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是短暫的,與每一個女人的肌膚之親是短暫的,然而,女性是永恆的。這永恆的女性化身為青春少女,引我們迷戀可愛的人生,化身為妻子,引我們執著平凡的人生,又化身為母親,引我們包容苦難的人生。在這永恆的女性引導下,人類世代延續,生生不息,不斷唱響生命的凱歌。


    2


    我對女性隻有深深的感恩。男女恩怨,一切怨都會消逝,女性給人生、給世界的恩卻將永存。我相信,不但我,一切懂得算總帳的男人,都會是這樣的心情。


    3


    作為一個通曉人性的智者,蒙田曾經設想,男女之間最美滿的結合方式不是婚姻,而是一種肉體得以分享的精神友誼。倘若有人問:這種肉體得以分享的精神友誼究竟是什麽東西--是愛情,準愛情,抑或仍是友誼?我來替蒙田回答吧:智者不在乎定義。


    4


    熱戀者渴望身心完全合一。不可能,於是承認距離,在這距離中身心互相吸引、欣賞、尊重,熱戀變成持久的愛情,其實質正是\"肉體得以分享的精神友誼\"。


    5


    浪漫的戀情是一種非常規的美好體驗,如果試圖把它變成常規,就不再美好,甚至有害。這種情況與醉酒、吸毒、白日夢相類似。


    6


    被延宕的約會,相思更濃。受阻撓的交歡,情慾更烈。不過,萬事都有個限度。延宕太久,相思會淡漠。阻撓太甚,情慾會熄滅。


    7


    春天裏的少女是一個謎。少女心裏的春天也是一個謎。詩人以猜謎為樂,卻不泄露謎底。其實,在詩人和上帝心中,謎底截然不同。


    8


    在男女之間,凡親密的友誼都難免包含性吸引的因素,但未必是性關係,更多是一種內心感受。交異性朋友與交同性朋友,倘若兩者的內心感受是一樣的,這個人一定出了毛病。


    9


    問:你最喜歡異性身上的什麽特點?


    答:溫柔,聰慧,善解人意。單純一點,不要太功利,女人一功利就特別俗。當然,我擺脫不了男人的偏見,還喜歡女人漂亮。


    10


    我最厭惡的缺點,在男人身上是懦弱和吝嗇,在女人身上是蠻橫和粗俗。


    11


    談及現代社會中男人和女人所承受的壓力,我的想法是:凡是來自自然分工的壓力,例如男人奮鬥,女人生育,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好承受的。女權主義企圖打破自然分工,要女人建立功名,否則譏為思想保守,要男人操心家務,否則斥為性別歧視,不僅沒有減少原來的壓力,反而增加了新的壓力。


    12


    我一向認為,隻要相愛,無論結不結婚都是好的。我不認為婚姻能夠保證愛情的穩固,但我也不認為婚姻會導致愛情的死亡。一個愛情的生命取決於它自身的質量和活力,事實上與婚姻無關。既然如此,就不必刻意追求或者拒絕婚姻的形式了。


    13


    在一次長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稱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沒有旅伴,最壞是有一個不稱心的旅伴。


    婚姻同樣如此。夫妻恩愛,攜手走人生之旅,當然是幸運的。如果做不到,獨身前行,雖然孤單,卻也清靜,不算什麽大不幸。最不幸的是兩人明明彼此厭煩,偏要朝夕相處,把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維持到底。


    14


    在婚姻中,雙方感情的滿足程度取決於感情較弱的那一方的感情。如果甲對乙有十分愛,乙對甲隻有五分愛,則他們都隻能得到五分的滿足。剩下的那五分欠缺,在甲會成為一種遺憾,在乙會成為一種苦惱。


    婚姻中不存在一方單獨幸福的可能。必須共贏,否則就共輸,是婚姻遊戲的鐵的法則。


    15


    在婚姻這部人間樂曲中,小爭吵乃是必有的音符,倘若沒有,我們就要讚嘆它是天上的仙曲了,或者就要懷疑它是否已經臨近曲終人散了。


    16


    婚姻中的一個原則:不要企圖改變對方。


    兩口子爭吵,多半是因為性格的差異,比如你性子急,我性子慢,你細心,我粗心,諸如此類。吵多了,便會有怨恨,責備對方總也改不了。可是,人的性格是難變的,隻能互相適應,民間的智慧稱做磨合。仔細分析,比起性格差異來,要對方改變的企圖是爭吵的更重要原因。如果承認差異,在此基礎上各方調整自己的態度,許多爭吵都可以平息。


    17


    在多數情況下,婚姻生活是恩愛和爭吵的交替,因比例不同而分為幸福與不幸。恩愛將孤獨催眠,爭吵又將孤獨擊昏,兩者之間的間歇何其短暫,孤獨來不及甦醒。


    婚姻的後果之一是失去孤獨的心境。至於是幸還是不幸,全看你內心是否有孤獨的需要。


    第15章 迎來小生命


    1


    迎來一個新生命,成為人父人母,是人生中的一段無比美妙的時光。


    最初的日子裏,我守著搖籃,端詳著沉睡中的嬰兒的聖潔的小臉蛋,心中充滿神秘之感。這個不久前還無跡可尋的小生命,現在突然出現在了我的屋宇裏,她究竟來自何方?單憑自己的力量,我決不可能成為一位父親,我必定是蒙受了一個僥倖得近乎非分的恩寵。嬰兒是真正的天使--天國的使者,她的甜蜜祥和的睡眠,她在睡夢中閃現的謎樣的微笑,她的小身體噴發的花朵般的濃鬱清香,都透露了她所自來的那個神秘國度的信息。


    2


    在親自迎來一個新生命的時候,人離天國最近。


    3


    性是大自然最奇妙的發明之一,在沒有做父母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大自然的深意,以為它隻是男女之歡。其實,快樂本能是淺層次,背後潛藏著深層次的種族本能。有了孩子,這個本能以巨大的威力突然甦醒了,一下子把我們變成了忘我舔犢的傻爸傻媽。


    4


    在撫養幼崽的日子裏,我們仿佛變回了成年獸,我們確實變回了成年獸。我覺得,做一頭成年獸,這個滋味好極了。作為社會生物,我們平時太多地過著複雜而抽象的生活,現在生活重歸於簡單和具體了。


    5


    孩子幼小的時候,我們天天就是忙這些事情:伺候嬰兒的小身體,給它餵食,替它洗澡,擦拭它沾上的屎尿,把它抱到戶外曬太陽......這基本是成年獸照料幼獸的狀態。嬰兒是幼獸,迫使我們也回歸為獸了。


    迫使?--可是我們是多麽心甘情願啊,在這種原始的動物狀態中,有多少單純的快樂和滿足,甚至有多少單純的哲學和真理啊。


    6


    嬰兒小身體散發的味兒妙不可言,宛如一朵肉身的蓓蕾,那味兒完全是肉體性質的,卻純淨如花香。這是原汁原味的生命,是創世第六日工場裏的氣息。她的芬芳滲透進了她用過的一切,她的小衣服、小被褥,即使洗淨了,疊放在那裏,仍有這芬芳飄出。一間有嬰兒的屋子是上帝的花房,無處不瀰漫著新生命的濃鬱的清香。


    7


    對於現代人來說,適時回到某種單純的動物狀態,這既是珍貴的幸福,也是有效的淨化。現代人的典型狀態是,一方麵,上不接天,沒有信仰,離神很遠;另一方麵,下不接地,本能衰退,離自然也很遠,仿佛懸在半空中,在爭奪世俗利益中度過複雜而虛假的一生。那麽,從上下兩方麵看,小生命的到來都是一種拯救,引領我們回歸簡單和真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心安頓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國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國平並收藏把心安頓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