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嵩公聽後,連點頭不已。便命廚房準備一桌素齋,就在書房裏用餐。


    飯後,冒嵩公回屋休息,冒辟疆和龍蘭在書房裏述敘別後的經歷。龍蘭看著他蒼白的臉問道:“三弟近來可曾生病,臉上的氣色不大好,莫非是有什麽不如意的事發生了嗎?”對於國破家亡的事,龍蘭見得太多了,但他覺得應該關心一下。


    “唉,二哥哪知塵世間的事,小弟近來正遇上一樁頭痛的事。不過二哥已是出家人了,對這塵俗之事,還是不說的好,即使告訴了二哥,二哥也無力相助。唉……”冒辟疆長嘆不已,一副絕望的表情籠罩在他憔悴的臉上。


    “兄弟說此話就太見外了,你我是結義弟兄,隻要不是違常理之事,又有什麽不好說呢?”龍蘭頓了一下,又接著說:“是不是你遇了什麽不測?或是有人想無辜加害於你。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非問不可了。”


    當冒辟疆用悲戚的語調告訴他有關董小宛所遭遇到的不幸後,龍蘭霍地一下站了起來:“兄弟呀,你怎麽不早說呢,虧你還有心腸陪我談天說地,這麽大的事,你早該告訴我了,古話說‘救人如救火’嘛。”


    “唉,我也是為小宛吃不香,睡不著,可又無計可施啊。”冒辟疆不安地說道。


    “唉兄弟,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我這就前去蘇州營救董小宛,到奇$%^書*(網!&*$收集整理時好歹我都有信給你的。”說罷,龍蘭就站起身來,直往外走。


    冒辟疆緊緊跟著他走出書房,心裏既激動又有些不安。他深知龍蘭是個俠義之人,武功又極高,難得有這樣的人來幫助他。龍蘭問了一下隨董小宛同去的那個劉嫂的模樣後,徑直走了出去。


    冒辟疆站在大門外,一直看著龍蘭的背影消失,才回到屋裏去稟告父親。冒嵩公聽後不住地點頭:“此乃義士也。”從這以後冒家每天都派人到水碼頭去等候龍蘭的消息。


    徐繼誌在洪承疇麵前主動承諾當說客,顯然不合乎常理,他為什麽沒事找事?原來,他的父親徐仁和母親曾被董小宛搭救過,父親和母親經常對他提起董小宛的恩德。要他時常記住這份恩情,徐仁也曾準備親自到如皋去登門拜謝董小宛和冒辟疆。這回他從阿司鎮那裏聽到了有關董小宛的消息,起先他還不相信。又去問行轅裏的一個小廝,證實了情況屬實,那個小廝同時還把昨天洪承疇遭董小宛羞辱的經過,當成笑話告訴了他。


    徐繼誌回家後便把這些情形告訴了妻子韓氏。韓氏對徐繼誌說:“這可是為徐家報恩的機會,你應該設法與董小宛見上一麵,然後見機行事。不過千萬要當心啊。”


    第二天一早,徐繼誌繞過轅門徑直往後麵的艷翠樓走去。


    來到樓下對一個侍婢說:“去向董夫人說一下,就說有她家親戚徐某求見董夫人,有要事麵談。”


    那個侍婢聽後不敢怠慢,隨即轉身跑上樓稟告董小宛。董小宛聽後皺著眉頭問:“這徐老爺是何人?他見我做甚?”


    “噢,這位徐老爺可是洪大人身邊的紅人呀。他名叫徐繼誌。咦,他說和董夫人是親戚,怎麽董夫人不認識他?”


    董小宛聽後心裏就明白了,此人一定是說客,他是洪承疇身邊的親信,想必一定是個能說會道的人,她暗想此人還是不見為好,就坐在那兒一言不發。


    徐繼誌在樓下等了一會,見樓上沒有一點動靜,就高聲咳了一聲。坐在樓上的董小宛沉默了一會兒後,轉念一想:先堵死來人,然後叫他傳話,好叫洪承疇死了這條心,她是寧死不屈的。她抬起頭來對那個侍婢說:“叫他上來吧。”


    “在下徐繼誌向董夫人問安。”徐繼誌雙拳一抱,笑著說道。說完他抬頭仔細瞧了瞧董小宛,心想果然是人間少有的美人。


    董小宛嘴唇輕啟:“我與徐先生素未謀麵,何謂親戚?”


    徐繼誌也不先答話,隻是笑著坐下來。等侍婢去奉茶時,便說道:“在下確未與董夫人見過麵,不過家父徐仁,董夫人恐怕還記得吧?”


    “哎呀,你就是徐老的公子嗎?”


    董小宛驚訝地問道,正待還要說話時,看見徐仁含笑著點頭,並朝她使了個眼色。


    “家父經常對我提起夫人,對您稱道不止。昨日聽洪大人談起董夫人在此,故而聽命於洪大人來問好,順便代洪大人向夫人致意。洪大人對董夫人是非常敬仰的,並無惡意。”


    說完就朝董小宛不斷遞眼色。董小宛見徐繼誌多次暗示,心中多少有了數,便對他說:“既然沒有什麽惡意,就請徐先生代言一句,何不趁早把我遣送回家呢。”


    “董夫人的話,我一定轉達。不過,以在下愚見,董夫人還是放寬心暫住幾天,想妥了再說。”


    徐繼誌說完後,趁侍婢倒茶之機,把折好的紙遞給董小宛。站在董小宛身後的劉嫂忙伸手接過揣在懷裏。


    “洪大人的意思,是久慕夫人精於女紅,無非是向董夫人討教罷了,我看這沒什麽大不了的,至於說董夫人願留與否,還得請您仔細考慮一下。”徐繼誌坐在椅子上,端著一盞茶,埋頭喝了一口,這是產於江西的毛尖茶。徐繼誌微笑著又說:“在下還有公事,不便久坐,容來日再拜訪。請夫人多保重,在下這就告辭了。”


    徐繼誌下樓後,董小宛等那些侍女端走茶碗,就連忙和劉嫂把折起的紙條展開看,上麵寫道:其心未死,小心提防。禁衛森嚴,勿蹈危險。救父之恩,無時忘報。有何變故,定來通報。


    董小宛看過這數行字,深知徐繼誌確無惡意,甚至有心想搭救她,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已使董小宛略感安慰了,說不定將來他一定會幫上忙的。


    卻說徐繼誌下了樓,來到洪承疇的書房,把經過大約說了一遍。洪承疇聽完後,露出失望的表情。徐繼誌怕他狗急跳牆,就安慰他:“依卑職來看,大人不必操之過急,凡事欲速則不達,對於一個女人,我想也是同樣的道理。”


    洪承疇沉吟片刻說:“話雖如此,可我卻如何等得了呢?”


    “請大人再耐些日子吧,卑職明早又去見她,相機進言,如何?”


    “好吧。”洪承疇嘆了口氣,把手一揮,就躺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了。徐繼誌也不想再多說什麽,離開書房回家,一到家就將發生的事告訴妻子韓氏。


    “如能勸洪大人放董夫人回去就好了。”韓氏聽後說。


    “那再好不過了,恐怕沒那麽容易。洪承疇像是鐵了心似的,除非發生異外… ”


    ——


    中文東西網整理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第二十三章 血染多鐸王府就這樣過了幾天,倒也相安無事。其間徐繼誌到艷翠樓去了幾次,每次隻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他想從中找出一些適當的理由後,勸洪承疇放了董小宛。一天,他聽到董小宛當著他和侍婢的麵大罵洪承疇賣國求榮,並說,他是假傳王命,誘她到此,實際是沒安好心,妄圖非禮。徐繼誌聽後,也深感佩服,覺得董小宛有膽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董小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董小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