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憂國憂民之士,他們談民生看法時,每吸引很多的人,大多數中國人都是普通一民,自然都關注民生。但他們一談國是,關注的人就少多了。談國是就免不了談政治觀點,這在中國還是禁忌多多。有些人怕犯忌,不願介入。有些人對政治根本不感興趣,想使他們明白“頂層設計”的改良,與他們錢包裏的錢多起來、福利多起來、社會公平感多幾分有直接關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同對一個正處於低血糖病狀的人說“跟我去種甘蔗、種甜菜也行,那你就不會頭暈了”一樣,會使對方覺得不著調、不靠譜,瞎忽悠,企圖利用自己——盡管,從邏輯上講,憂國憂民的啟蒙者們是對的。


    何況,像我一樣,他們大抵也隻能對我們國家的“病根子”點到為止,所開藥方,也基本上是治標的溫藥。而許多對社會現實持激烈不滿情緒的人,卻不買帳。依那些人的衝動,最好再來一次革命,而革命是“暴烈的行動”。當然,革命有多種方式,非暴力的革命也同樣能夠促使社會進步,且比暴力的革命代價小得多。


    但非暴力的革命不僅需要理解、支持,還需要耐心。


    而大多數鬱悶的中國人缺少的正是耐心,並且覺得已等得太久。


    而大多數網上啟蒙者(我不認為目前中國有誰稱得上是啟蒙家,盡管目前中國太需要啟蒙家了)其實像我一樣,思想上是改革促進者,而非革命鼓動者。盡管,他們也和我一樣,耐心地受著煎熬。因為主張進一步改革,故都不願被視為“持不同政見者”;因為“持不同政見者”,在目前之中國,幾乎與“反國家分子”是一個意思。若被視為那樣,便連促使改革、推動國家進步的聲音也發不出來了。


    而改革啟蒙者們,大抵又都是愛國的。


    正因為愛國,更須自我保障發出改革之聲的權利。


    改革主義者希望啟蒙,對盼著一場轟轟烈烈的、痛痛快快的、狂風暴雨式的大革命的人們,這該是多麽糾結的事啊!


    他們註定了要在網上橫身而立。既得經受懷疑自己動機的目光,又要對盼著革命的人們吐向自己的口水不在乎。


    我每同情他們。


    因為我的思想表達在書中,而非網上。買我的書的人,不會朝我的書吐唾沫。


    我比尊敬網上的寫家們還尊敬他們。


    他們更是我的同類。


    他們是中國之理性思想的種子。


    也是寶貴的種子。


    他們若遭到中傷、抵毀、攻擊,不管來自左的方麵還是右的方麵,我都會有憂傷之感。


    我知道,網上有一些意見領袖,以及形形色色之希望成為網上意見領袖引起關注、提高知名度、實現人生價值的人。


    談開去幾句——人類除了愛看“熱鬧”還更愛出名。愛看“熱鬧”由於古老基因一直在作祟,徹底改掉很難。並且,有些“熱鬧”愛看之湊之,倒也不傷人類作為頂級動物之大雅。知名度也確乎與人生價值的實現與否關係密切。但有一個事實乃是,不僅有知名度者的人生才有價值。大多數人類的父母並沒什麽知名度,誰敢說他們的人生沒有價值呢?每年或幾年一次選出的“中華小姐”、“亞洲小姐”、“世界小姐”必然出名。但誰又能說她們此後的人生比千千萬萬默默無聞卻被公認的優秀的幼兒園教師、小學中學教師的人生價值大得不得了呢?


    現而今的中國人中的不少,似乎抱定了這麽一條“真理”——知名度百分百等於由名而利的絕對前提,故絕對等於人生價值。


    並且問題是,當他們一旦認準那才是“真理”,就連別的許多普世的道理都不承認了。


    我不是說網上的意見領袖們都是以上一種人,而是說他們的情況那麽的魚龍混雜、良莠俱在。所以要在網上成為有價值的意見領袖,實在非是容易之事。他們的有價值之意見的導向作用,每被一地雞毛般的無價值的集體扯閑篇式的“意見”所淹沒。嘻哈的無聊的泡沫話題淹沒嚴肅的有價值的話題,在中國的網上每如盲目的集體無意識而忽東忽西的人潮踩踏一顆丹柯的心。


    於是情形仿佛網上的言論大集,一位頗值得愛護的意見領袖正說著頗值得一聽的話,呼呼啦啦地圍過來一大群各自手持話筒的意見“黨徒”,一陣呼噢喊叫之後,便又呼呼啦啦地圍向別處的正說著什麽的別人去了。


    盡管如此,我這個中國人,對於經常在網上發表有利於國家進步、有利於社會文明、有利於大眾權宜之意見的人士們,是持力挺的態度的,不上網的我,雖不能在網上挺他們,以這種字紙的方式支持他們,使他們多一個網下同誌,於心安也。


    我知道網上很有些義士,熱膽俠腸,哪裏有不平之事,總是第一時間在網上挺身而出,伸張正義,弘揚正氣。


    我以文字的方式向他們躹躬。


    我知道網上很有些中國的福爾摩斯,對於某類蹊蹺怪異、懸疑弔詭之事,如孫悟空般天賦了火眼金睛,善於洞察。收集情況,歸納線索,提供證據,可迅速向公眾給出真相,可信率八九不離十。尤其事關貪官汙吏時,他們給出的真相,每使後者們無隙遁形。


    我愛死他們了,欽佩之至。


    我知道網上很有些好人,他(她)們善良,富有同情心。哪裏有弱勢的、不幸的人需要幫助,他(她)們總是率先在網上傳播濟助貼,並以實際行動喚起善舉。


    沒有了他們中國像北極了,同胞都將像北極熊了——除了對自己的崽子有愛心,對別的北極熊咆哮敵視,野獸兇猛。


    在我心目中,他(她)乃是上帝譴往中國的天使。


    我常想天堂裏不腐的天使估計也不多了,他們眼見中國人拿中國的腐敗似乎沒輒了,便也跟著學壞了吧?上帝還能譴往中國一些經得起腐敗腐蝕的天使,估計那是他唯一能做的好事了吧?


    我替中國感恩於他們。


    我聽說中國有四億多網民,但以上幾類人士,該是四億多的多少分之一呢?


    十分之一嗎,那麽當是四千多萬——我壓根兒不信有那麽多。


    百分之一嗎,那麽當是四百多萬——我隻聽說過網上有幾百萬人參加選秀;轉發變態“新聞”、淫穢圖片的事,從沒聽說過有幾百萬義士或好人擰成一股繩的事。也沒聽說過哪位啟蒙者的有思想價值的文章被點擊了幾百萬次之多的事。


    千分之一嗎,那麽當是四十多萬——我希望有這麽多。但冷靜想想,覺得也沒四十多萬。


    萬分之一嗎,那麽當是四萬多人——我估計,經常參與網上正能量體現的我們親愛的同胞,也就是那麽多吧。


    相對於中國四億多網民,萬分之一,多乎哉?不多也。


    那麽,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中國網民,通常都與網是一種什麽關係呢?


    網對他(她)們起工具的作用;


    網對他(她)們起服務的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忐忑的中國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曉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曉聲並收藏忐忑的中國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