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靈公聽說孔子來了,十分高興,親自到郊外迎接。問孔子:“可以討伐蒲地嗎?”孔子回答說:“可以。”靈公說:“我的大夫們認為不可以。如今蒲地是衛國抵禦晉、楚的屏障,用衛國來討伐它,恐怕不可以吧?”孔子說:“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衛國的信念,婦女有保衛西河這塊土地的願望。我們所要討伐的,不過是四五個叛亂的頭目。”靈公說:“好的。”但是並沒有去討伐蒲地的叛亂。
夏天,衛靈公去世,他的孫子輒繼位,這就是衛出公。六月,趙鞅把衛靈公的太子蒯聵送到戚邑。陽虎讓太子身穿孝服,讓另外八個人披麻戴孝,假裝從衛國前來迎接太子,哭著想回到衛國,因為衛國人阻擋,所以就住在戚邑。冬天,蔡國把都城遷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三年,孔子已經六十歲了。齊國幫助衛國圍攻戚邑,是因為衛國太子蒯聵在那裏的緣故。
夏天,魯桓公、厘公的廟發生火災,南宮敬叔前去救火。孔子在陳國,聽到失火的消息,說:“火災一定是在桓公、厘公的廟裏吧?”隨後證實果然如此。
第三部分:堅忍不怨不憂 勿忘勿助(5)
孔子將要去陳國,經過匡城,弟子顏刻趕車,用馬鞭指著一處城牆說:“從前我進這個城,就是從那個缺口進去的。”匡地人聽到後,以為是魯國的陽虎。陽虎曾經殘害過匡地人,匡地人於是就圍困了孔子。孔子的長相跟陽虎相似,所以被困了整整五天。顏淵後來才趕到,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先生健在,我顏回怎麽敢死呢!”匡地人圍捕孔子越來越急迫,弟子們都很害怕。孔子說:“周文王死後,周朝的禮樂製度不是就在這裏嗎?上天如果要毀掉這種製度,就不會讓我們這些後死的人認識這種製度並且承擔維護它的責任。上天既然不想毀掉這種製度,那麽匡地人又能把我怎麽樣呢?”孔子派隨從到衛國寧武子那裏做家臣,然後才得以脫身離去。
離開匡地就到了蒲地。過了一個多月,孔子返回衛國,住在蘧伯玉家裏。衛靈公有個名叫南子的夫人,派人對孔子說:“四方各國的君子不受侮辱而想跟我們國君結為兄弟關係,必定要來見我們夫人。我們夫人願意見你。”孔子先是婉言推辭,後來不得已隻好去見她。南子在細葛布帷帳中等待。孔子進門,向北跪拜行禮。南子在帷帳中回拜答禮。身上的環佩玉飾撞擊出清脆的響聲。孔子說:“我本來不願見她,既然見了,就要按禮儀行事。”子路仍不高興。孔子起誓說:“假如我做得不對,上天一定厭棄我!”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衛靈公和夫人南子同坐一輛車,宦官雍渠陪侍在右側,出了宮門,讓孔子乘坐第二輛車跟隨,大搖大擺地從街市經過。孔子說:“我沒見過喜好德行就像喜好美色一樣的人。”於是感到厭惡,離開衛國,到曹國去了。這一年,魯定公去世了。
孔子離開曹國來到宋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魅想殺孔子,就把大樹砍了。孔子隻好離去。弟子說:“可以快點走了。”孔子說:“上天賦予我傳播德行的使命,桓魅能把我怎麽樣?”
孔子到了鄭國,和弟子們走散了,獨自站在外城的東門。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那裏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然而從腰部以下比禹短三寸,狼狽得像一隻喪家之犬。”子貢據實告訴孔子,孔子高興地笑道:“那人形容我的相貌,這無關緊要。但他說我像一隻喪家之犬,真是這樣嗬!”
孔子來到陳國,住在司城貞子家裏。過了一年多,吳王夫差討伐陳國,奪取三座城邑而後離去。就在這一年,趙鞅攻打朝歌;楚國圍攻蔡國,蔡國把都城遷到靠近吳國的地方;吳王在會稽打敗越王勾踐。
有一隻隼落在陳國宮廷死了,鳥身被箭she穿,箭頭是用石頭做的,箭長一尺八寸。陳公派使者詢問孔子。孔子說:“隼是從很遠的地方飛過來的,這是肅慎人的箭。從前周武王消滅商紂後,溝通了跟九夷百蠻的聯繫,讓他們各自進貢地方特產,讓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於是肅慎人進貢用棋木做箭杆、用石做箭頭的箭,長一尺八寸。先王為了顯示他臣服遠方的盛德,就把肅慎箭分給長女太姬,把她嫁給虞胡公,並把虞胡公封在陳國。把珍寶玉器分賜給同姓諸侯,表示親上加親;把遠方的貢品分賜給異姓諸侯,讓他們不忘記服從王命。所以把肅慎箭分賜給陳國。”陳公就派人試著到舊府庫中去查找,果然找到了這種箭。
孔子在陳國住了三年,正逢晉、楚爭霸,輪番討伐陳國,加上吳國侵犯陳國,陳國經常受到侵擾。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這批人中有些弟子誌向遠大,隻是行事有些疏闊,他們有進取心,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於是孔子離開陳國。
經過蒲地,正遇上公孫氏憑藉蒲地發動叛亂,蒲地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個叫公良孺的,帶了自己的五輛車跟隨孔子。他身材高大,為人賢能,勇敢有力,對孔子說:“我以前跟隨先生在匡地遇險,現在又在這裏遇到危難,這是命中注定的。我和先生一再遭遇危難,寧願搏鬥而死。”他跟蒲地人拚命搏鬥。蒲地人害怕了,對孔子說:“如果你們不去衛國,我就放你們出去。”孔子和蒲地人訂立了盟約,蒲地人放孔子他們從東門出去。孔子於是前去衛國。子貢說:“怎麽可以違背盟約呢?”孔子說:“盟約是在被脅迫的情況下訂立的,神靈不會認可。”
衛靈公聽說孔子來了,十分高興,親自到郊外迎接。問孔子:“可以討伐蒲地嗎?”孔子回答說:“可以。”靈公說:“我的大夫們認為不可以。如今蒲地是衛國抵禦晉、楚的屏障,用衛國來討伐它,恐怕不可以吧?”孔子說:“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衛國的信念,婦女有保衛西河這塊土地的願望。我們所要討伐的,不過是四五個叛亂的頭目。”靈公說:“好的。”但是並沒有去討伐蒲地的叛亂。
夏天,衛靈公去世,他的孫子輒繼位,這就是衛出公。六月,趙鞅把衛靈公的太子蒯聵送到戚邑。陽虎讓太子身穿孝服,讓另外八個人披麻戴孝,假裝從衛國前來迎接太子,哭著想回到衛國,因為衛國人阻擋,所以就住在戚邑。冬天,蔡國把都城遷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三年,孔子已經六十歲了。齊國幫助衛國圍攻戚邑,是因為衛國太子蒯聵在那裏的緣故。
夏天,魯桓公、厘公的廟發生火災,南宮敬叔前去救火。孔子在陳國,聽到失火的消息,說:“火災一定是在桓公、厘公的廟裏吧?”隨後證實果然如此。
第三部分:堅忍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
秋天,季桓子生病,坐著輦車看到魯城,長嘆一聲說:“從前這個國家幾乎興盛起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沒能興盛起來。”轉過頭來對他的繼承人康子說:“我如果死了,你一定會當魯國的國相,你當了魯相後,一定要把孔子召回來。”幾天後,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繼承了他的職位。葬完桓子後,季康子想召回孔子,公之魚說:“從前我們的先君桓子沒能善始善終地任用他,最後被天下諸侯恥笑。現在又任用他,如果還是半途而廢,這樣就會再次被諸侯恥笑。”季康子說:“那麽召誰合適呢?”公子魚說:“一定要召冉求。”於是派人去召冉求。冉求將要前往。孔子說:“魯國召喚冉求,不是小用,而是要重用他。”這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這批人中的一些弟子誌向很大,隻是行事疏闊了些,他們很有文采,我不知道該怎樣指導他們。”子貢知道孔子想回魯國,送冉求時,就叮囑他說:“如果你被重用,一定要設法把孔子請回去。”
夏天,衛靈公去世,他的孫子輒繼位,這就是衛出公。六月,趙鞅把衛靈公的太子蒯聵送到戚邑。陽虎讓太子身穿孝服,讓另外八個人披麻戴孝,假裝從衛國前來迎接太子,哭著想回到衛國,因為衛國人阻擋,所以就住在戚邑。冬天,蔡國把都城遷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三年,孔子已經六十歲了。齊國幫助衛國圍攻戚邑,是因為衛國太子蒯聵在那裏的緣故。
夏天,魯桓公、厘公的廟發生火災,南宮敬叔前去救火。孔子在陳國,聽到失火的消息,說:“火災一定是在桓公、厘公的廟裏吧?”隨後證實果然如此。
第三部分:堅忍不怨不憂 勿忘勿助(5)
孔子將要去陳國,經過匡城,弟子顏刻趕車,用馬鞭指著一處城牆說:“從前我進這個城,就是從那個缺口進去的。”匡地人聽到後,以為是魯國的陽虎。陽虎曾經殘害過匡地人,匡地人於是就圍困了孔子。孔子的長相跟陽虎相似,所以被困了整整五天。顏淵後來才趕到,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先生健在,我顏回怎麽敢死呢!”匡地人圍捕孔子越來越急迫,弟子們都很害怕。孔子說:“周文王死後,周朝的禮樂製度不是就在這裏嗎?上天如果要毀掉這種製度,就不會讓我們這些後死的人認識這種製度並且承擔維護它的責任。上天既然不想毀掉這種製度,那麽匡地人又能把我怎麽樣呢?”孔子派隨從到衛國寧武子那裏做家臣,然後才得以脫身離去。
離開匡地就到了蒲地。過了一個多月,孔子返回衛國,住在蘧伯玉家裏。衛靈公有個名叫南子的夫人,派人對孔子說:“四方各國的君子不受侮辱而想跟我們國君結為兄弟關係,必定要來見我們夫人。我們夫人願意見你。”孔子先是婉言推辭,後來不得已隻好去見她。南子在細葛布帷帳中等待。孔子進門,向北跪拜行禮。南子在帷帳中回拜答禮。身上的環佩玉飾撞擊出清脆的響聲。孔子說:“我本來不願見她,既然見了,就要按禮儀行事。”子路仍不高興。孔子起誓說:“假如我做得不對,上天一定厭棄我!”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衛靈公和夫人南子同坐一輛車,宦官雍渠陪侍在右側,出了宮門,讓孔子乘坐第二輛車跟隨,大搖大擺地從街市經過。孔子說:“我沒見過喜好德行就像喜好美色一樣的人。”於是感到厭惡,離開衛國,到曹國去了。這一年,魯定公去世了。
孔子離開曹國來到宋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魅想殺孔子,就把大樹砍了。孔子隻好離去。弟子說:“可以快點走了。”孔子說:“上天賦予我傳播德行的使命,桓魅能把我怎麽樣?”
孔子到了鄭國,和弟子們走散了,獨自站在外城的東門。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那裏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然而從腰部以下比禹短三寸,狼狽得像一隻喪家之犬。”子貢據實告訴孔子,孔子高興地笑道:“那人形容我的相貌,這無關緊要。但他說我像一隻喪家之犬,真是這樣嗬!”
孔子來到陳國,住在司城貞子家裏。過了一年多,吳王夫差討伐陳國,奪取三座城邑而後離去。就在這一年,趙鞅攻打朝歌;楚國圍攻蔡國,蔡國把都城遷到靠近吳國的地方;吳王在會稽打敗越王勾踐。
有一隻隼落在陳國宮廷死了,鳥身被箭she穿,箭頭是用石頭做的,箭長一尺八寸。陳公派使者詢問孔子。孔子說:“隼是從很遠的地方飛過來的,這是肅慎人的箭。從前周武王消滅商紂後,溝通了跟九夷百蠻的聯繫,讓他們各自進貢地方特產,讓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於是肅慎人進貢用棋木做箭杆、用石做箭頭的箭,長一尺八寸。先王為了顯示他臣服遠方的盛德,就把肅慎箭分給長女太姬,把她嫁給虞胡公,並把虞胡公封在陳國。把珍寶玉器分賜給同姓諸侯,表示親上加親;把遠方的貢品分賜給異姓諸侯,讓他們不忘記服從王命。所以把肅慎箭分賜給陳國。”陳公就派人試著到舊府庫中去查找,果然找到了這種箭。
孔子在陳國住了三年,正逢晉、楚爭霸,輪番討伐陳國,加上吳國侵犯陳國,陳國經常受到侵擾。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這批人中有些弟子誌向遠大,隻是行事有些疏闊,他們有進取心,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於是孔子離開陳國。
經過蒲地,正遇上公孫氏憑藉蒲地發動叛亂,蒲地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個叫公良孺的,帶了自己的五輛車跟隨孔子。他身材高大,為人賢能,勇敢有力,對孔子說:“我以前跟隨先生在匡地遇險,現在又在這裏遇到危難,這是命中注定的。我和先生一再遭遇危難,寧願搏鬥而死。”他跟蒲地人拚命搏鬥。蒲地人害怕了,對孔子說:“如果你們不去衛國,我就放你們出去。”孔子和蒲地人訂立了盟約,蒲地人放孔子他們從東門出去。孔子於是前去衛國。子貢說:“怎麽可以違背盟約呢?”孔子說:“盟約是在被脅迫的情況下訂立的,神靈不會認可。”
衛靈公聽說孔子來了,十分高興,親自到郊外迎接。問孔子:“可以討伐蒲地嗎?”孔子回答說:“可以。”靈公說:“我的大夫們認為不可以。如今蒲地是衛國抵禦晉、楚的屏障,用衛國來討伐它,恐怕不可以吧?”孔子說:“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衛國的信念,婦女有保衛西河這塊土地的願望。我們所要討伐的,不過是四五個叛亂的頭目。”靈公說:“好的。”但是並沒有去討伐蒲地的叛亂。
夏天,衛靈公去世,他的孫子輒繼位,這就是衛出公。六月,趙鞅把衛靈公的太子蒯聵送到戚邑。陽虎讓太子身穿孝服,讓另外八個人披麻戴孝,假裝從衛國前來迎接太子,哭著想回到衛國,因為衛國人阻擋,所以就住在戚邑。冬天,蔡國把都城遷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三年,孔子已經六十歲了。齊國幫助衛國圍攻戚邑,是因為衛國太子蒯聵在那裏的緣故。
夏天,魯桓公、厘公的廟發生火災,南宮敬叔前去救火。孔子在陳國,聽到失火的消息,說:“火災一定是在桓公、厘公的廟裏吧?”隨後證實果然如此。
第三部分:堅忍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
秋天,季桓子生病,坐著輦車看到魯城,長嘆一聲說:“從前這個國家幾乎興盛起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沒能興盛起來。”轉過頭來對他的繼承人康子說:“我如果死了,你一定會當魯國的國相,你當了魯相後,一定要把孔子召回來。”幾天後,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繼承了他的職位。葬完桓子後,季康子想召回孔子,公之魚說:“從前我們的先君桓子沒能善始善終地任用他,最後被天下諸侯恥笑。現在又任用他,如果還是半途而廢,這樣就會再次被諸侯恥笑。”季康子說:“那麽召誰合適呢?”公子魚說:“一定要召冉求。”於是派人去召冉求。冉求將要前往。孔子說:“魯國召喚冉求,不是小用,而是要重用他。”這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這批人中的一些弟子誌向很大,隻是行事疏闊了些,他們很有文采,我不知道該怎樣指導他們。”子貢知道孔子想回魯國,送冉求時,就叮囑他說:“如果你被重用,一定要設法把孔子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