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隆皇帝與雍正皇帝的性格頗為不同,對張廷玉的觀感也大為不同。


    雍正皇帝為人雖然陰鷙多謀,但是性格中卻有天真淋漓的一麵,經常有衝動急躁之舉,與周密細緻、耐心極好的張廷玉性格互補,因此君臣相得之感極強。雍正對張廷玉,不僅有才華上的利用,還有性格及人格上的欣賞,在他看來,張廷玉算得上是歷史上少有的忠心赤膽的純臣。所以,他才在遺囑中給了張廷玉以有清一代漢族大臣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殊榮:


    大學士張廷玉,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其功甚巨。大學士鄂爾泰,誌秉忠貞,才優經濟……洵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終不渝。將來二臣,著配享太廟,以昭恩禮。


    這是雍正對張廷玉情誼深厚的最好證明。


    然而幹隆皇帝對張廷玉的印象與雍正相當不同。俗話說惺惺相惜,但精明人有時最排斥的就是和自己差不多精明的人。幹隆和張廷玉一樣,都是極為世故的玲瓏多竅之人。所以對於張廷玉,幹隆一眼就看出了他身上的“巧”和“滑”。


    在清代帝王中,幹隆是對滿漢之分看得很重的一個。在他看來,滿族大臣雖然身上會有種種缺點,但是畢竟“淳樸正直”,與皇帝一心一德,對主子死心塌地。而漢族人則心眼太多,居心巧偽,“習尚澆漓”,他們太會做官,太會做人。凡事都從自己出發考慮問題,總是把個人利益置於君主和國家利益之前,因此讓人不能完全放心。張廷玉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張廷玉的應對進退,表麵上淡泊大公,背後卻心機極深。他雖然勤勉盡責,功勞不小,但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畢竟是出於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慮,隻不過這種動機被極高的手腕消弭得無形無色而已,因此算不上“純臣”。主動向皇帝請求退休這件事,就再分明不過地說明了這一點。


    就像對父親的許多做法都不以為然一樣,對於父親給張廷玉如此高的政治榮譽,幹隆一直有些不舒服。幹隆表麵上對父親的每一項遺命都奉之必謹,因此對鄂張二人刻意加以尊重。但是兒子和父親常存在著一種莫名其妙的競爭心理,父親在遺囑中公然為張廷玉背書“可保其始終不渝”。而在下意識裏,幹隆一直在抓張廷玉的小辮子,以向父親的在天之靈證明,您老人家看走眼了。


    幹隆認為張廷玉的這句話說明他對自己的忠誠度和個人感情,遠不及對雍正皇帝。正是因為把自己當成不可依靠之主,擔心會在幹隆朝落得“不測之局”,所以才要抽身退步,離皇帝而去。


    這讓皇帝很不痛快。天生好辯的幹隆開始拿大道理壓人:劉基並非主動求退,而是被明太祖罷斥回鄉。為人臣者,當法始終如一的藎臣。比如諸葛亮,就為皇帝效忠一生,這才是大臣的最高境界。


    張廷玉奏對之際,總是思維敏捷。他立刻說,諸葛亮遇到了戰爭時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是不得已。自己則幸遇到太平明主,不可同日而語。希望在太平時代,能享受到林下之樂。


    張廷玉一貫溫文爾雅,惜言如金,今日這樣堅持己見,引經據典,讓幹隆覺得十分意外,也一下把他的辯興提起來了。幹隆又犀利地說,真正忠君之大臣,不論什麽境遇,都會一心不變。比如皋夔、稷契得遇盛世賢君,龍逢、比幹則遭逢亂世暴君,處境不同,然忠誠之心相同。


    張廷玉立刻聽出了幹隆的弦外之音,這不分明是說自己不夠忠誠嗎?皇帝出言如此之重,他不敢再接話茬兒了,於是“免冠叩首”“嗚咽不能自勝”。


    幹隆看他這個樣子,也不忍心再說什麽了,招呼小太監:“把張先生扶出去休息吧。”


    張廷玉沒想到自己的請求遭到了皇帝如此明確的拒絕。他更沒想到的是,皇帝不僅僅當麵拒絕了他,還在第二天,將君臣間的這一番爭論公布於天下。


    幹隆為人極其好勝。張廷玉一哭,讓皇帝準備好的滔滔辯詞卡在喉嚨,不吐不快。第二天,他遂降下長篇諭旨,向全體大臣詳細講述了此事,並將這件事提到了“臣節”的高度。


    皇帝說,作為得到了配享榮譽的大臣,自然應該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應該有任何私心雜念。如果把做官作為獲得個人利益的工具,時勢對自己有利,就全力營求;時勢不利於自己,就主動求去,以保榮避禍,這就是典型的巧宦行為,而不是純臣心術。


    幹隆暗指張廷玉對自己感情不深:“日日同堂共處的朋友,一旦遠離,尚有不忍。何況君臣的情誼這麽多年,更應該不忍離去。張廷玉精采不衰,應務周敏,不減少壯。如果一心想以泉石徜徉為樂,怎麽對得起諸葛亮鞠躬盡瘁之訓耶!”


    在這篇諭旨的最後,幹隆把這件事提到了君臣大義的高度:


    “如果卿恐怕有人議論你戀棧,因有此奏,還可以理解。如果說人臣事君之義,就當如此,則大不可……為人臣者,斷不可存此心。”


    “如果預以此存心,必將漠視一切。泛泛如秦越人之相視,年至則奉身以退耳!誰復出力為國家圖庶務者?此所繫於國體官方人心世道者甚大。”


    這篇上諭,含量非輕。前代君臣,或有師友之誼,而到了清代,隻剩主奴之義。作為奴才,隻有幹到咽氣的那一天,怎麽能提前獲得自由權?朱元璋以一篇“寰中士大夫不為所用詔”取消了士人們不做官的權利。而幹隆則通過這篇諭旨取消了大臣的“退休權”。


    張廷玉萬萬沒想到,自己為愛新覺羅家族祖孫三代服務五十年,換來的是這樣一個評價。


    受到如此嚴厲的批評,張廷玉心驚膽戰,隻好打點精神,繼續到朝中點卯。不久之後,就遇到了幹隆十三年的政治風暴。


    從幹隆十三年的官場風暴開始,幹隆對大臣的態度從“以禮待之”漸漸變成了頤氣指使,呼來喝去,動輒痛罵訓斥,任意挫辱。隻有對張廷玉,他還竭力維持著表麵上的最後一絲禮貌。不過,幹隆十三年的兩次處分已經使張廷玉嚇破了膽。這兩次處分對別人來講,可能不算什麽。但是對做了四十多年官保持著未犯過一次錯誤紀錄的張廷玉來說,精神打擊卻分外沉重。他日夜提心,時時吊膽,健康大減,老態更增。年近八旬的他牙齒掉得差不多了,老年斑已經遍布麵頰。沒有人攙扶,已經無法長距離走路了。


    張廷玉的身體變化,幹隆當然看在眼裏。他發現張廷玉這一年老得太快了,思維明顯不如以前清楚,說話有時也顛三倒四。幹隆皇帝看著張廷玉從警敏周密、精力超人的中年能臣變成眼前這個老態龍鍾、幾近廢物的老臣,心中也不免感嘆歲月無情。幹隆十四年(1749年)十一月,在一次君臣談話中,皇帝關心地問起張廷玉的身體。張廷玉趁這個機會,詳細陳說衰疲之狀,再次試探著提出了退休。


    幹隆沉吟了一下,說,我再想想,你先退下吧。


    惻隱之心使皇帝破例改變了以前的決定。這個張廷玉,固然為人有取巧的一麵,但是四十多年勤奮敬業始終如一,為愛新覺羅家的家業如此不惜心血,在史上也確實罕見。如今春蠶絲盡,不如放他歸去享幾年清福吧。於是皇帝發布諭旨:“(張廷玉)乃自今年秋冬以來,精采矍鑠,視前大減,蓋人至高年,閱歲經時,輒非曩比。召見之頃,細加體察,良用惻然……強留轉似不情,而去之一字,實又不忍出諸口”,因為“座右鼎彝古器,尚欲久陳幾席,何況廟堂元老,誼切股肱?”皇帝派人把這道諭旨送到張府,說是否真要退休,聽他自行抉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飢餓的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宏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宏傑並收藏飢餓的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