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位國老,卻差點死在來俊臣手裏。[9]


    天授三年(692)一月,狄仁傑與另外幾位宰相和大臣被誣謀反,進了來俊臣的“例竟門”。這個特務機關之所以得此戲稱或惡名,是因為進去的案犯照例沒有活著出來的。不過酷吏們也有一個政策,那就是立即認罪的可以免死。[10]


    於是,狄仁傑回答來俊臣:反是實。


    來俊臣喜出望外。他原以為狄仁傑不好對付,沒想到竟不費吹灰之力。而且其他案犯除了魏元忠,也都紛紛效法,自認有罪。看來所有的預案都用不著了,對這樣積極配合的也該寬大為懷,以便為今後辦案節約成本樹立榜樣。因此,來俊臣隻是將案犯們收監了事,看管卻不那麽戒備森嚴。


    狄仁傑則靠著不打自招的策略,為自己爭取到緩衝時間和空間。他悄悄寫好一封信,藏在絲綿袍子裏,然後請看守將綿袍交給家人。他的說法是:開春了,要換季。


    看守沒有起疑,絲綿袍子也送進了狄府。


    將門出虎子,狄少爺馬上意識到這裏麵有問題。一月的洛陽還很寒冷,父親為什麽急於拿掉袍中的絲綿?結果密信很快就被找到,並由狄公子設法送達禦前。


    女皇驚詫。


    她問來俊臣:狄仁傑當真承認謀反嗎?


    來俊臣說:供認不諱。


    女皇問:家屬為什麽又來喊冤?


    來俊臣說:這是臣等疏忽了。狄犯入獄之後,立即認罪服法。所以,臣等待之以禮,豐其衣,足其食,高其枕,寬其居,以為謀反若非是實,豈有承認之理。現在看來,此等死囚如不動用刑法,怎麽會招?招了也會翻供。[11]


    女皇說:是嗎?朕倒要派人看看。


    來俊臣緊張了。他當然不能對狄仁傑怎麽樣,而且再也不能用刑。萬一陛下親自來看呢?當然,也不能讓狄仁傑與使者見麵,那可就滿盤皆輸。來俊臣的辦法,是找了一個手下人做替身,穿上狄仁傑的衣服讓使者看。


    當時正是夕陽西下。假狄仁傑站在西邊,女皇的使者站在東邊,陽光刺目,根本就看不清。何況這使者進了“例竟門”就心驚肉跳,哪敢細看?東張西望唯唯諾諾而已。


    來俊臣卻說:天使稍候,有文書煩請帶交陛下。


    帶去的文書是狄仁傑的“謝死表”,也就是表示自己罪有應得,因此甘願就死,並謝主隆恩的奏摺。有了這樣一份文件,又有使者的親眼所見,狄仁傑已是翻案無門。[12]


    這時,一個九歲的男孩救了他。


    男孩也是宰相之子,父親被來俊臣誣陷謀殺,本人則進宮做了奴隸。他以舉報為由求見女皇,其實要告人的正是來俊臣。男孩說:臣父已死,臣家已破,多說無益。隻是痛惜王法被來俊臣之流玩弄得不像樣子,實在有負聖恩。


    女皇嗬嗬一笑:是嗎?


    是。男孩說。如果不信此言,罪奴鬥膽懇請陛下挑選幾名廉潔奉公忠誠可靠的大臣,誣以謀反,讓來俊臣他們去查去審,看看有沒有不招供、不承認的。


    女皇心中一動:哪裏還用找?狄仁傑就現成。


    被來俊臣打入死牢的狄仁傑,是從洛州司馬的任上調回神都成為宰相的。如此越級破格提拔,是因為他擔任豫州刺史時,曾經寫密信為判死刑的人求情,人數多達兩千。狄仁傑說:沒有這麽多人謀反,他們其實是冤枉的。但如果公開奏明,有為賊人開脫之嫌;知而不言,又恐違背了陛下好生之德。因此奏摺寫了又毀,毀了又寫,竟不知所雲。[13]


    當時還是太後的武則天批準了狄仁傑的請求。兩千條性命從劊子手的屠刀下被救了下來,他們的救命恩人卻因為得罪權貴而被貶官。他們當然都沒想到,武則天牢牢記住了狄仁傑的名字,並在稱帝一年後就把他調到了自己身邊。


    見麵那天,女皇對狄仁傑說:朕清楚你在地方上很做了些好事,但也有人說你的壞話,想知道名字嗎?


    不想知道。狄仁傑回答。如果陛下認為臣有過錯,臣應該改正;如果陛下知臣無過,臣倍感榮幸,何必還要知道那些人的名字?不知道,反倒還能正常相處。[14]


    這樣的人,會謀反嗎?


    何況此案疑點甚多,最可疑的就是謝死表。如果真有這樣一份文書,來俊臣在被質疑時就應該拿出來。反過來的推理就是:如果女皇不派人去,還會不會有謝死表?


    狄仁傑的供詞也有問題。他的原話是:大周革命,萬物唯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15]


    顯然,這裏沒有任何事實,隻有一個空洞的罪名,以及一個似是而非的認罪理由:武周取代李唐是一場革命。革命就是新陳代謝,就要吐故納新,原來屬於大唐的舊人也就該被淘汰,甚至心甘情願去死。所以,反是實。


    豈有此理!按照這個邏輯,所有的唐朝舊臣便都可以視為反賊了。這叫什麽自認有罪?分明是話裏有話。


    再看獄中表現。狄仁傑認罪後,另一個酷吏王德壽找他談話。王德壽說:大人免死無疑,下官卻功勞不夠。能不能請狄公再把某某某也牽連進來,也好讓鄙人升一兩級?


    狄仁傑問:為什麽是某某某呢?


    王德壽說:因為他曾經是大人的下屬呀!


    狄仁傑斷然拒絕。他悲憤滿腔地用頭去撞柱子,血流滿麵說:皇天後土啊!為什麽要仁傑做這種缺德事![16]


    沒有證據顯示,武則天是否了解這些情況,又是否進行了以上推理。但可以肯定,她已經起了疑心,不再相信來俊臣他們那一套,並決定親自過問此案。


    案犯齊刷刷地跪在了女皇麵前。


    女皇問:狄仁傑,如果你沒謀反,為什麽要認帳?


    狄仁傑答:臣不認帳,早就死在皮鞭下了。


    女皇又問:那為什麽還要寫謝死表?


    狄仁傑答:沒有寫過。


    女皇下令核對筆跡,馬上查出謝死表是偽造的。


    至此,本案已真相大白。但,帝國是不能認錯的,也從來就沒有過錯誤。因此,所有案犯仍然要受處分,狄仁傑也被貶為彭澤縣令。武承嗣和來俊臣還想殺狄仁傑,被武則天堅定地予以拒絕。來俊臣退而求其次,又要求殺掉涉案人員中的一個,結果也被正派法官徐有功據理駁回。


    武承嗣和來俊臣的陰謀終於沒能得逞。


    死裏逃生的狄仁傑再次成為地方官,這無非更加豐富了他的閱歷。更何況,由於到地獄走了一遭,狄仁傑已經煉就了金剛不壞之身。因此,當他重返朝堂,並得到陛下的信任和重用後,釋放的能量和表現的智慧已是無人能及。


    女皇的帝國,將是另一番天地。


    [8]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七久視元年九月條。


    [9]狄仁傑被誣謀反一案,兩《唐書》之狄仁傑傳和來俊臣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五長壽元年一月條均有記載,但諸書所述有出入,本書取其合理者採信之。


    [10]這個專門用來製造冤假錯案的特務機關設在麗景門,酷吏王弘義諧其音稱為“例竟門”。事見兩《唐書》之酷吏傳。


    [11]來俊臣的回答,《資治通鑑》與兩《唐書》諸傳說法正好相反,本書兼采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15:女皇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15:女皇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