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位著名的哲學家——杜威教授,對這上麵所用的字句,稍有不同的見解。杜威博士說: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衝動,那是「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 .記著「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這句話,是很重要的,你從這本書中將看到很多關於這句話的話。


    你要些什麽?並不是很多的束西,可是真正所需要的幾種東西,你不容拒絕的堅持著要追求。差不多每個正常的成人都想要——


    一、健康,和生命的保護。


    二、食物。


    三、睡眠。


    四、金錢,和金錢所能買到的。


    五、生命的後顧。


    六、性生活的滿足。


    七、子女們的健全。


    八、自 重感。


    差不多所有這些欲望都能滿足,可是其中有一種欲望,同食物、睡眠一樣,既深切,又難得滿足,那就是佛洛伊德所說的,「成為偉人的欲望」。也就是杜威所說,「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


    林肯有次寫信開頭就說:「每個人都喜歡受人恭維。」威利,賈姆士也有這樣說過:「人類天性至深的本質,就是渴求為人所重視。」他並不是說「希望」,或「欲望」,或是「渴望」,而是說了「渴求」為人所重視。


    這是一種痛苦的,而且急待解決的人類「飢餓」,如果能誠摯的滿足這種內心飢餓的人,就可以將人們掌握在他手掌之中。


    尋求自重感的欲望,是人類和動物間,一項重要的差別。就有這樣一個例子。那時我是米蘇裏的一個農家兒童,我父親飼養一種品種優良的豬,和一種白臉牛。那時我們常在牲口展覽會中,陳列我們的豬和白臉牛,我們曾經獲得幾十次的頭獎。


    我父親把藍緞帶的獎章,用針則在一條白布上,當有親友們來我們家時,父親就拿出這條白布來,我握著這一端,他握著那一端,將中著頭獎的藍緞帶,讓親友們來觀賞。


    豬、牛並不在乎牠們贏得的藍鍛帶,可是父親卻十分重視,因為這些獎品,替他帶來了一種「自重」的感覺。


    假如我們的祖先,沒有這種「自重感」熾烈的衝動,我們不會有文化,就跟其它動物差不多了。


    就是這種自重感的欲望,激起一個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在一家雜貨店工作的貧困店員,翻遍了整個滿堆雜貨的大木桶,找出他用五分錢所買的幾本法律書籍,痛下決心去研究。你或許聽說過這雜貨店的店員,他的名宇叫「林肯」。


    這自重感的欲望,激發了狄更斯寫出他不朽的名著。這自重感的欲望,使華倫完成了他的設計。同時由於這自重感的欲望,使洛克菲勒積存了他一輩子花不完的錢。也就是這個欲望,使你城裏的巨富,建造一座他所需要的大房子。


    這個欲望,能使你穿上最新穎的服飾,駕駛最漂亮的轎車,談談你白己聰明伶俐的孩子


    也就是這種欲望,使許多青少年成為盜匪。前任警察總監瑪羅尼,他曾這樣說過:


    「今日一般年輕的罪犯,充滿著對虛名的盲目追求,在被捕後他們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閱讀把他們寫為英雄的那種不上流的報紙。他隻要能看到自己的相片,就像跟愛因斯坦,林白,托斯加尼,或羅斯福等名人,同樣在報上占到篇幅時,他根本沒有想到,進受刑室坐電椅是那回事了。」


    如果你告訴我,你是如何得到你的自重感,我就可以告訴你,你是怎樣的人;確定你的性格,對你來講,是樁最重要的事。現在有這樣的例子。洛克菲勒捐錢在中國北平建造最新式的醫院,照顧了許多他沒有見過麵,同時也永遠不會見麵的貧民,藉此得到了他的自重感


    反過來說,狄林克做土匪、搶銀行、殺人,也是在滿足自重感。當警方人員搜捕他時,狄林克奔進人家農舍裏……他以他是第一號公敵為榮,所以他大聲的說:「我是狄林克……我不會殺害你,但我是狄林克!」


    是的,狄林克和洛克菲勒最大的差別,就在他們如何獲得自己的自重感。


    歷史上有很多是名人為了自重感掙紮的有趣事例。甚至於華盛頓,都願意有人稱他是至高無上的美國總統;哥倫布向皇家請求獲得「海洋大將」,和「印度總督」的名銜;女皇凱撒琳,拒絕拆閱沒有稱她「女皇陛下」的信件;林肯夫人在白宮,向格蘭脫夫人像頭雌老虎似的吼叫:「我沒有請妳之前,妳怎敢坐在我麵前!」


    有一些百萬富翁,資助「白特」將軍去南極探險,附帶一個條件,是許多冰山都需取用他們的名宇。而那個「夫古」,甚至希望把巴黎,改稱成他的名字。


    人們會為了取得同情、注意,和一種「自重感」而故意裝病。例如麥金利夫人,強迫她任職美國總統的丈夫,放下國家的重要事務,要他倚偎在她床邊,摟抱著她,撫慰她睡去,這樣每次需要數小時的時間,麥金利夫人藉此得到她的中自重感。


    麥金利夫人堅持麥金利在她醫牙的時候,陪同她在一起,藉此滿足她醫牙痛楚時被注意的欲望。有一次麥金利和強海有約,不得不讓她一個人留在牙醫處這樣便使她大發脾氣。


    琳哈特夫人有一次告訴我,有個年輕能幹的少婦,為了要得到自重感,而裝成一個病人。琳哈特夫人說:「有一天,這婦人不得不麵對一種事實……或許是年齡的關係,使她永遠不能結婚的事實,想到孤獨的晚年就將在她麵前展開,可期望的事,實在太少了。」


    琳哈特夫人又說:「她躺在床上有十年的時間。她年老的母親,每天上下三樓,捧著碟盤去侍候她。有一天,這位年老的母親由於過度的疲憊,終於倒地去世,床上的這個病人,沮喪了數星期後,她穿衣起床,身上的病也消失了。」


    有些專家宣稱……人可能真的會發瘋,為的是要在瘋狂的幻境中,尋找冷酷的現實世界上所得不到的自重感。在美國醫院中,患精神病的數目,要比患其它病的總合還多。如果你年紀在十五歲以上,又住在紐約州這地方,你可能有二十分之一的機會,在你的一生中要住七年以上的瘋人病院。


    精神錯亂的原因是什麽?


    沒有人能回答出那樣籠統的問題,不過我可以知道有若幹的疾病……像性病,會摧殘傷害腦細胞,結果導致癲狂。實際上,約有半數以上的精神病,可以歸源於這類的生理原因,


    像腦部受到損傷,酒醉、中毒,和由於其它原因所造成的傷害。


    可是另外那半數……這是令人惶恐的部份……那其它半數瘋狂的人,明顯的,他腦細胞機構中並沒有任何病態。在他去世後解剖檢驗,用最高性能的顯微鏡研究他的腦細胞組織,發現他的腦細胞,完全跟我們一樣健全。


    為什麽這些人會精神錯亂?


    我最近曾向一位瘋人醫院的主治醫師,提出那樣的問題這位醫師由於他有淵博的,有關精神病理方麵的學識,使他獲得最高的榮譽。他實在的對我說,他也不知道人們如何會精神錯亂。可是他卻作這樣的解釋……許多精神錯亂的人,在他瘋癲中,找到了真實世界中所無法獲得的自重感。這位醫師,他告訴了我一個真實的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性的弱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人性的弱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