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作者:徐磊/梅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業是李仁罕外甥,當時掌握禦林軍。孟昶怕他起內亂,殺李仁罕後不僅沒動他,反而升任他為宰相,以此來麻痹對方。張業權柄在手,全不念老舅被殺的前鑒,更加放肆任性,竟在自己家裏開置監獄,敲骨剝髓,暴斂當地人民,"蜀人大怨".見火候差不多,孟昶就與匡聖指揮使安思謙謀議,一舉誅殺了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權臣。藩鎮大將李肇來朝,自恃前朝重臣,倚老賣老,拄著拐杖入見,稱自己有病不能下拜。聞知李仁罕等人被誅死,再見孟昶時遠遠就扔掉拐杖,跪伏於地,大氣也不敢喘。收拾服貼了父親孟知祥的一幫老臣舊將後,孟昶開始恭親政事,並在朝營增設"舉報箱"以通下情。宋代史臣所作的《新五代史》等史書,總把孟昶說得荒yin不堪,其實是為宋太祖代蜀找依藉口。據民間野史和一些逸史筆記資料記載,"(孟昶)性明敏,孝慈仁義,能文章,好博覽,有詩才,"可以講,在繼位初期是個不錯的皇帝。他還親寫"戒石銘",頒於諸州邑,戒令官員:"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長,撫養惠綏:政存三異,道在七絲。驅難為深,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侈。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爾俸爾祿,民旨民膏。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由此,可見孟昶愛民之心,在五代十國昏暴之主層出不窮的年代,確實難得可貴。
孟昶雖好文學,但殷鑑不遠,繼位初期他還多次以王衍為戒,常常對左右侍臣講:"王衍浮薄,而好輕艷之詞,朕不為也".為了能使文化經學更加流傳廣泛,孟昶還令人在成都立石經,又刻木版大量印刷古代典籍,宋代刻本最早實際上興起於蜀,後世人言及"宋版",都以蜀本為上佳之品。還有一事值的一提的是,中國人新春貼對聯,也始於這位孟昶,他所撰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如下:"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後晉被契丹滅之後,趁後漢劉知遠立足未穩,孟昶也曾想趁機染指中原,"永日誌欲窺至中甚銳",但終於所將非人,大敗而歸,不能成事。周世宗柴榮在位時,由於孟昶上書不遜,周軍伐蜀,蜀軍大敗,丟掉秦、成、階、鳳四塊土地。情急之下,孟昶忙與南唐、東漢等周邊小國聯合,以謀抵禦。
孟昶在位後期,特別是中原那邊後晉、反漢、後周交替迭興之際,各家都注力中原,無暇顧及川蜀,孟昶的外部壓力減輕,據險一方,正好"關起門來作皇帝",他年青時一直壓抑的"打球走馬"、"好房中術"的壞習慣一下子釋放出來,逐漸奢侈放縱,連尿盆都嵌滿珍珠寶玉做裝飾,豪侈至極。
孟昶有個寵臣名叫王昭遠,"惠黠陰柔",自小就伺侯孟昶,兩人一起長大,深受孟昶親狎。後來,權高位重的朝廷樞密使一職缺空,孟昶竟讓王昭遠補缺,事無大小,一以委之。國庫全帛財物,任其所取,從不過問。
如果王昭遠僅僅是個智識庸下的寵臣,也不會惹出太多事端,偏偏這小子平素還好讀兵書,裝模作樣,處處以諸葛亮自詡。山南節度判官張廷偉知道他的"誌向",乘間拍馬屁獻計:"王公您素無勳業,一下子就擔當樞密使的要職,應該建立大功以塞眾人之口,可以約定漢主(北漢),我們一起出兵夾擊,使中原表裏受敵,能盡得關右之地。"王昭遠大喜,稟明孟昶,獲得同意,便派了三個使臣帶著蠟丸帛書去和北漢密約。不斷,三個使臣中有一個叫越彥韜的,偷偷帶著蠟書逃往宋國,把秘書獻給宋太祖趙匡胤。
立國不久的趙匡胤正愁攻討蜀國無名,得趙彥起獻書後大笑,"吾西討有名矣!"962年11月,宋太祖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為主師,率兵騎六路大軍分路進討,同時,他又下命在汴梁的右掖門為蜀主孟昶修建宅邸,待其歸降,顯示伐蜀的必克之心。
此時的孟昶仍沉浸在溫柔鄉裏,自忖外麵有王昭遠這個"諸葛亮"鎮撫,大可安枕無憂。聽說宋兵來伐,孟昶派大臣李昊"歡送"王昭遠出兵迎敵。王昭遠手執鐵如意,一派儒將派頭,左右前後指揮,看上去很像摸修樣。酒至半酣,王昭遠對李昊講:"我此行出軍,不僅僅是抵禦敵兵,而是想率領這兩、三萬虎狼之師一直前進,奪取中原,易如反掌!""諸葛亮"出發後,孟昶又派他的太子孟玄喆率數萬兵守劍門。大軍出發之際,這位太子爺用豪華的繡輦抬著他好幾個愛姬隨行,並攜帶了大批樂師和樂器,"蜀人見者皆竊笑".隨行大軍也儀甲燦爛,"旗幟悉用文繡,綢其扛以錦",很像是一隻演戲的大部隊。
孟昶渾然不知災禍將至,做了近三十年太平天子,總以為天佑神庇,加之蜀道險遠,定能使宋師無功而返。蜀中清夜之時,與美人花蕊夫人雲雨一度,孟昶慡得可以,作《玉樓春》一首以感懷:"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廉一點月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隻恐流年暗中換。"情景交融,香艷撩人,意境深遠。
這邊後蜀末主正在溫柔鄉中,那邊宋軍節節進取。王全斌等人連取興州等地,一路深入,並修治被蜀軍燒掉的棧道,直取天險大漫天寨。王昭遠來迎擊,三戰三敗,狂跑至利州,宋軍追至。沒辦法,他又繼續狂逃,退保劍門,依恃天險拒守。宋軍從來蘇小路急行軍,忽然出現在蜀軍身後,雙方猝然交戰,王昭遠驚懼交加,癱倒胡床上不能起身。劍門失陷,王昭遠"免胄棄甲而逃",沒多久在東川被宋軍抓獲,"諸葛亮"變成"豬狗浪".
後蜀太子孟元喆一路上笑語喧喧,遊山玩水。忽然劍門敗訊傳來,嚇得他和幾個隨從"棄軍西奔",逃歸成都。
至此,孟昶才如夢方醒,知道宋軍已兵臨城下。惶駭之間,他忙問左右退敵之策。良久,才有一個老將出主意:"東兵(宋軍)遠來,勢不能久,請聚兵堅守以敵之".孟昶思忖半晌,嘆息道:"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不能為吾東向發一矢。現在要拒守孤城,誰能會賣命呢!""德高望重"的蜀國司空李昊勸孟昶"封府庫請降",無奈之下,孟昶隻能聽從,命李昊替自己起糙降表。前蜀王衍滅亡時,降書也是這位李大人所為,因此,有人連夜在李昊大門上寫了幾個大字:"世修降表李家".
四十一年之後,李昊文思不減當年,他攔擻著精神,筆走龍蛇,依仿孟昶的語氣,在降表中寫道:"臣用三皇禦宇,萬邦歸有道之君;五帝垂衣,六合順無為之化。其或未知歷數,猶味存亡,至興天討之師,實懼霆臨之罪。敬祈英睿,俯聽哀鳴。
伏念生自並門,長於蜀地,幸以先君之基構,得從幼歲以纂承;隻知四序以推遷,不識三天之改卜。幼年接位,不識大勢;皇帝明光出震,盛德居幹,聲教被於退荒,度澤流於中外。當凝旒玉殿之始,缺以小事大之儀。
蓋蜀地居偏僻,阻隔徽猷,已慚先見之明,因有後時之責。今則皇威赫怒,聖路風行;幹戈所指而無前,鼙鼓才臨而自潰。山河郡縣,半入於提封;將卒倉儲,盡歸於圖籍。
…爾俸爾祿,民旨民膏。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由此,可見孟昶愛民之心,在五代十國昏暴之主層出不窮的年代,確實難得可貴。
孟昶雖好文學,但殷鑑不遠,繼位初期他還多次以王衍為戒,常常對左右侍臣講:"王衍浮薄,而好輕艷之詞,朕不為也".為了能使文化經學更加流傳廣泛,孟昶還令人在成都立石經,又刻木版大量印刷古代典籍,宋代刻本最早實際上興起於蜀,後世人言及"宋版",都以蜀本為上佳之品。還有一事值的一提的是,中國人新春貼對聯,也始於這位孟昶,他所撰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如下:"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後晉被契丹滅之後,趁後漢劉知遠立足未穩,孟昶也曾想趁機染指中原,"永日誌欲窺至中甚銳",但終於所將非人,大敗而歸,不能成事。周世宗柴榮在位時,由於孟昶上書不遜,周軍伐蜀,蜀軍大敗,丟掉秦、成、階、鳳四塊土地。情急之下,孟昶忙與南唐、東漢等周邊小國聯合,以謀抵禦。
孟昶在位後期,特別是中原那邊後晉、反漢、後周交替迭興之際,各家都注力中原,無暇顧及川蜀,孟昶的外部壓力減輕,據險一方,正好"關起門來作皇帝",他年青時一直壓抑的"打球走馬"、"好房中術"的壞習慣一下子釋放出來,逐漸奢侈放縱,連尿盆都嵌滿珍珠寶玉做裝飾,豪侈至極。
孟昶有個寵臣名叫王昭遠,"惠黠陰柔",自小就伺侯孟昶,兩人一起長大,深受孟昶親狎。後來,權高位重的朝廷樞密使一職缺空,孟昶竟讓王昭遠補缺,事無大小,一以委之。國庫全帛財物,任其所取,從不過問。
如果王昭遠僅僅是個智識庸下的寵臣,也不會惹出太多事端,偏偏這小子平素還好讀兵書,裝模作樣,處處以諸葛亮自詡。山南節度判官張廷偉知道他的"誌向",乘間拍馬屁獻計:"王公您素無勳業,一下子就擔當樞密使的要職,應該建立大功以塞眾人之口,可以約定漢主(北漢),我們一起出兵夾擊,使中原表裏受敵,能盡得關右之地。"王昭遠大喜,稟明孟昶,獲得同意,便派了三個使臣帶著蠟丸帛書去和北漢密約。不斷,三個使臣中有一個叫越彥韜的,偷偷帶著蠟書逃往宋國,把秘書獻給宋太祖趙匡胤。
立國不久的趙匡胤正愁攻討蜀國無名,得趙彥起獻書後大笑,"吾西討有名矣!"962年11月,宋太祖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為主師,率兵騎六路大軍分路進討,同時,他又下命在汴梁的右掖門為蜀主孟昶修建宅邸,待其歸降,顯示伐蜀的必克之心。
此時的孟昶仍沉浸在溫柔鄉裏,自忖外麵有王昭遠這個"諸葛亮"鎮撫,大可安枕無憂。聽說宋兵來伐,孟昶派大臣李昊"歡送"王昭遠出兵迎敵。王昭遠手執鐵如意,一派儒將派頭,左右前後指揮,看上去很像摸修樣。酒至半酣,王昭遠對李昊講:"我此行出軍,不僅僅是抵禦敵兵,而是想率領這兩、三萬虎狼之師一直前進,奪取中原,易如反掌!""諸葛亮"出發後,孟昶又派他的太子孟玄喆率數萬兵守劍門。大軍出發之際,這位太子爺用豪華的繡輦抬著他好幾個愛姬隨行,並攜帶了大批樂師和樂器,"蜀人見者皆竊笑".隨行大軍也儀甲燦爛,"旗幟悉用文繡,綢其扛以錦",很像是一隻演戲的大部隊。
孟昶渾然不知災禍將至,做了近三十年太平天子,總以為天佑神庇,加之蜀道險遠,定能使宋師無功而返。蜀中清夜之時,與美人花蕊夫人雲雨一度,孟昶慡得可以,作《玉樓春》一首以感懷:"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廉一點月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隻恐流年暗中換。"情景交融,香艷撩人,意境深遠。
這邊後蜀末主正在溫柔鄉中,那邊宋軍節節進取。王全斌等人連取興州等地,一路深入,並修治被蜀軍燒掉的棧道,直取天險大漫天寨。王昭遠來迎擊,三戰三敗,狂跑至利州,宋軍追至。沒辦法,他又繼續狂逃,退保劍門,依恃天險拒守。宋軍從來蘇小路急行軍,忽然出現在蜀軍身後,雙方猝然交戰,王昭遠驚懼交加,癱倒胡床上不能起身。劍門失陷,王昭遠"免胄棄甲而逃",沒多久在東川被宋軍抓獲,"諸葛亮"變成"豬狗浪".
後蜀太子孟元喆一路上笑語喧喧,遊山玩水。忽然劍門敗訊傳來,嚇得他和幾個隨從"棄軍西奔",逃歸成都。
至此,孟昶才如夢方醒,知道宋軍已兵臨城下。惶駭之間,他忙問左右退敵之策。良久,才有一個老將出主意:"東兵(宋軍)遠來,勢不能久,請聚兵堅守以敵之".孟昶思忖半晌,嘆息道:"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不能為吾東向發一矢。現在要拒守孤城,誰能會賣命呢!""德高望重"的蜀國司空李昊勸孟昶"封府庫請降",無奈之下,孟昶隻能聽從,命李昊替自己起糙降表。前蜀王衍滅亡時,降書也是這位李大人所為,因此,有人連夜在李昊大門上寫了幾個大字:"世修降表李家".
四十一年之後,李昊文思不減當年,他攔擻著精神,筆走龍蛇,依仿孟昶的語氣,在降表中寫道:"臣用三皇禦宇,萬邦歸有道之君;五帝垂衣,六合順無為之化。其或未知歷數,猶味存亡,至興天討之師,實懼霆臨之罪。敬祈英睿,俯聽哀鳴。
伏念生自並門,長於蜀地,幸以先君之基構,得從幼歲以纂承;隻知四序以推遷,不識三天之改卜。幼年接位,不識大勢;皇帝明光出震,盛德居幹,聲教被於退荒,度澤流於中外。當凝旒玉殿之始,缺以小事大之儀。
蓋蜀地居偏僻,阻隔徽猷,已慚先見之明,因有後時之責。今則皇威赫怒,聖路風行;幹戈所指而無前,鼙鼓才臨而自潰。山河郡縣,半入於提封;將卒倉儲,盡歸於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