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辟疆又醉了一晚,在沉醉中,他依稀覺得他是淚流滿麵地被鄭超宗扶到書房去睡的。他在昏睡中腦海裏不斷浮現吳次尾對他描繪揚州和南京失守的情形:清軍猶如洪水向江南席捲而來,被踐踏的明朝軍隊和平民百姓猶如沙灘上的魚兒,絕望地翻滾,一片悽慘的景象。
他知道他這一夜並不輕鬆,他被夢中一些奇怪的景象攪得整夜不安寧。起先,他夢見史可法在市隱園他的房間裏對他說,不用回去鎮守揚州了,與其在這兒發生內鬥,不如去做點實事,心頭好受些。冒辟疆再仔細看時,史閣部的麵容隱在暗中,不甚清楚,他想喊一聲,可是史可法在暗中又說了起來,聲音斷斷續續,聽起來越來越遠。當他看見史閣部騎著一匹黑炭般的雄馬站在河岸邊時,他突然覺得他回到如皋的家中。他看見管家冒全和家僕冒祿正從裏麵走出來,他問道:“少夫人呢?”冒全和冒祿鐵青著臉不回答,他又問:“蘇元芳何在?”還是一陣沉默。
冒辟疆並沒有想到出了事,隻是覺得有些詫異。他沒有來得及理會他們,就心急如焚地趕往董小宛房中,眼前卻是一片狼藉慘象。箱子籠兒翻倒了一地,董小宛平時最喜歡的銅鏡也成了碎片散落在地上。他忙調頭跑出房間大叫“小宛去哪兒了”?四周一個人也沒有,他覺察冒府發生了某種變故。
然後他醒了過來。
豫親王多鐸所率領的軍隊已差不多橫掃整個江南,但在福建、廣西、廣東和雲南一帶,明室遺臣和許多農民義軍分散各處抵抗清軍的進一步南下。這使清朝政權大傷腦筋。範文程在攝政王多爾袞麵前勸說啟用洪承疇,並派他到南方去剿滅各路義兵,以協助豫親王多鐸。
順治六年下半年,清兵逐步往南方進逼,到年末,蘇杭一帶至福建,戰事不多了。多鐸的行邸和洪承疇的行轅,都移駐到了蘇州。洪承疇對這位皇叔極端討好,他深知多鐸和皇兄攝政王多爾袞一樣是個有名的好色之徒,向來貪戀女色。
駐紮在江南期間,洪承疇在蘇杭一帶網羅各地美女進獻多鐸,用以投其所好,多鐸竟來者不拒,更加信任洪承疇,整天在行邸裏享用曾經夢想的江南美女。洪承疇也趁此弄幾個美女供自己享受。多鐸把大部時間花在享用美女上了,從此把軍政權也交給了洪承疇。
洪承疇是在豫親王多鐸離開蘇州後,一次去遊虎丘,忽然想起聽蘇州人說,金陵名妓董小宛從前就住在半塘,現在已嫁給了如皋冒辟疆。這個絕代佳人,是金陵八艷中年紀最小的一個,算來正值妙齡。
洪承疇在午後昏暗的光線中,靜靜地沉思著,這也使他想起多年前,他曾在吳三桂的家中做客,遇見了曾經名震金陵的名妓陳圓圓。那時,陳圓圓正是吳三桂最為寵愛的妾。在和吳三桂飲酒時,陳圓圓為他們彈琴和吹簫。洪承疇至今還記得,他在美妙的琴聲中不停地飲酒,昏暗的燭光使他顯得醉意朦朧,虛掩的眼睛停留在燭光映照的陳圓圓身上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即使吳三桂不停地勸他飲酒,他也沒回過頭來。
洪承疇至今也沒搞明白,他那天是否真的醉了,還是被燭光中陳圓圓美麗的身影所陶醉。他對吳三桂顯得有些漫不經心。他答非所問地說:“將軍真是艷福不淺,能得如此美女,真是前世修了好緣,如我能有此福份,就是不當此官,也心甘情願!”
洪承疇自從那次見到陳圓圓後,才知道世上竟有如此美女存在。後來他聽說,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擄去,不禁嘆息紅顏薄命。降清後,他當了清廷的大臣,忙於幫助多鐸平定南方義軍,此事便漸漸淡忘。隻是後來傳說,李自成兵敗離開京城後,陳圓圓出家當了尼姑。
不過,現在洪承疇覺得,陳圓圓的一生雖可嘆息,但已是昨日黃花。他不覺又一次長嘆起來。
在那個接近黃昏的下午,洪承疇在山清水秀的半塘呆著不想挪動,想看遙遠而不著邊際的心思。在這等年齡,還對艷事充滿好奇和熱情,他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手下參將阿司鎮向他走來時,他還沉浸在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中。
“大人,天已黑下來了。”阿司鎮接著說道:“是直接回蘇州,還是就在此地找戶人家安歇,明天再走?”
洪承疇從一片茫然中醒過來。看了看阿司鎮,又看了看從玉帶橋上吹過來的河風,說道:“還是回去吧,直接回蘇州。”
洪承疇坐在八抬大轎中,享受著上下顛簸帶來的舒服感。
一陣陣微風拂麵而過,他又陷入對董小宛的想像中了。他想起董小宛現仍屬妙齡,不禁在轎中長嘆起來:我在明廷也算重臣,現在也是清廷高官,權傾一方。可是在這艷福的享受上,卻遠不如冒辟疆一個小小的文人。他看著阿司鎮騎在馬上的背影,馬上產生了一個想法。阿司鎮是個旗人,曾經在豫親王多鐸手下任職,對上司要辦的事能夠心領神會。洪承疇想,他是辦理這件事最合適的人選。
董小宛被一頂蒙著厚紗的轎子抬進如皋縣衙的那個中午,是順治七年年底的事。那天大雪紛飛,許多樹枝都被一夜的瑞雪壓彎了腰。董小宛正在窗欞上欣賞滿地的大雪。她突然看見幾束鮮艷的臘梅花,覺得驚喜萬分,正準備披上披風下樓去採摘幾枝,管家冒全就跌跌撞撞地跑上樓來…
“少… 少夫人!”冒全大口地喘著氣,呼出的霧氣吹打著鬍鬚上的冰棱,一臉驚慌失色的樣子。“少夫人,不好了,知縣殷大人帶著一隊清兵開進府上來了,為是要見你。”
董小宛木然地呆立在樓梯口,手中的披風無聲無息地滑落在地板上,她心裏一沉:公子又出事了。
當她從殷應寅手中接過那封信劄時,卻突然顯得沉穩和冷靜。她見劄子上寫著豫親王要徵召她去蘇州王府指導刺繡。
她想隻要公子沒事就好,但她不明白,一個堂堂經略大人怎麽會知道有她這麽個婦道人家,在她聽殷知縣說洪大人派一個參將來請她去時,她多少有些明白過來了,一定是那個叛臣洪承疇在中間搞的鬼。
董小宛愁眉苦臉地想著該拿什麽話去安慰二老。剛走到裏屋,迎麵正遇上蘇元芳走來。
“宛妹,你可不能答應去蘇州啊,你曉得他們安的什麽心呢?”
董小宛忽然覺得心頭一熱,她一直擔心蘇元芳對她有成見,現在看來,擔心是多餘的。
董小宛馬上說:“姐姐,請不必為我擔心。我正要去和公公商量。就請你趕快去把劉嫂叫到我屋裏等我,我有要緊的話和她說。”
董小宛走進公公的房間,見公公正坐在太師椅上,她正待開口,冒嵩公先問道:“小宛,這事怎麽辦好呢?”顯然冒嵩公和蘇元芳一樣,知道此事了。他從太師椅上站起來,在中堂裏來回踱步,想著對策,不停地搓著雙手。
董小宛見此情景便道:“殷應寅的這份劄子請大人收下,將來大有用處。”
冒嵩公接過一看,突然朝董小宛說道:“不必答應了,這是假傳王命。”
他知道他這一夜並不輕鬆,他被夢中一些奇怪的景象攪得整夜不安寧。起先,他夢見史可法在市隱園他的房間裏對他說,不用回去鎮守揚州了,與其在這兒發生內鬥,不如去做點實事,心頭好受些。冒辟疆再仔細看時,史閣部的麵容隱在暗中,不甚清楚,他想喊一聲,可是史可法在暗中又說了起來,聲音斷斷續續,聽起來越來越遠。當他看見史閣部騎著一匹黑炭般的雄馬站在河岸邊時,他突然覺得他回到如皋的家中。他看見管家冒全和家僕冒祿正從裏麵走出來,他問道:“少夫人呢?”冒全和冒祿鐵青著臉不回答,他又問:“蘇元芳何在?”還是一陣沉默。
冒辟疆並沒有想到出了事,隻是覺得有些詫異。他沒有來得及理會他們,就心急如焚地趕往董小宛房中,眼前卻是一片狼藉慘象。箱子籠兒翻倒了一地,董小宛平時最喜歡的銅鏡也成了碎片散落在地上。他忙調頭跑出房間大叫“小宛去哪兒了”?四周一個人也沒有,他覺察冒府發生了某種變故。
然後他醒了過來。
豫親王多鐸所率領的軍隊已差不多橫掃整個江南,但在福建、廣西、廣東和雲南一帶,明室遺臣和許多農民義軍分散各處抵抗清軍的進一步南下。這使清朝政權大傷腦筋。範文程在攝政王多爾袞麵前勸說啟用洪承疇,並派他到南方去剿滅各路義兵,以協助豫親王多鐸。
順治六年下半年,清兵逐步往南方進逼,到年末,蘇杭一帶至福建,戰事不多了。多鐸的行邸和洪承疇的行轅,都移駐到了蘇州。洪承疇對這位皇叔極端討好,他深知多鐸和皇兄攝政王多爾袞一樣是個有名的好色之徒,向來貪戀女色。
駐紮在江南期間,洪承疇在蘇杭一帶網羅各地美女進獻多鐸,用以投其所好,多鐸竟來者不拒,更加信任洪承疇,整天在行邸裏享用曾經夢想的江南美女。洪承疇也趁此弄幾個美女供自己享受。多鐸把大部時間花在享用美女上了,從此把軍政權也交給了洪承疇。
洪承疇是在豫親王多鐸離開蘇州後,一次去遊虎丘,忽然想起聽蘇州人說,金陵名妓董小宛從前就住在半塘,現在已嫁給了如皋冒辟疆。這個絕代佳人,是金陵八艷中年紀最小的一個,算來正值妙齡。
洪承疇在午後昏暗的光線中,靜靜地沉思著,這也使他想起多年前,他曾在吳三桂的家中做客,遇見了曾經名震金陵的名妓陳圓圓。那時,陳圓圓正是吳三桂最為寵愛的妾。在和吳三桂飲酒時,陳圓圓為他們彈琴和吹簫。洪承疇至今還記得,他在美妙的琴聲中不停地飲酒,昏暗的燭光使他顯得醉意朦朧,虛掩的眼睛停留在燭光映照的陳圓圓身上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即使吳三桂不停地勸他飲酒,他也沒回過頭來。
洪承疇至今也沒搞明白,他那天是否真的醉了,還是被燭光中陳圓圓美麗的身影所陶醉。他對吳三桂顯得有些漫不經心。他答非所問地說:“將軍真是艷福不淺,能得如此美女,真是前世修了好緣,如我能有此福份,就是不當此官,也心甘情願!”
洪承疇自從那次見到陳圓圓後,才知道世上竟有如此美女存在。後來他聽說,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擄去,不禁嘆息紅顏薄命。降清後,他當了清廷的大臣,忙於幫助多鐸平定南方義軍,此事便漸漸淡忘。隻是後來傳說,李自成兵敗離開京城後,陳圓圓出家當了尼姑。
不過,現在洪承疇覺得,陳圓圓的一生雖可嘆息,但已是昨日黃花。他不覺又一次長嘆起來。
在那個接近黃昏的下午,洪承疇在山清水秀的半塘呆著不想挪動,想看遙遠而不著邊際的心思。在這等年齡,還對艷事充滿好奇和熱情,他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手下參將阿司鎮向他走來時,他還沉浸在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中。
“大人,天已黑下來了。”阿司鎮接著說道:“是直接回蘇州,還是就在此地找戶人家安歇,明天再走?”
洪承疇從一片茫然中醒過來。看了看阿司鎮,又看了看從玉帶橋上吹過來的河風,說道:“還是回去吧,直接回蘇州。”
洪承疇坐在八抬大轎中,享受著上下顛簸帶來的舒服感。
一陣陣微風拂麵而過,他又陷入對董小宛的想像中了。他想起董小宛現仍屬妙齡,不禁在轎中長嘆起來:我在明廷也算重臣,現在也是清廷高官,權傾一方。可是在這艷福的享受上,卻遠不如冒辟疆一個小小的文人。他看著阿司鎮騎在馬上的背影,馬上產生了一個想法。阿司鎮是個旗人,曾經在豫親王多鐸手下任職,對上司要辦的事能夠心領神會。洪承疇想,他是辦理這件事最合適的人選。
董小宛被一頂蒙著厚紗的轎子抬進如皋縣衙的那個中午,是順治七年年底的事。那天大雪紛飛,許多樹枝都被一夜的瑞雪壓彎了腰。董小宛正在窗欞上欣賞滿地的大雪。她突然看見幾束鮮艷的臘梅花,覺得驚喜萬分,正準備披上披風下樓去採摘幾枝,管家冒全就跌跌撞撞地跑上樓來…
“少… 少夫人!”冒全大口地喘著氣,呼出的霧氣吹打著鬍鬚上的冰棱,一臉驚慌失色的樣子。“少夫人,不好了,知縣殷大人帶著一隊清兵開進府上來了,為是要見你。”
董小宛木然地呆立在樓梯口,手中的披風無聲無息地滑落在地板上,她心裏一沉:公子又出事了。
當她從殷應寅手中接過那封信劄時,卻突然顯得沉穩和冷靜。她見劄子上寫著豫親王要徵召她去蘇州王府指導刺繡。
她想隻要公子沒事就好,但她不明白,一個堂堂經略大人怎麽會知道有她這麽個婦道人家,在她聽殷知縣說洪大人派一個參將來請她去時,她多少有些明白過來了,一定是那個叛臣洪承疇在中間搞的鬼。
董小宛愁眉苦臉地想著該拿什麽話去安慰二老。剛走到裏屋,迎麵正遇上蘇元芳走來。
“宛妹,你可不能答應去蘇州啊,你曉得他們安的什麽心呢?”
董小宛忽然覺得心頭一熱,她一直擔心蘇元芳對她有成見,現在看來,擔心是多餘的。
董小宛馬上說:“姐姐,請不必為我擔心。我正要去和公公商量。就請你趕快去把劉嫂叫到我屋裏等我,我有要緊的話和她說。”
董小宛走進公公的房間,見公公正坐在太師椅上,她正待開口,冒嵩公先問道:“小宛,這事怎麽辦好呢?”顯然冒嵩公和蘇元芳一樣,知道此事了。他從太師椅上站起來,在中堂裏來回踱步,想著對策,不停地搓著雙手。
董小宛見此情景便道:“殷應寅的這份劄子請大人收下,將來大有用處。”
冒嵩公接過一看,突然朝董小宛說道:“不必答應了,這是假傳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