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朱元璋按朱升的三策,大搞屯田,發展生產,整頓軍隊,勢力不斷擴大,終於打敗張士誠、陳友諒,推翻元朝統治,做了明朝開國皇帝。 所以,曾國藩所說的“雖有賢才,苟不適於用,不逮庸流”,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至理名言。
第一部分:人才德才——餘謂德與才,不可偏重
◆原文
餘謂德與才,不可偏重。譬之於水,德在潤下,才即其載物溉田之用;譬之於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棟樑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瀾;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葉。德而無才以輔之,則近於愚人;才而無德以主之,則近於小人。世人多不甘以愚人自居,故自命每願為有才者;世人多不欲與小人為緣,故觀人每好有德者。大較然也。二者既不可兼,與其無德而近於小人,毋寧無才而近於愚人。自修之方,觀人之術,皆從此為沖可矣。
——引自《曹文正公全集》
●解讀
我認為才與德,兩者不可有偏頗。用水來比喻,它的品德是潤下,它的才就是浮載物品、灌溉田地;用木頭來比喻,曲直是它的品德,作為舟楫和棟樑之用就是它的才。如果德是水的根源,那麽才就是水的波瀾;如果德是樹木的根,枝葉就是樹木的才。一個人有德而無才,就與愚笨之人相近;一個人有才而沒有德,則與小人一樣。世上的人大多不願承認自己愚笨,所以常常自稱願意成為有才的人;世上的人大多不希望自己成為小人,所以常常以德取人。大致情況就是如此。既然兩者不可兼得,那麽與其沒有品德而歸於小人,還不如沒有才能而歸為愚人。自我修養的方法,識人的辦法,都可從此入手。
◆原文
大抵人材約有兩種,一種官氣較多,一種鄉氣較多。官氣較多者,好講資格,好問樣子。辦事無驚世駭俗之象,言語無妨此礙彼之弊。其失也,奄奄無氣,乃遇一事,但憑書辦家人之口說出,憑文書寫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體驗一番。鄉氣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樣,行事則知己不知人,言語則顧前不顧後。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議先騰,兩者之失,厥咎惟均。人非大賢,亦斷難出此兩失之外。吾欲以“勞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氣而姑用鄉氣之人。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趙廣漢好用新進少年,劉晏好用士人理財,竊願師之。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人才大體上說有兩種,一種官氣較多,一種鄉氣較多。官氣較多的人,喜歡講資格,擺架子。這種人辦事不求驚世駭俗的現象,說話也不出格,不會有什麽弊病。不足之處是太沒有朝氣,遇到一事,隻讓身邊親近的人傳遞自己的意思,或者寫在書信中,不能做到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其是不能苦下功夫,親自去實際體察一番。鄉氣多的人,好表現自己的才能,喜歡出新花樣,做事時光考慮自己,不顧別人,說話時隻知顧前而不顧後。其缺陷是一事還沒辦成,就引起大家的非議。因此官氣較多與鄉氣較多這兩種人的不足之處都差不多。 若不是非常賢德的人,也很難避免這兩種短處。我打算用“勞苦忍辱”四個字教人,所以暫時戒絕官氣較多之人而用鄉氣較多的人。必用遇事親自體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的人。趙廣漢喜歡用剛提拔起來的年輕人,劉晏喜歡用讀書人來理財,我願意向他們學習。
※詳解
關於人才的德與才的關係,歷代都有爭論。人們當然希望一個人德才兼備,但當兩者不可兼得時,又該怎麽辦呢?曹操採取的辦法是以才為主,以德為次。他說:“古時候的伊摯,傳說出身低賤,管仲曾是齊桓公的政敵,但國君都重用他們,使國家興盛起來。蕭何、曹參是縣吏出身,韓信、陳平曾有不好的名聲,被人嘲笑過,他們終於能成就大業,揚名千古。吳起為了當大將,殺掉妻子來取得國君的信任,還散盡家產求官做,母親死了也不回來。然而,他在魏國做官時,秦人不敢向東侵犯;在楚國任相時,三晉不敢向南圖謀。我想現在天下肯定有品德很高的人埋沒在民間,還有果敢勇猛、奮不顧身、迎敵死戰以及被人看不起的小官小吏卻有奇異才能的,或者可以勝任大將郡守的人;對負有不好名聲,行為被人嘲笑的,或者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本領的,這樣的人,你們各自所知道的都要推薦給我,不能有所遺漏。”
而元朝的廉希憲,則把德看得比才重要。廉希憲在元世祖時官任中書平章政事。有一次,南宋降將、中書左丞劉整前來拜訪,廉希憲十分冷淡,竟然沒讓他坐下。劉整離去後,有一位南宋的書生,衣衫襤褸,拿著自己寫的詩求見。廉希憲聽說後,馬上將他請到裏麵,請他坐下交談,兩人天文地理、經史子集,海闊天空地聊了半天。廉希憲還十分關心這位書生,對他就像對待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書生走後,廉希憲的弟弟問他:“劉整身居高官,兄長卻對他十分簡薄;書生乃一介寒士,兄長卻對他優禮相待。您為什麽這麽做呢?”廉希憲回答說:“這就不是你所知道的了。身為朝廷大臣,我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國家的利益。劉整雖尊貴,卻是背國叛主之人;而那名書生有什麽罪過呢?我朝是從沙漠中崛起的,我如果對待儒者文人不尊敬,那儒術勢必便會衰落下去,這便會影響到國家的統治了。”
明代的朱元璋則強調德與才的統一性。1376年2月,朱元璋在便殿與太子及諸臣談論君子之道。他說:你們聽說過進德修業的道理嗎?服飾華麗隻是外表,而恭遜溫良才是德行卓越的表現。古代的君子,德行高潔,充於內而著於外。所以他們目光遠大而道德日臻完善,達到很高的境界,不僅不染惡行,而且遠離邪僻。自己的德行修養達到一定程度,自然能服眾人。這樣,賢德之人便匯集求進,而不肖之人便羞愧自去。 能修德進業,國家就會治理好,否則,必定以失敗而告終。因此,貨財聲色,是戕德的斧斤;饞佞諂諛,是妨賢的荊棘。應該拒之如虎狼,畏之如蛇虺。如果沉溺於貨財聲色,沒有不深受其害的。
結合歷史上關於德才關係的典型論述,再回頭來看看曾國藩的觀點,我們發現,他的論述還是比較公允的,而且切近實際。尤其是他把人才分為官氣較多和鄉氣較多兩種,較為符合當時的實際。
第一部分:人才薦才——不避嫌隙,秉公論列(1)
◆原文
李忠武公續賓,統兵巨萬,號令嚴肅,秋毫無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無不爭思倚重。其臨陣安閑肅穆,原重強固,凡遇事之難為,而他人所畏怯者,無不毅然引為己任。其駐營處所,百姓歡悅,耕種不輟,萬幕無嘩,一塵不驚。非其法令之足以禁製諸軍,實其明足以察情偽,一本至誠,勇冠三軍,屢救弁兵於危難。處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忠武公李續賓統兵上萬,號令嚴肅,所過之地秋毫不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的人民,沒有不想依靠他的。李續賓臨陣時安詳嚴肅,鎮定自若,碰到別人都不願意去做的難做之事,他都會毅然引為己任。他的軍隊紮營之處,百姓歡樂,不妨礙耕種,軍營不喧譁,不驚擾地方。這不是因為他靠法令來約束部下,而是靠他的明察秋毫。他做什麽事都是憑藉自己的至誠之心,其勇武冠絕三軍,常常從危難中解救士兵。他待人接物時,也平和正直,不驕不矜。
第一部分:人才德才——餘謂德與才,不可偏重
◆原文
餘謂德與才,不可偏重。譬之於水,德在潤下,才即其載物溉田之用;譬之於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棟樑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瀾;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葉。德而無才以輔之,則近於愚人;才而無德以主之,則近於小人。世人多不甘以愚人自居,故自命每願為有才者;世人多不欲與小人為緣,故觀人每好有德者。大較然也。二者既不可兼,與其無德而近於小人,毋寧無才而近於愚人。自修之方,觀人之術,皆從此為沖可矣。
——引自《曹文正公全集》
●解讀
我認為才與德,兩者不可有偏頗。用水來比喻,它的品德是潤下,它的才就是浮載物品、灌溉田地;用木頭來比喻,曲直是它的品德,作為舟楫和棟樑之用就是它的才。如果德是水的根源,那麽才就是水的波瀾;如果德是樹木的根,枝葉就是樹木的才。一個人有德而無才,就與愚笨之人相近;一個人有才而沒有德,則與小人一樣。世上的人大多不願承認自己愚笨,所以常常自稱願意成為有才的人;世上的人大多不希望自己成為小人,所以常常以德取人。大致情況就是如此。既然兩者不可兼得,那麽與其沒有品德而歸於小人,還不如沒有才能而歸為愚人。自我修養的方法,識人的辦法,都可從此入手。
◆原文
大抵人材約有兩種,一種官氣較多,一種鄉氣較多。官氣較多者,好講資格,好問樣子。辦事無驚世駭俗之象,言語無妨此礙彼之弊。其失也,奄奄無氣,乃遇一事,但憑書辦家人之口說出,憑文書寫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體驗一番。鄉氣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樣,行事則知己不知人,言語則顧前不顧後。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議先騰,兩者之失,厥咎惟均。人非大賢,亦斷難出此兩失之外。吾欲以“勞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氣而姑用鄉氣之人。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趙廣漢好用新進少年,劉晏好用士人理財,竊願師之。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人才大體上說有兩種,一種官氣較多,一種鄉氣較多。官氣較多的人,喜歡講資格,擺架子。這種人辦事不求驚世駭俗的現象,說話也不出格,不會有什麽弊病。不足之處是太沒有朝氣,遇到一事,隻讓身邊親近的人傳遞自己的意思,或者寫在書信中,不能做到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其是不能苦下功夫,親自去實際體察一番。鄉氣多的人,好表現自己的才能,喜歡出新花樣,做事時光考慮自己,不顧別人,說話時隻知顧前而不顧後。其缺陷是一事還沒辦成,就引起大家的非議。因此官氣較多與鄉氣較多這兩種人的不足之處都差不多。 若不是非常賢德的人,也很難避免這兩種短處。我打算用“勞苦忍辱”四個字教人,所以暫時戒絕官氣較多之人而用鄉氣較多的人。必用遇事親自體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的人。趙廣漢喜歡用剛提拔起來的年輕人,劉晏喜歡用讀書人來理財,我願意向他們學習。
※詳解
關於人才的德與才的關係,歷代都有爭論。人們當然希望一個人德才兼備,但當兩者不可兼得時,又該怎麽辦呢?曹操採取的辦法是以才為主,以德為次。他說:“古時候的伊摯,傳說出身低賤,管仲曾是齊桓公的政敵,但國君都重用他們,使國家興盛起來。蕭何、曹參是縣吏出身,韓信、陳平曾有不好的名聲,被人嘲笑過,他們終於能成就大業,揚名千古。吳起為了當大將,殺掉妻子來取得國君的信任,還散盡家產求官做,母親死了也不回來。然而,他在魏國做官時,秦人不敢向東侵犯;在楚國任相時,三晉不敢向南圖謀。我想現在天下肯定有品德很高的人埋沒在民間,還有果敢勇猛、奮不顧身、迎敵死戰以及被人看不起的小官小吏卻有奇異才能的,或者可以勝任大將郡守的人;對負有不好名聲,行為被人嘲笑的,或者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本領的,這樣的人,你們各自所知道的都要推薦給我,不能有所遺漏。”
而元朝的廉希憲,則把德看得比才重要。廉希憲在元世祖時官任中書平章政事。有一次,南宋降將、中書左丞劉整前來拜訪,廉希憲十分冷淡,竟然沒讓他坐下。劉整離去後,有一位南宋的書生,衣衫襤褸,拿著自己寫的詩求見。廉希憲聽說後,馬上將他請到裏麵,請他坐下交談,兩人天文地理、經史子集,海闊天空地聊了半天。廉希憲還十分關心這位書生,對他就像對待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書生走後,廉希憲的弟弟問他:“劉整身居高官,兄長卻對他十分簡薄;書生乃一介寒士,兄長卻對他優禮相待。您為什麽這麽做呢?”廉希憲回答說:“這就不是你所知道的了。身為朝廷大臣,我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國家的利益。劉整雖尊貴,卻是背國叛主之人;而那名書生有什麽罪過呢?我朝是從沙漠中崛起的,我如果對待儒者文人不尊敬,那儒術勢必便會衰落下去,這便會影響到國家的統治了。”
明代的朱元璋則強調德與才的統一性。1376年2月,朱元璋在便殿與太子及諸臣談論君子之道。他說:你們聽說過進德修業的道理嗎?服飾華麗隻是外表,而恭遜溫良才是德行卓越的表現。古代的君子,德行高潔,充於內而著於外。所以他們目光遠大而道德日臻完善,達到很高的境界,不僅不染惡行,而且遠離邪僻。自己的德行修養達到一定程度,自然能服眾人。這樣,賢德之人便匯集求進,而不肖之人便羞愧自去。 能修德進業,國家就會治理好,否則,必定以失敗而告終。因此,貨財聲色,是戕德的斧斤;饞佞諂諛,是妨賢的荊棘。應該拒之如虎狼,畏之如蛇虺。如果沉溺於貨財聲色,沒有不深受其害的。
結合歷史上關於德才關係的典型論述,再回頭來看看曾國藩的觀點,我們發現,他的論述還是比較公允的,而且切近實際。尤其是他把人才分為官氣較多和鄉氣較多兩種,較為符合當時的實際。
第一部分:人才薦才——不避嫌隙,秉公論列(1)
◆原文
李忠武公續賓,統兵巨萬,號令嚴肅,秋毫無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無不爭思倚重。其臨陣安閑肅穆,原重強固,凡遇事之難為,而他人所畏怯者,無不毅然引為己任。其駐營處所,百姓歡悅,耕種不輟,萬幕無嘩,一塵不驚。非其法令之足以禁製諸軍,實其明足以察情偽,一本至誠,勇冠三軍,屢救弁兵於危難。處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忠武公李續賓統兵上萬,號令嚴肅,所過之地秋毫不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的人民,沒有不想依靠他的。李續賓臨陣時安詳嚴肅,鎮定自若,碰到別人都不願意去做的難做之事,他都會毅然引為己任。他的軍隊紮營之處,百姓歡樂,不妨礙耕種,軍營不喧譁,不驚擾地方。這不是因為他靠法令來約束部下,而是靠他的明察秋毫。他做什麽事都是憑藉自己的至誠之心,其勇武冠絕三軍,常常從危難中解救士兵。他待人接物時,也平和正直,不驕不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