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桑覺寺》作者:[英]簡·奧斯汀【完結】
【內容簡介】
《諾桑覺寺》,與其他五部奧斯丁的長篇不同,採用了公開的敘述者和外露的作者型的敘述聲音,展現了作者權威。它是奧斯丁打算出版的第一部小說,定稿完成於1797年左右,即奧斯丁大概22歲的時候。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初露鋒芒,文風初步成形,就是以“一個村鎮上的三、四戶人家”為生活背景,以極具諷刺的筆法敘述一個婚嫁故事。
鄉紳艾倫夫婦無兒無女,凱薩琳陪伴他們來到礦泉療養地巴斯。在那裏凱薩琳結交了虛情假意的索珀兄妹,並與正直英俊的青年牧師亨利一見鍾情。心術不正的索珀以為凱薩琳要做艾倫夫婦的財產繼承人,便因財“打定主意要娶凱薩琳為妻”。僅憑索珀的介紹,亨利的父親蒂爾尼,一位充滿金錢和門第觀念的將軍,誤以為凱薩琳家很富有,於是他竭力慫恿兒子去追求凱薩琳,並邀請她去他們位於諾桑覺寺的官邸做客,把她視為自家人。後來,索珀追求凱薩琳的奢望破滅,惱羞成怒的他不但貶損凱薩琳,而且還把她家說成一貧如洗。氣急敗壞的蒂爾尼將軍把凱薩琳趕出了家門,並勒令兒子把她忘掉。但是兩位青年戀人並沒有屈服,他們歷經磨難,有情人終成眷屬。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序
簡·奧斯丁和她的《諾桑覺寺》
簡·奧斯丁於一七七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在英格蘭漢普郡斯蒂文頓村。她的父親喬治·奧斯丁是當地兩個教區的主管牧師,靠著兩份牧師俸祿,加上招收學生之所得,養活一家九口人。簡·奧斯丁的母親出身於一個有背景的家庭,因而即使當奧斯丁家陷入逆境時,家裏仍然維持著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和社會地位。
喬治。奧斯丁夫婦一共生有八個孩子,六男二女,簡·奧斯丁排行第七。簡·奧斯丁的大哥詹姆斯上過牛津大學,後來繼承了父親的教區長職位。二哥喬治因為有病,由專人護理著,始終不得與家人團聚。三哥愛德華從小過繼給一位無子女的親戚,但對骨肉同胞一直情同手足。四哥亨利也上過牛津大學,後來成為簡·奧斯丁與出版商的聯繫人。簡·奧斯丁的姐姐卡桑德拉比簡·奧斯丁大三歲,和簡·奧斯丁一樣終身未嫁,是簡·奧斯丁的忠實伴侶。
簡·奧斯丁的五哥弗朗西斯和弟弟查爾斯參加了英國海軍,最後都被晉升為海軍將領。
奧斯丁家從未給兩位小姐請過家庭教師,也未讓她們受過多少學校教育。簡·奧斯丁六歲的時候,曾隨姐姐上過牛津女子寄宿學校,不過那不是因為她想念書,而是因為她離不開姐姐。(喬治·奧斯丁太太曾說:“要是有人下令砍掉卡桑德拉的腦袋,簡·奧斯丁非得和她一起去死不可。”)上學後不久,簡·奧斯丁害了一場大病,差一點送了命。病癒後,簡·奧斯丁又陪姐姐去雷丁寺院學校念書,九歲時便永遠離開了學堂。簡·奧斯丁回到家裏,在父母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家裏那個五百卷藏書的書房,閱讀了大量古典文學作品和當代流行小說,漸漸同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簡·奧斯丁早在十六歲,就對寫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在她那個時代,體麵人一般都譴責小說,而女人寫小說當然更是犯禁的,於是她隻有瞞著外人,偷偷地進行寫作。她坐在書房裏,把構思好的內容寫在一張張小紙條上,一聽到外麵有人進來,便趕忙把小紙條藏起來。她每寫好一部作品,都要先讀給家裏人聽,遵照他們的意見,反覆進行修改。約在一七九六年至一七九七年,簡·奧斯丁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說《傲慢與偏見》的初稿《第一次印象》,她父親寫信給倫敦的一個出版商,請求自費出書,結果遭到拒絕。簡·奧斯丁並不因此灰心,在以後的兩年裏,她又接連完成了《理智與情感》和《諾桑覺寺》的初稿。
一八00年十一月,喬治·奧斯丁牧師決定退休,讓詹姆斯接替他的職位。次年,簡,奧斯丁隨父母和姐姐搬到著名的礦泉療養勝地巴思。就在這年的一次旅行中,簡·奧斯丁遇見一位青年枚師,兩人幾乎一見鍾情,當下約定在某地相見。可是當簡·奧斯丁來到約會的地點時,等待她的卻是一場悲劇:她接到噩耗說,她的情人不幸死去。後來還有一次,簡·奧斯丁同姐姐到朋友家去玩,朋友的兄弟向簡·奧斯丁求婚,得到了簡·奧斯丁的應允。可是到了晚上,簡·奧斯丁又改變了主意,第二天便匆匆離開了朋友家。簡·奧斯丁雖然終身未婚,但她非常喜愛自己的侄兒侄女,而這些孩子也很喜愛“親愛的簡姑”。
一八0五年,喬治·奧斯丁牧師去世。第二年,他的遺蠕帶著兩個女兒移居南安普敦,同五兒子弗朗西斯住在一起。三年後,愛德華的妻子在生第十二個孩子時死去,愛德華十分悲痛,便請母親和兩個妹妹住到漢普郡的喬頓。簡·奧斯丁在這個幽靜的環境裏生活了八年,再一次煥發了創作的激情。她一麵修改前三部小說,交出版商發表,一麵創作新的作品。一八一一年,簡·奧斯丁匿名發表了《理智與情感》,獲得好評,以後又接連出版了《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愛瑪》(1815)。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簡·奧斯丁恰在聲譽鵲起的時候,她的健康突然惡化了。一八一七年,卡桑德拉陪她去溫徹斯特療養,結果醫治無效,於七月十八日離別了人問,終年才四十一歲。翌年,《諾桑覺寺》和《勸導》同時問世。
簡·奧斯丁生活的時代,英國小說正處於一個轉折時期。十八世紀上半葉,英國文壇湧現了像菲爾丁、理查森、斯特恩和斯摩萊特這樣的現實主義小說大師,可是到了七十年代,這些大師都已離開人世,他們開拓的現實主義傳統基本上被一股“新浪漫主義”,思cháo所取代。這股“新浪漫主義”思cháo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以範妮·伯尼為代表的感傷派小說,一種是以拉德克利夫夫人為代表的哥特傳奇小說。這些作品雖然曾經風靡一時,但是終因帶有明顯的感傷、神奇色彩而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正由於有這種作品充斤市場,英國小說自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至十九世紀頭十年,四十年間沒有產生什麽重要作品。從一八一一年起,簡·奧斯丁相繼發表了六部小說,這些小說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新浪漫主義”的矯揉造作,使之失去容身之地,從而為英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現實主義小說高cháo的到來掃清了道路。在英國文學史上,簡·奧斯丁不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本身又是獨一無二的,因而被人們譽為“無與倫比的簡·奧斯丁”。
我們這裏介紹的《諾桑覺寺》屬於簡·奧斯丁的前期作品,初稿寫於一七九八—一七九九年,取名《蘇姍》。一八o三年,作者對小說作了修改,並將其賣給倫敦的一個出版商,但不知為何緣故,小說並未出版。直至作者去世後的第二年,也就是一八一八年,經亨利·奧斯丁斡旋,小說才得以出版。
【內容簡介】
《諾桑覺寺》,與其他五部奧斯丁的長篇不同,採用了公開的敘述者和外露的作者型的敘述聲音,展現了作者權威。它是奧斯丁打算出版的第一部小說,定稿完成於1797年左右,即奧斯丁大概22歲的時候。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初露鋒芒,文風初步成形,就是以“一個村鎮上的三、四戶人家”為生活背景,以極具諷刺的筆法敘述一個婚嫁故事。
鄉紳艾倫夫婦無兒無女,凱薩琳陪伴他們來到礦泉療養地巴斯。在那裏凱薩琳結交了虛情假意的索珀兄妹,並與正直英俊的青年牧師亨利一見鍾情。心術不正的索珀以為凱薩琳要做艾倫夫婦的財產繼承人,便因財“打定主意要娶凱薩琳為妻”。僅憑索珀的介紹,亨利的父親蒂爾尼,一位充滿金錢和門第觀念的將軍,誤以為凱薩琳家很富有,於是他竭力慫恿兒子去追求凱薩琳,並邀請她去他們位於諾桑覺寺的官邸做客,把她視為自家人。後來,索珀追求凱薩琳的奢望破滅,惱羞成怒的他不但貶損凱薩琳,而且還把她家說成一貧如洗。氣急敗壞的蒂爾尼將軍把凱薩琳趕出了家門,並勒令兒子把她忘掉。但是兩位青年戀人並沒有屈服,他們歷經磨難,有情人終成眷屬。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序
簡·奧斯丁和她的《諾桑覺寺》
簡·奧斯丁於一七七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在英格蘭漢普郡斯蒂文頓村。她的父親喬治·奧斯丁是當地兩個教區的主管牧師,靠著兩份牧師俸祿,加上招收學生之所得,養活一家九口人。簡·奧斯丁的母親出身於一個有背景的家庭,因而即使當奧斯丁家陷入逆境時,家裏仍然維持著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和社會地位。
喬治。奧斯丁夫婦一共生有八個孩子,六男二女,簡·奧斯丁排行第七。簡·奧斯丁的大哥詹姆斯上過牛津大學,後來繼承了父親的教區長職位。二哥喬治因為有病,由專人護理著,始終不得與家人團聚。三哥愛德華從小過繼給一位無子女的親戚,但對骨肉同胞一直情同手足。四哥亨利也上過牛津大學,後來成為簡·奧斯丁與出版商的聯繫人。簡·奧斯丁的姐姐卡桑德拉比簡·奧斯丁大三歲,和簡·奧斯丁一樣終身未嫁,是簡·奧斯丁的忠實伴侶。
簡·奧斯丁的五哥弗朗西斯和弟弟查爾斯參加了英國海軍,最後都被晉升為海軍將領。
奧斯丁家從未給兩位小姐請過家庭教師,也未讓她們受過多少學校教育。簡·奧斯丁六歲的時候,曾隨姐姐上過牛津女子寄宿學校,不過那不是因為她想念書,而是因為她離不開姐姐。(喬治·奧斯丁太太曾說:“要是有人下令砍掉卡桑德拉的腦袋,簡·奧斯丁非得和她一起去死不可。”)上學後不久,簡·奧斯丁害了一場大病,差一點送了命。病癒後,簡·奧斯丁又陪姐姐去雷丁寺院學校念書,九歲時便永遠離開了學堂。簡·奧斯丁回到家裏,在父母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家裏那個五百卷藏書的書房,閱讀了大量古典文學作品和當代流行小說,漸漸同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簡·奧斯丁早在十六歲,就對寫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在她那個時代,體麵人一般都譴責小說,而女人寫小說當然更是犯禁的,於是她隻有瞞著外人,偷偷地進行寫作。她坐在書房裏,把構思好的內容寫在一張張小紙條上,一聽到外麵有人進來,便趕忙把小紙條藏起來。她每寫好一部作品,都要先讀給家裏人聽,遵照他們的意見,反覆進行修改。約在一七九六年至一七九七年,簡·奧斯丁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說《傲慢與偏見》的初稿《第一次印象》,她父親寫信給倫敦的一個出版商,請求自費出書,結果遭到拒絕。簡·奧斯丁並不因此灰心,在以後的兩年裏,她又接連完成了《理智與情感》和《諾桑覺寺》的初稿。
一八00年十一月,喬治·奧斯丁牧師決定退休,讓詹姆斯接替他的職位。次年,簡,奧斯丁隨父母和姐姐搬到著名的礦泉療養勝地巴思。就在這年的一次旅行中,簡·奧斯丁遇見一位青年枚師,兩人幾乎一見鍾情,當下約定在某地相見。可是當簡·奧斯丁來到約會的地點時,等待她的卻是一場悲劇:她接到噩耗說,她的情人不幸死去。後來還有一次,簡·奧斯丁同姐姐到朋友家去玩,朋友的兄弟向簡·奧斯丁求婚,得到了簡·奧斯丁的應允。可是到了晚上,簡·奧斯丁又改變了主意,第二天便匆匆離開了朋友家。簡·奧斯丁雖然終身未婚,但她非常喜愛自己的侄兒侄女,而這些孩子也很喜愛“親愛的簡姑”。
一八0五年,喬治·奧斯丁牧師去世。第二年,他的遺蠕帶著兩個女兒移居南安普敦,同五兒子弗朗西斯住在一起。三年後,愛德華的妻子在生第十二個孩子時死去,愛德華十分悲痛,便請母親和兩個妹妹住到漢普郡的喬頓。簡·奧斯丁在這個幽靜的環境裏生活了八年,再一次煥發了創作的激情。她一麵修改前三部小說,交出版商發表,一麵創作新的作品。一八一一年,簡·奧斯丁匿名發表了《理智與情感》,獲得好評,以後又接連出版了《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愛瑪》(1815)。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簡·奧斯丁恰在聲譽鵲起的時候,她的健康突然惡化了。一八一七年,卡桑德拉陪她去溫徹斯特療養,結果醫治無效,於七月十八日離別了人問,終年才四十一歲。翌年,《諾桑覺寺》和《勸導》同時問世。
簡·奧斯丁生活的時代,英國小說正處於一個轉折時期。十八世紀上半葉,英國文壇湧現了像菲爾丁、理查森、斯特恩和斯摩萊特這樣的現實主義小說大師,可是到了七十年代,這些大師都已離開人世,他們開拓的現實主義傳統基本上被一股“新浪漫主義”,思cháo所取代。這股“新浪漫主義”思cháo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以範妮·伯尼為代表的感傷派小說,一種是以拉德克利夫夫人為代表的哥特傳奇小說。這些作品雖然曾經風靡一時,但是終因帶有明顯的感傷、神奇色彩而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正由於有這種作品充斤市場,英國小說自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至十九世紀頭十年,四十年間沒有產生什麽重要作品。從一八一一年起,簡·奧斯丁相繼發表了六部小說,這些小說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新浪漫主義”的矯揉造作,使之失去容身之地,從而為英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現實主義小說高cháo的到來掃清了道路。在英國文學史上,簡·奧斯丁不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本身又是獨一無二的,因而被人們譽為“無與倫比的簡·奧斯丁”。
我們這裏介紹的《諾桑覺寺》屬於簡·奧斯丁的前期作品,初稿寫於一七九八—一七九九年,取名《蘇姍》。一八o三年,作者對小說作了修改,並將其賣給倫敦的一個出版商,但不知為何緣故,小說並未出版。直至作者去世後的第二年,也就是一八一八年,經亨利·奧斯丁斡旋,小說才得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