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首都的熱愛是別國人難以理解的。其實呢,了解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也就好理解了——人不是總得熱愛著什麽嗎?對於中國人除了熱愛首都,另外又有什麽更值得熱愛的呢?金錢和權力,在北京上演出最多的故事,中國人特別迷戀那些故事,想像自己隻要成為北京人了,說不定哪一天就能成為那些故事中的主角。“北京機會多”,此話意味深長又淺白。倘由女性來說,尤其意味深長也尤其淺白。首都之於中國人,如奧林匹斯山之於外國人。奧林匹斯山對於富人或一無所有的人不是同樣具有吸引力嗎?於富人,我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房價最貴的北京擁有豪宅闊室,證明著是成功人士。於一無所有的人比如大學畢業生們,住在奧林匹斯山腳的“車屋”裏,那似乎也證明著高出一般青年一等。不服?你怎麽在北京站不住腳?
北京是中國人意識中說不清道不白的一種迷信。高得令一般人望洋興嘆的房價,反而鞏固了這一種迷信。
但是遷都使擁有北京房產的人士們的成就感覺變得輕如鴻毛了。也使對北京持“決不放棄”之恆心的人士們的迷信破滅了。
所以哭。
像被遺棄了的孩子那麽恐慌。
“飛流直下三千尺”——不少房地產商也捶胸頓足地哭,如喪考妣。“北京大搬遷”使他們最近一次的投資血本無歸。
據統計,在北京的房地產市場,賣方與買方的比例為10∶0.01。那0.01的買方人士,自然是出於賭博心理——萬一不震呢?即使北京不再是首都了,幾萬元一套別墅不是也跟白撿的差不多嗎?
然而“車居族”們卻都道是蒼天開眼。
蒼天通常是懶得開眼的。鐵樹百年一開花,蒼天開眼的時候比鐵樹開花的時候少多了。
鱷魚一天吃飽一頓就再不想吃什麽了;專吃金錢的房地產大鱷們卻永無飽時。
他們質問政府:起碼,不該將地震的原因這麽早公布了吧?
政府則連他們的質問也公布了。
於是公憤沸騰。憤青們恨不得逮住幾個,公開絞死他們。
他們所雇用的法律界人士替他們要求公平:政府應賠償損失!
政府發言人如此答覆:地震乃是不可抗力,非是政府行政過失造成的。
言外之意非常明白。
於是政府與房地產商之間的親愛關係鬧掰了。以前,那是如同老闆和小蜜的關係。
大多數北京公民們與政府態度保持了空前的一致——賠償那首先也輪不到他們。
於是房地產商們對政府的發難偃旗息鼓;而政府之威望出乎意料地提升了。
堤內損失堤外補!
房地產商們各顯神通,人人爭相刺探國家最高機密——“新都”將要在哪裏興建?
金錢加美女,世上便沒了機密。
向北戴河進軍!
向北戴河進軍!
於是首先是北京的,接著是全中國的大小房地產商從四麵八方趕赴那裏,再接著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兄弟潮水般湧去。
正是:“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遍地英雄大開發!
4. “新都”
在各路爭先恐後的人潮中,“居車族”們車流最為浩蕩,如機械化軍團。
從前跑單幫的漢子們常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腿到哪兒哪是家!”
“居車族”們則是——車到哪兒,家到哪兒!北戴河去也,哥們兒、姐們兒瀟灑走一回!
首都好比土地,我們好比種子,在首都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生根開花!
成為新都的建設參與者,那將來不就板上釘釘的成為第一代“北京”公民了嗎?
光榮啊!莫大的光榮啊!
幸運啊!子子孫孫的幸運啊!
向光榮與夢想進軍!
抓住機遇,這次看它往哪兒跑!
然而最新的也是最確鑿的消息傳到了路上:新都不建在北戴河了!……
在華北平原的那一局部,千軍萬馬堵塞了每一條道路,彼此動彈不得。原野遍布民工們臨時居住的大小帳篷,大型或超大型挖土機、軋道機、吊車、發電車排列成一方方威武雄壯的陣容,並且還都不熄火,轟鳴之聲震耳欲聾,蓄勢待發。
如同即將展開平原大戰。
各種說法不脛而走:
“軍事家們提出警告,對於中國,首都設在一座臨海城市是極不安全的……”
“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的首都都應該設在次發達省份,並且嘛,應該每三四十年遷都一次,以‘遷都經濟’為龍頭,帶動全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隻有這樣才能保障gdp又快又高的增長……”
“東北、西北、西南諸省,已派出強大的請願團,上京遊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能將首都設在本省。中央實在難以委決,所以我們隻能還堵在這兒……”
……
這種時候,這種情況下,有領袖慾的人是絕不甘寂寞的,紛紛登上車頂比賽演說魅力:
“公民們!目前的局麵是這樣的……”
“堅持!堅持!曙光就在前邊,堅持就能勝利!讓成為首都公民的願景引導我們!……”
“我們要發動輿論反擊!要予以駁斥呀公民們!否則我們白辛苦啦!……”
“讓軍事家們一邊涼快去!打倒經濟學家!……”
“再踏上千萬隻腳!……”
但是人人都得麵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實際情況。
“居車族”們於是開起了家族旅館。許許多多的人就地擺攤,賣東西以解囊中羞澀,增加盤纏。或以物易物,應急一時之需。中國人早已變成很具有經濟頭腦、商業意識的人們了,縱使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寸步難移的國道上,那也不能無所作為啊!再者說了,伸手討錢才可恥,能掙就掙是能耐。自然,混雜在各路大軍中的賣春女、皮條客也表現活躍,哪兒哪兒都得把經濟給搞活了啊,豬往前拱,雞往後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路大軍中亦有形形色色的文藝人士,雖然都是些還沒有出名巴望出名的,但各個倒也使出渾身解數展露才華,車頂就是舞台,有觀眾就有場子,魔術、小品、相聲、歌舞、二人轉、戲劇,節目是應有盡有,爭奪人氣。他們在哪兒都是大受歡迎的人,在哪兒也都善於迅速培養其各自的粉絲。你方演罷我登台,你的人氣高,我的人氣要比你還高!不消說,即使被堵塞在國道上,各自也都掙得盆滿缽滿。
那是中國大地上極壯觀的遷徙情形。
也是最挑戰耐心的堵塞。
在挨過一天又挨過一天漫長的等待日子裏,每至天黑,月翳光冷,夕露短影,飛螢透水之際,莎草蛩吟和著夜半歌聲,棲禽驚鳴襯托萬眾齊唱——唱的是國道詞曲家臨時為人們奉獻的同一首歌:
北京是中國人意識中說不清道不白的一種迷信。高得令一般人望洋興嘆的房價,反而鞏固了這一種迷信。
但是遷都使擁有北京房產的人士們的成就感覺變得輕如鴻毛了。也使對北京持“決不放棄”之恆心的人士們的迷信破滅了。
所以哭。
像被遺棄了的孩子那麽恐慌。
“飛流直下三千尺”——不少房地產商也捶胸頓足地哭,如喪考妣。“北京大搬遷”使他們最近一次的投資血本無歸。
據統計,在北京的房地產市場,賣方與買方的比例為10∶0.01。那0.01的買方人士,自然是出於賭博心理——萬一不震呢?即使北京不再是首都了,幾萬元一套別墅不是也跟白撿的差不多嗎?
然而“車居族”們卻都道是蒼天開眼。
蒼天通常是懶得開眼的。鐵樹百年一開花,蒼天開眼的時候比鐵樹開花的時候少多了。
鱷魚一天吃飽一頓就再不想吃什麽了;專吃金錢的房地產大鱷們卻永無飽時。
他們質問政府:起碼,不該將地震的原因這麽早公布了吧?
政府則連他們的質問也公布了。
於是公憤沸騰。憤青們恨不得逮住幾個,公開絞死他們。
他們所雇用的法律界人士替他們要求公平:政府應賠償損失!
政府發言人如此答覆:地震乃是不可抗力,非是政府行政過失造成的。
言外之意非常明白。
於是政府與房地產商之間的親愛關係鬧掰了。以前,那是如同老闆和小蜜的關係。
大多數北京公民們與政府態度保持了空前的一致——賠償那首先也輪不到他們。
於是房地產商們對政府的發難偃旗息鼓;而政府之威望出乎意料地提升了。
堤內損失堤外補!
房地產商們各顯神通,人人爭相刺探國家最高機密——“新都”將要在哪裏興建?
金錢加美女,世上便沒了機密。
向北戴河進軍!
向北戴河進軍!
於是首先是北京的,接著是全中國的大小房地產商從四麵八方趕赴那裏,再接著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兄弟潮水般湧去。
正是:“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遍地英雄大開發!
4. “新都”
在各路爭先恐後的人潮中,“居車族”們車流最為浩蕩,如機械化軍團。
從前跑單幫的漢子們常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腿到哪兒哪是家!”
“居車族”們則是——車到哪兒,家到哪兒!北戴河去也,哥們兒、姐們兒瀟灑走一回!
首都好比土地,我們好比種子,在首都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生根開花!
成為新都的建設參與者,那將來不就板上釘釘的成為第一代“北京”公民了嗎?
光榮啊!莫大的光榮啊!
幸運啊!子子孫孫的幸運啊!
向光榮與夢想進軍!
抓住機遇,這次看它往哪兒跑!
然而最新的也是最確鑿的消息傳到了路上:新都不建在北戴河了!……
在華北平原的那一局部,千軍萬馬堵塞了每一條道路,彼此動彈不得。原野遍布民工們臨時居住的大小帳篷,大型或超大型挖土機、軋道機、吊車、發電車排列成一方方威武雄壯的陣容,並且還都不熄火,轟鳴之聲震耳欲聾,蓄勢待發。
如同即將展開平原大戰。
各種說法不脛而走:
“軍事家們提出警告,對於中國,首都設在一座臨海城市是極不安全的……”
“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的首都都應該設在次發達省份,並且嘛,應該每三四十年遷都一次,以‘遷都經濟’為龍頭,帶動全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隻有這樣才能保障gdp又快又高的增長……”
“東北、西北、西南諸省,已派出強大的請願團,上京遊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能將首都設在本省。中央實在難以委決,所以我們隻能還堵在這兒……”
……
這種時候,這種情況下,有領袖慾的人是絕不甘寂寞的,紛紛登上車頂比賽演說魅力:
“公民們!目前的局麵是這樣的……”
“堅持!堅持!曙光就在前邊,堅持就能勝利!讓成為首都公民的願景引導我們!……”
“我們要發動輿論反擊!要予以駁斥呀公民們!否則我們白辛苦啦!……”
“讓軍事家們一邊涼快去!打倒經濟學家!……”
“再踏上千萬隻腳!……”
但是人人都得麵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實際情況。
“居車族”們於是開起了家族旅館。許許多多的人就地擺攤,賣東西以解囊中羞澀,增加盤纏。或以物易物,應急一時之需。中國人早已變成很具有經濟頭腦、商業意識的人們了,縱使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寸步難移的國道上,那也不能無所作為啊!再者說了,伸手討錢才可恥,能掙就掙是能耐。自然,混雜在各路大軍中的賣春女、皮條客也表現活躍,哪兒哪兒都得把經濟給搞活了啊,豬往前拱,雞往後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路大軍中亦有形形色色的文藝人士,雖然都是些還沒有出名巴望出名的,但各個倒也使出渾身解數展露才華,車頂就是舞台,有觀眾就有場子,魔術、小品、相聲、歌舞、二人轉、戲劇,節目是應有盡有,爭奪人氣。他們在哪兒都是大受歡迎的人,在哪兒也都善於迅速培養其各自的粉絲。你方演罷我登台,你的人氣高,我的人氣要比你還高!不消說,即使被堵塞在國道上,各自也都掙得盆滿缽滿。
那是中國大地上極壯觀的遷徙情形。
也是最挑戰耐心的堵塞。
在挨過一天又挨過一天漫長的等待日子裏,每至天黑,月翳光冷,夕露短影,飛螢透水之際,莎草蛩吟和著夜半歌聲,棲禽驚鳴襯托萬眾齊唱——唱的是國道詞曲家臨時為人們奉獻的同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