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四者似過於求備,而苟闕其一,則萬不可以帶兵。故吾謂帶兵之人,須智深勇沉之士,文經線緯之才。數月以來,夢想以求之,焚香以禱之,蓋無須臾或忘諸懷。大抵有忠義血性,則四者相從以俱至,無忠義血性,則貌似四者,終不可恃。
帶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上麵所說的四個條件,看來似乎過於求全責備,但如果缺其中的一條,便千萬不能讓他帶兵。我認為帶兵的人,必須是智勇兼備的有文韜武略的人。幾個月來,我不僅夢中在尋求,還焚香禱告,沒有一刻忘懷。大概一個人有了忠義血性,四個條件就都能夠具備。沒有忠義血性,即使表麵上看來已具備了這四個條件,最終仍是不可依賴的。帶兵的道理,勤、恕、廉、明這四個方麵,缺一不可。
※詳解
對曾國藩關於將德的論述,蔡鍔有這樣的評價:
古人論將有五德,曰:智信仁勇嚴。取義至精,責望至嚴。西人之論將,輒曰:“天才”。析而言之,則曰天所特賦之智與勇。而曾胡兩公之所同倡者,則以為將之道,以良心血性為前提,尤為扼要探本之論,亦即現身之說法。 鹹同之際,粵寇蹂躪十餘省,東南半壁,淪陷殆盡,兩公均一介書生,出身詞林,一清宦,一僚吏,其於兵事一端,素未夢見,所供之役、所事之事,莫不與兵事背道而馳。乃為良心血性二者所驅使,遂使其發展於絕頂,武功爛然,澤被海內。按其功事言論,足與古今名將相頡頏,而毫無遜色。
意思是:古人認為為將須有五德,即智、信、仁、勇、嚴。說得非常精要,要求非常之高。而西方人論將,往往說“天才”, 意思是上天特別賦與的智慧和勇敢。而曾國藩、胡林翼都主張為將的人要以良心與血性為前提,可謂抓住了為將之道的根本,同時也是他們現身說法。鹹豐、同治之際,太平天國的軍隊攻陷了十多個省,東南的半壁江山,幾乎都被占領了。他們本是一介書生,都是翰林出身,一個是清宦,一個是僚吏,對於統兵打仗,他們連做夢都沒有想過。他們平時所幹的事,也與行軍打仗沒有絲毫關係。隻是有良心血性,才使他們的才幹發揮得淋漓盡致,軍功卓著,恩澤全國。他們的功勳、行事、言論,足可與古今的名將相媲美,而且毫不遜色。
這難道不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嗎?假如他們二人的良心血性,與一般人並無二致,那麽,他們最多也不過做一名顯赫的官員,或者做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隨歲月的流逝而湮滅, 如何能夠從軍隊中奮起,平定國難,建立曠世奇功呢?
第二部分:將才能戰——以能戰為第一義(1)
◆原文
治軍之道,總以能戰為第一義,倘圍攻半歲,一旦被賊衝突,不克抵禦或致小挫,則令望墮於一朝。故探驪之法,以善戰功得珠。能受民為第二義,能和協上下官紳為第三義。願吾弟兢兢業業,日慎一日,到底不懈,則不特為兄補救前非,亦可為吾父增光於泉壤矣。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沮。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治軍以能戰為最重要。倘若攻城攻了半年,不小心被敵人衝突,無法抵禦或受了小的挫折,自己的名望就會毀於一旦。所以善戰就是探驪得珠之法。能愛民是第二方麵的重要內容,能讓上下官紳都和睦是第三方麵重要的事情。希望你兢兢業業,一天比一天謹慎,始終不懈,這樣,不但是為我補救以前的過失,也可以為先父在九泉之下爭光。精神是越用越多的,不能因為向來身體瘦弱,就過分注重保養;智慧在越是困苦的情況下就越明達,不能因為偶遭拂逆,就心情沮喪。
※詳解
從上文可見,曾國藩把“能戰”作為治軍的關鍵,可謂直截了當。我們現代人說實踐檢驗真理,作為將才來說,就是要能作戰,能取勝。而從曾氏兄弟的天京之戰中,我們發現,這兄弟倆可謂是能戰的將才。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春,曾國藩調動湘、淮軍七萬餘人,分兵十路,包圍天京。直到秋末,忠王李秀成在天王洪秀全多次嚴詔之下,率二十萬太平軍回救天京,激戰四十五日,屢攻不利,倉促撤離,李秀成被“嚴責革爵”。不久,洪秀全責令李秀成領兵渡江,西襲湖北,以達到“進北攻南”之效。但李秀成遲至次年春才率主力渡江西進,途遭湘軍阻截,於五月被迫從六安折返江南,調動湘軍不成,反遭重大損失。二年冬,李鴻章所率淮軍在“常勝軍”(即洋槍隊)支持下,自上海推進至常州城下。左宗棠部也進圍杭州。曾國荃部湘軍攻占天京外圍各要點,逐漸縮小包圍圈。三年正月,湘軍合圍天京。城內米糧日缺,洪秀全與將士以“甜露”(一種野糙製的代食品)充飢,仍打退湘軍多次進攻。
曾國荃自受任浙江巡撫以來,深感於朝廷破格擢升,想早日攻克南京,以報知遇之恩。但南京城為天國的京都所在,已達十二年之久,堅壁固守,實力不弱,雖已有大軍三十餘萬,四周圍住,快近三年,然如用強攻,就是用百萬大軍,也無從破入。 因此與部將李臣典、蕭孚泗幾個商議,明裏用大軍不停地硬攻,暗裏卻挖掘地道,直達南京中心。
曾國藩自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以團練大臣的身份出征以來, 歷盡千辛萬苦,如今兵臨天京城下,他本應長噓一口氣,放鬆一下已繃緊的神經。可是,此時曾國藩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他所麵臨的天京城,大且固,經驗告訴他,想要在短期內攻克天京,剿滅太平天國,純屬天方夜譚。在經歷了九江、安慶攻堅戰後,曾國藩認為必須對天京實施持久戰,即在對其包圍的情況下,切斷天京糧道,待其彈盡糧絕時,進行最後的攻堅。因此,攻擊的重點就是控製水、陸運輸線。
天京城大人眾,靠陸路的肩挑人扛來送糧食,猶如杯水車薪,且不經濟。長時期以來,天京城內大宗糧食主要靠水上運輸線,以長江和內河為主。內河糧道是天京至高淳,“使蘇浙之米,能由高淳小河通金陵”。自從曾國荃駐紮雨花台以後, 彭玉麟就將內河水路完全切斷。
九洲之戰以前,在長江水道上太平軍仍然控製著九洲、下關、燕子磯一帶,因此一些外國商人為牟取暴利,不斷偷運糧食,賣給堅守天京的太平軍將士。九洲之戰以後,湘軍水師先後占領了九洲、下關,於是長江水道也為湘軍所控製。此時,曾國藩一麵高價買下外商所偷運的糧食,一麵上書朝廷,通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照會各國駐華公使。要求在攻克天京以前,嚴禁外國輪船停泊在天京城外,以徹底杜絕天京的一切糧源。曾國藩在寫給曾國荃的信中說:
合圍之道,總以斷水中接濟為第一義。百餘裏之城,數十萬之賊,斷非肩挑陸運所能養活。從前有紅革船接濟,有洋船接濟,今九洲既克,二者皆可力禁,弟與厚、雪以全副精神查禁水路接濟,則克城之期,不甚遠矣。
四者似過於求備,而苟闕其一,則萬不可以帶兵。故吾謂帶兵之人,須智深勇沉之士,文經線緯之才。數月以來,夢想以求之,焚香以禱之,蓋無須臾或忘諸懷。大抵有忠義血性,則四者相從以俱至,無忠義血性,則貌似四者,終不可恃。
帶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上麵所說的四個條件,看來似乎過於求全責備,但如果缺其中的一條,便千萬不能讓他帶兵。我認為帶兵的人,必須是智勇兼備的有文韜武略的人。幾個月來,我不僅夢中在尋求,還焚香禱告,沒有一刻忘懷。大概一個人有了忠義血性,四個條件就都能夠具備。沒有忠義血性,即使表麵上看來已具備了這四個條件,最終仍是不可依賴的。帶兵的道理,勤、恕、廉、明這四個方麵,缺一不可。
※詳解
對曾國藩關於將德的論述,蔡鍔有這樣的評價:
古人論將有五德,曰:智信仁勇嚴。取義至精,責望至嚴。西人之論將,輒曰:“天才”。析而言之,則曰天所特賦之智與勇。而曾胡兩公之所同倡者,則以為將之道,以良心血性為前提,尤為扼要探本之論,亦即現身之說法。 鹹同之際,粵寇蹂躪十餘省,東南半壁,淪陷殆盡,兩公均一介書生,出身詞林,一清宦,一僚吏,其於兵事一端,素未夢見,所供之役、所事之事,莫不與兵事背道而馳。乃為良心血性二者所驅使,遂使其發展於絕頂,武功爛然,澤被海內。按其功事言論,足與古今名將相頡頏,而毫無遜色。
意思是:古人認為為將須有五德,即智、信、仁、勇、嚴。說得非常精要,要求非常之高。而西方人論將,往往說“天才”, 意思是上天特別賦與的智慧和勇敢。而曾國藩、胡林翼都主張為將的人要以良心與血性為前提,可謂抓住了為將之道的根本,同時也是他們現身說法。鹹豐、同治之際,太平天國的軍隊攻陷了十多個省,東南的半壁江山,幾乎都被占領了。他們本是一介書生,都是翰林出身,一個是清宦,一個是僚吏,對於統兵打仗,他們連做夢都沒有想過。他們平時所幹的事,也與行軍打仗沒有絲毫關係。隻是有良心血性,才使他們的才幹發揮得淋漓盡致,軍功卓著,恩澤全國。他們的功勳、行事、言論,足可與古今的名將相媲美,而且毫不遜色。
這難道不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嗎?假如他們二人的良心血性,與一般人並無二致,那麽,他們最多也不過做一名顯赫的官員,或者做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隨歲月的流逝而湮滅, 如何能夠從軍隊中奮起,平定國難,建立曠世奇功呢?
第二部分:將才能戰——以能戰為第一義(1)
◆原文
治軍之道,總以能戰為第一義,倘圍攻半歲,一旦被賊衝突,不克抵禦或致小挫,則令望墮於一朝。故探驪之法,以善戰功得珠。能受民為第二義,能和協上下官紳為第三義。願吾弟兢兢業業,日慎一日,到底不懈,則不特為兄補救前非,亦可為吾父增光於泉壤矣。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沮。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治軍以能戰為最重要。倘若攻城攻了半年,不小心被敵人衝突,無法抵禦或受了小的挫折,自己的名望就會毀於一旦。所以善戰就是探驪得珠之法。能愛民是第二方麵的重要內容,能讓上下官紳都和睦是第三方麵重要的事情。希望你兢兢業業,一天比一天謹慎,始終不懈,這樣,不但是為我補救以前的過失,也可以為先父在九泉之下爭光。精神是越用越多的,不能因為向來身體瘦弱,就過分注重保養;智慧在越是困苦的情況下就越明達,不能因為偶遭拂逆,就心情沮喪。
※詳解
從上文可見,曾國藩把“能戰”作為治軍的關鍵,可謂直截了當。我們現代人說實踐檢驗真理,作為將才來說,就是要能作戰,能取勝。而從曾氏兄弟的天京之戰中,我們發現,這兄弟倆可謂是能戰的將才。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春,曾國藩調動湘、淮軍七萬餘人,分兵十路,包圍天京。直到秋末,忠王李秀成在天王洪秀全多次嚴詔之下,率二十萬太平軍回救天京,激戰四十五日,屢攻不利,倉促撤離,李秀成被“嚴責革爵”。不久,洪秀全責令李秀成領兵渡江,西襲湖北,以達到“進北攻南”之效。但李秀成遲至次年春才率主力渡江西進,途遭湘軍阻截,於五月被迫從六安折返江南,調動湘軍不成,反遭重大損失。二年冬,李鴻章所率淮軍在“常勝軍”(即洋槍隊)支持下,自上海推進至常州城下。左宗棠部也進圍杭州。曾國荃部湘軍攻占天京外圍各要點,逐漸縮小包圍圈。三年正月,湘軍合圍天京。城內米糧日缺,洪秀全與將士以“甜露”(一種野糙製的代食品)充飢,仍打退湘軍多次進攻。
曾國荃自受任浙江巡撫以來,深感於朝廷破格擢升,想早日攻克南京,以報知遇之恩。但南京城為天國的京都所在,已達十二年之久,堅壁固守,實力不弱,雖已有大軍三十餘萬,四周圍住,快近三年,然如用強攻,就是用百萬大軍,也無從破入。 因此與部將李臣典、蕭孚泗幾個商議,明裏用大軍不停地硬攻,暗裏卻挖掘地道,直達南京中心。
曾國藩自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以團練大臣的身份出征以來, 歷盡千辛萬苦,如今兵臨天京城下,他本應長噓一口氣,放鬆一下已繃緊的神經。可是,此時曾國藩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他所麵臨的天京城,大且固,經驗告訴他,想要在短期內攻克天京,剿滅太平天國,純屬天方夜譚。在經歷了九江、安慶攻堅戰後,曾國藩認為必須對天京實施持久戰,即在對其包圍的情況下,切斷天京糧道,待其彈盡糧絕時,進行最後的攻堅。因此,攻擊的重點就是控製水、陸運輸線。
天京城大人眾,靠陸路的肩挑人扛來送糧食,猶如杯水車薪,且不經濟。長時期以來,天京城內大宗糧食主要靠水上運輸線,以長江和內河為主。內河糧道是天京至高淳,“使蘇浙之米,能由高淳小河通金陵”。自從曾國荃駐紮雨花台以後, 彭玉麟就將內河水路完全切斷。
九洲之戰以前,在長江水道上太平軍仍然控製著九洲、下關、燕子磯一帶,因此一些外國商人為牟取暴利,不斷偷運糧食,賣給堅守天京的太平軍將士。九洲之戰以後,湘軍水師先後占領了九洲、下關,於是長江水道也為湘軍所控製。此時,曾國藩一麵高價買下外商所偷運的糧食,一麵上書朝廷,通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照會各國駐華公使。要求在攻克天京以前,嚴禁外國輪船停泊在天京城外,以徹底杜絕天京的一切糧源。曾國藩在寫給曾國荃的信中說:
合圍之道,總以斷水中接濟為第一義。百餘裏之城,數十萬之賊,斷非肩挑陸運所能養活。從前有紅革船接濟,有洋船接濟,今九洲既克,二者皆可力禁,弟與厚、雪以全副精神查禁水路接濟,則克城之期,不甚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