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後,惠帝永寧二年(公元302年),河間王司馬在(左禺右頁)長史李含的慫勇下起兵。李含出主意說:“成都王司馬穎是皇帝至親,齊王司馬冏越親而專權,朝野怨恨,現在發檄長沙王司馬討攻齊王,齊王必會先幹掉長沙王,我們因此再以此罪除掉齊王,擁戴成都王入京,以安社稷。”


    河間王司馬本來(左禺右頁)就是趙王司馬倫親信,當時也是因形勢所逼才不得已加入討趙王的軍隊,齊王對他一直懷恨在心。至此,他覺得時機成熟,派部將李含、張方為先鋒,率軍直奔洛陽,同時,他遣使邀成都王司馬穎一起發兵。盧誌諫勸,司馬穎不聽,準備兵馬待發。


    河間王部將李含、張方臨近洛陽屯軍,便發檄讓長沙王司馬義攻討齊王司馬冏。兩位王爺本來同時在京,關係還不錯,但齊王認為長沙王與成都王是兄弟(同父異母),便先下手為強,派人攻襲長沙王。“(司馬)義身長七尺五寸,開朗果斷,才力絕人,虛心下士,甚有名譽”,他率百餘人飛馳入宮,關閉諸門,“奉天子攻大司馬府”。有皇帝在手,一下子就轉被動為主動。當夜,城內大戰,齊王稱“長沙王矯詔”,長沙王稱“大司馬(齊王)謀反”,飛矢雨集,火光沖天。在上東門樓上哆嗦避難的惠帝又被嚇了一巨跳,“矢集禦前,群臣死者相枕”。


    連戰三日,齊王部隊大敗,司馬冏被自己的長史趙淵執送入宮。“(司馬)冏至殿前,帝惻然,欲活之”,傻冒皇帝也知道好壞,這位堂兄擁立自己復位,很想活他一命。“(司馬)義趣左右牽出”,斬於閶闔門下,循首六軍示眾。齊王司馬冏是八王中第四個死掉的王爺。


    河間王司馬的部(左禺右頁)將李含、張言等人聞知齊王已死,就引兵還據長安。


    才過半年多,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8月,因長史李含等人為長沙王司馬義所殺,河間王司馬又起(左禺右頁)兵討伐。成都王雖一直在鄴城,但恃功驕奢,起先還能“遙製朝廷”,但隨著長沙王司馬義翅膀漸硬,兄弟生出嫌隙,於是成都王附和河間王,共同前往洛陽討伐長沙王。盧誌諫勸,司馬穎不聽。


    河間王司馬以張(左禺右頁)方為都督,將兵七萬自幽穀東趨洛陽;成都王司馬穎引軍屯朝歌,以陸機為前將軍、前鋒都督,率二十多萬人南向洛陽。


    眾人大戰,死傷數萬。長沙王手中有惠帝這張王牌,關鍵戰鬥皆在軍中顯耀皇帝旗鼓。建春門一戰,陸機大敗,“赴七裏澗,死者如積,水為之不流。”由於陸機兄弟與成都王司馬穎的太監孟玖不合,孟玖就說陸機有貳心想聯合長沙王謀反。成都王沒主見,下令誅殺二陸兄弟及其三族。殺頭之前,大才子陸機嘆道:“華亭鶴唳,可復聞乎!”與當年鹹陽市上被腰斬的秦朝丞相所發黃犬之嘆,大相類似。知退不退,後悔無及!


    打敗成都王派來的陸機,長沙王司馬義深覺惠帝這個幌子確實好用,又“奉帝攻張方,(張)方兵望見乘輿(皇帝禦車)皆退車,(張)方軍大敗。”


    雙方僵持不下。長沙王主薄祖逖(聞雞起舞、擊楫中流兩個典故的主人公)建議,派人持詔到西北,命雍州刺史劉忱起兵襲擊河間王司馬(左禺右頁)的後方,這樣,張方軍不得不回,可解京城之圍。


    長沙王司馬義雖然總是把皇帝大傻哥哥弄在軍中打仗,“而未嚐虧奉上之禮”,服侍周全,禮數不虧,故而“城中糧食日窘,而士卒無離心”,前後斬獲六、七萬人。圍城二王兵馬略盡,張方也準備逃回長安。


    關鍵時刻,本來與長沙王一夥的惠帝族叔東海王司馬越“慮事不濟”,害怕城外二王兵馬越聚越多,就與殿中親將密謀,半夜沖入司馬義房中,把這位俊偉英勇的長沙王捆綁起來,關在金墉城裏,並以皇帝名義下詔免其官職,召成都王司馬穎等入城輔政。“城既開,殿中將士見外兵不盛,悔之,更謀劫出(司馬)義以拒(司馬)穎”。司馬越見情勢不妙,大懼,想殺掉長沙王司馬義以絕眾望。黃門侍郎潘滔(與潘嶽同官同姓同為文人)出個絕好的壞主意,遣人密告張方,借張方之手除掉司馬義。


    張方本性殘暴,派兵從金墉城中押出司馬義,綁縛於城外兵營中,放在火堆上慢慢烤炙而死,時年二十八。“(司馬)義冤痛之聲達於左右,三軍莫不為之垂涕”。八王之中,長沙王司馬義是第五個被幹掉的。


    交戰中數次大敗的成都王司馬穎此刻得意,耀武揚威入京師後,又還鎮於鄴城。“詔以(司馬)穎為丞相,加東海王(司馬)越守尚書令。”司馬穎又派親信將領石超守洛陽十二城門,“殿中宿所忌者,穎皆殺之;悉代去宿衛兵”。並廢齊王所立的皇太子為清河王,河間王司馬也乖(左禺右頁)間買好,表請立司馬穎為皇太弟,“詔從之”。


    西北方麵,河間王司馬屢為(左禺右頁)劉枕所敗,急召張方還長安。張方臨行,掠劫洛陽宮中男女萬餘人而去,途中乏食,便殺掉掠來的男女夾雜牛羊肉充當軍糧。到關中後,張方與司馬(左禺右頁)雙方合軍,大敗劉枕,腰斬殺掉了這位雍州刺史。


    “太弟(司馬)穎僭侈日甚,嬖倖用事,大失眾望。”居於京中的東海王司馬越也久有自固之心,於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秋天勒兵入雲龍門,聲討成都王,並恢復司馬覃的皇太子身份。司馬越還效仿司馬義,“奉帝北征”,挾十餘萬軍隊直撲鄴城。洛陽城內為司馬穎守城門的石超早已聞訊跑出,逃回鄴城。司馬穎給他五萬兵,命他迎擊司馬越。


    雙方兵馬在盪陰(今河南湯陰)相遇,石超大敗司馬越軍。混亂之中,晉惠帝車倒糙中,臉上中刀,身中三箭,狼狽不堪。“百官侍禦皆散”,惟有侍中嵇紹“下馬登輦,以身衛帝”。兵士把嵇詔從車上拉下,用刀亂砍,惠帝高叫:“忠臣也,勿殺!”兵士們回答,“奉太弟令,惟不犯陛下一人”。嵇紹死於亂刀之下,“血濺帝衣”。不久,司馬穎派盧誌找到坐在糙中嚎啕大哭的惠帝,移至鄴城。“左右欲浣帝衣,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書至此,史臣也慨嘆:孰言惠帝憨愚哉!


    嵇詔之父嵇康當初在魏末不與司馬氏合作,受誣被殺;嵇紹純臣,盡忠司馬氏而死,可謂君子偉丈夫,難怪日後文天祥在《正氣歌》詩中也以他為忠臣樣板。


    東海王司馬越從洛陽出兵時,河間王司馬(左禺右頁)已派張方襲取了洛陽。兵敗的司馬越隻得逃回自己的封地東海(今山東郯城)。按常理,司馬越這個宗室疏宗已經敗成定局,怎麽也不能再緩過神來扳動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左禺右頁)。


    但歷史總是存在那樣的偶然性,時任都督幽州諸軍事的王浚坐山觀虎鬥之餘,在邊疆地區聯合鮮卑、烏桓部落騎兵,與東海王司馬越的弟弟東贏公司馬騰合兵,南下進攻鄴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散文集之混亂年代的複雜人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毅並收藏歷史散文集之混亂年代的複雜人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