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擁有二百頂帳篷的蒙古小部落提前下了山,在賽裏木湖畔支起了一頂頂帳篷。這支部落已經在這裏平靜地生活了數百年,他們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自己同類的獵物。部落中的男人騎著駿馬,慢悠悠地驅趕著牛羊,女人在帳篷裏趕製一天的食物,孩子們淌著鼻涕,扯著剛返青的枝條玩著打仗的遊戲。一切都與其他春季沒有區別。


    中午的時候,急促而紛繁的馬蹄聲響起。數千名全副武裝的清朝騎兵形成一個半圓形,由遠及近,圍住了這片湖畔的二百多頂帳篷。男人們驚訝得不知所措,張大著嘴呆呆地看著這些陌生的異族人。女人們躲進帳篷由氈縫偷偷向外窺視。隻見這些身材矮小的滿族軍人從一座座蒙古包裏把蒙古人驅趕出來。個別人想反抗,立刻被軍人砍翻在地。


    不到半個時辰,這個小部落的一千多人全部被趕到了湖邊。在清軍的指揮下,他們中的四百多名男人被挑了出來,每十人為一隊,被拉到一個低窪處,挨個兒斬首。一些蒙古男人激烈地抗爭質問,這些從天而降的陌生人憑什麽如此大開殺戒,得到的回答隻是提前的一刀。鮮血流進賽裏木湖,近岸的一畝多湖水被染得赤紅。大部分蒙古漢子知道任何掙紮都無濟於事,習慣於聽從首領和命運的他們一個個一言不發,聽話地走向指定的地點。一個多小時後,這個小小蒙古部落的男人們被徹底消滅。史書對這種情景的記載是“以次斬戮,寂無一聲,駢首就死”。


    在處理男丁的同時,在另一側,分配女人和孩子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清軍從隊伍中挑選那些年輕有姿色的女人,以及看起來伶俐聰明的孩子,準備運回內地,作為奴隸。大約三百名婦女兒童被挑走了,史書記載說這些人後來“多死於途”,因為飢餓死於路上。還剩下二百多名老醜病殘的女人以及七歲以下的孩子,清軍將領一聲令下,數百匹戰馬沖入人群當中,這些沒人要的戰利品被作為樁靶,為清軍的軍事訓練貢獻了最後一點作用。


    這是清朝平定準噶爾大軍的將軍兆惠親自指揮的搜剿準噶爾蒙古部落的大屠殺中的一個小小場景。


    幹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十八日,清將軍成袞紮布、兆惠等率兵七千名,從巴裏坤起程。此次出兵進剿的目的,並不是追捕阿睦爾撒納,而是專為剿滅厄魯特蒙古人。因為蒙古遊牧都沿河而居,所以他們的捕殺也沿河進行。幹隆二十二年九月,成袞劄布在奏報中,匯報了自己帶人捕殺蒙古人的情形,他提到:“在圖爾根河,剿殺一百餘人,收其妻子器械”,“剿殺塔裏雅圖河口賊百餘人,察克瑪河口賊四十餘人”,“於濟爾哈朗河剿殺厄魯特七戶四十人,於博多美和羅剿殺克魯特一百五十餘人”,“搜取綽和爾所種地畝,剿殺瑪哈沁三百餘人”。從這些匯報可知,清軍剿殺的是散居在各條河流邊的厄魯特牧民和農民,根本不是有組織的叛亂部隊。


    甚至喇嘛僧人和種田的農民都沒能逃脫剿殺。幹隆命令將軍到伊犁時,“將彼處喇嘛等剿辦”。幹隆二十三年(1758年)八月初四,史書記載清軍把在烏梁海種地的五十餘戶蒙古農民“全行剿殺”。


    直至第二年,幹隆二十三年,厄魯特部餘眾都逃入了山穀叢林中,幹隆還命人搜捕,以求斬盡殺絕。《嘯亭雜錄》載,清軍將領二人分別從博羅布爾、賽裏木兩地,如同打獵一般,由兩地向中間的伊犁地區合圍,這中間數百裏地方,不管是山穀還是林區,隻要有人住的地方,“悉搜剔無遺”。當時散居的厄魯特蒙古人無法抵抗,“雖一部有數十百戶,莫敢抗者”。清軍“呼其壯丁出,以次斬戮,寂無一聲,駢首就死,婦孺悉驅入內地賞軍,多死於途,於是厄魯特之種類盡矣”。(《嘯亭雜錄》)


    除了像打獵一樣屠殺散居的蒙古人之外,清軍進行的另一項重要軍事活動,就是把大舉投降的準噶爾蒙古部落一批批移送到內地,然後再“辦理”。


    在清軍第三次平準戰爭中,大部分窮困的準噶爾蒙古人仍然把清軍當作把自己從戰亂中解救出來的“恩人”,見到清軍到來,“婦孺歡呼,如出水火”。更有許多蒙古人聽說清軍到了,成群結隊地,一個部落一個部落地趕赴清軍所在地,向他們歸順投降。對於這些人如何處理,心思縝密的幹隆早有指示。早在第三次平準出發之時,他就指示清軍將領,在地廣人稀之處,見到蒙古人,當時就可殺掉。但是如果遇到大批人戶來投降,不要立刻剿殺,因為人數太多,一時殺不過來,“難保無一二逃竄之人,泄漏其事”,令其他部落的人聞訊逃跑。所以他命令,把那些大批投降的蒙古人,要一批批地押送到甘肅內地之後,再全部處死。


    幹隆指示的原文是這樣說的:“大兵此次進剿,厄魯特蒙古人必然會大批投誠。如有到巴裏坤投降者,可以把他們的頭目先行送到京師,其他部眾,可向內地遷移,等到過了巴裏坤之後,對那些男人,都盡行剿戮。所餘的妻子,酌量分別賞給官兵為奴,不得稍存姑息。”(《清高宗實錄》幹隆二十二年二月)


    清軍攻克伊犁之後,幹隆再次下旨說:“現在,兩路大軍接納的投降蒙古人甚多。他們外表歸順,內心未可全信。可將他們先遷至巴裏坤,然後再遷到肅州,然後進行誅戮。”


    數萬名投降了清軍的蒙古人就這樣被長途驅趕到內地,在一些不知名的山穀裏,被全部殺掉。


    二 “盛世”的武功(2)


    大屠殺的結果是蒙古民族一個重要支係的消失。準噶爾四部,除杜爾伯特部汗策淩始終未叛,對清朝極表忠誠,得以耕牧如常,以及達什達瓦之妻一小部早降後被遷至他地未滅外,幾乎全部被殺掉。《草原帝國》稱:“準噶爾人民,主要是綽羅斯部民和輝特部民幾乎全部被根除。”據清軍將領明瑞奏稱,經過他們屠殺之後,自巴爾呼特嶺到造哈嶺、直到納林廓勒,烏蘭烏蘇這些地方,已經“不見一人”。


    俄羅斯西伯利亞當局則向彼得堡報告說:有一個部落“幾千頂帳幕,隻剩下三頂”。


    這次種族大屠殺的死亡數字,歷史上無準確記載。《準噶爾滅亡紀略》中說,屠殺了超過一百萬。魏源《聖武記》說,計準部數十萬戶,“先痘死者十之四”,即因傳染病死者十分之四,“繼竄入俄羅斯、哈薩克者十之二”,最後“殲於大兵者十之三”。除了婦女、小孩被掠走當了奴隸之外,準噶爾蒙古所剩無幾,作為一個大部落已經不復存在。“數千裏間無一瓦剌帳篷”。


    噶班沙拉勃在《四衛拉特史》中這樣記載屠殺過後的場麵:“準噶爾地區幾經兵火,殘破不堪。耕地、牧場荒廢,城鎮、村莊被毀,人口更是急驟減少。”很多年以後,龔自珍途經準噶爾,看見“準噶爾故壤,故庫爾喀喇烏蘇,若塔爾巴噶台,若巴爾庫勒,若烏魯木齊,若伊犁東路西路,無一廬一帳,是阿魯台(即額魯特,指準噶爾——筆者注)故種者。”(龔自珍《上鎮守吐魯番領隊大臣寶公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飢餓的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宏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宏傑並收藏飢餓的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