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許多各方麵條件和他們相類似的人,卻能夠絲毫不受這種焦慮的影 響。他們忙著自己的事業,根本沒有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


    真的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他們通常的反應是:“我會不斷的和這個頑強 的股票市場搏鬥,直到我老得走不動為止。除非有人真能發明比我更善於處理這類問題的機器,否則我是絕不會隨便放手的。”事實上,大多數對自己 所從事的行業感到津津有味的人,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態度未免太過天真,其實不然,有一個重要的事實 可以證明:在過去 20 年當中,電腦帶給人們的壓迫感愈來愈小,而非愈來愈大。理由再簡單不過了,電腦公司不僅想把電腦賣給大公司,更希望讓電腦 進入每一個家庭,爭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要使每個人都能接受電腦,他們非得剝去電腦原先神秘難解的外衣,使得每個人都樂於使用不可。


    簡單地說,在過去 20 年當中,電腦製造公司所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使電 腦變得更加“親切”,使每個公司、每個人,甚至青少年都能購買,電腦公司的行銷策略不再是徵詢人們是否真的“需要”電腦,而是需要哪一個“層 次”的電腦。


    如果說被電腦取代是一種沒有根據的恐懼,為什麽仍有相當比例的企業 工作者比 20 年前更擔心這個問題呢?答案是,有些人確實有擔心的理由,譬如:體力勞動者和裝配線工人。幾世紀以來,這類工作者就不斷的被各種新 的機器設備所取代,未來電子機械的發明(如機器人等)也將使這類工作者的需要量大幅度地降低。


    不過,我們主要的調查對象卻非這一類的工作者,而是白領階級的從業 人員,他們對自動化的恐懼是千真萬確的,而我們也並不想故意加以輕忽。


    不過,任何留心電腦工業過去幾年的發展,甚至對新的電子產品有若幹了解 的人士都會知道,這種恐懼其實是毫無根據的。


    討論至此,我們不禁又要問:那麽為什麽仍有那麽多人一想到電腦就憂 心忡忡呢?要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先了解一個乍看之下和這個題目相去甚遠的另一個題目——一世紀以前青少年性焦慮的問題。


    不做迷途的羔羊


    如果兒童不斷地被教以“性”是骯髒和不被允許的,他們最後終會相信 這就是真理。由於無法將“性”視作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隻好在腦海中洗刷掉一切與性有關的“不良”聯想。


    到了青春期時,這種嚴肅的壓抑常會導致危機的產生。一方麵,自然的 本能驅使他們思考這個問題,另一方麵,取悅父母的欲望又使他們有心逃避這些念頭。這種青少年時的內在衝突極可能伴隨他們進入成年階段,而導致 更嚴重的問題。他們可能常覺得自己帶有不明原因的焦躁不安,卻不知實際的原因和他們的性衝動有關。為了找尋合理的解釋,有些人不得不把這種焦 躁心理歸因於魔鬼在作祟。


    現在真正相信魔鬼的人並不多。奇怪的是,它在人們的企業生涯中卻仍 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隻不過它不再是個穿黑衣、戴黑帽的惡魔,而是光 怪陸離的電腦了。


    認為“性”不潔淨而畏之如蛇蠍的人,會把因性衝動所帶來的不安歸咎 於魔鬼的作為,因此他們極力避開這個問題,以免受其引誘,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同樣的,那些深信他們應當努力工作,卻一時無法做到的人,也會 找尋一些動力,驅使自己每天保持正當的作為。


    在過去,當“性的抑製”成為禮俗社會的最高目標,且人們會因這麽做 而受到讚美時,魔鬼確實能產生戒懼謹慎的功效。時至今日,人們對於性這個問題已能泰然處之,因此以“魔鬼”做幌子來產生遏阻效果的需要也不復 存在。有趣的是,人們卻又在其他方麵產生了類似的需求。就整個社會而言,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人會特別重視他們的工作。他們會賦予它一些形而上的 價值,並希望從中獲得生活中最高的滿足。當他們不能盡心工作,或僅是敷衍了事時,就會有自我欺騙的感覺。


    魔鬼不會在他們腦海中出現,提醒他們走岔了路;同樣的,老闆也不會 整天盯著他們,防止他們混水摸魚。工作的動機以及提醒的力量必須來自他 們的內在。


    對魔鬼的恐懼已無法達成此一任務,取而代之的是對電腦的恐懼。 簡單地說,遭受“落伍恐懼症”侵襲的人,無異於正在提醒自己已遠離了正途。就算其他的人都還被蒙在鼓裏,他們自己卻知道本身已經偏離了正 軌。因為他們正在破壞個人最高的價值觀——工作應能帶來個人的回饋和意義;他們企圖使自己重返正路。如果他們不這麽做,誰會、且誰又能在一切 還不致太遲之前推他們一把呢?


    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說人們怕被電腦取代的程度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遠 在他們偏離正軌太遠,終至不可避免的產生事業危機之前,他們就已經知道將有嚴重的問題在前麵不遠的地方等著他們。


    走在時代的前列


    即使在“魔鬼”這個觀念最盛行的時代,人們也未必一定會假“魔鬼” 之名來警惕自己,更多的時候是“魔鬼”會化身為一種“誘惑”的抽象形式出現,“誘惑者”也就成了撒旦的另一個代名詞。


    同樣的,當今的工作者也不能完全假電腦之名來驅策自己,因為他們心中仍怕電腦會取代他們的地位,另外,也有許多人知道,不論多麽先進的電 腦,總無法像人一樣把工作做得非常完美。許多人因此採取一種較抽象的形式來驅策自己——“落伍恐懼症”。人們會因為自己無法跟上時代的事實而 痛苦不堪。


    有些批評者會錯誤的以為,這是較為外在取向的美國人,一心想成為重 要人物的緣故。就某個程度來說,這種批評是正確的,不過它的角度過於偏重群體導向的事實,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這種焦慮是來自活躍、勤勉、有野 心的人士尋求自我激勵的一種方式。


    能夠成功控製自身行為的人,通常不需要、也厭惡別人告訴他該怎麽做, 而大多數人也都具備有自製的能力。當 19 世紀時,在各地旅行的牧師不斷以魔鬼和永不熄滅的地獄之火來告誡人們小心行事,不要偏離正軌太遠。在 20 世紀,ibm 電腦取代了魔鬼的地位,“落伍的恐懼”則取代了“誘惑”。


    這也就是說,用來提醒自己遠離正途的工具,對人們而言是很重要的。 隻不過它們並非一定以某一特定的形式出現,許多時候,恐懼隻是模糊、齧心、怕自己會落伍或被時代淘汰的感覺。這種恐懼雖然較為抽象,但仍能提 供早期的警告訊號。


    由於蓋瑞和愛麗絲忽視了這些訊號,隨後而來的問題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一,他們不願麵對自我迷失的真相。但卻無法避免這種迷失所帶來的併發症——怕被別人發現自己已經落伍、不中用了。更糟的是,他們四周還有一 些腳步快速、不斷往前沖的年輕人使他們相形見絀。就算他們換到規模較小的公司也於事無補,根據我們的調查顯示,不論到哪裏,他們都同樣會受到 這種內外夾攻的壓力。企業界的競爭已經愈演愈烈,如同蓋瑞所說的:“現在已無處可躲了。”他們必須用一層煙幕掩飾另一層。除了短暫的效果外, 一切詭計似乎都沒有多大用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人處世哲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為人處世哲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