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每天都在書房裏靜候佳音,每次都使他失望。這使他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不安。當徐繼誌告訴他董小宛所說的一切,特別提到他假傳王命,誘她到蘇州這些話後,徐繼誌就提醒洪承疇,為了一個女子,恐怕對他將來不利。


    洪承疇聽後,也吃了一驚。心想這女人果然利害。他邊沉吟邊撫弄書案上的一塊形狀古怪的鎮紙。說:“軟的不行,來硬的!你看如何!”


    徐繼誌一聽不對頭,忙說:“我看來硬的不是辦法。大人無非是想將此事生米變熟飯,您知道,她身懷利剪,報著必死之心,豈能隨便讓人近身,退萬步說,得其人不得其心也是枉然。大人以萬金之體,決不可臨不測之淵。這事還是請大人三思,萬不可為一女子,而敗損大人的名望。”


    洪承疇嘆了口氣說:“魚入網中,豈可再縱之理,你說該怎麽辦?”接著他又對徐繼誌說:“你還是幫我想想別的法子,好在你與她有一定的關係,去吧。”


    許多年後、徐繼誌對那次變故一直清晰地記在腦中。突然的變故斷送了董小宛的性命,多年來,讓徐繼誌的內心一直處在深深的不安之中。


    那次事件的突然轉變,令徐繼誌始料不及。徐繼誌一向對自己應付突發事件很有信心,他曾認為一個人最精明的部分,應該像攢錢一樣把它積累起來,以對付一生中的突發事情。但這次事件的突然轉變,使他覺得自己的遲鈍。他隻是預感到像董小宛這樣的女子被拉進這樣的漩渦中,根本無力應付,最終會徹底毀掉。他曾決心幫助董小宛,不僅僅是因為董小宛曾對他的父母有恩,且一個如此美麗的女子,就像寒霜中無助的花蕾,任憑風吹雨打,不能不叫人升起一股憐憫之心。現在,他坐在自家書房的窗前,凝視著窗外,回想洪承疇說的每一句話,他一向以為自己是個精明能幹的人,但在他理清這些紛亂頭緒時,才發覺自己是多麽的笨拙。他認定,現在唯一可做的是,必須馬上通知董小宛,讓她多少有點心裏準備。他伏在書案上寫了一張紙箋,就匆匆往艷翠樓走去。


    事件發生得太突然,也是洪承疇始料不及的。當他聽說豫親王多鐸從杭州尋視回蘇州,他就去親王府拜見。不料,多鐸向他打趣地開了句玩笑:“洪先生艷福不淺啊。”洪承疇不由驚了一下。不過他憑藉多年來臨危不亂的經驗,知道多鐸肯定明了一些事情,就迅速作出反應,說:“承疇正要向王爺奉稟。”


    “不知洪先生有何事要向我稟告?”多鐸一直佩服洪承疇靈敏的反應。


    “秦淮河有一絕艷歌妓名叫董小宛,不知王爺是否聽說過此人,她曾被如皋的文士冒辟疆購去。現承疇命人將董小宛召來,敬獻王爺,不知王爺是否喜歡。”


    多鐸以為要費一些口舌,才能把洪承疇的話勾出來,沒想到洪承疇竟如此大方,就假意推辭:“咱怎好受先生此惠呢?”


    “承疇仰體聖恩,又蒙睿王、豫親王如此栽培,日夜願效犬馬之勞。王爺如此,不是疑慮承疇嗎?”


    “蒙先生好意,咱就領情意了。”洪承疇的話正中多鐸下懷,多鐸不禁心喜異常。


    洪承疇見多鐸如此高興,如釋負重,就站起來告辭,然後說:“明日便令董小宛薰沐來邸,叩見王爺。”


    洪承疇回到行轅自己的書房後,躺在椅子上前思後想,不知道是誰告訴多鐸的。他想,除了他的親隨和一些侍婢外,不外乎就是徐繼誌知道,但徐繼誌不可能去告訴多鐸,他迷迷糊糊地躺在虎皮椅上直到天黑。腦海中才出現一個人影來——那是旗將阿司鎮。


    當洪承疇一想起這個旗人時,就後悔不迭。他想,如果先前多給他一些好處的話,事情不會發展到這一步。現在,他不僅麵臨失去董小宛後的痛苦,也為自己聰明一時糊塗一時而痛恨不已。就這樣他在哀嘆中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豫親王多鐸去杭州尋視,是為了尋找劉三秀的女兒珍兒。


    多鐸能為得到劉三秀這個常熟第一美人曾心喜異常。但劉三秀因愛女珍兒流落他鄉,終日不停地啼哭,使多鐸近日煩躁不安。這次多鐸由於沒有尋著珍兒敗興而歸,就不好意思去見劉三秀,隻是叫人去寬劉三秀的心。


    多鐸回蘇州後,暗中叫人把阿司鎮喚來。阿司鎮因沒得到洪承疇什麽好處,而一直耿耿於懷。其實,多鐸把他派到洪承疇手下當旗將,就是要他隨時注意洪承疇的舉動。


    阿司鎮在多鐸麵前稟告了洪承疇如何假傳王命,如皋知府段應寅送董小宛來蘇州,洪承疇又如何眷戀董小宛而不理正事,全部和盤倒出。


    多鐸對洪承疇為了一女子,而假傳王命這點小事並不在意。他關心的隻是另外的東西。他也曾聽說過金陵八艷的盛名,不過都差不多已是夕陽黃花了,他知道董小宛是金陵八艷中最小的一個,美貌驚人,而且正是妙齡。就不禁問阿司鎮:“那個董小宛比劉三秀如何?”


    “哎呀!王爺,您不知道董小宛是金陵八艷中的美人嗎?她可比劉三秀美多了,劉三秀怎能和她比呢。”


    多鐸聽後不覺垂涎三尺,嘖嘖讚嘆起來。他想像不出還有比劉三秀更美的女子?他禁不住有些嫉妒洪承疇。當他聽阿司鎮說起洪承疇並沒討得董小宛的歡心,還被董小宛罵得狗血淋頭時,又不覺佩服起這個女子來。當然他也同時感到一種希望在心中慢慢升起。


    第二天一早,洪承疇立刻召見了徐繼誌。徐繼誌一來到書房就對洪承疇說:“卑職已命人去老家接父親去了,請他來勸說董小宛。”


    “不必了。”


    徐繼誌心裏一驚,難道一夜功夫董小宛就依了嗎?即使女人多變,也不可能這麽快呀。他正打算問一下緣由,洪承疇卻將他昨天在多鐸那裏說的話,通通告訴了徐繼誌。徐繼誌一聽怔住了,想這下完了,董小宛此去,定無好結果,生死難定,恐怕誰也無能為力了。他裝出無所謂的樣子笑著說:“大人高見。”


    董小宛得到徐繼誌的通知後,並沒有顯露震驚的樣子,隻不過已經蒼白的臉,現在看起來更加蒼白。她在房裏無悲無戚地坐著,回想許多年來所發生的一切,回憶著她曾走過的歲月。想像著天黑後,秦淮河萬家燈火的繁榮景象。她深知一切都是命定的,就像預想中的情景,正在一出出地上演。


    夜已經深了。董小宛走出房間,看見劉嫂歪靠在一張躺椅上睡著了,她走過去喊醒劉嫂。劉嫂睡眼惺鬆地醒過來,看見董小宛容光煥發地站在她麵前,吃了一驚。


    “劉嫂,你去叫那些侍婢們端一桌好菜上來,再拿幾瓶好酒。”董小宛坐在桌邊說道:“也叫侍婢一起吃吧。”


    劉嫂疑惑不解地走下樓去叫醒侍婢們,叫她們準備好酒菜。當侍婢們滿腹疑慮地端著酒席上來時,她們看見董小宛露出笑臉對她們說:“這些天來,不總是你們先吃嗎?你們跟著我一起擔憂受驚。明天你們就自在了。現在請你們一同吃酒席,然後我還會賞你們一些東西。以後我們就不會再見麵了。來,來,大家都坐過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董小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董小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