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讀過的哲學書比較少,隻看過一本《蘇菲的世界》,請問這本算是哲學的經典嗎?


    答:肯定不是。


    問:我記得您說過:“我將永遠困惑,也將永遠尋找。”現在距離您寫的這一段話將近過去二十年的時間了,您現在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我想問的是,在您現在這個人生階段,您對人生價值有沒有新的感悟?我們人類應該怎樣為自身的存在尋找價值?


    答:我實在沒有什麽可教給你的。你剛才提的那句話可能是二十年前寫的:“我將永遠困惑,也將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真實,尋找是我的勇敢。”到現在為止,我的長進不大,在人生根本的問題上,彼岸的問題上,仍在困惑和尋找著。我不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希望找到一個終極的信仰,但這不是想就能做到的事情。我這個人可能有內在的矛盾,喜歡思考,相信一個東西就必須有根據,這對宗教信仰是不利的。但是,終極問題的解決隻能是宗教,哲學永遠是在解決的途中,永遠是沒有走到終點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自己對人生的態度比以前平和多了,大約是知道了終極問題不可解,就採取了一種和解的態度,也許和解就是一種解決吧,一種了猶未了的解決。


    問:周老師,去年的時候,我也讀過一本書,但是讀過之後就忘了,我不知道我這種忘是永遠忘記了還是吸收了?我想請問一下您的閱讀方式,您是怎麽讀書的?


    答:讀書要是不忘的話,我覺得很可怕。(笑聲)腦袋裏堆滿了東西,成了雜貨鋪。我覺得忘是正常的。我讀書時,不在乎把書中的內容記住了多少,我是要把它轉換為自己的東西。剛才我提出了讀書的兩條辦法,第一是不求甚解,不要端著做學問的架子,正襟危坐,刻意求解,一個地方讀不懂了就在那裏死摳,那是學究們做的事,咱們別做。作為一種精神生活,你就是要不求甚解,因為讀書是個薰陶的過程,也就是忘記的過程,這個東西你有了,但它是從哪裏來的,你想不起來了。另外就是為我所用,你不要追究它的原意是什麽,隻要對你的精神生活有好處,變成你的營養,這就夠了。所以,我覺得,讀書能夠讀到忘了,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祝賀你!(掌聲)


    問:看得出來,周老師您有一種非常平和的心態,我想問一下,在生活中,您是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態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周老師您在生活中是否也會發脾氣?


    答:其實我經常發脾氣,而且都是為一些小事情,發完以後特別討厭自己,人就容易在小事情上發脾氣。後來我看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有一篇文章專門論憤怒,把憤怒分析得體無完膚,這是最渺小、最可笑的情緒。我讀了以後深受觸動,警覺了,一發脾氣就覺得自己特可笑。總的來說,在生活中,我的態度還是比較平和的。怎麽做到平和呢?就是和生活拉開距離,你別太計較,你經常想一想,其實所有的東西都是暫時的。當然你也別太悲觀了。


    問:我經常覺得做完業務的活之外,業務的活都是帶著功利的心態的,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自己真正想讀的書了,而我確實有很多書想讀。我想問周老師,您是怎麽樣去協調功利的讀書和精神生活的讀書的。


    答:這個問題對我來說也是存在的,盡管我的專業決定了我能夠把功利性閱讀和精神性閱讀較好地統一起來,但是,隻要你看重利益,兩者還是會發生衝突,你越看重,衝突就越大。我的辦法是,自己選擇研究的題目,基本不申請課題,我在哲學所這麽多年,課題都不要。為什麽呢?拿了那個錢,就會受到約束,可能必須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但是我不主張你這樣做,因為你需要生存,需要在專業領域內成功。我覺得你可以設法兼顧,把時間分配一下,比如說,白天用於功利性閱讀,做你的課題,把晚上留給自己,用於享受性的、精神性的閱讀。


    問:我是一個中學生。我一直感到疑惑的是何時讀的問題,包括兩個層麵,一個是從什麽階段開始讀經典著作,是越早越好嗎?第二個是比較現實的問題,很多中學生包括我都比較忙,除了數理化之外,沒有時間去讀別的,怎麽辦?


    答:當然是越早越好,有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經典著作,孩子可以讀那些經典的童話作品呀。反正我覺得越早越好,越早就越能牢固地培養起好的閱讀趣味。現在的教育真是沒有辦法,我都不願意談這個問題了,我覺得現在的教育情況是最荒唐的。包括一些所謂的素質教育,修修補補的,弄一些課外閱讀的範文、讀物,其實也像課內一樣地來進行,分析中心思想是什麽,這一段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麽。(笑聲)我的文章就常常被派這樣的用場,有的孩子拿著這樣的考捲來讓我做,然後按照標準答案給我評分,勉強及格。(笑聲)我自己都讀不懂我的文章了,很可笑吧。這哪是培養閱讀趣味的方法,哪是培養語文水平的方法!你真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愛好,就應該給他們自由時間,可以推薦一些書目,讓他們自己慢慢去品嚐。


    問:剛才您說到讀童話,比如安徒生童話,我從小時候就開始讀,現在有空偶爾也讀一些英文的童話,但是好像沒有以前讀時的那種感覺了。我想知道讀童話讀出來的那個趣味到底在哪裏?


    答: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我想,你在不同的年齡讀同一篇作品,你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是非常正常的。但你很難拿出一個標準來說,哪一種是對的,哪一種是錯的,真正有感受就都是對的。當然,無論讀什麽作品,你對這部作品的理解是取決於你的整體水平的,不僅僅是文化程度的問題。


    第53章 閱讀與人生(1)


    主持人:各位朋友下午好,歡迎大家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頂風冒雨來到國圖,參加我們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文津讀書沙龍第138期的活動。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著名的學者周國平老師為我們主講《閱讀與人生》,下麵我們就歡迎周老師做講座。


    周國平:各位同學,各位老師,今天我很高興在這裏和你們見麵。4月23號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設定的世界圖書日,而我們這裏又可以說是中國最莊嚴的讀書聖地——國家圖書館,在這樣一個日子,在這樣一個地點,我們就讀書這個話題進行交流,我覺得很有意思。我自己是在前年才知道有一個世界讀書日的,好像我們也是近幾年才開始舉辦這樣的活動,實際上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從1995年就開始設立這樣一個節日了。我本來對這樣的節日有點不以為然的,我知道中國有些地方也舉辦讀書月之類的活動,我就想一個人如果他真是愛讀書的話,那麽還有哪一天哪一月來讀書的問題嗎?為什麽要設定這樣一個節日呢?後來我就想,大概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不會來設立一個“世界看電視日”或者“世界上網日”吧,因為不設立大家就很踴躍地在看、在上了。那麽這裏麵可能就有這麽一個問題,現在的強勢媒介是什麽?是電視和網絡,應該說已經對閱讀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有很多這樣的統計數字,總的趨勢是讀書在人們的時間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下降了,越來越多的人不讀書了。所以我想,從這一點來看,設立這樣的節日是有必要的,這實際上是一個警示,是在拯救閱讀,要為閱讀爭取更大的空間,讓更多的人養成閱讀的習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幸福的哲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國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國平並收藏幸福的哲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