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易中天中華史15:女皇武則天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攤牌會有風險,也要付出代價,機會卻隻有一個。唯其如此,裴炎才會在揚州兵變消息傳來時那麽淡定。這並非如某些人所說,是為了表現處變不驚的宰相風度,當然更不是與徐敬業勾結合謀。實際上,他就是要藉此機會將太後逼回後宮,讓睿宗走上前台。因此,裴炎必須讓徐敬業把火燒得更旺些,以便把武太後變成熱鍋上的螞蟻。[41]
可惜在那個年代,沒有誰是武則天的對手。她甚至不用多看一眼,就讀出了裴炎的內心獨白,然後順手便把他放在了熱鍋上。太後很清楚,裴炎已不是從前的他,自己也不是從前的我。隻不過這一轉變,裴炎知道,太後知道,其他人不知道。所以她才會說:炎反有端,顧卿不知耳!
當然,什麽時候變的,也不知道。
因此,要想偵破此案,必須排出詳細時間表。
◎光宅元年(684)有關事件一覽表
月 日 事件
正月 一日 改元嗣聖
二月 六日 李哲被廢
七日 立李旦為嗣皇帝,改元文明
八日 李哲之子李重照由皇太孫廢為庶人
命劉仁軌專知西京事
九日 派人前往巴州加緊看管李賢
十二日 李旦為母後上皇太後尊號
十五日 武太後臨朝稱製,冊封李旦為皇帝
二十七日 李賢被殺
四月 二十二日 遷李哲於房州
二十六日 再遷李哲於均州李泰舊宅
五月 十五日 高宗靈柩西還
八月 十一日 葬高宗於幹陵
九月 六日 改元光宅,全麵改製
二十九日 徐敬業揚州兵變
十月 十八日 宰相裴炎被殺
十九日 取消徐敬業姓李資格
十一月 十八日 徐敬業兵敗被殺
十二月 二十六日 程務挺被殺
很清楚,三次改元的684年真可謂不平凡的一年,事件最密集的則是二月。僅僅順著時間表讀下來,我們都能夠感受到緊張的氣氛。尤其是八日、九日兩天,太後先是將李哲的嫡長子廢為庶人,接著就派人去謀殺廢太子李賢。兩件事的目的完全一樣,都是要杜絕後患。畢竟,中宗被廢以後,自己稱製之前,局勢是瞬息萬變,極不穩定的。
這時,她授權劉仁軌鎮守長安,就非同尋常。
劉仁軌在高祖時就加入了唐政權,此刻年逾八十,堪稱四朝元老,而且與高宗和武後夫婦有通家之好,武則天甚至可以跟劉夫人說家常話。這樣的君臣關係十分罕見,這樣的元老重臣更是碩果僅存,太後可以重託的也隻有他。[42]
她的說法是:劉公就是朕的蕭何。[43]
然而這位蕭何卻以老病為由謝絕委任,並在回信中特地提到漢初呂後的故事。身在洛陽的太後大吃一驚,馬上派專人到長安,以最隆重的璽書形式慰勞挽留,態度謙卑、誠懇並充滿敬意。她表示,臨朝稱製隻因為皇帝年輕。政權遲早會交給李旦,重蹈呂後覆轍的事是絕不會做的。[44]
劉仁軌德高望重,武太後言辭懇切,大家信了。
武則天卻言而無信。人們等了大半年,不見她有半點還政的跡象,反倒又是鳳閣,又是鸞台,又是光宅,還把洛陽改稱神都。什麽意思?要“再造東周”呀!
太後欺騙了天下臣民。
這時不要說徐敬業,便是裴炎也要反了。
當然,裴炎是反武不反唐。
這一點,雙方心裏都很清楚。所以,武則天會對群臣這樣說:朕知裴炎反,卿等不反。潛台詞是:如果還政,裴炎必不反;如果稱帝,則裴炎必反無疑。
隻不過,這話誰都不能說出口。
武則天的稱帝卻已是箭在弦上,因此裴炎在思想上便已是反賊。這個帳裴炎當然要認,所以也不為自己辯護。於是在天下臣民一片目瞪口呆中,兩人最後一次達成默契:一個心安理得地殺人,另一個問心無愧地去死。
裴炎被殺前,照例要抄家。人們發現,官居首相的裴炎竟然家徒四壁一貧如洗。武則天卻不在乎一個人是清官還是貪官,甚至不在乎是否阻撓過自己。劉仁軌就在一年後壽終正寢,享年八十四歲,追贈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與裴炎的待遇判若雲泥。而且,女皇在臨終前,對幾乎所有的情敵和政敵都表示了歉意,隻有裴炎和徐敬業是例外。[45]
那麽,她在乎什麽?
思想,還有動機。在她看來,劉仁軌的勸諫,可謂公忠體國,深明大義,裴炎則居心不良。尤其是在國難當頭之時逼她還政,簡直就是趁火打劫,綁匪行徑!
結果是大批人受到牽連,就連在前方與突厥作戰的程務挺也未能倖免,竟被太後派人直接殺害於軍中。這一文一武都曾是太後的左膀右臂,為什麽會落得這個下場?他們跟武則天的合作與分手,又該如何理解,作何解釋?
關鍵在怎樣看待各自的角色和關係。
裴炎是按照“家天下”的傳統觀念來定位的。任何一個家庭或家族,家長當然是男人,當家的卻不妨是女人,比如大太太和老太太。同樣,管家也可以是外人,比如孔子的學生冉有。武後就是李唐的大當家,裴炎則是大管家。管家的和當家的,當然能夠合作,也應該合作。
就連當家的要換太子或皇帝,也沒問題,因為這不過是公司變更法人代表。但,代表可以變,權屬不能改。大唐的家業是高祖武皇帝和太宗文皇帝的。管家不能把那產權證改成姓裴,當家的也不能將其改成姓武。如果當家的要把婆家的變成娘家的或自家的,裴炎作為管家便不能不管。
但,這番心思,誰懂呢?[46]
帝國的產權過戶,卻是沒人攔得住了。
[37]裴炎被殺時,中書令已改名為內史。但為了方便讀者理解記憶,仍用舊名。以下提到其他官職,也依此例處理。
[38]裴炎這一態度,兩《唐書》之裴炎傳均無記載,這裏根據《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光宅元年九月條,原文為“不汲汲議誅討”。汲汲,心情迫切之貌。
[39]見兩《唐書》之裴炎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光宅元年九月條。以下無另注者均據此。
[40]這句話《舊唐書》無記載,僅見於《新唐書》和《資治通鑑》。據野史,駱賓王為了策反裴炎,曾編造民謠“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並解釋說:“緋衣”即裴,“一片火,兩片火”即炎,“小兒”即子隆(裴炎的字),“當殿坐”自然是當皇帝了,因此激起了裴炎的反心。又據說裴炎給徐敬業的信中隻有“青鵝”兩個字,被武則天猜出謎底,是“十二月(青),我自與(鵝)”,也就是裴炎將於十二月在朝廷發動政變,以應揚州軍事。又據《新唐書》,裴炎的計劃,原本是打算趁武則天遊龍門時以兵執之,逼她交出政權。隻是因為天不作美,大雨不止,這個計劃一直無法實施。這兩種說法都被司馬光駁回,請參看《考異》。
[41]裴炎要表現宰相風度的說法來自司馬光,原文為“炎欲示閑暇,不汲汲議誅討”。
可惜在那個年代,沒有誰是武則天的對手。她甚至不用多看一眼,就讀出了裴炎的內心獨白,然後順手便把他放在了熱鍋上。太後很清楚,裴炎已不是從前的他,自己也不是從前的我。隻不過這一轉變,裴炎知道,太後知道,其他人不知道。所以她才會說:炎反有端,顧卿不知耳!
當然,什麽時候變的,也不知道。
因此,要想偵破此案,必須排出詳細時間表。
◎光宅元年(684)有關事件一覽表
月 日 事件
正月 一日 改元嗣聖
二月 六日 李哲被廢
七日 立李旦為嗣皇帝,改元文明
八日 李哲之子李重照由皇太孫廢為庶人
命劉仁軌專知西京事
九日 派人前往巴州加緊看管李賢
十二日 李旦為母後上皇太後尊號
十五日 武太後臨朝稱製,冊封李旦為皇帝
二十七日 李賢被殺
四月 二十二日 遷李哲於房州
二十六日 再遷李哲於均州李泰舊宅
五月 十五日 高宗靈柩西還
八月 十一日 葬高宗於幹陵
九月 六日 改元光宅,全麵改製
二十九日 徐敬業揚州兵變
十月 十八日 宰相裴炎被殺
十九日 取消徐敬業姓李資格
十一月 十八日 徐敬業兵敗被殺
十二月 二十六日 程務挺被殺
很清楚,三次改元的684年真可謂不平凡的一年,事件最密集的則是二月。僅僅順著時間表讀下來,我們都能夠感受到緊張的氣氛。尤其是八日、九日兩天,太後先是將李哲的嫡長子廢為庶人,接著就派人去謀殺廢太子李賢。兩件事的目的完全一樣,都是要杜絕後患。畢竟,中宗被廢以後,自己稱製之前,局勢是瞬息萬變,極不穩定的。
這時,她授權劉仁軌鎮守長安,就非同尋常。
劉仁軌在高祖時就加入了唐政權,此刻年逾八十,堪稱四朝元老,而且與高宗和武後夫婦有通家之好,武則天甚至可以跟劉夫人說家常話。這樣的君臣關係十分罕見,這樣的元老重臣更是碩果僅存,太後可以重託的也隻有他。[42]
她的說法是:劉公就是朕的蕭何。[43]
然而這位蕭何卻以老病為由謝絕委任,並在回信中特地提到漢初呂後的故事。身在洛陽的太後大吃一驚,馬上派專人到長安,以最隆重的璽書形式慰勞挽留,態度謙卑、誠懇並充滿敬意。她表示,臨朝稱製隻因為皇帝年輕。政權遲早會交給李旦,重蹈呂後覆轍的事是絕不會做的。[44]
劉仁軌德高望重,武太後言辭懇切,大家信了。
武則天卻言而無信。人們等了大半年,不見她有半點還政的跡象,反倒又是鳳閣,又是鸞台,又是光宅,還把洛陽改稱神都。什麽意思?要“再造東周”呀!
太後欺騙了天下臣民。
這時不要說徐敬業,便是裴炎也要反了。
當然,裴炎是反武不反唐。
這一點,雙方心裏都很清楚。所以,武則天會對群臣這樣說:朕知裴炎反,卿等不反。潛台詞是:如果還政,裴炎必不反;如果稱帝,則裴炎必反無疑。
隻不過,這話誰都不能說出口。
武則天的稱帝卻已是箭在弦上,因此裴炎在思想上便已是反賊。這個帳裴炎當然要認,所以也不為自己辯護。於是在天下臣民一片目瞪口呆中,兩人最後一次達成默契:一個心安理得地殺人,另一個問心無愧地去死。
裴炎被殺前,照例要抄家。人們發現,官居首相的裴炎竟然家徒四壁一貧如洗。武則天卻不在乎一個人是清官還是貪官,甚至不在乎是否阻撓過自己。劉仁軌就在一年後壽終正寢,享年八十四歲,追贈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與裴炎的待遇判若雲泥。而且,女皇在臨終前,對幾乎所有的情敵和政敵都表示了歉意,隻有裴炎和徐敬業是例外。[45]
那麽,她在乎什麽?
思想,還有動機。在她看來,劉仁軌的勸諫,可謂公忠體國,深明大義,裴炎則居心不良。尤其是在國難當頭之時逼她還政,簡直就是趁火打劫,綁匪行徑!
結果是大批人受到牽連,就連在前方與突厥作戰的程務挺也未能倖免,竟被太後派人直接殺害於軍中。這一文一武都曾是太後的左膀右臂,為什麽會落得這個下場?他們跟武則天的合作與分手,又該如何理解,作何解釋?
關鍵在怎樣看待各自的角色和關係。
裴炎是按照“家天下”的傳統觀念來定位的。任何一個家庭或家族,家長當然是男人,當家的卻不妨是女人,比如大太太和老太太。同樣,管家也可以是外人,比如孔子的學生冉有。武後就是李唐的大當家,裴炎則是大管家。管家的和當家的,當然能夠合作,也應該合作。
就連當家的要換太子或皇帝,也沒問題,因為這不過是公司變更法人代表。但,代表可以變,權屬不能改。大唐的家業是高祖武皇帝和太宗文皇帝的。管家不能把那產權證改成姓裴,當家的也不能將其改成姓武。如果當家的要把婆家的變成娘家的或自家的,裴炎作為管家便不能不管。
但,這番心思,誰懂呢?[46]
帝國的產權過戶,卻是沒人攔得住了。
[37]裴炎被殺時,中書令已改名為內史。但為了方便讀者理解記憶,仍用舊名。以下提到其他官職,也依此例處理。
[38]裴炎這一態度,兩《唐書》之裴炎傳均無記載,這裏根據《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光宅元年九月條,原文為“不汲汲議誅討”。汲汲,心情迫切之貌。
[39]見兩《唐書》之裴炎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光宅元年九月條。以下無另注者均據此。
[40]這句話《舊唐書》無記載,僅見於《新唐書》和《資治通鑑》。據野史,駱賓王為了策反裴炎,曾編造民謠“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並解釋說:“緋衣”即裴,“一片火,兩片火”即炎,“小兒”即子隆(裴炎的字),“當殿坐”自然是當皇帝了,因此激起了裴炎的反心。又據說裴炎給徐敬業的信中隻有“青鵝”兩個字,被武則天猜出謎底,是“十二月(青),我自與(鵝)”,也就是裴炎將於十二月在朝廷發動政變,以應揚州軍事。又據《新唐書》,裴炎的計劃,原本是打算趁武則天遊龍門時以兵執之,逼她交出政權。隻是因為天不作美,大雨不止,這個計劃一直無法實施。這兩種說法都被司馬光駁回,請參看《考異》。
[41]裴炎要表現宰相風度的說法來自司馬光,原文為“炎欲示閑暇,不汲汲議誅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