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歷史散文集之混亂年代的複雜人性 作者: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401年8月,明將盛庸檄令大同守將房昭引兵入紫荊關,侵擾保定諸縣,並於易縣西水寨駐兵。西水寨地處萬山從中,易守難攻,可窺伺北平,相機而動。朱棣聽聞此訊,深知保定是股肱郡,保定一失,北平必危,於是,燕軍班師。
燕軍渡過滹沱河,至完縣,增兵鎮守保定。行軍路上,朱棣還派三萬精騎邀擊明將吳傑給房昭發去的大批糧餉,圍困西水寨。吳傑派人來援,快趕到金水寨時遭燕兵埋伏,被殺得大敗,金水寨守軍“望見大駭,與真定兵俱潰”。此戰燕軍斬首萬餘級,明軍摔下山崖又死近萬人,除房昭外,多名高級將校被生俘。得勝之後,燕軍還師北平。
1401年12月,建文帝又派忠心耿耿的駙馬都尉梅殷鎮守淮安,募兵四十萬,駐軍淮上以扼燕軍。
至此,燕王朱棣起兵三年,雖然多次大勝明軍,“但所得土地僅永平、大寧、保定,旋得旋棄,戰死者甚眾。”明軍雖屢遭挫敗,但“分布頻盛,時時告捷”,又是擁正朔的正規軍,名正言順,從整體形勢講朱棣並沒有任何優勢。如果戰事一拖再拖,燕兵疲敞,人心離散,沒準就會殺出幾個軍將剁砍朱棣父子人頭以取富貴。
最最緊要關頭,建文帝宮內的太監幫了朱棣天大的忙。“帝禦內臣甚嚴,皆怨望。”建文帝稟承老皇帝朱元璋旨意,嚴防太監幹政,隻當他們是供灑掃的奴僕而已。同時,建文帝又嚴懲冒皇帝名義出外勒索的宦官頭目,使得這些不男不女的傢夥心中充滿怨毒,紛紛派人到朱棣處示好,告之“金陵空虛”,建議燕軍“乘間疾進”。
一席話點醒夢中人!朱棣決計直趨金陵,準備與建文帝臨江決戰,拚個魚死網破。
建文四年(1402年)初,朱棣提兵出北平。燕軍士氣高昂,先在槁城破明兵,斬首四千,緊接著又破衡水、下東阿、陷沛縣,並在鄒縣以十二騎大破明軍遠糧的後勤士兵三多人,直圍徐州。徐州明兵破膽,龜縮城內不敢戰。燕軍繞過徐州,徑趨宿州。
燕軍行至淝河,明將平安率軍四萬躡隨其後。觀察地形後,朱棣判斷道:“濱河地帶多樹木,敵兵必疑我軍設伏,淝河地平少樹,彼不疑,可伏兵。”他親師精兵兩萬,持三日糧,至淝河設伏。臨行,他囑戒諸將,一俟燕兵與敵軍開戰,立即在一路上命未投入戰鬥的士兵齊舉火炬,以驚嚇明軍。
平安明軍將至,朱棣又派數百燕軍快馬迎前,見了明軍,故作驚慌狀,丟下大批看似像金帛的袋子,掉轉馬頭逃走,以誘引明軍入伏擊圈。明軍士兵紛紛下馬,爭搶大袋子裏的“貨物”。打開一看全是爛糙。這樣一來,明軍騎陣稍亂。喧譁之間,已入燕軍埋伏圈。
一聲鑼響,燕兵躍起,平安所率明軍知道中計,掉頭就走。平安自率三千騎兵奔亡於北岸,燕王朱棣僅以數十騎人馬,橫擋住平安去路。平安手下有員蒙古族勇將名叫火耳灰,先前也在燕王手下為將。入侍京師數年,被建文帝派到平安手下充當主力。火耳灰識得燕王麵目,手執長槊就奔朱棣奔來。朱棣手下燕將童信一箭she中火耳灰的坐騎,燕兵生擒火耳灰。火耳灰的部曲哈三貼木耳也很勇猛,見主將被擒,也策馬殺到,又被燕軍she落馬下生俘。明軍見狀驚恐,大敗而去。
當晚,朱棣釋放火耳灰等人,並以這些憨厚忠勇的蒙古人為貼身侍衛,諸將勸他小心,朱棣不聽。北人質魯樸實,朱棣看準了這點,故而用人不疑。
朱棣揮師臨淮,大破明軍後勤部隊。明兵部尚書鐵鉉率部來迎,燕軍交戰失利,危急之間,朱棣幸得火耳灰等蒙古侍衛翼護,有驚無險。(火耳灰報恩也真快)
1402年5月,明將平安在小河南岸紮營,燕軍於河北岸駐營。各自準備後,雙方於清早交戰。混戰之間,平安左刺右殺,在北阪和燕王朱棣馬頭相對,此時,平安也顧不得“莫傷朕叔父”的詔令,舉槊急擊,數次差點刺中朱棣。遇見對方動真格的,朱棣身手再好,心中也十分著慌。幸虧燕軍蕃騎指揮王騏趕到,躍馬直衝平安,平安坐騎又蹶了一下,朱棣才逃得一命。
雙方大戰一整天,各有死傷。“於是南軍(明)駐橋南,北軍(燕)駐橋北,相持者數日。”不久,明軍糧盡,燕兵乘間襲擊。恰適明將徐輝祖軍至,雙方又大戰於齊眉山,“自午至酉,勝負相當”。亂戰之中,燕將王真、陳文、李斌等人都臨陣被殺,諸將心生恐懼,紛紛勸朱棣:“我軍深入日久,暑雨連綿,淮土蒸濕,疾疫多發,不如回軍至小河之東,休息士馬,再作打算。”
朱棣堅持前進,他說:“兵事有進無退!現在我軍勝勢已見,如果反而掉頭北返,軍心馬上解體!”眾人之中,隻有燕將朱能堅決站在燕王一邊,苦勸諸將再做堅持,莫生退心。
建文朝臣也探知消息,知道燕軍正在苦撐,敗象已露,就勸建文帝說:“燕軍很快就要敗北,京師不可無良將。”建文帝不知兵,馬上下詔召回徐輝祖軍入衛京師,小河戰場隻剩下何福所率一支孤軍與燕軍相持。
雙方對壘期間,燕王朱棣令軍士進行休整,又廣賜財物,收買軍心。明軍由於畏戰,往往掘塹作壘為營,軍士白日黑夜都不得喘息,虛疲人力,往往真到做戰時全無體力。
由於日久乏糧,明將何福下令移營至靈壁就糧。當時,明將平安師騎兵六萬人,護送大量運糧兵車前往何福營中。朱棣偵知消息後,派精兵萬餘人阻擋平安援兵,並派朱高煦伏兵林間,等候雙方混戰後明軍疲憊時忽然殺出助戰。
燕王朱棣安排停當後,率師逆戰,兩翼騎兵扇形排開,直殺明運糧援兵。平安引軍突至,截殺燕兵一千多人。朱棣見狀,忙命步軍縱擊,橫貫明軍大陣,截斷其軍。明將何福見仗已開打,就也率軍出壁而戰,與平安合擊燕軍,又殺燕兵千餘,燕軍小卻。
朱高煦見雙方打得火候差不多,趁明軍喘息之際,忽然率生力燕軍加入戰鬥,朱棣又率後退的燕兵急轉身,一齊掩殺明軍。“(何)福等大敗,殺傷萬餘人,喪馬三千餘匹,燕師盡獲其糧餉。”
何福所率的明軍逃入營壘後,餓得雙眼發藍。眾將集合議事,決定轉天突圍,聞炮聲即開門衝出。沒等天亮,朱棣已指揮大軍進攻明營,諸將先登,兵士蟻附。燕軍發三震炮,何福部下明軍誤認為是自己軍營突圍的炮號,爭相推營門衝去,“門塞不得出,營中紛擾,人馬墜壕塹皆滿”,燕兵乘勢大擊,明軍一敗塗地。除何福一人僥倖逃脫外,由於營中馳馬不便,大將平安、陳暉都多名明將皆被燕軍生擒。至此,明軍主力幾乎喪失大半。
看見被捆縛押入大帳的平安,燕王朱棣笑問道:“淝河之戰,公馬不躓,何以遇我?”
平安朗聲大言:“刺殿下如拉朽耳!”
麵對如此忠貞不屈之士,朱棣本人也不得不心生讚嘆:“高皇帝(朱元璋)好養壯士!”命人送平安於北平關押,未加殺害。(平安,安徽滁州人,小字保兒。其父平定從太祖朱元璋起兵,與大將常遇春進攻元大都時戰死。平安當初還做過朱元璋養子,驍勇善戰,力大無比。他以列將征燕,多次擊敗燕軍。燕軍有一勇將王真,朱棣常誇示人說:“諸將奮勇如王真,何事不成!”淝河之戰,平安單騎挑王真於馬上,勇冠諸軍。因此,燕軍見平安被擒,軍中歡呼動地,紛紛大叫:“吾輩自此就安全了!”朱棣為收買人心,當時把平安械送北平。稱帝之後,還以平安為北平都指揮使,不久就改授後府都督僉事(人武部長)的虛職。永樂七年,朱棣巡視北京,快入城時,見章奏中還有平安的名字,使對左右說:“平保兒尚在耶?”平安聞訊,知道朱棣仍懷嫌猜,馬上自殺身亡。朱棣外寬內忌,由此也可見一斑)
燕軍渡過滹沱河,至完縣,增兵鎮守保定。行軍路上,朱棣還派三萬精騎邀擊明將吳傑給房昭發去的大批糧餉,圍困西水寨。吳傑派人來援,快趕到金水寨時遭燕兵埋伏,被殺得大敗,金水寨守軍“望見大駭,與真定兵俱潰”。此戰燕軍斬首萬餘級,明軍摔下山崖又死近萬人,除房昭外,多名高級將校被生俘。得勝之後,燕軍還師北平。
1401年12月,建文帝又派忠心耿耿的駙馬都尉梅殷鎮守淮安,募兵四十萬,駐軍淮上以扼燕軍。
至此,燕王朱棣起兵三年,雖然多次大勝明軍,“但所得土地僅永平、大寧、保定,旋得旋棄,戰死者甚眾。”明軍雖屢遭挫敗,但“分布頻盛,時時告捷”,又是擁正朔的正規軍,名正言順,從整體形勢講朱棣並沒有任何優勢。如果戰事一拖再拖,燕兵疲敞,人心離散,沒準就會殺出幾個軍將剁砍朱棣父子人頭以取富貴。
最最緊要關頭,建文帝宮內的太監幫了朱棣天大的忙。“帝禦內臣甚嚴,皆怨望。”建文帝稟承老皇帝朱元璋旨意,嚴防太監幹政,隻當他們是供灑掃的奴僕而已。同時,建文帝又嚴懲冒皇帝名義出外勒索的宦官頭目,使得這些不男不女的傢夥心中充滿怨毒,紛紛派人到朱棣處示好,告之“金陵空虛”,建議燕軍“乘間疾進”。
一席話點醒夢中人!朱棣決計直趨金陵,準備與建文帝臨江決戰,拚個魚死網破。
建文四年(1402年)初,朱棣提兵出北平。燕軍士氣高昂,先在槁城破明兵,斬首四千,緊接著又破衡水、下東阿、陷沛縣,並在鄒縣以十二騎大破明軍遠糧的後勤士兵三多人,直圍徐州。徐州明兵破膽,龜縮城內不敢戰。燕軍繞過徐州,徑趨宿州。
燕軍行至淝河,明將平安率軍四萬躡隨其後。觀察地形後,朱棣判斷道:“濱河地帶多樹木,敵兵必疑我軍設伏,淝河地平少樹,彼不疑,可伏兵。”他親師精兵兩萬,持三日糧,至淝河設伏。臨行,他囑戒諸將,一俟燕兵與敵軍開戰,立即在一路上命未投入戰鬥的士兵齊舉火炬,以驚嚇明軍。
平安明軍將至,朱棣又派數百燕軍快馬迎前,見了明軍,故作驚慌狀,丟下大批看似像金帛的袋子,掉轉馬頭逃走,以誘引明軍入伏擊圈。明軍士兵紛紛下馬,爭搶大袋子裏的“貨物”。打開一看全是爛糙。這樣一來,明軍騎陣稍亂。喧譁之間,已入燕軍埋伏圈。
一聲鑼響,燕兵躍起,平安所率明軍知道中計,掉頭就走。平安自率三千騎兵奔亡於北岸,燕王朱棣僅以數十騎人馬,橫擋住平安去路。平安手下有員蒙古族勇將名叫火耳灰,先前也在燕王手下為將。入侍京師數年,被建文帝派到平安手下充當主力。火耳灰識得燕王麵目,手執長槊就奔朱棣奔來。朱棣手下燕將童信一箭she中火耳灰的坐騎,燕兵生擒火耳灰。火耳灰的部曲哈三貼木耳也很勇猛,見主將被擒,也策馬殺到,又被燕軍she落馬下生俘。明軍見狀驚恐,大敗而去。
當晚,朱棣釋放火耳灰等人,並以這些憨厚忠勇的蒙古人為貼身侍衛,諸將勸他小心,朱棣不聽。北人質魯樸實,朱棣看準了這點,故而用人不疑。
朱棣揮師臨淮,大破明軍後勤部隊。明兵部尚書鐵鉉率部來迎,燕軍交戰失利,危急之間,朱棣幸得火耳灰等蒙古侍衛翼護,有驚無險。(火耳灰報恩也真快)
1402年5月,明將平安在小河南岸紮營,燕軍於河北岸駐營。各自準備後,雙方於清早交戰。混戰之間,平安左刺右殺,在北阪和燕王朱棣馬頭相對,此時,平安也顧不得“莫傷朕叔父”的詔令,舉槊急擊,數次差點刺中朱棣。遇見對方動真格的,朱棣身手再好,心中也十分著慌。幸虧燕軍蕃騎指揮王騏趕到,躍馬直衝平安,平安坐騎又蹶了一下,朱棣才逃得一命。
雙方大戰一整天,各有死傷。“於是南軍(明)駐橋南,北軍(燕)駐橋北,相持者數日。”不久,明軍糧盡,燕兵乘間襲擊。恰適明將徐輝祖軍至,雙方又大戰於齊眉山,“自午至酉,勝負相當”。亂戰之中,燕將王真、陳文、李斌等人都臨陣被殺,諸將心生恐懼,紛紛勸朱棣:“我軍深入日久,暑雨連綿,淮土蒸濕,疾疫多發,不如回軍至小河之東,休息士馬,再作打算。”
朱棣堅持前進,他說:“兵事有進無退!現在我軍勝勢已見,如果反而掉頭北返,軍心馬上解體!”眾人之中,隻有燕將朱能堅決站在燕王一邊,苦勸諸將再做堅持,莫生退心。
建文朝臣也探知消息,知道燕軍正在苦撐,敗象已露,就勸建文帝說:“燕軍很快就要敗北,京師不可無良將。”建文帝不知兵,馬上下詔召回徐輝祖軍入衛京師,小河戰場隻剩下何福所率一支孤軍與燕軍相持。
雙方對壘期間,燕王朱棣令軍士進行休整,又廣賜財物,收買軍心。明軍由於畏戰,往往掘塹作壘為營,軍士白日黑夜都不得喘息,虛疲人力,往往真到做戰時全無體力。
由於日久乏糧,明將何福下令移營至靈壁就糧。當時,明將平安師騎兵六萬人,護送大量運糧兵車前往何福營中。朱棣偵知消息後,派精兵萬餘人阻擋平安援兵,並派朱高煦伏兵林間,等候雙方混戰後明軍疲憊時忽然殺出助戰。
燕王朱棣安排停當後,率師逆戰,兩翼騎兵扇形排開,直殺明運糧援兵。平安引軍突至,截殺燕兵一千多人。朱棣見狀,忙命步軍縱擊,橫貫明軍大陣,截斷其軍。明將何福見仗已開打,就也率軍出壁而戰,與平安合擊燕軍,又殺燕兵千餘,燕軍小卻。
朱高煦見雙方打得火候差不多,趁明軍喘息之際,忽然率生力燕軍加入戰鬥,朱棣又率後退的燕兵急轉身,一齊掩殺明軍。“(何)福等大敗,殺傷萬餘人,喪馬三千餘匹,燕師盡獲其糧餉。”
何福所率的明軍逃入營壘後,餓得雙眼發藍。眾將集合議事,決定轉天突圍,聞炮聲即開門衝出。沒等天亮,朱棣已指揮大軍進攻明營,諸將先登,兵士蟻附。燕軍發三震炮,何福部下明軍誤認為是自己軍營突圍的炮號,爭相推營門衝去,“門塞不得出,營中紛擾,人馬墜壕塹皆滿”,燕兵乘勢大擊,明軍一敗塗地。除何福一人僥倖逃脫外,由於營中馳馬不便,大將平安、陳暉都多名明將皆被燕軍生擒。至此,明軍主力幾乎喪失大半。
看見被捆縛押入大帳的平安,燕王朱棣笑問道:“淝河之戰,公馬不躓,何以遇我?”
平安朗聲大言:“刺殿下如拉朽耳!”
麵對如此忠貞不屈之士,朱棣本人也不得不心生讚嘆:“高皇帝(朱元璋)好養壯士!”命人送平安於北平關押,未加殺害。(平安,安徽滁州人,小字保兒。其父平定從太祖朱元璋起兵,與大將常遇春進攻元大都時戰死。平安當初還做過朱元璋養子,驍勇善戰,力大無比。他以列將征燕,多次擊敗燕軍。燕軍有一勇將王真,朱棣常誇示人說:“諸將奮勇如王真,何事不成!”淝河之戰,平安單騎挑王真於馬上,勇冠諸軍。因此,燕軍見平安被擒,軍中歡呼動地,紛紛大叫:“吾輩自此就安全了!”朱棣為收買人心,當時把平安械送北平。稱帝之後,還以平安為北平都指揮使,不久就改授後府都督僉事(人武部長)的虛職。永樂七年,朱棣巡視北京,快入城時,見章奏中還有平安的名字,使對左右說:“平保兒尚在耶?”平安聞訊,知道朱棣仍懷嫌猜,馬上自殺身亡。朱棣外寬內忌,由此也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