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惡貫滿盈叛逆本性(2)
幹元二年正月(公元759年),史思明僭稱大聖周王。五月,更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
史思明部下兵將是安史叛軍中最殘暴的隊伍,每攻陷郡城,都殺光老弱男丁,以壯丁為挑夫,把婦女jianyin殆遍,凶yin無比。魏州一役,史思明軍一天就殺掉三萬多人,平地流血數日。稱帝之後,他又派間諜揚言自己軍士思歸,誘騙唐軍決戰。大太監魚朝思想立大功,力勸唐肅宗下令各軍進攻。不得已,李光弼等人出戰,唐軍大敗,河陽、懷州等軍事要地盡歸於史思明。
人做孽,不可活。史思明乘勝攻陝州,被唐軍擋在薑子阪一帶。出戰不利,退守永寧。史思明下令築三角城,約期一個月時間築成,以貯備軍糧。其子史朝義率軍士苦幹,城築好後,未及泥抹外牆,史思明巡視到此,大怒,把史朝義、駱悅等大將召至麵前,想殺掉他們以立軍威。史朝義戰戰兢兢,深知兇殘的史思明完全沒有父子之情,哀求說:“兵士太乏累,歇一歇馬上就上泥。”史思明喝斥道:“你愛惜屬下,就敢違我將命嗎!”立馬城下,目視兵士上泥,“斯須而畢。”臨走,史思明沖史朝義大罵:“等我攻克陝州,斬卻此賊!”
史朝義大懼。駱悅等人也因兵敗懼誅,力勸史朝義先下手。史朝義不敢答應,駱悅等人就威脅說要投降唐軍。史朝義思慮再三,點頭示諾。
當夜,史思明宿營中,其親信曹將軍率人守衛。史朝義等人召他來說明行事目的,曹將軍“不敢拒”。夜半時分,史思明因夢驚醒,據床惆悵。他平時特別愛聽優人唱曲,吃飯睡覺都有幾個戲子不離左右。由於他為人殘忍,殺戮為常,這些戲子心中也十分恨他。見他驚起,幾個人忙問原因,他說:“我剛剛夢見河裏的沙洲上有群鹿涉水而至,鹿死水幹。”說完,就起身上廁所。幾個戲子偷偷說:“鹿者,祿也;水者,命也。此胡命祿都到頭了!”
正說話間,駱悅等人提刀闖入,不由分說就劈死數人,逼問史思明所在,餘人忙指廁所方向。史思明聽見臥帳內響動不對,翻牆而出,騎馬剛跑到馬槽處,被追趕而來的兵將she中胳膊,滾落馬下。史思明忍住痛,問“何人造反”,有人答稱是懷王(史朝義)起事。史思明老jian巨滑,哀求說:“我早上說錯話,才有現在這等事。你們別這麽快就殺我,等我攻陷長安再殺我不遲。”一失往日凶暴之態,史思明連聲乞命。轉頭看見耷拉著腦袋的親信曹將軍,史思明又大罵:“這胡誤我!這胡誤我!”駱悅揮手,兵士把史思明捆個結實,幽禁在柳泉驛。
史朝義心驚肉跳,見到駱悅等人復命,還連問:“沒有驚動聖人吧?沒有傷著聖人吧?”諸將回答說“沒有”。一行人偽造史思明詔書,讓史朝義繼帝位,並殺掉在外統軍的史思明親信大將周摯等人。為絕後患,駱悅等人先行動手,用繩子勒死了這位動輒就要人命的老上司史思明。
比起史思明,史朝義為人寬厚,但沒有什麽政治手腕。安祿山手下各大將本來就與史思明平起平座,史朝義繼位,眾人更不拿他當回事。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一月,郭子儀、李光弼以及僕固懷恩帶來的回紇兵合軍,在邙山與史朝義軍大戰,大破賊軍,斬首一萬六千,生擒四千多,降三萬兩千,叛軍精銳皆盡。此後,史朝義在四十多天內八戰八敗。最後,被僕固懷恩的兒子仆固瑒率軍包圍在莫州。
寶應二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義在莫州城內大閱諸兵,準備做最後殊死一戰。其屬下田承嗣勸他說:“陛下您不如攜精銳將卒還至幽州,與李懷仙的五萬兵相合,再掉頭來戰。為臣我替您死守此城,等你帶兵來我們內外夾擊。”
史朝義輕信,當夜帶精兵五千突圍。臨行,握著田承嗣雙手,以存亡為托。田承嗣叩首流淚,樣子極其“忠義”。已經上馬,史朝義又回頭,說“全家百口,老母幼子,全託付給將軍您了!”田承嗣深深下拜,淚眼不幹。
史朝義剛出城,田承嗣就召集諸將,說:“我們起事以來,攻破河北一百五十餘城,毀人墳墓,燒人房屋,掠人金帛,壯者死鋒刃,弱者填溝壑。事已至此,大軍圍城,但自古禍福不常,或能轉危為安。明天我準備出降,諸位以為如何?”諸將知大勢已去,都連忙稱是。
黎明,賊兵在城上高喊:“史朝義半夜跑掉,趕快去追!”唐軍不信。田承嗣就把史朝義老母及妻子兒子全都綁上押送到仆固瑒處,諸軍才知田承嗣是真降,輕裝縱馬,追殺史朝義。
史朝義跑到範陽,精疲力竭。李懷仙授命其部下李抱忠閉城不讓史朝義進城,說:“你們史家人對天子時降時叛,沒有恩信可言,以後又要幹什麽呢!”史朝義乞求說兵飢無糧。念在舊日情誼,李抱忠派人送糧於開闊地。“朝義飯,軍亦飯,飯已,軍子弟稍稍辭去。”見周遭軍卒皆散,史朝義也沒辦法,隻能流淚大罵“田承嗣老奴誤我”。單人獨馬,就近轉了幾個地方,皆遭閉門羹。最後,史朝義又跑回幽州,自殺上吊而死。平心而論,史朝義還真不是特別壞的人。李懷仙斬其首送至長安。至此,史思明父子僭號四年而滅。
安史之亂,至此告一段落。史臣說得好:“彼(安祿山、史思明)能以臣反君,而其子亦能弒殺其父,事之好還,天道固然!”
雖然安祿山、史思明兩個叛賊隻折騰了七年,但使中原板蕩,千萬生命死於軍亂,與之而來的藩鎮割據、宦官專政以及黨爭之禍,最終把赫赫盛唐推上了不歸之路。
唐朝“藩鎮割據”大戲的上演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首創“節度使”的實際官職,是造成後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根本禍源。經“安史之亂”,藩鎮的實力非但未受到影響,反而進一步增強。“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雖想削奪藩鎮的權力,但有心無力,隻能以廣封眾臣的方式安撫各路諸侯。
第38節 寂寂江山搖落處
提起李商隱,人們總是聯想到溫婉精麗、多情傷感、晦澀沉鬱的愛情詩歌。殊不知,詩人生活的年代,正處於唐王朝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時期,“元和中興”曇花一現,藩鎮割據變本加厲,社會矛盾急劇惡化,宦官把持朝政,黨爭愈演愈烈。麵對如此江河日下之勢,詩人憂心忡忡,就有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韻》這樣的“史詩”,表現出詩人強烈的憤慨和深深的憂慮。此長詩一掃綺艷、傷感、嫵媚,乍看之下,很像老杜文筆!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還秦。南下大散關,北濟渭之濱。
糙木半舒坼,不類冰雪晨。又若夏苦熱,燋卷無芳津。
但聞虜騎入,不見漢兵屯。大婦抱兒哭,小婦攀車轓。
生小太平年,不識夜閉門。少壯盡點行,疲老守空村。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南資竭吳越,西費失河源。
幹元二年正月(公元759年),史思明僭稱大聖周王。五月,更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
史思明部下兵將是安史叛軍中最殘暴的隊伍,每攻陷郡城,都殺光老弱男丁,以壯丁為挑夫,把婦女jianyin殆遍,凶yin無比。魏州一役,史思明軍一天就殺掉三萬多人,平地流血數日。稱帝之後,他又派間諜揚言自己軍士思歸,誘騙唐軍決戰。大太監魚朝思想立大功,力勸唐肅宗下令各軍進攻。不得已,李光弼等人出戰,唐軍大敗,河陽、懷州等軍事要地盡歸於史思明。
人做孽,不可活。史思明乘勝攻陝州,被唐軍擋在薑子阪一帶。出戰不利,退守永寧。史思明下令築三角城,約期一個月時間築成,以貯備軍糧。其子史朝義率軍士苦幹,城築好後,未及泥抹外牆,史思明巡視到此,大怒,把史朝義、駱悅等大將召至麵前,想殺掉他們以立軍威。史朝義戰戰兢兢,深知兇殘的史思明完全沒有父子之情,哀求說:“兵士太乏累,歇一歇馬上就上泥。”史思明喝斥道:“你愛惜屬下,就敢違我將命嗎!”立馬城下,目視兵士上泥,“斯須而畢。”臨走,史思明沖史朝義大罵:“等我攻克陝州,斬卻此賊!”
史朝義大懼。駱悅等人也因兵敗懼誅,力勸史朝義先下手。史朝義不敢答應,駱悅等人就威脅說要投降唐軍。史朝義思慮再三,點頭示諾。
當夜,史思明宿營中,其親信曹將軍率人守衛。史朝義等人召他來說明行事目的,曹將軍“不敢拒”。夜半時分,史思明因夢驚醒,據床惆悵。他平時特別愛聽優人唱曲,吃飯睡覺都有幾個戲子不離左右。由於他為人殘忍,殺戮為常,這些戲子心中也十分恨他。見他驚起,幾個人忙問原因,他說:“我剛剛夢見河裏的沙洲上有群鹿涉水而至,鹿死水幹。”說完,就起身上廁所。幾個戲子偷偷說:“鹿者,祿也;水者,命也。此胡命祿都到頭了!”
正說話間,駱悅等人提刀闖入,不由分說就劈死數人,逼問史思明所在,餘人忙指廁所方向。史思明聽見臥帳內響動不對,翻牆而出,騎馬剛跑到馬槽處,被追趕而來的兵將she中胳膊,滾落馬下。史思明忍住痛,問“何人造反”,有人答稱是懷王(史朝義)起事。史思明老jian巨滑,哀求說:“我早上說錯話,才有現在這等事。你們別這麽快就殺我,等我攻陷長安再殺我不遲。”一失往日凶暴之態,史思明連聲乞命。轉頭看見耷拉著腦袋的親信曹將軍,史思明又大罵:“這胡誤我!這胡誤我!”駱悅揮手,兵士把史思明捆個結實,幽禁在柳泉驛。
史朝義心驚肉跳,見到駱悅等人復命,還連問:“沒有驚動聖人吧?沒有傷著聖人吧?”諸將回答說“沒有”。一行人偽造史思明詔書,讓史朝義繼帝位,並殺掉在外統軍的史思明親信大將周摯等人。為絕後患,駱悅等人先行動手,用繩子勒死了這位動輒就要人命的老上司史思明。
比起史思明,史朝義為人寬厚,但沒有什麽政治手腕。安祿山手下各大將本來就與史思明平起平座,史朝義繼位,眾人更不拿他當回事。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一月,郭子儀、李光弼以及僕固懷恩帶來的回紇兵合軍,在邙山與史朝義軍大戰,大破賊軍,斬首一萬六千,生擒四千多,降三萬兩千,叛軍精銳皆盡。此後,史朝義在四十多天內八戰八敗。最後,被僕固懷恩的兒子仆固瑒率軍包圍在莫州。
寶應二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義在莫州城內大閱諸兵,準備做最後殊死一戰。其屬下田承嗣勸他說:“陛下您不如攜精銳將卒還至幽州,與李懷仙的五萬兵相合,再掉頭來戰。為臣我替您死守此城,等你帶兵來我們內外夾擊。”
史朝義輕信,當夜帶精兵五千突圍。臨行,握著田承嗣雙手,以存亡為托。田承嗣叩首流淚,樣子極其“忠義”。已經上馬,史朝義又回頭,說“全家百口,老母幼子,全託付給將軍您了!”田承嗣深深下拜,淚眼不幹。
史朝義剛出城,田承嗣就召集諸將,說:“我們起事以來,攻破河北一百五十餘城,毀人墳墓,燒人房屋,掠人金帛,壯者死鋒刃,弱者填溝壑。事已至此,大軍圍城,但自古禍福不常,或能轉危為安。明天我準備出降,諸位以為如何?”諸將知大勢已去,都連忙稱是。
黎明,賊兵在城上高喊:“史朝義半夜跑掉,趕快去追!”唐軍不信。田承嗣就把史朝義老母及妻子兒子全都綁上押送到仆固瑒處,諸軍才知田承嗣是真降,輕裝縱馬,追殺史朝義。
史朝義跑到範陽,精疲力竭。李懷仙授命其部下李抱忠閉城不讓史朝義進城,說:“你們史家人對天子時降時叛,沒有恩信可言,以後又要幹什麽呢!”史朝義乞求說兵飢無糧。念在舊日情誼,李抱忠派人送糧於開闊地。“朝義飯,軍亦飯,飯已,軍子弟稍稍辭去。”見周遭軍卒皆散,史朝義也沒辦法,隻能流淚大罵“田承嗣老奴誤我”。單人獨馬,就近轉了幾個地方,皆遭閉門羹。最後,史朝義又跑回幽州,自殺上吊而死。平心而論,史朝義還真不是特別壞的人。李懷仙斬其首送至長安。至此,史思明父子僭號四年而滅。
安史之亂,至此告一段落。史臣說得好:“彼(安祿山、史思明)能以臣反君,而其子亦能弒殺其父,事之好還,天道固然!”
雖然安祿山、史思明兩個叛賊隻折騰了七年,但使中原板蕩,千萬生命死於軍亂,與之而來的藩鎮割據、宦官專政以及黨爭之禍,最終把赫赫盛唐推上了不歸之路。
唐朝“藩鎮割據”大戲的上演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首創“節度使”的實際官職,是造成後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根本禍源。經“安史之亂”,藩鎮的實力非但未受到影響,反而進一步增強。“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雖想削奪藩鎮的權力,但有心無力,隻能以廣封眾臣的方式安撫各路諸侯。
第38節 寂寂江山搖落處
提起李商隱,人們總是聯想到溫婉精麗、多情傷感、晦澀沉鬱的愛情詩歌。殊不知,詩人生活的年代,正處於唐王朝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時期,“元和中興”曇花一現,藩鎮割據變本加厲,社會矛盾急劇惡化,宦官把持朝政,黨爭愈演愈烈。麵對如此江河日下之勢,詩人憂心忡忡,就有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韻》這樣的“史詩”,表現出詩人強烈的憤慨和深深的憂慮。此長詩一掃綺艷、傷感、嫵媚,乍看之下,很像老杜文筆!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還秦。南下大散關,北濟渭之濱。
糙木半舒坼,不類冰雪晨。又若夏苦熱,燋卷無芳津。
但聞虜騎入,不見漢兵屯。大婦抱兒哭,小婦攀車轓。
生小太平年,不識夜閉門。少壯盡點行,疲老守空村。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南資竭吳越,西費失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