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作者: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前秦已是苻堅代苻生自立為帝,他引王猛等眾臣於朝堂,商議對策。前秦大臣多表示:“從前桓溫攻伐我們,燕國不救;現在桓溫伐燕,我們也袖手旁觀。”
王猛有遠謀,他密勸苻堅說:“燕國雖強,但遠非桓溫對手。一旦桓溫進屯洛陽地區,收幽州、冀州之兵,引持並州、豫州的糧粟,肯定會再攻關中,那時我們就大勢去矣。所以,不如現在與燕國合兵以拒桓溫。桓溫敗走,燕國也喪元氣,到時我們再趁機圖之!”
苻堅對王猛言聽計從,派軍二萬前去支援前燕。
桓溫逡巡觀望,耽誤了大好時機,一切皆如郗超所料——先前開鑿的水道(桓公瀆)因為幹旱水位下降,不能再憑此水道運糧。晉將袁真又沒能如期打通石門(汴口),此條水路也斷絕。延至十月,燕將李邽又率兵切斷桓溫陸路糧道。
至此,整個戰事開始向燕軍一方傾斜。
燕將慕容宙率一千騎兵與晉軍相遇,他對屬下說:“晉人輕剽,怯於陷敵,勇於乘退,應先佯敗誘使他們來進擊。”
果然,兩百多燕軍騎兵前來挑戰,打了一會兒就佯裝敗逃。晉軍隨後猛追,正陷慕容宙埋伏圈,一戰就損失幾千人馬,“軍人奪氣”。
接連下來,桓溫數軍皆敗,糧儲不接,聽聞前秦援軍又要趕到,無奈之下,他隻得下令焚毀舟船,盡棄輜重鎧仗,從陸路急行軍撤退。
桓溫從東燕(今河南汲縣)出倉垣,沿途也不敢喝河水,怕燕軍下毒,每每派兵士鑿井取飲。又累又餓隻有一大肚子水飽的晉兵倉皇回逃,日夜兼行,七百裏馬不停蹄。
燕將個個摩掌擦拳,自告奮勇要追殺晉兵。
枋頭之敗阻帝業(2)
燕國吳王慕容垂老謀深算,說:“現在不可急追。桓溫撤兵惶恐,必嚴設後備,挑選精銳軍士殿後,回擊有準備之軍,不易得手。晉兵晝夜疾趨,心中必慶幸我們沒有發兵追及。等他們跑累了,力盡氣衰之時,我們一舉攻擊,肯定大勝。”
於是,慕容垂不慌不忙,親率八千精騎行躡於晉軍之後,一路尾隨。數日之後,思忖晉兵已力乏,慕容垂忙下令:“可以直擊桓溫軍隊!”
於是,燕兵個個揚韁躍馬,手持利矛,在襄邑(今河南睢縣)追及晉軍。晉軍惶急之下,起先還掙紮抵抗,不久,先前回到襄邑東澗的燕國範陽王慕容德四千伏兵也忽然而起,大叫殺至,雙方夾擊,大破晉軍,斬首三萬餘級。逃至譙郡,桓溫軍又遭燕將苟池截擊,又損失上萬人馬。
其實,早在桓溫失敗之前,前秦兩位大臣之間的對話中,早有人預料到日後的結局。前秦太子太傅封孚問另一位大臣申胤:“桓溫士眾強整,乘流猛進,今大軍逡巡高岸,兵不接刃,結果會如何呢?”申胤答道:“從桓溫現在的勢頭,似乎大有可為。但以我的觀點,他必定不會成功。因為晉朝皇室衰弱,桓溫專製其國,晉廷朝臣未必和他同心。所以,桓溫得勝,是晉臣不願見到的結果,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撓其事。同時,桓溫驕而恃眾,怯於應變,以大軍深入,放著好機會不加以利用,反而持重觀望,欲圖不戰而取全勝。如果日後晉軍乏糧,軍心摧沮,肯定會不戰自敗。”申胤一席話,幾乎是百分百預言了枋頭之役。因此,內部之間的三心二意不團結,是東晉群臣一直不能北伐勝利的最關鍵因素。
11月,桓溫收集散餘兵士,在山陽(今江蘇淮安)屯軍,稍稍才能喘口氣。此次北伐,就以桓溫的完全失敗而告終。
大軍顯敗而還,晉帝仍派人攜牛酒至山陽犒軍,並遣會稽王司馬昱於途中迎接桓溫。禍不單行,桓溫之妻南康公主不久也病逝。
桓溫鬱悶至極,深以枋頭之敗為恥。同時,他差遣百姓大築廣陵城,自己率軍移鎮其中。由於屢起兵役,又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困苦,死者近半,一時間遠近嗟怒,桓溫威望漸損。
嗟嘆英雄業不竟(1)
——桓溫的最後結局
桓溫枋頭大敗後,拉不出屎來賴茅房,諉過於人,上表朝廷說是因為袁真沒有打開石門水路,才使晉軍喪失了水上退路,要朝廷治其罪。袁真當然不服,認為桓溫誣陷自己,也上疏“表(桓)溫罪狀”。晉廷不置可否。桓溫雖敗,軍政大權仍齊集手中,故而晉廷根本不敢表態。袁真一怒之下,踞壽春城向前燕投降。
桓溫怒極,提兵而進,費了近一年時間,才於太和六年(371)重新收復壽春,當時袁真已病死,桓溫就殺掉了袁真的兒子袁瑾及其主要謀士朱輔等人。
攻克壽春之後,桓溫問其參軍郗超:“此役足以雪枋頭之恥乎?”
郗超是桓溫肚中蛔蟲一樣的最親密的心腹,當然知道主公有言外之意。不久,兩人夜中密談,郗超說:“明公當天下重任,今以六十之年,敗於枋頭,未建不世之勛。假如您不能行大事,不足以震懾四海民心。”
“我又能怎麽辦呢?”桓溫明知故問。
“明公您不行伊尹、霍光之事(意即廢舊帝立新帝),就不能樹立威權。”
桓溫連連點頭。本來他是想北伐得勝後,即返江東受九錫,然後取晉以代。不料大敗而回,九錫談不上,篡晉的步驟也不得不放慢下來。思來想去,也隻能走廢掉皇帝司馬奕這一步棋。
司馬奕也倒黴。此位皇帝即位未久,一直禮敬桓溫,行政之權也多在會稽王司馬昱等大臣之手,無甚過錯。要說有錯,也就錯在他坐在皇帝的位子上。
公元371年11月,桓溫“以帝素謹無過,而床笫易誣”,就報稱司馬奕一直是陽萎沒有性功能,在藩王位子時與內寵相龍、計好、朱靈寶三人搞同性戀,稱司馬奕與嬪妃所生的三個兒子其實是那三個男相好的種,並稱司馬奕欲立這幾個“雜種”為皇嗣“建儲立王,傾移帝基”。同時,桓溫、郗超還派人在民間散布小道消息,朝野議論紛紛,莫知真偽。
公元371年年底,桓溫親自率兵還於建康,派人給禇太後捎話,要廢掉司馬奕,立元帝少子、會稽王司馬昱為帝,並把已經以皇太後名義寫好的詔書底稿送呈褚氏。
當時,褚太後正在佛堂拜佛,見人送上大司馬“急奏”,連忙起身,依著佛堂門隨便看了幾眼,對來人表示:“我本來就懷疑有此事。”這位太後深知晉室不興,權臣勢重,司馬奕又非自己親生,阻止也無濟於事,不如順水推舟。褚太後提筆在詔糙上寫下數字:“未亡人(褚後自稱)罹此百憂,感念存沒,心焉如割。”意即表示贊同廢立之舉。
古代中國,廢立皇帝是天大的事情,桓溫權力再大,也要走太後這道“手序”。送呈詔糙之前,桓溫還怕褚太後有異議,“悚動流汗,見於顏色”。看見詔書被褚太後簽字批準,桓溫大喜。
公元371年陰曆十五乙酉,桓溫集百官於朝堂,宣示太後的廢立之詔。在晉代,先前還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莫有識其故者,百官震慄。(桓)溫亦色動,不知所為”。這下倒好,大事決定下來,廢立程序沒一個知道。倒是尚書左仆she王彪之知道其事不可逆轉,就建議按照《漢書》中霍光廢昌邑王立漢宣帝的故事,現取《漢書》現“取經”,宣太後詔令,廢司馬奕為東海王(過了一年又降為海西公),以會稽王司馬昱繼承皇統,是為簡文帝。
王猛有遠謀,他密勸苻堅說:“燕國雖強,但遠非桓溫對手。一旦桓溫進屯洛陽地區,收幽州、冀州之兵,引持並州、豫州的糧粟,肯定會再攻關中,那時我們就大勢去矣。所以,不如現在與燕國合兵以拒桓溫。桓溫敗走,燕國也喪元氣,到時我們再趁機圖之!”
苻堅對王猛言聽計從,派軍二萬前去支援前燕。
桓溫逡巡觀望,耽誤了大好時機,一切皆如郗超所料——先前開鑿的水道(桓公瀆)因為幹旱水位下降,不能再憑此水道運糧。晉將袁真又沒能如期打通石門(汴口),此條水路也斷絕。延至十月,燕將李邽又率兵切斷桓溫陸路糧道。
至此,整個戰事開始向燕軍一方傾斜。
燕將慕容宙率一千騎兵與晉軍相遇,他對屬下說:“晉人輕剽,怯於陷敵,勇於乘退,應先佯敗誘使他們來進擊。”
果然,兩百多燕軍騎兵前來挑戰,打了一會兒就佯裝敗逃。晉軍隨後猛追,正陷慕容宙埋伏圈,一戰就損失幾千人馬,“軍人奪氣”。
接連下來,桓溫數軍皆敗,糧儲不接,聽聞前秦援軍又要趕到,無奈之下,他隻得下令焚毀舟船,盡棄輜重鎧仗,從陸路急行軍撤退。
桓溫從東燕(今河南汲縣)出倉垣,沿途也不敢喝河水,怕燕軍下毒,每每派兵士鑿井取飲。又累又餓隻有一大肚子水飽的晉兵倉皇回逃,日夜兼行,七百裏馬不停蹄。
燕將個個摩掌擦拳,自告奮勇要追殺晉兵。
枋頭之敗阻帝業(2)
燕國吳王慕容垂老謀深算,說:“現在不可急追。桓溫撤兵惶恐,必嚴設後備,挑選精銳軍士殿後,回擊有準備之軍,不易得手。晉兵晝夜疾趨,心中必慶幸我們沒有發兵追及。等他們跑累了,力盡氣衰之時,我們一舉攻擊,肯定大勝。”
於是,慕容垂不慌不忙,親率八千精騎行躡於晉軍之後,一路尾隨。數日之後,思忖晉兵已力乏,慕容垂忙下令:“可以直擊桓溫軍隊!”
於是,燕兵個個揚韁躍馬,手持利矛,在襄邑(今河南睢縣)追及晉軍。晉軍惶急之下,起先還掙紮抵抗,不久,先前回到襄邑東澗的燕國範陽王慕容德四千伏兵也忽然而起,大叫殺至,雙方夾擊,大破晉軍,斬首三萬餘級。逃至譙郡,桓溫軍又遭燕將苟池截擊,又損失上萬人馬。
其實,早在桓溫失敗之前,前秦兩位大臣之間的對話中,早有人預料到日後的結局。前秦太子太傅封孚問另一位大臣申胤:“桓溫士眾強整,乘流猛進,今大軍逡巡高岸,兵不接刃,結果會如何呢?”申胤答道:“從桓溫現在的勢頭,似乎大有可為。但以我的觀點,他必定不會成功。因為晉朝皇室衰弱,桓溫專製其國,晉廷朝臣未必和他同心。所以,桓溫得勝,是晉臣不願見到的結果,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撓其事。同時,桓溫驕而恃眾,怯於應變,以大軍深入,放著好機會不加以利用,反而持重觀望,欲圖不戰而取全勝。如果日後晉軍乏糧,軍心摧沮,肯定會不戰自敗。”申胤一席話,幾乎是百分百預言了枋頭之役。因此,內部之間的三心二意不團結,是東晉群臣一直不能北伐勝利的最關鍵因素。
11月,桓溫收集散餘兵士,在山陽(今江蘇淮安)屯軍,稍稍才能喘口氣。此次北伐,就以桓溫的完全失敗而告終。
大軍顯敗而還,晉帝仍派人攜牛酒至山陽犒軍,並遣會稽王司馬昱於途中迎接桓溫。禍不單行,桓溫之妻南康公主不久也病逝。
桓溫鬱悶至極,深以枋頭之敗為恥。同時,他差遣百姓大築廣陵城,自己率軍移鎮其中。由於屢起兵役,又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困苦,死者近半,一時間遠近嗟怒,桓溫威望漸損。
嗟嘆英雄業不竟(1)
——桓溫的最後結局
桓溫枋頭大敗後,拉不出屎來賴茅房,諉過於人,上表朝廷說是因為袁真沒有打開石門水路,才使晉軍喪失了水上退路,要朝廷治其罪。袁真當然不服,認為桓溫誣陷自己,也上疏“表(桓)溫罪狀”。晉廷不置可否。桓溫雖敗,軍政大權仍齊集手中,故而晉廷根本不敢表態。袁真一怒之下,踞壽春城向前燕投降。
桓溫怒極,提兵而進,費了近一年時間,才於太和六年(371)重新收復壽春,當時袁真已病死,桓溫就殺掉了袁真的兒子袁瑾及其主要謀士朱輔等人。
攻克壽春之後,桓溫問其參軍郗超:“此役足以雪枋頭之恥乎?”
郗超是桓溫肚中蛔蟲一樣的最親密的心腹,當然知道主公有言外之意。不久,兩人夜中密談,郗超說:“明公當天下重任,今以六十之年,敗於枋頭,未建不世之勛。假如您不能行大事,不足以震懾四海民心。”
“我又能怎麽辦呢?”桓溫明知故問。
“明公您不行伊尹、霍光之事(意即廢舊帝立新帝),就不能樹立威權。”
桓溫連連點頭。本來他是想北伐得勝後,即返江東受九錫,然後取晉以代。不料大敗而回,九錫談不上,篡晉的步驟也不得不放慢下來。思來想去,也隻能走廢掉皇帝司馬奕這一步棋。
司馬奕也倒黴。此位皇帝即位未久,一直禮敬桓溫,行政之權也多在會稽王司馬昱等大臣之手,無甚過錯。要說有錯,也就錯在他坐在皇帝的位子上。
公元371年11月,桓溫“以帝素謹無過,而床笫易誣”,就報稱司馬奕一直是陽萎沒有性功能,在藩王位子時與內寵相龍、計好、朱靈寶三人搞同性戀,稱司馬奕與嬪妃所生的三個兒子其實是那三個男相好的種,並稱司馬奕欲立這幾個“雜種”為皇嗣“建儲立王,傾移帝基”。同時,桓溫、郗超還派人在民間散布小道消息,朝野議論紛紛,莫知真偽。
公元371年年底,桓溫親自率兵還於建康,派人給禇太後捎話,要廢掉司馬奕,立元帝少子、會稽王司馬昱為帝,並把已經以皇太後名義寫好的詔書底稿送呈褚氏。
當時,褚太後正在佛堂拜佛,見人送上大司馬“急奏”,連忙起身,依著佛堂門隨便看了幾眼,對來人表示:“我本來就懷疑有此事。”這位太後深知晉室不興,權臣勢重,司馬奕又非自己親生,阻止也無濟於事,不如順水推舟。褚太後提筆在詔糙上寫下數字:“未亡人(褚後自稱)罹此百憂,感念存沒,心焉如割。”意即表示贊同廢立之舉。
古代中國,廢立皇帝是天大的事情,桓溫權力再大,也要走太後這道“手序”。送呈詔糙之前,桓溫還怕褚太後有異議,“悚動流汗,見於顏色”。看見詔書被褚太後簽字批準,桓溫大喜。
公元371年陰曆十五乙酉,桓溫集百官於朝堂,宣示太後的廢立之詔。在晉代,先前還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莫有識其故者,百官震慄。(桓)溫亦色動,不知所為”。這下倒好,大事決定下來,廢立程序沒一個知道。倒是尚書左仆she王彪之知道其事不可逆轉,就建議按照《漢書》中霍光廢昌邑王立漢宣帝的故事,現取《漢書》現“取經”,宣太後詔令,廢司馬奕為東海王(過了一年又降為海西公),以會稽王司馬昱繼承皇統,是為簡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