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它所展開的情節太過極端,極端到了必然會誤導觀眾,卻不可能對觀眾之思想有什麽正麵啟示或啟蒙的程度。


    我為什麽會聯想到這樣一部電影呢?


    因為我認為——官員貪汙受賄幾億、十幾億甚至幾十億元,這分明是病態的、變態的;官員以權謀私到幾十套乃至二百來套房產,也分明是病態的,官員的情婦很多,還是病態。我們都知道的,外國的官員們,忽一日曝出緋聞,也不過就是與一位女子有婚外情而已。我們也都知道的,外國的公民們,特別是歐美國家的公民們,他們對某屆政府強烈不滿,主要是由於他們無能,斷不會因為腐敗到了難以容忍的地步。


    但我們中國人所難以容忍的,則恰恰是日甚一日,似乎遏製沒轍了的、病態的、變態的腐敗。


    官員吸一兩千元一條的煙是病態。


    煙當然有優劣之分,但貴到一兩千元一條,貴得太離譜了。究竟是先有了病態的官員,後有的貴得離譜的煙;或反過來,這需以另一篇文章來分析,暫且不論。


    官員隔幾日換一塊名表戴,這也有點兒病態。


    有消費能力的女人每天換一雙高跟兒鞋是我們見慣不怪的。


    但官員不應該是特享受虛榮的女人啊!


    病態是被病毒感染了——好比電影《異形》中那些被外星球怪物之菌感染了的地球人,起初隻不過出現紅腫潰爛的皮膚徵兆。


    這時還有救。


    變態就沒救了。


    變態的結果是——麵孔忽然從嘴角那兒向兩邊裂開,緊接著整個麵孔被撐破,從人的麵皮下,暴露出黏液淋漓、滴答掛絲的猙獰怪物的頭。


    這時,人已完全異化,不復是人。


    患有“貪占強迫症”的官員,便是被完全異化的官員。


    不知我們的官員中,有多少正病態著,又有多少即將變態?


    不知我們中國是否應該每年定期對官員進行心理測驗,而不僅僅是體檢……


    7.可憐的中國父母親


    竊以為,近代以降,中國有四個時期做父母是很辛苦的,做兒女也是很辛苦的。


    一是民國初期。統治了中國260餘年的曾似乎固若金湯的一個大王朝,由於自身腐敗,打擊改良和進步,在外國攻擊和國內顛覆之下土崩瓦解,亡於一旦。


    這一時期,大批青年,尤其知識化了的青年,反而最不容易找到工作。報國無門,報父母養育之恩也難。而最糟糕的是,國人看不到國家方向與希望。父母看不到,知識化了的兒女們也看不到。當然,這裏說的,主要是平民——貧民父母和他們的兒女。富人不同,貪官汙吏與為富不仁的富人,即使在很爛的國家裏,也照樣活得滋滋潤潤的,幸福指數很高,甚至,國家越爛,他們越如魚得水。


    於是某些知識青年,幹脆破釜沉舟地投身政治,以圖先救國而後追求個人之人生目標。政治要拋頭顱、灑鮮血的,父母們便成天為之提心弔膽。而許多青年,於是用生命祭了國家,或隻不過祭了政治。不乏可敬者,亦有可悲者,令今人心疼。


    二是抗戰時期。中國千千萬萬的父母親們,為保衛國家奉獻出了他們最寶貴的所有——兒女。有時剛奉獻出幾個月甚或幾天,兒女就粉身碎骨了。粉身碎骨在戰場上還算幸運,被敵人嚴刑折磨而死的,更令今人心疼。我們必須承認,在那國難時期,優秀的中華兒女,堅卓毅忍者,共產黨的隊伍中有,隸屬國民黨的亦即國家正規軍中同樣有,表現同樣可歌可泣,浩氣長存。


    所謂家國情懷,在這一時期的中國,在成千上萬中華兒女心中,隻體現為愛國情懷了。所謂忠孝,也隻能做到以忠為孝了。


    對於那些中華兒女,抗日便是“就業”。


    三是內戰時期。資料顯示,抗戰與內戰兩個時期,近三千萬同胞死於戰爭,多半是青年。


    那經常是白髮人埋黑髮人的時代。


    當年被捲入戰爭的青年,猶如後來的青年被捲入“上山下鄉”運動。但前者們命運的慘烈,絕非後者們可與之相提並論。


    四是“文革”及“上山下鄉”時期。


    那一時期的絕大多數父母,多到大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已經完全被剝奪了向兒女提出人生參考意見的權利。因為兒女們的人生,連兒女們自己也完全做不了主的。


    在那麽一種情況下,許許多多家庭之家庭教育,成了一件很可能是“罪行”的事。父母和兒女往往會同樣受到批判的,甚至會都遭殃。


    但許許多多並不等於全體。


    我對鼓譟“文革”中全體中國人都瘋了的說法嗤之以鼻。


    我當年就沒瘋,反而於種種瘋狂現象中越發清醒。我的父母也沒瘋,比以往年代更加善良,更富有同情心。


    我班裏與我要好的同學一個也沒瘋,他們至今仍各個都是中國善良的人,像我的父母和他們自己的父母一樣善良,富有同情心。盡管他們上學的權利被硬性剝奪了,至今皆是平民百姓,而他們的父母,我當年再熟悉不過的那些底層人家的父母,一位位至死也未改變過善良本性。


    故我認為,那堅持說當年全中國的人都瘋了的傢夥,極可能自己當年幹了罪過的事,並且至今不肯懺悔,繼續以“全中國人都瘋了”為自己當年的罪過開脫。


    以我的眼看來,中國民間具有極其本能的、蠶絲被套般的向善維護係統,以影響自己的兒女們不變惡劣。那係統也遭受過極大破壞,但所幸未被徹底摧毀。


    所以也可以這麽說,“文革”十年,由於“上山下鄉”運動剝奪了幾乎整整一代人的人生選擇——為父母的無奈,是兒女的也無奈,家庭教育反而極其簡單了。一句頂一萬句地說,勿惡守善而已。


    這不等於說“文革”好。也不意味著所有人家的家庭教育都那麽值得稱讚。而僅僅是要強調——善良的父母們,對兒女們的家庭教育責任,隻能盡到那麽一點了。


    那是最重要的。


    卻當然非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內容。


    五是當下之中國父母,想怎麽教育兒女就可以怎麽教育兒女了,想怎麽培養兒女就可以怎麽培養兒女了。當下之中國兒女,想擁有多大的兒女自由幾乎就可以擁有多大的兒女自由了,想以什麽樣的價值觀來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那方向幾乎就可以是他或她的人生方向了,哪怕明天又否定了,另有了一種價值觀,另確定一種方向,也沒法不隨他們的便。


    但今天之中國人,尤其平凡的中國人們,仿佛更不會做父母了。仿佛覺得,做父母更難了、更累了、更複雜了。


    “悠悠萬事,唯此為大”——成了中國父母的人生宗旨。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成了中國父母的家教信條。孩子一呱呱墜地,父母都希望“天降大任於斯嬰”。而同時,自己也背上了“天降大任於父母”的無形十字架。


    誰都想證明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麵是成功的父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忐忑的中國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曉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曉聲並收藏忐忑的中國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