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辦公室的工作會使人感到疲勞,大都是因為長時間保持同一 姿勢,使得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筋肉疲憊。所以,如果你一直保持著前屈姿勢,那麽在休息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反方向的動作,使原本受壓迫部位的血 液得以暢通,使用過度的筋肉得以舒展。這些動作實在很有效。


    疲倦的感覺是生理自然反應出來的警告。提醒我們身體某部位超過負 荷。如果置之不理,將更增加身體的負擔。所以,一旦出現了警告訊息,讓負擔過重的部位恢復正常,才是明智之舉。


    把休息時間定為 3 分鍾,雖然沒有什麽學理上的依據,但確實有某些程 度的根據。


    3 分鍾正好是很多事情最小的段落。電話一通、拳賽一回合??等,都 是以 3 分鍾為一單位。因此,隻要 3 分鍾,就足夠使疲憊的身體恢復原本的活力。如果超過 3 分鍾,可能會因為中斷太久,無法立即繼續先前的工作。 這一來,休息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至於這 3 分鍾的使用方法,可就因人而異了。為了使疲憊的身心得到休 息,你可以放下手邊工作,聽聽音樂,或是欣賞自己喜愛的畫家的作品。不過,在辦公室裏,想要聽音樂,欣賞名畫,似乎有些困難。所以,還是以活 動下一筋骨比較合適。當然,3 分鍾不過隻是大略估計而已。隻要能達到效果,兩分半鍾或是兩分鍾也是可以的。


    此外,並不是每小時都得休息 3 分鍾。隻要覺得身心能保持最佳狀況, 一點兒也不疲勞的話,繼續工作也未嚐不可。如果硬性規定每工作 1 小時就得休息,說不定會打斷正在進行的工作,不但無法提高工作效率,反而降低 了效率。更何況,做一下就休息一會兒,隻算是混水摸魚,而不是“積極的 休息”了。


    午休也是一樣。如果無視工作進行情形,隻因為時間到了就休息,往往 會打斷正進入狀況的工作。所以,如果手邊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就不妨在告 一段落後才休息。


    盡可能在公司內完成工作如果工作壓力沉重,緊張萬分卻無法舒解,則工作效率必定不高。日本 女性肌膚白裏透紅,頗受外國男士注目,有人認為這全賴日本四季分明的氣候所賜。因為有春夏秋冬的變化,肌膚得以保持彈性。同樣的道理,生活步 調必須有緊有鬆,才能保持活力,使效率達到最高點。


    家,正是一個人在忙碌工作之後,緩和身心的最好場所。 不過,要求一離開公司就把工作忘得一幹二淨,實在有些困難,許多人習慣回到家裏還要談些工作上的事情。如果是聊些工作上的成就或趣事,倒 是有助於一家團聚的和樂氣氛。如果回到家還要大吐苦水,在精神衛生方麵並不好。所以,雖然難免把公司的事情、壓力帶回家,但是還是避免較好。 至於把公事帶回家加班,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好。甚至,從長遠的眼光來看,一個沒有適當休息,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其工作效率必定不高。所以,即使是寫和公司無關的稿,也盡可能在公司內完成。


    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 無論多大的目標,都是可以量力而為,分作好幾個階段,逐步完成。 把這種將大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的方法,稱作“因數分解法”。


    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雖然我們沒有必要做這種事,但是在我 們一生中,想要移動一座小山,的確不是什麽困難的事。即使是乍看之下很困難的事情,如果把完成的期限延長為半年、一年,同時將事情細分化,每 天完成一點,就算再大的事情還是可以完成的。


    1.使用“因數分解法”,將長篇大論去蕪存精 如果採用這種要領,不隻長達一兩年的長期目標,就連平常一小時、半小時工作或是讀書的效率都可以提高。譬如,平常從一些參考書、資料中作 重點摘要時,就可以採用這個方法。一般作者似乎不喜歡以條列式文體寫文章。原本以條列式文體寫文章,簡單明了,卻往往加上一些“首先”、“然 後”、“接著”之類的連接詞,使得文章乍看之下,並不太容易了解。這時,就可以用“因數分解法”,分解文章內容。


    譬如,文章裏麵有“首先”的地方,註明為(1):“然後”的部分,註明 為(2);有“最後”的部分,註明為(3)。如此一來,一篇文章被分為三部分,(1)當然是重點,了解了(1)之後,很快進入(2)的部分,再了解之後,就到(3) 的部分了。


    像這樣子,把文章或是資料中的不重要部分略去不讀,效率可以大幅提 高。無論什麽文章或是資料,隻有精華的部分才是重要的,其它廢話都可以不必理會。然而,如果一一把這些精華部分抄在筆記本上,實在很花時間。 因此,採用“因數分解法”,將重點直接記在書本上,效果也非常好。


    2.採用係統式思考,可以很快了解全部狀況 無論什麽事情,如果想要了解得透徹一點,必須先知道這件事在整個事件占有什麽位置?有什麽關連?譬如說,研究一件歷史事件,如果不著眼於 整體時代,尋求其關聯性,就很難掌握其意義及價值。


    譬如,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其單純研究該事件,倒不如從 20 世紀初 帝國主義時代的形成背景著手,較容易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此,日本大化革新,俄國大革命也都是如此。


    為了了解一個個案、二件事件,必須全盤考慮其背景及關聯性。這道理 不單通用於讀歷史,在其他方麵也是如此。譬如,進行一項工作也要知道這個道理。然而,要把每一個單一事項串聯成一體,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譬如 讀書,雖然想要融會貫通,但由於書中內容隻是白紙黑字死板地印在書上,不作整理,很難全盤了解。


    為了可以融會貫通整體和個體的連帶關係,可採用“係統樹”的方式。 將整體的關係做成樹狀分布,所有的連帶關係自然可以一目了然。起初是最基本的樹幹,再由樹幹分成兩個支幹,然後每個支幹又各分出兩個旁支。


    不隻讀書,處理一件工作,一樣可以用這種“係統樹”的方式。譬如, 擬定一項計劃時,先想想什麽是非做不可的?接著,需要多少人手?多少器材?多少預算?然後,決定如何保有必要的人手,器材?如何和經理交涉, 以獲得足夠的預算?人手如果不夠,是不是要雇兼職人員?如何聘僱???


    像這樣,把每一個環節一一列為工作的“分支”。然後,掌握全盤狀況,考 慮在推行計劃時,會遇到什麽問題?如何處理?能夠這樣設想,整件工作計劃自然可以完成。


    在賀年卡上公布抱負及目標


    所謂人的潛力,往往超越人所能預測的範圍。某大學橄欖球隊教練在接受雜誌訪問時曾說:“在平常練習中,即使你把球員練個半死,他所發揮的, 也不過七成的實力而已。”至於剩下的三成,往往要在緊急的時候,才發揮 得出來。


    不隻運動,就連讀書或是工作,情形也是—樣的。雖說全力以赴,但隻 要未到最後關頭,沒有人會用上 100%的氣力,最多不過 70%而已。那麽,不 要100%,隻要 80%,不!就連 75%都可以,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再多發揮一點 實力嗎?關於這一點,倒是有一個方法,可以把自己置身於絕無退路的壓力中,激發自己的潛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經營管理方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經營管理方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