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帝繼位,左良玉自恨無策立之功,本來不贊成,後因湖廣巡撫何騰蛟、巡按黃澍苦勸,他勉強上表擁戴,被進封為“寧南侯”。但是,弘光帝、馬士英等人,對他最有戒防之心。


    亂世重武將,可南明相比南宋,遠遠不如。宋高宗趙構偏安江南,殺一嶽飛易如反掌。弘光帝坐據南京,卻隻能聽任四鎮及左鎮跋扈稱雄。所以,孱主之於強藩,恰如慈母之於驕子。


    日後,南明數帝,均在武將武夫掌握之中,所以日益衰弱,次第以亡。


    以劉澤清為例,此人原本書生意氣,年輕時候因為猜忍好鬥,被學政禁止參加考試,無奈之下,他才改武科。從骨子裏,他對士人有極大的反感。所以,麵見弘光帝後,這個武臣竟敢說出這樣的話:“祖宗天下,為白麵書生壞盡。此輩宜束之高閣,待臣等殺賊後,再逐次擇用,故請罷製科。”


    由於他先前在崇禎朝曾為東林黨人排擠,故而不遺餘力與馬士英站在同一戰線,盡顯武將驕橫。


    有樣學樣,其餘三鎮軍頭,曾與劉澤清一起,在黨爭最激烈時,聯合上疏,指斥薑曰廣、劉宗周“謀危社稷”。這種武將彈劾文臣的“本末倒置”,在以前的明朝政治中,從未出現過。此時擁兵自重的軍閥們,竟然肆無忌憚。


    同時,四鎮之間,為爭奪地盤,擴充勢力,相互間多有磨擦、衝突,幾乎釀成內亂。黃得功、高傑二部火併,差點造成兩支軍隊幾十萬人之間的混戰,如無史可法從間彌fèng,當時窩裏死鬥幾不可免。


    欲向江南爭半壁(18)


    但話又說回來,倘使無東林黨和史可法等人的私心,弘光帝依倫序順利繼統,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四鎮參與“策立”而造成的擁功自專。所以,追根溯源,史可法真正難逃其責。


    高傑駐揚州,黃得功駐儀征,本來就是史可法安排牽製高傑。與黃得功同宗的明朝登萊總兵黃蜚想入南京覲見弘光帝,怕路中為高傑、劉良佐等人劫掠,就寫信給黃得功,讓他接應一下自己。黃得功率三百精騎出迎,至距邗關五十裏以外的土橋時,飲馬吃飯,高傑派出大隊人馬突然殺出,矢石如雨一般密集,盡殺黃得功三百精騎。幸虧黃得功本人悍勇,隻身逃免。高傑乘勝,又趁黃得功離鎮,派大兵進襲儀征,反被早已有備的黃軍打得大敗而逃,千餘人被殲。於是,二部將領各自整軍備馬,意欲仇殺。


    史可法無奈,親自至儀徵調停,苦勸苦說,表明天下人皆知土橋之變曲在高傑,並自己出銀償補黃得功馬價,黃得功勉強接受。最終,高傑也受史可法勸說,送千金與黃母作壽,二人之間仇怨才稍稍得釋。但高、黃二部,已經是勢不兩立。史可法隻得調黃得功移駐廬州,派高傑移鎮徐州。


    諸鎮軍閥,各自擁兵自重,他們在軍事上毫無作為,軍餉開支卻極大,使得南明政府捉襟見肘,入不敷出。羊毛自然出在羊身上。由此,江南百姓,頓入膏火之中,倍受壓榨。


    南明賦稅倍增,百姓骨髓殆盡,家財糧食,全被政府搜刮,以奉養這些驕兵悍將。即使是豐年,江南一帶的財賦僅僅600萬兩白銀,可四鎮及左良玉的軍隊,竟然需要700萬兩白銀來養,所以,南明隻得依靠對江南百姓加征賦稅,來滿足軍需。


    清朝方麵,馬不停蹄,一直處於高度的緊張和亢奮之中,連連占有山東、山西大部分地區。由於弘光朝廷“借虜滅寇”的基本政策,南明軍隊上下醉生夢死,根本不向北方推進,任由山東、河南日漸成為清朝的穩固統治區。


    1644年陰曆十月十二日的懷慶戰役,大順軍獲得大勝,攻克沁陽,一下子讓多爾袞大驚,從而把所有重兵皆調入陝地,合擊李自成餘部。倘若弘光君臣審時度勢,即使打最簡單的人海戰術,也能向北方躍進一大步,最差也能把防線推至黃河岸邊。彼時,北直隸、山東、河南東部等地,清軍兵單力虛。


    可笑的是,弘光君臣小人心態,存有坐山觀虎鬥之幸災樂禍之心,誰也不懂在大亂之中設法保有第三種力量的絕對重要性,任由清軍放心大膽傾注全部老本在陝西追圍大順軍決戰。


    喪鍾,不僅僅為大順軍李自成而鳴,也將為南明弘光朝廷而鳴。


    1645年三月,被清軍追著打的李自成統大順餘部跑到襄陽,向漢川開進,在清河口大敗左良玉部。


    打不過李自成,左良玉部既不防“賊”也不擊“虜”,反而借“北來太子案”,乘船蔽江而下,直殺南京去“清君側”。


    不久,李自成在湖北通山遇襲被殺。大順標誌性人物的死亡,也宣告了這個政權的落幕。


    清廷的注意力,立刻全部指向了南京。


    以下犯上窩裏鬥


    ——許定國殺高傑的“睢州之變”


    許定國在睢州誘殺高傑事件,是南明弘光朝一個事關全局的大事件。


    高傑在前文中有敘述,這裏要細講一下許定國其人。


    許定國,字膚公,是河南太康人,出身貧寒,少入行伍,膂力過人,據說能雙手舉起千斤大鍾,所以有“許千斤”的綽號。


    此人年輕時,一直在明朝遼東的軍隊中闖蕩,因在山東平滅白蓮教有功,得升為副總兵。崇禎初年,他被調任河南,大概是從崇禎六年呆到崇禎十二年。其間,許定國一直同農民軍作戰,並取得了太康之戰的勝利。


    總起來講,許定國戰績一般,主要與農民軍周旋而已,但個人勢力日益積攢。


    崇禎帝在河南新設河南總兵,委與原為河南巡撫的張任學,把時為“署鎮”的許定國調往山西。崇禎十四年(1641年),許定國才被實授為山西總兵,當其時,他已年近七十。


    不久,由於李自成在河南展開猛烈進攻,困圍開封,明廷命令許定國率五千精兵從山西趕往河南進行援助。此時的許定國,心懷簡慢,上疏崇禎帝,要求朝廷先發賞銀賞緞和銀牌。出於事急,明廷兵部滿足了許定國的要求,湊銀湊物運至山西。


    許定國卻得錢得物不使勁,行至山西沁水時,他就開始磨蹭、拖延,並暗中唆使部下士兵譁變。然後,他本人就以安撫為名,長時間在沁水一帶逗留觀變,生怕臨老死在河南的農民軍刀下。


    明廷兵科給事中不久上疏劾奏許定國“挾非分之賞,率援汴之師,陰縱士卒而歸,藉口招安,逍遙河上”。


    由於事實清楚,許定國被明廷逮入北京,下獄論死。如果在平常,老匹夫肯定難逃鬧市中劊子手的大刀。


    但是,崇禎十六年,李自成農民軍在河南大敗明軍後直撲陝西,擊死明朝大帥孫傳庭,進軍延安、榆林後,直向山西進發。


    病急亂投醫,事急瞎找人,畢竟許定國是個具有作戰經驗的老將,在兵部尚書張縉彥保舉下,明廷把許定國從獄中放出,授“河南援剿總兵”一職,讓他跟隨兵部右侍郎餘應桂收拾孫傳庭死後留下的殘局。


    欲向江南爭半壁(19)


    餘應桂文臣,又無膽略,沒到山西就止腳不走,很快就被猜忌多疑的崇禎帝削職逮問,這樣一來,許定國上麵沒有了文臣“督師”,重新回到他的老根據地河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亡天下:南明痛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毅/赫連勃勃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毅/赫連勃勃大王並收藏亡天下:南明痛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