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歲月與性情:周國平心靈自傳 作者:周國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要論那個年代在青年中影響最大的人物,無疑是崔健。我是1988年初在梁和平家與他第一次見麵的,第一眼的印象是樸實,有些靦腆,和我一樣不健談。那天有一個攝影家在座,表示要給他照相,做某刊物的封麵,他謝絕了,說出名使他感到很疲勞。攝影家強調,他應該意識到他不隻是自己,而是一代人的代言人,代表著時代精神,他回答:“我不想那些,寧可輕鬆些,按自己的心願唱。”寥寥幾句,使我感到他是一個真實的人。那天夜晚,他抱著吉他即興彈唱了幾支歌,臉上是迷醉的表情,像孩子那樣快樂,像農夫那樣淳樸。我不止一次發現,好的男子漢本質上都是農夫,樸實,安靜,沉湎於自己的園地,不管那是音樂、繪畫還是書籍。後來我聽過他的演唱會,也在私人場合見過幾次麵,印象一直非常好。我在崔健身上從未發現過浮躁和媚俗,上天挑選這樣一個人來做中國搖滾的創始人,幸運地提高了八十年代流行音樂的質量,但也註定了他在輝煌之後的寂寞。
十幾年後,我們合作出版了《自由風格》一書。經常有人問我,我是怎麽想到要和崔健做這個對話的。這當然有我一貫對崔健的欣賞為基礎,不過,寫書的想法則產生於一次餐桌閑聊。1999年一個早春的晚上,我和梁和平、劉雨田去崔健家,崔健請我們在附近一家餐館吃飯。當時,劉雨田正在籌備橫穿克拉瑪什幹沙漠之行,餐桌上的談話就很自然地圍繞著他的這次探險旅行。他喝多了一點,反覆說,在告別生命之前能夠與崔健和我在一起,夠了。他說,崔健給他生命的衝動,我給他放心和祥和。我覺得他的醉言很可愛,但不贊成他一心去送死的念頭,責問他:“為了什麽呢?因為有許多眼睛盯著你,媒體盯著你?你是為了他們去探險的嗎?”崔健也不斷地勸慰他,說:“沒有一個厭世的的人會去探險。”針對另一件事,崔還說:“我發現最毀人的是媒體。”劉談到為民族爭光,我又表示異議,說:“這與民族有什麽關係?這是你自己生命的需要,是個人麵對上帝的事情。”這個話題也引出了崔健的一段感想,他沉默了一會兒,突然說起來:“從下麵往上看,我們覺得民族很重要,可是跳出來,從上麵往下看,民族真是不重要。我覺得,誰真正理解我,誰就是和我有血緣關係,管他是什麽民族的。”餐桌上的談話是斷斷續續的,但這些片言隻語使我感到了一種很深的默契。我的直覺告訴我,他的頭腦裏有思想的寶藏,便建議他寫東西,我樂意做一回他的秘書,於是有了我們的合作。
/* 64 */
八 第二次婚變 周國平
和敏子離婚後,第二年,我住到了雨兒家裏。她的父母遷新居,房子大,雨兒隨他們住,我也一同住了進去。一開始覺得結不結婚無所謂,她母親表示關切,我們就辦了手續。戀愛八年,夠漫長曲折的,現在總算安定下來了。何嚐想到,等著我們的是一連串災難和變故。
結婚一年後,雨兒懷孕,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卻患有先天的絕症。這一段經歷,我已寫在《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中。妞妞走後,我們都陷在喪女的悲痛中,家裏的空氣異常沉鬱。我還可以通過寫作來分離自我,轉移痛苦,雨兒完全沒有宣洩的途徑。她原是一個活潑好動的人,我怕她悶壞了,便勸她出去找朋友玩,也不妨找異性朋友玩,隻要玩得愉快,能幫助她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就行。在我的心中,占據第一位的考慮是救她,不讓她被這個可怕的災難毀掉。我不是沒有想到,她生性無拘無束,又招人喜歡,一旦出去撒歡,就有越軌的可能。但是,我對我們之間的愛情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決不會翻車。至於偶爾越軌一下,我是能夠接受的。我自己一直提倡寬鬆的婚姻,現在正是檢驗我的誠意的時候,如果鬆動一下有利於恢復她的生機,我憑什麽不許?
雨兒本來就不是一個自溺於痛苦的人,在我的鼓勵下也就頻頻外出了。我有點落寞,但不怪她,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正在寫妞妞,想起雨兒在那些日子裏受了這麽大的悲苦,現在她能玩得高興,我反倒感到了一種安慰。人生實在太可悲,太痛苦,能樂且樂,怎麽樂都不過分,都不夠分。後來,我發現她真有了出格的跡象,盡管在理論上早已想通,一旦麵對事實,我還是十分難受。可是,我仍然勸說自己寬容大度,向自己列舉了一係列有力的理由。第一,我懂得人生總體上的悲劇性,每個人短促一生中的快樂是非常有限的,任何一種快樂隻要不傷害他人都不該受譴責。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既然她仍然愛我,她從別的男人那裏得到一點兒欣賞和快樂,對我造成什麽實質性的傷害了呢?第二,我了解人性的真實,每個有生命活力的人對於異性世界的需要必是多方麵的,隻可疏導,不可禁絕。第三,我具備起碼的民主精神,一個自己要求享受適當自由的人是無權限製對方享受同樣的自由的。男人往往自私,自己縱慾卻苛求妻子貞潔,我不應該這樣。讓我換一種自私吧,自己自由也給她自由。第四,最主要的當然是,我對於我們的感情有一種基本的信心,相信它能夠經受適度自由的考驗。在想明白了以後,我決定不但不幹預她,而且不盤問她,因為既然允許她風流,她和誰風流就隻是枝節了,盤問還可能逼迫她撒謊。
不幸的是,我還是知道了那個人是誰。我不能在這裏敘述事件的詳情,總之其性質已使我不能承受,而且我發現,無論我多麽痛苦,事情仍在悄悄進展。雨兒對我的作品包括她以前喜歡的也漸漸看不上眼了,而隻要是那個人寫的東西,她一概叫好。這確鑿無疑地告訴我,她的感情也正在發生變化。我的心情異常鬱悶,卻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
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中,命運之神把紅送到了我麵前。一個柔柔亮亮的聲音在電話裏說,受某報的委託,想對我做一個採訪。我答應了,因為她是我們所的研究生,算得上是我的師妹,何況她的聲音真好聽。見到她,我吃了一驚,一個女博士生,竟這麽年輕,像個還在讀本科的漂亮女生。她開始採訪,我認真不起來,同她開著玩笑,使得她常常忘記要採訪的問題,一再去看準備好的小紙條,卻總是看不明白,不停地笑,笑得真可愛。她的採訪是無可挽救地失敗了,取而代之的是約會,然後是戀愛。她是那種又靈又乖的女孩,天性聰穎活潑,同時又嫻靜文雅,溫存善良。月夜,她攙著我,邊走邊唱流行歌曲:“天上有明月如勾。”接著自編下一句:“地上有小妾如鼠。”真是調皮,也真是謙卑。她真的謙卑,別人多看她幾眼,她會想一定是自己身上有什麽毛病。她告訴我,她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苦孩子,先天營養不良,生下來隻有三斤。小時候愛爬樹,幾乎生活在樹上,長大了才省悟,原因是那時候餓,而樹上有果子。在我心情最低落的日子裏,一個頂乖頂柔的女孩,一個與世無爭的謙卑的女孩,就這樣悄悄走進了我的生活。
雨兒知道了我的戀情,感到意外,隨即表示理解。我心中原是十分矛盾的,雖然陷入了新的戀愛,但仍覺得與雨兒分開是不可想像的。她比我明確,也比我果斷,推動著我朝前走。在一段時間裏,我們倆各有自己的情人,同時十分友好地相處。由於形勢明朗了,我們都顯得輕鬆愉快。一個遠方的朋友來訪,看見我們之間的氣氛如此坦率融洽,詫異我們為何還要離婚,說這簡直是一種奢侈。然而,僅僅是表麵上如此,事實上,越是接近分離的時刻,昔日愛情的分量就越是顯現了出來。這愛情雖已受傷,但並未死去,它的強烈的生存本能仍在向我們發出呼喚。真要分手了,雨兒躊躇了,懊悔了,念起了我全部的好,割捨不下。看她這樣,我心裏非常難受,對她的怨恨全部消散了。我忽然明白,她其實也是被事情推著走,隻是由於她的既好強又隨遇而安的天性,才使得她的被迫接受顯得像是主動選擇。可是,這次輪到我狠心了,我和紅已經走了這麽遠,我不能也不願把她撇下,自己退回到起點。雨兒是一個痛快的人,在明白事情確已不能挽回之後,便不再遲疑,迅速辦理了一切該辦的事。我鮮明地意識到,我們的生活軌道從此將越離越遠,內心為此感到悲哀。曾經生死與共的人竟然會變成大千世界中不再相幹的陌路人,另一個人的死亡將隻是世上無數新聞中的一個新聞罷了,這樣的事情雖然不斷在發生,卻使我震驚於生活的無情。
十幾年後,我們合作出版了《自由風格》一書。經常有人問我,我是怎麽想到要和崔健做這個對話的。這當然有我一貫對崔健的欣賞為基礎,不過,寫書的想法則產生於一次餐桌閑聊。1999年一個早春的晚上,我和梁和平、劉雨田去崔健家,崔健請我們在附近一家餐館吃飯。當時,劉雨田正在籌備橫穿克拉瑪什幹沙漠之行,餐桌上的談話就很自然地圍繞著他的這次探險旅行。他喝多了一點,反覆說,在告別生命之前能夠與崔健和我在一起,夠了。他說,崔健給他生命的衝動,我給他放心和祥和。我覺得他的醉言很可愛,但不贊成他一心去送死的念頭,責問他:“為了什麽呢?因為有許多眼睛盯著你,媒體盯著你?你是為了他們去探險的嗎?”崔健也不斷地勸慰他,說:“沒有一個厭世的的人會去探險。”針對另一件事,崔還說:“我發現最毀人的是媒體。”劉談到為民族爭光,我又表示異議,說:“這與民族有什麽關係?這是你自己生命的需要,是個人麵對上帝的事情。”這個話題也引出了崔健的一段感想,他沉默了一會兒,突然說起來:“從下麵往上看,我們覺得民族很重要,可是跳出來,從上麵往下看,民族真是不重要。我覺得,誰真正理解我,誰就是和我有血緣關係,管他是什麽民族的。”餐桌上的談話是斷斷續續的,但這些片言隻語使我感到了一種很深的默契。我的直覺告訴我,他的頭腦裏有思想的寶藏,便建議他寫東西,我樂意做一回他的秘書,於是有了我們的合作。
/* 64 */
八 第二次婚變 周國平
和敏子離婚後,第二年,我住到了雨兒家裏。她的父母遷新居,房子大,雨兒隨他們住,我也一同住了進去。一開始覺得結不結婚無所謂,她母親表示關切,我們就辦了手續。戀愛八年,夠漫長曲折的,現在總算安定下來了。何嚐想到,等著我們的是一連串災難和變故。
結婚一年後,雨兒懷孕,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卻患有先天的絕症。這一段經歷,我已寫在《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中。妞妞走後,我們都陷在喪女的悲痛中,家裏的空氣異常沉鬱。我還可以通過寫作來分離自我,轉移痛苦,雨兒完全沒有宣洩的途徑。她原是一個活潑好動的人,我怕她悶壞了,便勸她出去找朋友玩,也不妨找異性朋友玩,隻要玩得愉快,能幫助她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就行。在我的心中,占據第一位的考慮是救她,不讓她被這個可怕的災難毀掉。我不是沒有想到,她生性無拘無束,又招人喜歡,一旦出去撒歡,就有越軌的可能。但是,我對我們之間的愛情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決不會翻車。至於偶爾越軌一下,我是能夠接受的。我自己一直提倡寬鬆的婚姻,現在正是檢驗我的誠意的時候,如果鬆動一下有利於恢復她的生機,我憑什麽不許?
雨兒本來就不是一個自溺於痛苦的人,在我的鼓勵下也就頻頻外出了。我有點落寞,但不怪她,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正在寫妞妞,想起雨兒在那些日子裏受了這麽大的悲苦,現在她能玩得高興,我反倒感到了一種安慰。人生實在太可悲,太痛苦,能樂且樂,怎麽樂都不過分,都不夠分。後來,我發現她真有了出格的跡象,盡管在理論上早已想通,一旦麵對事實,我還是十分難受。可是,我仍然勸說自己寬容大度,向自己列舉了一係列有力的理由。第一,我懂得人生總體上的悲劇性,每個人短促一生中的快樂是非常有限的,任何一種快樂隻要不傷害他人都不該受譴責。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既然她仍然愛我,她從別的男人那裏得到一點兒欣賞和快樂,對我造成什麽實質性的傷害了呢?第二,我了解人性的真實,每個有生命活力的人對於異性世界的需要必是多方麵的,隻可疏導,不可禁絕。第三,我具備起碼的民主精神,一個自己要求享受適當自由的人是無權限製對方享受同樣的自由的。男人往往自私,自己縱慾卻苛求妻子貞潔,我不應該這樣。讓我換一種自私吧,自己自由也給她自由。第四,最主要的當然是,我對於我們的感情有一種基本的信心,相信它能夠經受適度自由的考驗。在想明白了以後,我決定不但不幹預她,而且不盤問她,因為既然允許她風流,她和誰風流就隻是枝節了,盤問還可能逼迫她撒謊。
不幸的是,我還是知道了那個人是誰。我不能在這裏敘述事件的詳情,總之其性質已使我不能承受,而且我發現,無論我多麽痛苦,事情仍在悄悄進展。雨兒對我的作品包括她以前喜歡的也漸漸看不上眼了,而隻要是那個人寫的東西,她一概叫好。這確鑿無疑地告訴我,她的感情也正在發生變化。我的心情異常鬱悶,卻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
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中,命運之神把紅送到了我麵前。一個柔柔亮亮的聲音在電話裏說,受某報的委託,想對我做一個採訪。我答應了,因為她是我們所的研究生,算得上是我的師妹,何況她的聲音真好聽。見到她,我吃了一驚,一個女博士生,竟這麽年輕,像個還在讀本科的漂亮女生。她開始採訪,我認真不起來,同她開著玩笑,使得她常常忘記要採訪的問題,一再去看準備好的小紙條,卻總是看不明白,不停地笑,笑得真可愛。她的採訪是無可挽救地失敗了,取而代之的是約會,然後是戀愛。她是那種又靈又乖的女孩,天性聰穎活潑,同時又嫻靜文雅,溫存善良。月夜,她攙著我,邊走邊唱流行歌曲:“天上有明月如勾。”接著自編下一句:“地上有小妾如鼠。”真是調皮,也真是謙卑。她真的謙卑,別人多看她幾眼,她會想一定是自己身上有什麽毛病。她告訴我,她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苦孩子,先天營養不良,生下來隻有三斤。小時候愛爬樹,幾乎生活在樹上,長大了才省悟,原因是那時候餓,而樹上有果子。在我心情最低落的日子裏,一個頂乖頂柔的女孩,一個與世無爭的謙卑的女孩,就這樣悄悄走進了我的生活。
雨兒知道了我的戀情,感到意外,隨即表示理解。我心中原是十分矛盾的,雖然陷入了新的戀愛,但仍覺得與雨兒分開是不可想像的。她比我明確,也比我果斷,推動著我朝前走。在一段時間裏,我們倆各有自己的情人,同時十分友好地相處。由於形勢明朗了,我們都顯得輕鬆愉快。一個遠方的朋友來訪,看見我們之間的氣氛如此坦率融洽,詫異我們為何還要離婚,說這簡直是一種奢侈。然而,僅僅是表麵上如此,事實上,越是接近分離的時刻,昔日愛情的分量就越是顯現了出來。這愛情雖已受傷,但並未死去,它的強烈的生存本能仍在向我們發出呼喚。真要分手了,雨兒躊躇了,懊悔了,念起了我全部的好,割捨不下。看她這樣,我心裏非常難受,對她的怨恨全部消散了。我忽然明白,她其實也是被事情推著走,隻是由於她的既好強又隨遇而安的天性,才使得她的被迫接受顯得像是主動選擇。可是,這次輪到我狠心了,我和紅已經走了這麽遠,我不能也不願把她撇下,自己退回到起點。雨兒是一個痛快的人,在明白事情確已不能挽回之後,便不再遲疑,迅速辦理了一切該辦的事。我鮮明地意識到,我們的生活軌道從此將越離越遠,內心為此感到悲哀。曾經生死與共的人竟然會變成大千世界中不再相幹的陌路人,另一個人的死亡將隻是世上無數新聞中的一個新聞罷了,這樣的事情雖然不斷在發生,卻使我震驚於生活的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