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讀到陳家琪的一篇文章,使我茅塞頓開。他說:“‘是人’與‘做人’在我們心中是不分的;似乎‘是人’的問題是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要討論的隻是如何做人和做什麽樣的人。”又說:“‘做人’屬於先輩或社會的要求。你就是不想學做人,先輩和社會也會通過教你說話、識字,通過轉換知識,通過一種文明化的進程,引導或強迫你去做人。”要你如何做人或標榜自己是如何做人的文學,其社會勢力強大,不由得使人怕,使人藏,使人不由地去籌謀一種輕盈並且安全的心情;而另一種文學,恰是要追蹤那躲避的,揭開那隱藏的,於是乎走進了複雜。
五十三
那複雜之中才有人的全部啊,才是靈魂的全麵朝向。劉小楓說:“人想整體開放的部分隻有靈魂,或者說,靈魂是人聲上最靠近整體的部分。”又說:“追求整體性知識需要與社會美德有相當程度的隔絕……”要看看隱藏中的人是怎麽一回事,不僅複雜而且危險。最大的危險就是要遭遇社會美德的陰沉的臉色。
五十四
我一直相信,人需要寫作與人需要愛情是一回事。
人以一個孤獨的音符處於一部浩瀚的音樂中,難免恐懼,這恐懼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心願,卻不知道別人的心願;他知道自己複雜的處境與別人相關,卻不知道別人對這複雜的相關取何種態度;他知道自己期待著別人,卻沒有把握別人是否對他也有著同樣的期待;總之,他既聽見了那音樂的呼喚,又看見了社會美德的陰沉臉色。這恐懼迫使他先把自己藏起來,藏到甚至連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但其實這不可能,他既藏了就必然知道藏了什麽和藏在了哪兒,隻是佯裝不知。這,其實不過是一種防禦。他藏好了,看看沒什麽危險了,再去偷看別人。看別人的什麽呢?看別人是否也像自己一樣藏了和藏了什麽。其實,他是要通過偷看別人來偷看自己,通過看見別人之藏而承認自己之藏,通過揭開別人的藏而一步步解救著自己的藏——這從戀人們由相互試探到相互敞開的過程,可得證明。是呀,人,都在一個孤獨的位置上期待著別人,都在以一個孤獨的音符而追隨那浩瀚的音樂,以期生命不再孤獨,不再恐懼,由愛的途徑重歸靈魂的伊甸園。
五十五
奇斯洛夫斯基的《情戒》,就是要為這樣的偷看翻案,使這背了千古罵名的行為得到世人的理解,乃至頌揚。影片說的是一個身心初醒的大男孩,愛上了對麵樓窗裏的一個成熟女人,不分晝夜地用望遠鏡偷看她,偷看她的美麗與熱情、孤獨與痛苦。當這女人知道了這件事後,先是以不恥的目光來看他。幸而這是個善良的女人,善良使她看見了大男孩的滿心虔誠。但她仍以為這隻是性的萌動與饑渴,以為可以用性來解救他。但當她真的這樣做了,大男孩卻痛不欲生,驚慌地逃離,以致要割腕自殺。為什麽呢?因為他的期待遠不止與性啊!他的期待中,當然,不會沒有性。其實身心初醒就像剛剛走出了伊甸園,感到了誘惑,感到了孤獨,感到了愛——這靈魂全麵且巨大的籲求!性隻是其一部分啊,部分豈能代替整體?尤其當性僅僅作為性的解救之十,性對那整體而言就更加陌生,甚至構成敵意。大男孩他說不清,但分明是感到了。他的靈魂正渴望著接近那浩瀚的音樂,卻有一種籌謀——試圖把複雜的沉重解救到簡單的輕盈中去的籌謀,破壞了這音樂之全麵的交響。
五十六
當然,這大男孩會逐日成熟,就像人出了伊甸園會越走越遠。未來,他也許仍會記得靈魂所期待的全麵解救,性從而成為愛的僕從,部分將永久地仰望整體。但也許他就會忘記整體,沉緬於部分所擺布的快樂之中;就像那個成熟的女人,以為性即可解救被逐出了伊甸園的人。未來什麽都是可能的。但現在,對於這個大男孩,靈魂的籲求正全麵撲來,使他絕難滿足於部分的快樂。所幸者,在影片的末尾,那成熟的女人似也從這男孩的迷茫與掙紮中受了震動,仿佛重新聽見了什麽。
五十七
應該為這樣的偷看平反昭雪。除了陷害式的偷看,世間還有一種“偷看”,比如寫作。寫作,便是迫於社會美德的圍困,去偷看別人和自己的心魂,偷看那被隱藏起來的人之全部。所以,這樣的寫作必“與社會美德有相當程度的隔絕”。這樣的偷看應該受到頌揚,至少應該受到尊重,它提醒著人的孤獨,呼喚著人的敞開,並以愛的祈告去承擔人的全部。
五十八
所以,別再到那孤獨的音符中去尋找靈魂,靈魂不像大腦在肉身中占據著一個有形的位置,靈魂是無形地牽繫在那浩瀚的音樂之中的。
據說靈魂是有重量的。有人做過試驗,人在死亡的一瞬間體重會減輕多少多少克。據說那就是靈魂的重量。但是,無論人們如何解剖、尋找,“升天入地求之遍”,卻仍然是“兩處茫茫皆不見”。假定靈魂確有重量,這重量就一定是由於某種有形的物質嗎?它為什麽不可以是由於那浩瀚音樂的無形牽繫或幹涉呢?
這很象物理學中所說的波粒二象性。物質,“可以同時既是粒子又是波”。“粒子是限製在很小體積中的物體,而波則擴展在大範圍的空間中”。它所以又是波,是“因為它產生熟知的幹涉現象,幹涉現象是與波相聯繫的”。我猜,人的生命,也是有這類二象性的——大腦限製在很小的體積中,靈魂則擴展得無比遼闊。大腦可以孤立自在,靈魂卻牽繫在歷史、夢想以及人群的相互幹涉之中。因此,惟靈魂接近著“整體性知識”,而單憑大腦(或荷而蒙)的操作則隻能陷於部分。
五十九
這使我想到文學。文學之一種,是隻憑著大腦操作的,惟跟隨著某種傳統,跟隨著那些已經被確定為文學的東西。而另一種文學,則是跟隨著靈魂,跟隨著靈魂於固有的文學之外所遭遇的迷茫——既是於固有的文學之外,那就不如叫寫作吧。前者常會在部分的知識中沾沾自喜。後著呢,原是由於那遼闊的神秘之呼喚與折磨,所以用筆、用思、用悟去尋找存在的真相。但這樣的尋找孰料竟然沒有盡頭,竟然終歸“知不知”,所以它沒理由洋洋自得,其歸處惟有謙恭與敬畏,惟有對無邊的困境說“是”,並以愛的祈禱把靈魂解救出肉身的限定。
六十
這就是“寫作的零度”吧?當一個人剛剛來到世界上,就如亞當和夏娃剛剛走出伊甸園,這時他知道什麽是國界嗎?知道什麽是民族嗎?知道什麽是東、西方文化嗎?但他卻已經感到了孤獨,感到了恐懼,感到了善惡之果所造成的人間困境,因為有了一份獨具的心緒渴望表達——不管他動沒動筆,這應該就是、而且已經就是寫作的開端了。寫作,曾經就是從這兒出發的,現在仍當從這兒出發,而不是從政治、經濟和傳統出發,甚至也不是從文學出發。“零度”當然不是說什麽都不涉及,什麽都不涉及你可寫的什麽作!從“零度”出發,必然也要途經人類社會之種種——比如說紅燈區和黑社會,但這與從紅燈區和黑社會出發自然是不一樣。
五十三
那複雜之中才有人的全部啊,才是靈魂的全麵朝向。劉小楓說:“人想整體開放的部分隻有靈魂,或者說,靈魂是人聲上最靠近整體的部分。”又說:“追求整體性知識需要與社會美德有相當程度的隔絕……”要看看隱藏中的人是怎麽一回事,不僅複雜而且危險。最大的危險就是要遭遇社會美德的陰沉的臉色。
五十四
我一直相信,人需要寫作與人需要愛情是一回事。
人以一個孤獨的音符處於一部浩瀚的音樂中,難免恐懼,這恐懼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心願,卻不知道別人的心願;他知道自己複雜的處境與別人相關,卻不知道別人對這複雜的相關取何種態度;他知道自己期待著別人,卻沒有把握別人是否對他也有著同樣的期待;總之,他既聽見了那音樂的呼喚,又看見了社會美德的陰沉臉色。這恐懼迫使他先把自己藏起來,藏到甚至連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但其實這不可能,他既藏了就必然知道藏了什麽和藏在了哪兒,隻是佯裝不知。這,其實不過是一種防禦。他藏好了,看看沒什麽危險了,再去偷看別人。看別人的什麽呢?看別人是否也像自己一樣藏了和藏了什麽。其實,他是要通過偷看別人來偷看自己,通過看見別人之藏而承認自己之藏,通過揭開別人的藏而一步步解救著自己的藏——這從戀人們由相互試探到相互敞開的過程,可得證明。是呀,人,都在一個孤獨的位置上期待著別人,都在以一個孤獨的音符而追隨那浩瀚的音樂,以期生命不再孤獨,不再恐懼,由愛的途徑重歸靈魂的伊甸園。
五十五
奇斯洛夫斯基的《情戒》,就是要為這樣的偷看翻案,使這背了千古罵名的行為得到世人的理解,乃至頌揚。影片說的是一個身心初醒的大男孩,愛上了對麵樓窗裏的一個成熟女人,不分晝夜地用望遠鏡偷看她,偷看她的美麗與熱情、孤獨與痛苦。當這女人知道了這件事後,先是以不恥的目光來看他。幸而這是個善良的女人,善良使她看見了大男孩的滿心虔誠。但她仍以為這隻是性的萌動與饑渴,以為可以用性來解救他。但當她真的這樣做了,大男孩卻痛不欲生,驚慌地逃離,以致要割腕自殺。為什麽呢?因為他的期待遠不止與性啊!他的期待中,當然,不會沒有性。其實身心初醒就像剛剛走出了伊甸園,感到了誘惑,感到了孤獨,感到了愛——這靈魂全麵且巨大的籲求!性隻是其一部分啊,部分豈能代替整體?尤其當性僅僅作為性的解救之十,性對那整體而言就更加陌生,甚至構成敵意。大男孩他說不清,但分明是感到了。他的靈魂正渴望著接近那浩瀚的音樂,卻有一種籌謀——試圖把複雜的沉重解救到簡單的輕盈中去的籌謀,破壞了這音樂之全麵的交響。
五十六
當然,這大男孩會逐日成熟,就像人出了伊甸園會越走越遠。未來,他也許仍會記得靈魂所期待的全麵解救,性從而成為愛的僕從,部分將永久地仰望整體。但也許他就會忘記整體,沉緬於部分所擺布的快樂之中;就像那個成熟的女人,以為性即可解救被逐出了伊甸園的人。未來什麽都是可能的。但現在,對於這個大男孩,靈魂的籲求正全麵撲來,使他絕難滿足於部分的快樂。所幸者,在影片的末尾,那成熟的女人似也從這男孩的迷茫與掙紮中受了震動,仿佛重新聽見了什麽。
五十七
應該為這樣的偷看平反昭雪。除了陷害式的偷看,世間還有一種“偷看”,比如寫作。寫作,便是迫於社會美德的圍困,去偷看別人和自己的心魂,偷看那被隱藏起來的人之全部。所以,這樣的寫作必“與社會美德有相當程度的隔絕”。這樣的偷看應該受到頌揚,至少應該受到尊重,它提醒著人的孤獨,呼喚著人的敞開,並以愛的祈告去承擔人的全部。
五十八
所以,別再到那孤獨的音符中去尋找靈魂,靈魂不像大腦在肉身中占據著一個有形的位置,靈魂是無形地牽繫在那浩瀚的音樂之中的。
據說靈魂是有重量的。有人做過試驗,人在死亡的一瞬間體重會減輕多少多少克。據說那就是靈魂的重量。但是,無論人們如何解剖、尋找,“升天入地求之遍”,卻仍然是“兩處茫茫皆不見”。假定靈魂確有重量,這重量就一定是由於某種有形的物質嗎?它為什麽不可以是由於那浩瀚音樂的無形牽繫或幹涉呢?
這很象物理學中所說的波粒二象性。物質,“可以同時既是粒子又是波”。“粒子是限製在很小體積中的物體,而波則擴展在大範圍的空間中”。它所以又是波,是“因為它產生熟知的幹涉現象,幹涉現象是與波相聯繫的”。我猜,人的生命,也是有這類二象性的——大腦限製在很小的體積中,靈魂則擴展得無比遼闊。大腦可以孤立自在,靈魂卻牽繫在歷史、夢想以及人群的相互幹涉之中。因此,惟靈魂接近著“整體性知識”,而單憑大腦(或荷而蒙)的操作則隻能陷於部分。
五十九
這使我想到文學。文學之一種,是隻憑著大腦操作的,惟跟隨著某種傳統,跟隨著那些已經被確定為文學的東西。而另一種文學,則是跟隨著靈魂,跟隨著靈魂於固有的文學之外所遭遇的迷茫——既是於固有的文學之外,那就不如叫寫作吧。前者常會在部分的知識中沾沾自喜。後著呢,原是由於那遼闊的神秘之呼喚與折磨,所以用筆、用思、用悟去尋找存在的真相。但這樣的尋找孰料竟然沒有盡頭,竟然終歸“知不知”,所以它沒理由洋洋自得,其歸處惟有謙恭與敬畏,惟有對無邊的困境說“是”,並以愛的祈禱把靈魂解救出肉身的限定。
六十
這就是“寫作的零度”吧?當一個人剛剛來到世界上,就如亞當和夏娃剛剛走出伊甸園,這時他知道什麽是國界嗎?知道什麽是民族嗎?知道什麽是東、西方文化嗎?但他卻已經感到了孤獨,感到了恐懼,感到了善惡之果所造成的人間困境,因為有了一份獨具的心緒渴望表達——不管他動沒動筆,這應該就是、而且已經就是寫作的開端了。寫作,曾經就是從這兒出發的,現在仍當從這兒出發,而不是從政治、經濟和傳統出發,甚至也不是從文學出發。“零度”當然不是說什麽都不涉及,什麽都不涉及你可寫的什麽作!從“零度”出發,必然也要途經人類社會之種種——比如說紅燈區和黑社會,但這與從紅燈區和黑社會出發自然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