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諭旨典型地體現了幹隆的風格,即把所有的道理都把握在自己手中,讓自己處於永遠正確的進退自如之地,而置他人於極難應對的地步。文字中他既表現了對張廷玉身體的關心,又說“去之一字實不忍出諸口”,表明了皇帝對臣子依依不捨。他想考驗一下張廷玉如何回復。


    按幹隆的設想,老練過人的張廷玉接到這道諭旨之後,應該善加揣摸,寫上一道奏摺,一方麵詳述自己確實老病,難於支持;另一方麵又深切表達自己犬馬般依戀主人的心情,說自己也實在不忍離開皇帝,雖然身體衰弱如此,也決心守在皇帝身邊,直至死去。


    如果這樣,幹隆就可以再發諭旨,說他讀了張的奏摺,十分感動。張的忠心可為天下人臣之表,而皇帝關愛有功老臣,特命張榮歸故裏,享泉林之樂。這樣,君臣一場,彼此應對都十分精彩漂亮,足以為天下後世所法,載入史冊,也是一段佳話。


    怎奈張廷玉太老了,已經不復當年的精明。他見到皇帝的諭旨,以為皇帝已經默許了他的請求,大喜過望,當即上奏謝恩,說準備明年春天起程。


    看到張廷玉的回覆,皇帝嘆了一口氣。這老頭是老糊塗了,還是對自己真的沒有一點感情?不過皇帝還是表現出難得的寬容和善意。他想與張廷玉有始有終。因此,皇帝優詔褒答了張廷玉,賜給他許多珍寶器物,準許他以“原官致仕”。在上諭中,皇帝還充滿感情地期待十年以後,“朕五十正壽,大學士亦將九十,輕舟北來,扶鳩入覲”,君臣重新見麵敘舊。


    截至這個時刻,張廷玉的一生可以說無可挑剔,享過榮華富貴,及時平安降落,死後名垂千古。這是幾千年來大臣能做到的最高境界。


    可惜,人生往往就是那麽難以捉摸。


    在鄂爾泰死後,張廷玉在朝中並非一枝獨秀,而是又出現了一位勢均力敵的政治對手——大學士史貽直。此人與張是同年進士,但前期仕途遠沒有張氏順利,嫉妒之心使他轉投鄂爾泰門下。鄂爾泰去世後,群龍無首的鄂黨中的許多人聚集在他的身邊,一時之間他成了鄂黨的隱形領袖,終日以編排指摘張廷玉為事。自幹隆十三年張廷玉請求退休時起,他就開始大肆在朝中宣揚張廷玉並沒有什麽豐功偉績,沒有資格配享太廟,並多次在幹隆麵前陳說其辭。


    申請退休成功後,一塊大石頭落地的張廷玉又想起了另一個問題:皇帝上一道諭旨說過,“從祀元臣,豈有歸田終老之理?”史貽直又一直鼓動皇帝取消自己的配享資格,那麽,自己這次回到江南之後,身後還能不能得到配享的榮譽呢?


    從皇帝對自己的親切態度看,應該沒有大問題。可是皇帝諭旨中畢竟沒有明確宣布這一點。如果自己退居林下,在朝廷中沒有了影響力,史貽直在皇帝麵前再進讒言,幹隆耳朵根子一軟,那麽自己可就沒法吃到太廟的冷豬肉了。


    想到這裏,他開始輾轉反側起來。


    在家中猶豫了多日,他終於下定決心,豁出老臉,進宮麵見皇帝,請求皇帝給一個明確的表示,以杜絕史貽直等人的奸謀。


    在以前,這樣的舉動張廷玉絕對是做不出來的。以“淡泊”“謙退”聞名的他一生從來沒有為自己請求過任何恩榮。做出這個決定,可見人到老年,智力結構確實會發生很大變化。


    冒著深冬的嚴寒,張廷玉由兒子攙扶著,顫顫巍巍地再一次進入紫禁城,跪倒在皇帝麵前,說明了自己的憂慮,“免冠嗚咽,請一辭以為券”。


    聽完了張廷玉的哀哀請求,幹隆十分詫異,也十分不快。他從沒想到這位老臣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自己從來沒有說過不準他配享,他提出這個要求,明擺著是信不過自己。


    不過,送佛送到西,為與父親留下的這位三朝元老有始有終,創造君臣相得的一段佳話,他就破例再開一次恩,給他寫個保證書吧!


    皇帝同意發布恩準張廷玉配享的詔書。但回頭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他寫了一首意味深長的詩給張廷玉:


    造膝陳情乞一辭,動予矜惻動予悲,


    先皇遺詔惟欽此,去國餘思或過之。


    可例青田原侑廟,漫愁鄭國竟摧碑,


    吾非堯舜誰皋契?汗簡評論且聽伊。


    這首詩大有深意。大意是說:你到我麵前,跪地陳情,請我給你一個保證。這一舉動,令我不免起了惻隱之悲心。先皇的遺詔,我當然會遵守,原本沒有什麽疑問。你離開京城,回到老家,也許會心有所思。我特準你像劉伯溫那樣,既退休,又可配享。你是否怕我會像唐太宗那樣,親手給魏徵寫了碑文,又親手砸了它。我並非堯舜之君,不知道誰可配得上皋夔之臣?將來歷史怎麽評價我們君臣,還是隨它的便吧!


    這首詩語氣相當不祥。結尾那兩句分明是說,你的功績原非皋夔那樣盛大,父皇讓你配享,是對是錯,我也說不清楚。這純粹是負氣之語。


    得到了榮譽保證書的張廷玉興奮之下沒有因皇帝的這首詩太影響心情。他心中所有的石頭都落了地,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皇帝破例施恩,按例第二天他應該親自進宮謝恩。隻是近八旬之人,昨天為進宮,已經折騰了一天,在皇帝麵前又應對良久,消耗幹淨了積攢了幾十天的精神。回來後頭暈眼花,身上已經沒有一絲力氣。因此第二天他沒能起來,因命其子張若澄代他到宮門謝恩。


    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疏忽惹來了大禍。


    張廷玉一生,對於君臣之禮,恪守極嚴。四十多年日日伴隨在皇帝身邊,從來沒有在禮數上犯過一次錯誤。因此,幹隆原以為,張廷玉第二天一早一定會早早來麵見謝恩。誰料前來的隻是張的兒子。本來已經對張廷玉不滿到了臨界點的幹隆皇帝勃然大怒。


    張廷玉沒有親來,幹隆認為這一事實證明了他的設想:張廷玉對皇帝並沒有真情實感,或者說,沒有絲毫感情。在其所有要求一一得遂之後,就視皇帝為陌路,連見皇帝一麵都不願意了。


    積累已久的怒火在這一瞬間被點燃。當天下午,皇帝命軍機大臣寫旨,令張廷玉“明白回奏”是怎麽回事!


    當日在軍機處辦事的大臣是傅恆和汪由敦二人。汪由敦是張廷玉的門生,與張廷玉關係極深。他明白皇帝這次發火非同小可,連忙派小廝到張府,把這一消息傳遞過去,讓張廷玉有所準備。


    張廷玉不知是老糊塗了還是嚇糊塗了,他做出了一個小孩子才能做出來的舉動: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他就強支撐著,跑到了宮中,叩頭請罪。這真是一個再愚蠢不過的舉動。因為此時皇帝命他明白回奏的諭旨還沒有發到張家。此舉明白地告訴了皇帝,有人向他傳遞了皇帝發怒的消息。


    軍機大臣向張廷玉泄露消息,此舉無疑是朋黨積習的一大暴露。沒想到自己打擊朋黨十多年,居然還有人如此大膽,做出這樣明顯的黨護之舉。皇帝的怒火升騰到了極點。他當麵把張廷玉痛罵了一頓,把張趕走之後,他仍不解氣,花了一天時間,親自繕寫了一篇上諭,公布天下。上諭中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飢餓的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宏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宏傑並收藏飢餓的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