一漢臣”的湖南人如何達到孟子所說的“內聖外王”境地?又如何成為中國文化最後一座矗立的廟堂的?本書結合豐富的史料,從曾國藩的編年史入手,以細膩凝重的文筆透she了曾國藩的內心世界,寫他的誌存高遠,寫他的治學精進,寫他的困獸猶鬥,寫他的忍辱負重,寫他的韜略智慧,寫他的貌似虛偽,寫他的無奈蒼涼,寫他的內心圓滿……把那個時代一個中國文化積薪傳火者的負隅頑抗和心路歷程寫得淋漓盡致。


    作者簡介


    趙焰,男,安徽旌德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商報》副總編、高級編輯。主要著作有:《晚清有個李鴻章》、《蝶影抄》、《行走新安江》、《發現徽州建築》(與張揚合作)、《千年徽州夢》、《思想徽州》、《男人四十就變鬼》、《夜蘭花》、《螢火閃爍》、《與眼睛蛇同行》


    =================


    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毛澤東


    至於中文讀書寫之法,在曾公家訓與家書中言之甚詳。你們如能詳看其家訓與家書,不特於國學有心得,必於精神道德皆可成為中國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時代已過而忽之也。


    ——蔣介石


    曾文正者,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啓超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第一章 重歸自由


    1872年3月2日,初春的金陵城天氣陰霾。從前一天的半夜天始,天氣似乎就變了,先是有點悶熱,然後,那種綿密的春雨說來就來了,而且還是攜帶著霧靄來的。天陰陰地,總像有一層薄霧似的,一點也看不真切,即使是對麵之人,也看不清個所以然,隻能稍稍地見著一個輪廓。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天氣。兩江總督府前的街道,平日裏人總是熙熙攘攘的,現在,行人也變得很少了,也可能是因為陰冷吧,人們都躲在屋裏去挨春寒了。幾個在外急匆匆趕路的人,這會知曉yin雨的厲害了,他們的全身都是濕漉漉的,尤其是頭髮,滴著的水仿佛成晶了。雨是什麽時候下的呢?伸出手,卻感覺不到雨的存在。真是怪事!雨,可以說是雪的屍體吧,跟前些日子的雪比較起來,雨真是陰鷙無比,或者說難以把握。它們哪裏比得上雪呢!雪像天上的精靈,隻要它一出現,整個世界仿佛像雀躍舞蹈似的,然後,就是雲破日出——但現在,雪死了,雪的遊魂卻出現了。


    上午,一直在兩江總督府的曾國藩感到心中還是有點堵塞,連呼吸也變得有點困難了。這一段時間,曾國藩的身體一直不太好,不,不是不太好,簡直可以說太差了。尤其是這樣陰濕的天氣,曾國藩甚至不得不張開嘴,像一條上岸的魚一樣,大口大口地呼吸。


    曾國藩


    曾國藩是1870年12月12日到達金陵的,在此之前,他在直隸總督的任上。從直隸總督的位置調任到兩江總督,裏麵的原委人們都知道,那是因為朝廷對於曾國藩領辦“天津教案”一事的不滿,加上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身亡,朝廷隻好讓更熟悉兩江情況的曾國藩重回金陵,這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曾國藩當然也清楚朝廷的想法。雖然曾國藩在“天津教案”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經過慈禧首肯的,甚至有很多,就是慈禧本人的主意。但對於此事所造成的紛爭,朝廷還是習慣找一個替罪羊。這一回的替罪羊,變成了曾國藩。屬羊的曾國藩,這回真成了一頭任人宰割的羊了。從1870年6月24日曾國藩由保定到天津處理教案,到8月28日曾國藩接到朝廷的聖旨——安排他重歸兩江總督之位,隻有兩個月。但就是這短短的兩個月,讓曾國藩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曾國藩是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灰涼無趣了。


    在金陵和兩江一帶的很多官員,都可以說是曾國藩的老部下。有些,即使不是當年的湘軍,對於曾國藩,在骨子裏,也是相當尊重的。他們知道大帥在北方過得不開心,所以,自從曾國藩要回金陵的消息傳出後,這些老部下就開始張羅修繕兩江總督府,想讓大帥各方麵舒心一點。此次重回金陵,曾國藩可謂是百感交集。對曾國藩來說,他一直喜歡金陵,這座城市氣韻鴻蒙,一看,就是虎踞龍盤之地。尤其是乘船從長江上看過來,最能領略這個地方的蒼勁和雍容。曾國藩到了金陵之後,由於兩江總督府正在修繕,曾國藩暫住在江寧鹽巡道衙門。下車伊始,按說曾國藩最應該緊鑼密鼓的就是馬新貽案了,但令人奇怪的是,曾國藩並沒有對馬新貽的案件持積極態度,相反,案犯張汶祥押在牢中,曾國藩一直沒有抽時間審訊他,有關檔案也封存了起來。一直到一個月後刑部尚書鄭敦謹來到江寧,曾國藩才出麵會審這一案件。鄭敦謹也是湖南人,不過他是道光十五年的翰林,算起來,比曾國藩還要早幾年。鄭敦謹在仕途上一直不是太順,在京堂當上刑部主事外放以後,一直調來調去當藩司,雖然頗有政績,卻一直沒有得到提升,到了同治元年,才內調為京堂,升侍郎,升尚書。不過在查案方麵,這個頗有資歷的內臣卻有著豐富的經驗,辦案鐵麵無私,在朝廷很有名氣。曾國藩之所以在馬新貽案件上表現得磨磨蹭蹭,也許,是他多了一份心眼,畢竟,這是在兩江地盤上發生的案子,得由京師的人親署才行。也許,曾國藩的小心翼翼,正是想避一避自己的嫌疑。


    正式介入案情之後,曾國藩印證了當初自己的猜測——這件案子果然撲朔迷離——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卯時,兩江總督馬新貽光臨校場檢閱武員操練。馬新貽饒有興致地觀看武員們的騎she,三個時辰之後,馬新貽自箭道回署,護衛緊緊追隨左右。這時,突見一短衣清兵模樣的人快步走到總督麵前,躬身請安。護衛未及攔問,短衣人已從靴筒中拔出短刀,接連向馬新貽猛刺。護衛一下子怔住了,刺客本可以乘亂逃走,但見馬新貽奄奄一息,丟下刀束手就擒。馬新貽由於傷情太重,次日身亡。刺客自稱,他名叫張汶祥,四十六歲,河南汝陽人,曾經是太平軍將領李侍賢的隨從,之所以要殺馬新貽,動機有三點:一是馬新貽在浙江當巡撫時執法不公,導致張汶祥老婆自殺身亡。據張汶祥自己說,他從太平軍回到寧波老家後,發現一個叫吳炳燮的人姘居了自己的老婆,也霸占了自己的錢財。人財兩空的張汶祥找到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貽,想請他公正斷案,但馬新貽置之不理。張汶祥隻好到寧波府告狀,後來,雖然妻子重歸自己,但錢財卻分給了吳炳燮。張汶祥氣急之下,狠狠地打了老婆一頓,老婆一氣之下吞煙自盡。在家破人亡的張汶祥看來,所有的悲劇都是馬新貽造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有個曾國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焰並收藏晚清有個曾國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