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小宛被劫的那天午後,霍華門人景尚天找到了覺塵,覺塵看見景尚天到來就預計到災難的降臨。迫於霍華的勢力和恩德,他答應了將劫來的董小宛藏於寺中。


    當天深夜,牛二將劫來的董小宛帶到雲岩寺,把董小宛藏於寺內的雲岩塔裏,牛二留下四名家奴看守董小宛,然後帶著另外四名家奴回到了霍府。第二天覺塵依照景尚天的吩咐在塔外貼了一張字條,字條上寫著:塔中近日忽有怪異,請香客止步。


    董旻、單媽、惜惜在深夜裏放聲大哭。他們悲傷一陣後,才想起應該把董小宛被劫的消息告訴劉師峻,劉師峻成了他們唯一的希望。於是董旻不顧外麵的黑暗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往了劉師峻府中。


    劉師峻於沉沉的睡意中被董旻喚醒,得到董小宛被劫的消息後,他的睡意消逝了。劉師峻首先感到十分驚詫,然後他才覺察到同意董小宛回去住是一個極大的錯誤。他慢慢冷靜了下來,安慰著董旻說董小宛暫時是不會有危險的,他叫董旻先回去,讓他想辦法查找董小宛。董旻走後劉師峻在焦急中等到天亮,他派人去叫來了劉大行一起趕到蘇州府衙,知府聽到消息便派出幾名捕快,嚴限破案,按照離開南京時柳如是的吩咐,劉師峻又派人星夜趕至南京。


    五六天的時間過去了,不論是對於董小宛還是劉師峻都覺得時間的緩慢,好像時間是行走在泥沼地裏一樣。劉師峻尋找董小宛毫無線索,仿佛她已從地上消失。劉師峻猜測劫走董小宛的不是什麽強盜,而是與債主有關。但他的這一猜測被霍華等債主們在董小宛被劫走後上府衙去鬧說董小宛不是被劫走而是躲債搞得迷惑不清,劉師峻在這幾天心神不定,知府的查詢毫無結果,而湖州催他上任的通知一封接一封。他最後在派人通知柳如是後便趕至湖州接任去了。


    董小宛被鎖在雲岩塔裏,整天以淚洗麵。最初的兩天,她什麽也不吃,送來的飯都被她倒在地上,碗也摔破在牆角。兩天過去,牆角堆了一堆破瓷渣,飯菜也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


    她整日麵對恐懼、想起許多難以忘懷的舊事。在將以前讓人激動的事回憶一遍然後她便開始想像尋死的方式。她將在塔裏能夠達到死亡目的的辦法都想了一遍,但總覺不如意,而離開南京時李香君對她說的“要尋死,就跳秦淮河”的話也常吵出現在她的腦中。董小宛打消尋死的念頭是在第三天霍華來到塔裏以後才產生的。


    董小宛被劫的第三天,霍華喬裝打扮來到雲岩寺的塔中。


    覺塵那天接待了霍華,並委婉地告訴霍華希望能將董小宛盡快地弄走,並且不要在寺內滋事。沉浸於興奮中的霍華並沒有明白覺塵的意思,他嫌覺塵嘮叨,對他冷冷地哼了幾聲,覺塵便沒敢多說什麽。


    霍華帶著景尚天和家奴進到塔中。他們所有的眼神都射向董小宛,董小宛經過兩天的囚禁依然顯得那樣的美麗。她在心中已打定主意,如果霍華對她不軌,她將拚死相搏,盡管她已毫無一點力氣。霍華似乎看穿了董小宛的心思,他隻是盯著董小宛看了一時,然後吩咐看守的家奴好好照顧董小宛便離開了雲岩寺。


    第五天,覺塵貼出塔內有怪異,叫香客止步的字條傳進慧遠方丈的耳中。慧遠聽到消息,沒有找覺塵詢問。他不相信塔中有什麽鬼怪,他所認定的是覺塵去年的病又犯了,是不是又引了女人藏在塔中?


    晚上二鼓時分,整個虎丘山死一樣的寂靜,秋風吹動落葉簌簌的聲音,秋蟲的唧唧聲此起彼落,慧遠叫醒跟隨他的啞沙彌,點燃燈籠,從他的禪房旁邊的一扇小門向塔院走去。


    那小門年深日久,已荒蕪頹舊,被雜草和樹林遮得嚴嚴的,看不出一絲痕跡。


    通往小門的路雜草無數,啞沙彌拿著燈籠在前引路,一路上啞沙彌被樹枝刺破了臉,一些被驚動的夜鳥撲撲地飛起,使小沙彌產生無比的寒氣。慧遠伸手推開小門,小門也應聲倒在地上。


    這幾天董小宛很少睡眠,慧遠接近塔的時候驚動了想著心事的她。燈籠的微光和草被踩倒發出的聲響使董小宛不寒而噤。燈籠伸進塔洞,慧遠模糊地看到一個女人。


    “你是何人?為何在此?”慧遠問道。


    董小宛聽見有人說話,稍稍鎮靜了一下,然後抬起頭向塔洞望去。在燈籠的照射下,慧遠的光頭和花白鬍子被董小宛看見,董小宛認得慧遠,但在此時她不敢肯定,於是她問道:“是慧遠法師吧?”


    “我正是慧遠,你怎麽認得老衲?”慧遠感到很驚異。


    “我是董小宛呀!當初法師還贈了偈語給我的。”


    “阿彌陀佛。女菩薩怎有此難?”


    第七天,柳如是和錢牧齋乘著雙騎馬車趕至蘇州,並帶著替董小宛還債的銀子。對於銀子的由來,錢牧齋都不知道。


    本來,錢牧齋是不想到蘇州來的。那天接到劉師峻派人到南京的通知,錢牧齋感到十分為難,但迫於柳如是的壓力,才同意前往蘇州。到了蘇州,錢牧齋和柳如是便協同劉大行趕往蘇州府。朱知府看到錢牧齋的到來感到惶恐不安。他知道錢牧齋此次是專為董小宛的事而來的,而現在董小宛卻在他的地方上被劫,所以在與錢牧齋的會見過程中一直有點心虛。錢牧齋在官場中混得久了,他知道要朱知府盡力地追查董小宛的下落就不能對朱知府過分使性子。於是他在整個詢問過程中都表現出溫和的態度,而朱知府在錢牧齋的溫和態度下深深感到了自己的失職,於是他便派出得力捕快追查董小宛的下落。錢牧齋在會見了朱知府後,便又啟程到蘇州駐軍主帥楊昆的府上,楊昆對錢牧齋的來訪也表示願意盡全力幫忙。


    經過一天的奔波,董小宛的下落沒有一點消息,柳如是的心中越是焦急。傍晚時分,她派人去叫來了惜惜。惜惜見到柳如是失聲大哭起來,這哭聲又勾起柳如是的悲傷,她想到董小宛的苦難命運便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眼淚。


    第二天一早,錢牧齋和柳如是乘馬車來到雲岩寺裏。昨晚柳如是想起董小宛曾告訴她說慧遠禪師是位高僧,於是她今日便來寺裏求見慧遠,以測董小宛的禍福。在昨夜夢中,柳如是的腦海裏灌滿了董小宛飄浮不定的身影,那身影時而向她靠近,時而遠去,柳如是覺得睡夢中的身影很痛苦,總是那樣模糊不清。


    覺塵接待了錢牧齋和柳如是,他看見錢牧齋和柳如是來到寺內,便產生一種不祥的預兆。柳如是在前殿求了一簽,簽上四句詩:“薴蘿無復浣青紗,腸斷湖帆十幅斜,蔓草尚沾亡國恨,幹坤何處可為家。”她見簽語不祥,悶悶不樂。在雲堂休息了片刻,柳如是便提出求見方丈。


    慧遠在方丈室接見了錢牧齋和柳如是,慧遠坐在蒲團上,合掌當胸,手持佛珠。他精神飽滿,高額深目,銀髯飄拂於胸。柳如是見到慧遠莫名其妙精神就愉快起來。她將剛才所求的簽交給慧遠,慧遠看了一眼便說道:“施主放心,有吉無凶。”慧遠見柳如是二人沉默不語,便又說道:“二位施主,不遠千裏而來,不就是為了此事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董小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董小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