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風中的紙屑(短篇集) 作者:周國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7
人生無非是等和忍的交替。有時是忍中有等,絕望中有期待。到了一無可等的時候,就最後忍一忍,大不了是一死,就此徹底解脫。
8
著眼於過程,人生才有幸福或痛苦可言。以死為背景,一切苦樂禍福的區別都無謂了。因此,當我們身在福中時,我們盡量不去想死的背景,以免敗壞眼前的幸福。一旦苦難臨頭,我們又盡量去想死的背景,以求超脫當下的苦難。
9
生命連同它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虛幻的——這個觀念對於快樂是一個打擊,對於痛苦未嚐不是一個安慰。用終極的虛無淡化日常的苦難,用徹底的悲觀淨化塵世的哀傷,這也許是悲觀主義的智慧吧。
10
我們不可能持之以恆地為一個預知的災難結局悲傷。悲傷如同別的情緒一樣,也會疲勞,也需要休息。
以旁觀者的眼光看死刑犯,一定會想像他們無一日得安生,其實不然。因為,隻要想一想我們自己,誰不是被判了死刑的人呢?
11
習慣,疲倦,遺忘,生活瑣事……苦難有許多貌不驚人的救星。人得救不是靠哲學和宗教,而是靠本能,正是生存本能使人類和個人歷盡劫難而免於毀滅,各種哲學和宗教的安慰也無非是人類生存本能的自勉罷了。
人都是得過且過,事到臨頭才真急。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仍然不知道疼。砍下來,隻要不死,好了傷疤又忘疼。最拗不過的是生存本能以及由之產生的日常生活瑣事,正是這些瑣事分散了人對苦難的注意,使苦難者得以休養生息,走出淚穀。
12
隻要生存本能猶在,人在任何處境中都能為自己編織希望,哪怕是極可憐的希望。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終身苦役犯,服刑初期被用鐵鏈拴在牆上,可他們照樣有他們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別的苦役犯一樣,被允許離開這堵牆,戴著腳鐐走動。如果沒有任何希望,沒有一個人能夠活下去。即使是最徹底的悲觀主義者,他們的徹底也僅是理論上的,在現實生活中,生存本能仍然驅使他們不斷受小小的希望鼓舞,從而能忍受這遭到他們否定的人生。
13
請不要責備“好了傷疤忘了疼”。如果生命沒有這樣的自衛本能,人如何還能正常地生活,世上還怎會有健康、勇敢和幸福?古往今來,天災人禍,留下過多少傷疤,如果一一記住它們的疼痛,人類早就失去了生存的興趣和勇氣。人類是在忘卻中前進的。
14
許多時候人需要遺忘,有時候人還需要裝做已經遺忘——我當然是指在自己麵前,而不隻是在別人麵前。
15
離一種災禍愈遠,我們愈覺得其可怕,不敢想像自己一旦身陷其中會怎麽樣。但是,當我們真的身陷其中時,猶如落入颱風中心,反倒有了一種意外的平靜。我們會發現,人的忍受力和適應力是驚人的,幾乎能夠在任何境遇中活著,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適應的。
16
對於一切悲慘的事情,包括我們自己的死,我們始終是又適應又不適應,有時悲觀有時達觀,時而清醒時而麻木,直到最後都是如此。說到底,人的忍受力和適應力是驚人的,幾乎能夠在任何境遇中活著,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適應的。到死時,不適應也適應了,不適應也無可奈何了,不適應也死了。
和命運結伴而行
1
命運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環境和性格。環境規定了一個人的遭遇的可能範圍,性格則規定了他對遭遇的反應方式。由於反應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因而也就成了本質上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義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這一名言:“性格即命運”。
但是,這並不說明人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人不能決定自己的性格。
性格無所謂好壞,好壞僅在於人對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
2
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隻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
3
就命運是一種神秘的外在力量而言,人不能支配命運,隻能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一個人愈是能夠支配自己對於命運的態度,命運對於他的支配力量就愈小。
4
狂妄的人自稱命運的主人,謙卑的人甘為命運的奴隸。除此之外還有—種人.他照看命運,但不強求,接受命運,但不卑怯。走運時,他會抑揄自己的好運。倒運時,他又會調侃自己的厄運。他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他隻是做命運的朋友罷了。
5
塞涅卡說: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他忽略了第三種情況:和命運結伴而行。
6
“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太簡單一些了吧?活生生的人總是被領著也被拖著,抗爭著但終於不得不屈服。
7
昔日的同學走出校門,各奔東西,若幹年後重逢,便會發現彼此在做著很不同的事,在名利場上的沉浮也相差懸殊。可是,隻要仔細一想,你會進一步發現,各人所走的道路大抵有線索可尋,符合各自的人格類型和性格邏輯,說得上各得其所。
上帝借種種偶然性之手分配人們的命運,除開特殊的天災人禍之外,它的分配基本上是公平的。
8
偶然性是上帝的心血來潮,它可能是靈感噴發,也可能隻是一個惡作劇,可能是神來之筆,也可能隻是一個筆誤。因此,在人生中,偶然性便成了一個既誘人又惱人的東西。我們無法預測會有哪一種偶然性落到自己頭上,所能做到的僅是——如果得到的是神來之筆,就不要辜負了它;如果得到的是筆誤,就精心地修改它,使它看起來像是另一種神來之筆,如同有的畫家把偶然落到畫布上的汙斑修改成整幅畫的點睛之筆那樣。當然,在實際生活中,修改上帝的筆誤絕非一件如此輕鬆的事情,有的人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努力,而這努力本身便展現為輝煌的人生歷程。
9
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還是做人,懂得自愛自尊,使自己有一顆坦蕩又充實的靈魂,足以承受得住命運的打擊,也配得上命運的賜予。倘能這樣,也就算得上做命運的主人了。
困惑與覺悟
1
我不相信一切所謂人生導師。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
至於我,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2
他們到了四十歲,於是學著孔夫子的口吻談論起“不惑”之年來。可是,他們連惑也不曾有過,又如何能不惑呢?
3
人生是一場無結果的試驗。因為無結果,所以怎樣試驗都無妨。也因為無結果,所以怎樣試驗都不踏實。
4
人生沒有一個終極背景,這一點既決定了人生的荒謬性,又決定了人的自由。猶如做夢,在夢中一切都是荒謬的,一切又都可以隨心所欲。當然,隻有知道自己是在做夢的人才能夠隨心所欲。但在夢中知道自己是在做夢的人太少了。所以,一般人既不感到人生是荒謬的,也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就後者來說,他們是不幸的。就前者來說,他們又是幸運的。
人生無非是等和忍的交替。有時是忍中有等,絕望中有期待。到了一無可等的時候,就最後忍一忍,大不了是一死,就此徹底解脫。
8
著眼於過程,人生才有幸福或痛苦可言。以死為背景,一切苦樂禍福的區別都無謂了。因此,當我們身在福中時,我們盡量不去想死的背景,以免敗壞眼前的幸福。一旦苦難臨頭,我們又盡量去想死的背景,以求超脫當下的苦難。
9
生命連同它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虛幻的——這個觀念對於快樂是一個打擊,對於痛苦未嚐不是一個安慰。用終極的虛無淡化日常的苦難,用徹底的悲觀淨化塵世的哀傷,這也許是悲觀主義的智慧吧。
10
我們不可能持之以恆地為一個預知的災難結局悲傷。悲傷如同別的情緒一樣,也會疲勞,也需要休息。
以旁觀者的眼光看死刑犯,一定會想像他們無一日得安生,其實不然。因為,隻要想一想我們自己,誰不是被判了死刑的人呢?
11
習慣,疲倦,遺忘,生活瑣事……苦難有許多貌不驚人的救星。人得救不是靠哲學和宗教,而是靠本能,正是生存本能使人類和個人歷盡劫難而免於毀滅,各種哲學和宗教的安慰也無非是人類生存本能的自勉罷了。
人都是得過且過,事到臨頭才真急。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仍然不知道疼。砍下來,隻要不死,好了傷疤又忘疼。最拗不過的是生存本能以及由之產生的日常生活瑣事,正是這些瑣事分散了人對苦難的注意,使苦難者得以休養生息,走出淚穀。
12
隻要生存本能猶在,人在任何處境中都能為自己編織希望,哪怕是極可憐的希望。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終身苦役犯,服刑初期被用鐵鏈拴在牆上,可他們照樣有他們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別的苦役犯一樣,被允許離開這堵牆,戴著腳鐐走動。如果沒有任何希望,沒有一個人能夠活下去。即使是最徹底的悲觀主義者,他們的徹底也僅是理論上的,在現實生活中,生存本能仍然驅使他們不斷受小小的希望鼓舞,從而能忍受這遭到他們否定的人生。
13
請不要責備“好了傷疤忘了疼”。如果生命沒有這樣的自衛本能,人如何還能正常地生活,世上還怎會有健康、勇敢和幸福?古往今來,天災人禍,留下過多少傷疤,如果一一記住它們的疼痛,人類早就失去了生存的興趣和勇氣。人類是在忘卻中前進的。
14
許多時候人需要遺忘,有時候人還需要裝做已經遺忘——我當然是指在自己麵前,而不隻是在別人麵前。
15
離一種災禍愈遠,我們愈覺得其可怕,不敢想像自己一旦身陷其中會怎麽樣。但是,當我們真的身陷其中時,猶如落入颱風中心,反倒有了一種意外的平靜。我們會發現,人的忍受力和適應力是驚人的,幾乎能夠在任何境遇中活著,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適應的。
16
對於一切悲慘的事情,包括我們自己的死,我們始終是又適應又不適應,有時悲觀有時達觀,時而清醒時而麻木,直到最後都是如此。說到底,人的忍受力和適應力是驚人的,幾乎能夠在任何境遇中活著,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適應的。到死時,不適應也適應了,不適應也無可奈何了,不適應也死了。
和命運結伴而行
1
命運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環境和性格。環境規定了一個人的遭遇的可能範圍,性格則規定了他對遭遇的反應方式。由於反應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因而也就成了本質上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義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這一名言:“性格即命運”。
但是,這並不說明人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人不能決定自己的性格。
性格無所謂好壞,好壞僅在於人對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
2
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隻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
3
就命運是一種神秘的外在力量而言,人不能支配命運,隻能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一個人愈是能夠支配自己對於命運的態度,命運對於他的支配力量就愈小。
4
狂妄的人自稱命運的主人,謙卑的人甘為命運的奴隸。除此之外還有—種人.他照看命運,但不強求,接受命運,但不卑怯。走運時,他會抑揄自己的好運。倒運時,他又會調侃自己的厄運。他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他隻是做命運的朋友罷了。
5
塞涅卡說: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他忽略了第三種情況:和命運結伴而行。
6
“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太簡單一些了吧?活生生的人總是被領著也被拖著,抗爭著但終於不得不屈服。
7
昔日的同學走出校門,各奔東西,若幹年後重逢,便會發現彼此在做著很不同的事,在名利場上的沉浮也相差懸殊。可是,隻要仔細一想,你會進一步發現,各人所走的道路大抵有線索可尋,符合各自的人格類型和性格邏輯,說得上各得其所。
上帝借種種偶然性之手分配人們的命運,除開特殊的天災人禍之外,它的分配基本上是公平的。
8
偶然性是上帝的心血來潮,它可能是靈感噴發,也可能隻是一個惡作劇,可能是神來之筆,也可能隻是一個筆誤。因此,在人生中,偶然性便成了一個既誘人又惱人的東西。我們無法預測會有哪一種偶然性落到自己頭上,所能做到的僅是——如果得到的是神來之筆,就不要辜負了它;如果得到的是筆誤,就精心地修改它,使它看起來像是另一種神來之筆,如同有的畫家把偶然落到畫布上的汙斑修改成整幅畫的點睛之筆那樣。當然,在實際生活中,修改上帝的筆誤絕非一件如此輕鬆的事情,有的人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努力,而這努力本身便展現為輝煌的人生歷程。
9
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還是做人,懂得自愛自尊,使自己有一顆坦蕩又充實的靈魂,足以承受得住命運的打擊,也配得上命運的賜予。倘能這樣,也就算得上做命運的主人了。
困惑與覺悟
1
我不相信一切所謂人生導師。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
至於我,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2
他們到了四十歲,於是學著孔夫子的口吻談論起“不惑”之年來。可是,他們連惑也不曾有過,又如何能不惑呢?
3
人生是一場無結果的試驗。因為無結果,所以怎樣試驗都無妨。也因為無結果,所以怎樣試驗都不踏實。
4
人生沒有一個終極背景,這一點既決定了人生的荒謬性,又決定了人的自由。猶如做夢,在夢中一切都是荒謬的,一切又都可以隨心所欲。當然,隻有知道自己是在做夢的人才能夠隨心所欲。但在夢中知道自己是在做夢的人太少了。所以,一般人既不感到人生是荒謬的,也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就後者來說,他們是不幸的。就前者來說,他們又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