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不好,君王哪裏能好呢?我這樣問有什麽不對呀?難道要我捨本逐末嗎?"使者聽了,無話可答。
趙威後問話的語序是先收成後百姓再齊王,這是按先重後輕的邏輯順序組織句子的。使者也是如此,隻是使者認為最重要的是齊王。一顛一倒,表達出兩種對立的思想立場和政治見解。
以前有人查一宗貪汙案,因查無實據,難下結論,就批發"查無實據,事出有因"八個字。後來,換了另一個人去辦此案,因受了賄賂,就把這句話改成"事出有因,查無實據"於是貪汙犯就變得一無罪責了。
先說後說還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思想修養。在某學院召開的北京口語調查座談會上,王先生說:"你們用錄音辦法大量進行北京口語調查,已經整理出一百多萬字的資料,這是很不容易的。"接著,王先生批評這項調查書麵化和普通化的傾向比較嚴重。末了說:"我們搞了一份北京話的會話材料,口語色彩比較濃厚,送給你們參考。信息共享嘛。"
不管有意無意,批評別人的工作之後再說自己的口語材料有價值,無異於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給人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從說話的策略考慮,如果把"我們搞一份會話材料,奉獻給在座各位,跟大家進行交流,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這段話說在前,把批評別人工作中的缺點說在後,調換一下說話的位置,那就比較得體了。別人也比較容易接受批評。
總之,說話是要講究什麽先說,什麽後說的。
在麵對麵講話的過程中,如果達到了講話的目的,那就該及時結束談話了。
當然,講話的目標直接影響我們同對方講話的時間或方式。如果你隻想向對方陳述某一件事,而且不需要對方作出什麽反映或採取什麽行動,那麽你向對方講清了事情的原委後,就可以結束談話;如果你期望說服對方改變某種看法或行為,期望對方承認你的勸說"明智",那麽,講話就要直到對方承認了問題為止,有時,對方需要時間思考你的話,那麽你在結束談話時,就需要根據情況作出不同的的結束語。
結束講話時,總結一下對方和你本人的看法,強調一下共同的觀點和看法,是很有必要的。
這樣做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客觀,不帶偏見,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總結。
在有些情況下,如對方需要時間思考你的話,需要過一段時間再與你談這件事,你就要講一些"活話",使有關這個問題的談話以後能繼續進行。如:"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再約個時間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
談話的結束,不是隻道一聲"再見"就完事了,臨別前要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要得體而不失禮,有時還要給下一次交談留下伏筆。而對這些情況各異的談話,不動一番腦筋,不用一下妙招,是不利於人際交往的完善和發展的。
如果遭到爭論不休無法一致的情況時,我們可以轉移話題,把有分歧的問題暫放一放,談點別的,等氣氛緩和了再把談話告一段落,或者來個異中求同。用友好的笑聲、笑容結束談話,加上意味深長的道別語,會長時間留在別人的記憶裏。
在談判節奏的控製上,有一種"流星戰術",可以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一些商店門口,常可看到這樣的場麵,孩子站在玩具櫃檯前大哭大鬧,非要買那結構新穎有趣的玩具。有的媽媽無計可施,隻會一味地說:"不買,不買,就是不能買。"於是,孩子哭,母親打,一時不可開交。
但是,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個大約三歲的小孩站在一家商店的玩具櫃前大聲叫嚷:"我要這個!我要這個!"小孩的母親見到這種情況,便指著天花板說:"小力,你看,飛碟。"孩子立刻停止哭抬頭張望,好像已經忘記剛才自己哭鬧要求的東西。不久就乖乖地被母親牽著消失在人群中。這就是"流星戰術",是一種轉移別人注意力的技巧。
所謂"流星戰術",並不隻對小孩有效。表麵上看它隻是哄小孩的把戲,事實上,在心理緊張的情況下使用,往往能收到奇效。在事過境遷之後,大家也許會感覺到自己受騙了,可是在當時卻會落入這個圈套中。如果對象是個容易受騙的人,這種戰術更易奏效。
某公司的經營者,在跟勞工代表交涉,快要做出決定時,突然說道:"喂!先生,你的聲音相當不錯,好響亮哦!"使得當場的氣氛有了很大的改變,勞工代表們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麽好,整個會場陷於一片寂靜中。像這位經營者,能把對方的氣勢在一瞬間扭轉過來,的確將"流星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在爭論的場麵,對難纏的對手,應該採取"打斷戰術",即擾亂對方的思路,或故意把話題轉到別處。這也是控製談判節奏的一種方法。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當你充分準備好了自己所要講的內容,而又正式開始敘述時,若在不被任何人打斷或其他因素幹擾的情況下,你會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完成你的演講。反之,若有人三番五次中途打斷你的話,你的講話就會變得雜亂無章。
在日常生活中最難說服的就是那些思路清楚的人。若想以理論對付這種人,反而會陷入對方的圈套,可是如隻是默默地聽他說話,又會使他在心理上占了優勢。所以,對於這種難纏的對手,應該先擾亂他。如可以頻繁地說"嗯,有道理"以打斷對方話語的流動。有時也可以將頭轉向別處。當話語的流動被打斷後,對方的理論思考自然就會受到影響,露出弱點,使己方有機會反駁。
這種心理技巧在國會爭論中也常被採用。政府官員在國會中,通常都會照事先準備好的稿子宣讀,所以議員們若想攻破其理論並非易事。
但是,有經驗的議員都自有一套。當對方回答問題時,他會支吾其詞地應對著,或者故意將話題轉至別處,採取擾亂對方的"打斷戰術"。即使是相對習慣於質詢的政府官員,碰到這種情況時,也難免窮於應付,最後可能說出一些原來不準備說的話。這種"打斷戰術",對付那些說話時思路暢通的人十分有效。 第三章 卡耐基的引人入勝術——引人產生共鳴
卡耐基先生曾說:"並非所有你我有資格談的題目都一定會激起我們的興趣。譬如說,我是自己動手的服務者,我確實有資格談談洗盤子。可是不知怎麽,我就是對這個題目熱衷不起來,而且,事實上,我根本想都不願去想它。但是,我卻聽過家庭主婦們把這個題目說得棒極了。她們心裏或者對永遠洗不完的盤子有股怒火,或者發現了新方法可以處理這惱人的工作。不管怎樣,她們對這個題材來勁極了。因此,她們可以把洗盤子的題目講得頭頭是道。"
這裏有個問題,即你以為合適的題目,是否適合當眾討論,假設有人站起來直言反對你的觀點,你是否會信心十足、熱情激昂地為自己辯護?如果你會,你的題目就對了。因為隻有自己對自己的題日有熱情、有信心,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
趙威後問話的語序是先收成後百姓再齊王,這是按先重後輕的邏輯順序組織句子的。使者也是如此,隻是使者認為最重要的是齊王。一顛一倒,表達出兩種對立的思想立場和政治見解。
以前有人查一宗貪汙案,因查無實據,難下結論,就批發"查無實據,事出有因"八個字。後來,換了另一個人去辦此案,因受了賄賂,就把這句話改成"事出有因,查無實據"於是貪汙犯就變得一無罪責了。
先說後說還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思想修養。在某學院召開的北京口語調查座談會上,王先生說:"你們用錄音辦法大量進行北京口語調查,已經整理出一百多萬字的資料,這是很不容易的。"接著,王先生批評這項調查書麵化和普通化的傾向比較嚴重。末了說:"我們搞了一份北京話的會話材料,口語色彩比較濃厚,送給你們參考。信息共享嘛。"
不管有意無意,批評別人的工作之後再說自己的口語材料有價值,無異於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給人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從說話的策略考慮,如果把"我們搞一份會話材料,奉獻給在座各位,跟大家進行交流,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這段話說在前,把批評別人工作中的缺點說在後,調換一下說話的位置,那就比較得體了。別人也比較容易接受批評。
總之,說話是要講究什麽先說,什麽後說的。
在麵對麵講話的過程中,如果達到了講話的目的,那就該及時結束談話了。
當然,講話的目標直接影響我們同對方講話的時間或方式。如果你隻想向對方陳述某一件事,而且不需要對方作出什麽反映或採取什麽行動,那麽你向對方講清了事情的原委後,就可以結束談話;如果你期望說服對方改變某種看法或行為,期望對方承認你的勸說"明智",那麽,講話就要直到對方承認了問題為止,有時,對方需要時間思考你的話,那麽你在結束談話時,就需要根據情況作出不同的的結束語。
結束講話時,總結一下對方和你本人的看法,強調一下共同的觀點和看法,是很有必要的。
這樣做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客觀,不帶偏見,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總結。
在有些情況下,如對方需要時間思考你的話,需要過一段時間再與你談這件事,你就要講一些"活話",使有關這個問題的談話以後能繼續進行。如:"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再約個時間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
談話的結束,不是隻道一聲"再見"就完事了,臨別前要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要得體而不失禮,有時還要給下一次交談留下伏筆。而對這些情況各異的談話,不動一番腦筋,不用一下妙招,是不利於人際交往的完善和發展的。
如果遭到爭論不休無法一致的情況時,我們可以轉移話題,把有分歧的問題暫放一放,談點別的,等氣氛緩和了再把談話告一段落,或者來個異中求同。用友好的笑聲、笑容結束談話,加上意味深長的道別語,會長時間留在別人的記憶裏。
在談判節奏的控製上,有一種"流星戰術",可以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一些商店門口,常可看到這樣的場麵,孩子站在玩具櫃檯前大哭大鬧,非要買那結構新穎有趣的玩具。有的媽媽無計可施,隻會一味地說:"不買,不買,就是不能買。"於是,孩子哭,母親打,一時不可開交。
但是,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個大約三歲的小孩站在一家商店的玩具櫃前大聲叫嚷:"我要這個!我要這個!"小孩的母親見到這種情況,便指著天花板說:"小力,你看,飛碟。"孩子立刻停止哭抬頭張望,好像已經忘記剛才自己哭鬧要求的東西。不久就乖乖地被母親牽著消失在人群中。這就是"流星戰術",是一種轉移別人注意力的技巧。
所謂"流星戰術",並不隻對小孩有效。表麵上看它隻是哄小孩的把戲,事實上,在心理緊張的情況下使用,往往能收到奇效。在事過境遷之後,大家也許會感覺到自己受騙了,可是在當時卻會落入這個圈套中。如果對象是個容易受騙的人,這種戰術更易奏效。
某公司的經營者,在跟勞工代表交涉,快要做出決定時,突然說道:"喂!先生,你的聲音相當不錯,好響亮哦!"使得當場的氣氛有了很大的改變,勞工代表們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麽好,整個會場陷於一片寂靜中。像這位經營者,能把對方的氣勢在一瞬間扭轉過來,的確將"流星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在爭論的場麵,對難纏的對手,應該採取"打斷戰術",即擾亂對方的思路,或故意把話題轉到別處。這也是控製談判節奏的一種方法。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當你充分準備好了自己所要講的內容,而又正式開始敘述時,若在不被任何人打斷或其他因素幹擾的情況下,你會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完成你的演講。反之,若有人三番五次中途打斷你的話,你的講話就會變得雜亂無章。
在日常生活中最難說服的就是那些思路清楚的人。若想以理論對付這種人,反而會陷入對方的圈套,可是如隻是默默地聽他說話,又會使他在心理上占了優勢。所以,對於這種難纏的對手,應該先擾亂他。如可以頻繁地說"嗯,有道理"以打斷對方話語的流動。有時也可以將頭轉向別處。當話語的流動被打斷後,對方的理論思考自然就會受到影響,露出弱點,使己方有機會反駁。
這種心理技巧在國會爭論中也常被採用。政府官員在國會中,通常都會照事先準備好的稿子宣讀,所以議員們若想攻破其理論並非易事。
但是,有經驗的議員都自有一套。當對方回答問題時,他會支吾其詞地應對著,或者故意將話題轉至別處,採取擾亂對方的"打斷戰術"。即使是相對習慣於質詢的政府官員,碰到這種情況時,也難免窮於應付,最後可能說出一些原來不準備說的話。這種"打斷戰術",對付那些說話時思路暢通的人十分有效。 第三章 卡耐基的引人入勝術——引人產生共鳴
卡耐基先生曾說:"並非所有你我有資格談的題目都一定會激起我們的興趣。譬如說,我是自己動手的服務者,我確實有資格談談洗盤子。可是不知怎麽,我就是對這個題目熱衷不起來,而且,事實上,我根本想都不願去想它。但是,我卻聽過家庭主婦們把這個題目說得棒極了。她們心裏或者對永遠洗不完的盤子有股怒火,或者發現了新方法可以處理這惱人的工作。不管怎樣,她們對這個題材來勁極了。因此,她們可以把洗盤子的題目講得頭頭是道。"
這裏有個問題,即你以為合適的題目,是否適合當眾討論,假設有人站起來直言反對你的觀點,你是否會信心十足、熱情激昂地為自己辯護?如果你會,你的題目就對了。因為隻有自己對自己的題日有熱情、有信心,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