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曾國藩的正麵與側麵(公務員版) 作者:張宏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節 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曾國藩的一生,是不斷自我攻伐、自我砥礪的一生,因此也是不斷脫胎換骨、變化氣質、增長本領的一生。
曾國藩以“求闕”命名自己的書房,從青年到老年,曾國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責中,不斷尋求、針砭自己的缺點。
比如對無恆這一缺點,他就終生攻伐不懈。道光二十二年,曾國藩在日記中曾寫道:
餘病根在無恆,今日立條,明日仍散慢,無常規可循,將來蒞眾必不能信,作事必不成,戒之!
鹹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四十六歲的他寫信給弟弟說:
我平生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誌;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誌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即水軍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當以為鑑戒。
鹹豐九年,四十八歲的他寫信給兒子說:
餘生平坐無恆之弊,萬事無成。德無成,業無成,亦可深恥矣。逮辦理軍事,自矢靡他,中間本誌變化,尤無恆之大者,用為內恥。爾欲稍有成就,須從有恆二字下手。
他從生到死,都生活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之中。讓我們讀幾段他晚年的日記吧:
同治八年(逝世前三年)八月二十日:
念平生所作事,錯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學問一無可取,後世將譏議交加,愧悔無極。
同治九年三月三十日:
二更四點睡。日內眼病日篤,老而無成,焦灼殊甚。究其所以鬱鬱不暢者,總由名心未死之故,當痛懲之,以養餘年。
同治十年十月初一日:
餘前有信至筠仙雲,近世達官無如餘之荒陋者。傾接筠仙信,力雪此語之誣。餘自知甚明,豈有誣乎!
直到逝世前四天的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一日,他的日記中還有這樣的話:
餘精神散漫已久,凡應了結之件,久不能完;應收拾之件,久不能檢,如敗葉滿山,全無歸宿,通籍三十餘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可許,老大徒傷,不勝惶悚慚赧!
這就叫做“幾十年如一日”。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磨鍊中,曾國藩的氣質性格漸漸發生著變化。他做事越來越有恆心有毅力,即使在後來的軍事生活中,每天隻要有時間,仍然堅持讀書寫作。他接人待物越來越寬厚、周到、真誠,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質越來越純粹,站得越來越高,看得越來越遠。經過無數次反覆較量,到四十六歲後,他終於對自己的恆心比較滿意了,他總結說:“四十六歲以前作事無恆,近五年深以為戒,現在大小事均尚有恆。”
梁啓超在盛讚曾國藩的“有恆”時說:
曾文正在軍中,每日必讀書數頁,填日記數條,習字一篇,圍棋一局……終身以為常。自流俗人觀之,豈不區區小節,無關大體乎?而不知製之有節,行之有恆,實為人生第一大事,善覘人者,每於此覘道力焉。
普通人過了中年,性格已經固定,記憶力、學習能力下降,進取之心就逐漸懈弛,認為老狗學不會新把戲。而曾國藩卻終身處於學習、進步之中。他給弟弟寫信說:
弟之文筆,亦不宜過自菲薄,近於自棄。餘自壬子(四十三歲)出京,至今十二年,自問於公牘、書函、軍事、吏事、應酬、書法,無事不長進。弟今年四十,較我壬子之時,尚少三歲,而謂此後便無長進,欺人乎?自棄乎?
晚年曾國藩總結自己的人生體會說,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第三章 曾國藩是笨拙還是精明
第一節 智商不過中等,卻是官場太極高手
曾國藩的智商不過中等。
湘鄉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說是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誦了多少遍還背不下來。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後偷竊。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睡。小偷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讀什麽書?”
這個笑話並非空穴來風。曾氏一族的天姿並不出色。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曾國藩的幾個兄弟,雖然也都十年寒窗,卻沒有一個達到舉人的功名。曾國藩本人從十四歲起參加縣試,前後考了七次,到二十三歲才考上秀才,而且還是個倒數第二名。比較他同時代的名人,他的平庸一目了然。小他一歲的左宗棠,十四歲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李鴻章也是十七歲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啓超更是天資超邁,十一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人。
梁啓超說:“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國藩,屢屢不留情麵地批評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於兵機每苦鈍滯”。學生李鴻章也當麵說過他太“儒緩”。曾國藩自己也常說“吾生平短於才”,“秉質愚柔”。他說,自己讀書做事,反應速度都很慢:“餘性魯鈍,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
這並不完全是謙詞。
但另一方麵,曾國藩又是個極為“精明”的人。
他是一個高明的軍事家、戰略家。太平軍起,舉國束手無策。隻有他獨闢蹊徑,以超人之膽識創立湘軍。在從皇帝到大臣或急於求成,或悲觀絕望,滿朝如無頭蒼蠅,紛無定計之際,曾國藩提出了“以上製下、取建瓴之勢”的平定太平軍戰略,即“爭奪武昌,控製長江中遊,再指向九江、安慶,進而攻陷天京”。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極為高明的戰略,清王朝正是在這個戰略指導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他非常善於審時度勢。自古功臣,他這樣善於把握進退者不多。剿滅太平軍之後,他的功名事業如日中天,此時他卻極度冷靜,在大盛之中察覺大衰的先機,毅然上疏請求辭去節製四省的大權,並採取果斷手段,裁撤自己的權力之本——湘軍。他一生出將入相,沒有大的跌蹉,在傳統官場上像他這樣的成功者並不多見。
他深通官場韜略,官場功夫如同太極高手,善於化解種種難題於無形之中。曾國藩的秘書趙烈文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曾國荃攻打南京不下之際,朝廷令李鴻章協助進攻。李鴻章一方麵不想奪了曾家兄弟的首功,向曾家邀功買好;另一方麵又想把抗旨之責推給曾氏,因此私下到處解釋,做了許多小動作。趙烈文評價李鴻章:“此一事而機械百出,語言處處不同,其圖望大功,日夜計算心計之工,細入毫芒。”而曾國藩的對策是回復給皇帝一道辭氣卑約的奏摺,堅請派李鴻章前來,不望有功,但求無過,言語懇摯,不溫不火。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盤一目了然。趙烈文評價說,曾國藩的手段,平直無奇,卻實高於李數倍。
曾國藩的一生,是不斷自我攻伐、自我砥礪的一生,因此也是不斷脫胎換骨、變化氣質、增長本領的一生。
曾國藩以“求闕”命名自己的書房,從青年到老年,曾國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責中,不斷尋求、針砭自己的缺點。
比如對無恆這一缺點,他就終生攻伐不懈。道光二十二年,曾國藩在日記中曾寫道:
餘病根在無恆,今日立條,明日仍散慢,無常規可循,將來蒞眾必不能信,作事必不成,戒之!
鹹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四十六歲的他寫信給弟弟說:
我平生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誌;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誌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即水軍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當以為鑑戒。
鹹豐九年,四十八歲的他寫信給兒子說:
餘生平坐無恆之弊,萬事無成。德無成,業無成,亦可深恥矣。逮辦理軍事,自矢靡他,中間本誌變化,尤無恆之大者,用為內恥。爾欲稍有成就,須從有恆二字下手。
他從生到死,都生活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之中。讓我們讀幾段他晚年的日記吧:
同治八年(逝世前三年)八月二十日:
念平生所作事,錯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學問一無可取,後世將譏議交加,愧悔無極。
同治九年三月三十日:
二更四點睡。日內眼病日篤,老而無成,焦灼殊甚。究其所以鬱鬱不暢者,總由名心未死之故,當痛懲之,以養餘年。
同治十年十月初一日:
餘前有信至筠仙雲,近世達官無如餘之荒陋者。傾接筠仙信,力雪此語之誣。餘自知甚明,豈有誣乎!
直到逝世前四天的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一日,他的日記中還有這樣的話:
餘精神散漫已久,凡應了結之件,久不能完;應收拾之件,久不能檢,如敗葉滿山,全無歸宿,通籍三十餘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可許,老大徒傷,不勝惶悚慚赧!
這就叫做“幾十年如一日”。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磨鍊中,曾國藩的氣質性格漸漸發生著變化。他做事越來越有恆心有毅力,即使在後來的軍事生活中,每天隻要有時間,仍然堅持讀書寫作。他接人待物越來越寬厚、周到、真誠,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質越來越純粹,站得越來越高,看得越來越遠。經過無數次反覆較量,到四十六歲後,他終於對自己的恆心比較滿意了,他總結說:“四十六歲以前作事無恆,近五年深以為戒,現在大小事均尚有恆。”
梁啓超在盛讚曾國藩的“有恆”時說:
曾文正在軍中,每日必讀書數頁,填日記數條,習字一篇,圍棋一局……終身以為常。自流俗人觀之,豈不區區小節,無關大體乎?而不知製之有節,行之有恆,實為人生第一大事,善覘人者,每於此覘道力焉。
普通人過了中年,性格已經固定,記憶力、學習能力下降,進取之心就逐漸懈弛,認為老狗學不會新把戲。而曾國藩卻終身處於學習、進步之中。他給弟弟寫信說:
弟之文筆,亦不宜過自菲薄,近於自棄。餘自壬子(四十三歲)出京,至今十二年,自問於公牘、書函、軍事、吏事、應酬、書法,無事不長進。弟今年四十,較我壬子之時,尚少三歲,而謂此後便無長進,欺人乎?自棄乎?
晚年曾國藩總結自己的人生體會說,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第三章 曾國藩是笨拙還是精明
第一節 智商不過中等,卻是官場太極高手
曾國藩的智商不過中等。
湘鄉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說是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誦了多少遍還背不下來。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後偷竊。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睡。小偷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讀什麽書?”
這個笑話並非空穴來風。曾氏一族的天姿並不出色。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曾國藩的幾個兄弟,雖然也都十年寒窗,卻沒有一個達到舉人的功名。曾國藩本人從十四歲起參加縣試,前後考了七次,到二十三歲才考上秀才,而且還是個倒數第二名。比較他同時代的名人,他的平庸一目了然。小他一歲的左宗棠,十四歲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李鴻章也是十七歲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啓超更是天資超邁,十一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人。
梁啓超說:“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國藩,屢屢不留情麵地批評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於兵機每苦鈍滯”。學生李鴻章也當麵說過他太“儒緩”。曾國藩自己也常說“吾生平短於才”,“秉質愚柔”。他說,自己讀書做事,反應速度都很慢:“餘性魯鈍,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
這並不完全是謙詞。
但另一方麵,曾國藩又是個極為“精明”的人。
他是一個高明的軍事家、戰略家。太平軍起,舉國束手無策。隻有他獨闢蹊徑,以超人之膽識創立湘軍。在從皇帝到大臣或急於求成,或悲觀絕望,滿朝如無頭蒼蠅,紛無定計之際,曾國藩提出了“以上製下、取建瓴之勢”的平定太平軍戰略,即“爭奪武昌,控製長江中遊,再指向九江、安慶,進而攻陷天京”。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極為高明的戰略,清王朝正是在這個戰略指導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他非常善於審時度勢。自古功臣,他這樣善於把握進退者不多。剿滅太平軍之後,他的功名事業如日中天,此時他卻極度冷靜,在大盛之中察覺大衰的先機,毅然上疏請求辭去節製四省的大權,並採取果斷手段,裁撤自己的權力之本——湘軍。他一生出將入相,沒有大的跌蹉,在傳統官場上像他這樣的成功者並不多見。
他深通官場韜略,官場功夫如同太極高手,善於化解種種難題於無形之中。曾國藩的秘書趙烈文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曾國荃攻打南京不下之際,朝廷令李鴻章協助進攻。李鴻章一方麵不想奪了曾家兄弟的首功,向曾家邀功買好;另一方麵又想把抗旨之責推給曾氏,因此私下到處解釋,做了許多小動作。趙烈文評價李鴻章:“此一事而機械百出,語言處處不同,其圖望大功,日夜計算心計之工,細入毫芒。”而曾國藩的對策是回復給皇帝一道辭氣卑約的奏摺,堅請派李鴻章前來,不望有功,但求無過,言語懇摯,不溫不火。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盤一目了然。趙烈文評價說,曾國藩的手段,平直無奇,卻實高於李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