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孤獨的價值(2)
周國平
不過,對於大多數天才來說,他們之陷於孤獨不是因為外在的強製,而是由於自身的氣質。 大體說來,藝術的天才,例如作者所舉的卡夫卡、吉卜林,多是憂鬱型氣質,而孤獨中的寫 作則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說:"我寫憂鬱,是為了使自己無暇憂鬱。" 隻是一開始作為一種補償的寫作,後來便獲得了獨立的價值,成了他們樂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創作過程無疑能夠抵禦憂鬱,所以,據精神科醫生們說,隻有那些創作力衰竭的作家才會 找他們去治病。但是,據我所知,這時候的憂鬱往往是不治的,這類作家的結局不是潦倒便 是自殺。另一類是思想的天才,例如作者所舉的牛頓、康德、維根斯坦,則相當自覺地選 擇了孤獨,以便保護自己的內在世界,可以不受他人幹擾地專注於意義和秩序的尋求。這種 專注和氣功狀態有類似之處,所以,包括這三人在內的許多哲學家都長壽,也許不是偶然的 。
讓我回到前麵所引的亞裏士多德的名言。一方麵,孤獨的精神創造者的確是野獸,也就是說 ,他們在社會交往的領域裏明顯地低於一般人的水平,不但相當無能,甚至有著難以克服的 精神障礙。在社交場合,他們往往笨拙而且不安。有趣的是,人們觀察到,他們倒比較容易 與小孩或者動物相處,那時候他們會感到輕鬆自在。另一方麵,他們卻同時又是神靈,也就 是說,他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超出和不很需要通常的人際交往了,對於他們來說,創造而不 是親密的依戀關係成了生活意義的主要源泉。所以,還是尼采說得貼切,他在引用了"離群 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一語之後指出:亞裏士多德"忽略了第三種情形:必須同時是 二者--哲學家……"
四
孤獨之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不僅是因為惟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而且是因 為惟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秘、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正如托爾斯泰所 說,在交往中,人麵對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麵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這種麵 對整體和萬物之源的體驗,便是一種廣義的宗教體驗。
在世界三大宗教的創立過程中,孤獨的經驗都起了關鍵作用。釋迦牟尼的成佛,不但是在出 家以後,而且是在離開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後,他是獨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樹下連日冥思, 而後豁然徹悟的。耶穌也是在曠野度過了四十天,然後才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 每年的齋月期間,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裏隱居。
我相信這些宗教領袖決非故弄玄虛。斯托爾所舉的例子表明,在自願的或被迫的長久獨居中 ,一些普通人同樣會產生一種與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體感",一種"與存在本身交談"的 體驗。而且,曾經有過這種體驗的人都表示,那些時刻是一生中最美妙的,對於他們的生活 觀念發生著永久的影響。一個人未必因此就要歸依某一宗教,其實今日的許多教徒並沒有真 正的宗教體驗,一個確鑿的證據是,他們不是在孤獨中、而必須是在寺廟和教堂裏,在一種 實質上是公眾場合的儀式中,方能領會一點宗教的感覺。然而,這種所謂的宗教感,與始祖 們在孤獨中感悟的境界已經風馬牛不相及了。
真正的宗教體驗把人超拔出俗世瑣事,倘若一個人一生中從來沒有過類似的體驗,他的精神 視野就未免狹隘。尤其是對於一個思想家來說,這肯定是一種精神上的缺陷。一個恰當的例 子是弗洛伊德。在與他的通信中,羅曼?羅蘭指出:宗教感情的真正來源是"對永恆的一種 感動,也就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大洋似的感覺"。弗洛伊德承認他毫無此種體驗,而按照他的 解釋,所謂與世界合為一體的感覺僅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自欺,猶如嬰兒在母懷中尋求安全感 一樣,屬於精神退化現象。這位目光銳利的醫生總是習慣於把一切精神現象還原成心理現象 ,所以,他誠然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師,卻終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思想家。
五
在斯托爾的書中,孤獨的最後一種價值好像是留給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的。他寫道:"雖然 疾病和傷殘使老年人在肉體上必須依賴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賴卻逐漸減少。老年人對人際 關係經常不大感興趣,較喜歡獨處,而且漸漸地較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作者顯然是讚賞這 一變化的,因為它有助於老年人擺脫對人世的依戀,為死亡做好準備。
中國的讀者也許會提出異議。我們目睹的事實是,今天中國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喜歡集體活 動,他們聚在一起扭秧歌,跳交誼舞,活得十分熱鬧,成為中國街頭一大景觀。然而,凡是 到過歐美的人都知道,斯托爾的描述至少對於西方人是準確的,那裏的老年人都很安靜,絕 無紮堆喧鬧的癖好。他們或老夫老妻作伴,或單獨一人,坐在公園裏曬太陽,或者作為旅遊 者去看某處的自然風光。當然,我們不必在中西養老方式之間進行褒貶。老年人害怕孤獨或 許是情有可原的,孤獨使他們清醒地麵對死亡的前景,而熱鬧則可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忘卻和 逃避。問題在於,死亡終究不可逃避,而有尊嚴地正視死亡是人生最後的一項光榮。所以, 我個人比較欣賞西方人那種平靜度過晚年的方式。
對於精神創造者來說,如果他們能夠活到老年,老年的孤獨心境就不但有助於他們與死亡和 解,而且會使他們的創作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斯托爾舉了貝多芬、李斯特、巴赫、勃拉姆斯 等一係列作曲家的例子,證明他們的晚年作品都具有更加深入自己的精神領域、不太關心聽 眾的接受的特點。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 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歌德從三十八歲開始創作《 浮士德》,直到臨死前夕即他八十二歲時才完成,應該不是偶然的。
199710
: >
現代技術的危險何在?
周國平
現代技術正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發展,不斷創造出令人瞠目的奇蹟。人們奔走 相告:數位化生存來了,克隆來了……接下來還會有什麽東西來了?盡管難以預料,但一切 都是可能的,現代技術似乎沒有什麽事情是它辦不到的。麵對這個無所不能的怪獸,人們興 奮而又不安,歡呼聲和譴責聲此起彼伏,而它對這一切置若罔聞,依然邁著它的目空一切的 有力步伐。
按照通常的看法,技術無非是人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改變事物的手段,手段本身無所謂好壞, 它之造福還是為禍,取決於人出於什麽目的來發明和運用它。樂觀論者相信,人有能力用道 德約束自己的目的,控製技術的後果,使之造福人類,悲觀論者則對人的道德能力不抱信心 。仿佛全部問題在於人性的善惡,由此而導致技術服務於善的目的還是惡的目的。然而,有 一位哲學家,他越出了這一通常的思路,在五十年代初便從現代技術的早期演進中看到了真 正的危險所在,向技術的本質發出了追問。
孤獨的價值(2)
周國平
不過,對於大多數天才來說,他們之陷於孤獨不是因為外在的強製,而是由於自身的氣質。 大體說來,藝術的天才,例如作者所舉的卡夫卡、吉卜林,多是憂鬱型氣質,而孤獨中的寫 作則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說:"我寫憂鬱,是為了使自己無暇憂鬱。" 隻是一開始作為一種補償的寫作,後來便獲得了獨立的價值,成了他們樂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創作過程無疑能夠抵禦憂鬱,所以,據精神科醫生們說,隻有那些創作力衰竭的作家才會 找他們去治病。但是,據我所知,這時候的憂鬱往往是不治的,這類作家的結局不是潦倒便 是自殺。另一類是思想的天才,例如作者所舉的牛頓、康德、維根斯坦,則相當自覺地選 擇了孤獨,以便保護自己的內在世界,可以不受他人幹擾地專注於意義和秩序的尋求。這種 專注和氣功狀態有類似之處,所以,包括這三人在內的許多哲學家都長壽,也許不是偶然的 。
讓我回到前麵所引的亞裏士多德的名言。一方麵,孤獨的精神創造者的確是野獸,也就是說 ,他們在社會交往的領域裏明顯地低於一般人的水平,不但相當無能,甚至有著難以克服的 精神障礙。在社交場合,他們往往笨拙而且不安。有趣的是,人們觀察到,他們倒比較容易 與小孩或者動物相處,那時候他們會感到輕鬆自在。另一方麵,他們卻同時又是神靈,也就 是說,他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超出和不很需要通常的人際交往了,對於他們來說,創造而不 是親密的依戀關係成了生活意義的主要源泉。所以,還是尼采說得貼切,他在引用了"離群 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一語之後指出:亞裏士多德"忽略了第三種情形:必須同時是 二者--哲學家……"
四
孤獨之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不僅是因為惟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而且是因 為惟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秘、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正如托爾斯泰所 說,在交往中,人麵對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麵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這種麵 對整體和萬物之源的體驗,便是一種廣義的宗教體驗。
在世界三大宗教的創立過程中,孤獨的經驗都起了關鍵作用。釋迦牟尼的成佛,不但是在出 家以後,而且是在離開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後,他是獨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樹下連日冥思, 而後豁然徹悟的。耶穌也是在曠野度過了四十天,然後才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 每年的齋月期間,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裏隱居。
我相信這些宗教領袖決非故弄玄虛。斯托爾所舉的例子表明,在自願的或被迫的長久獨居中 ,一些普通人同樣會產生一種與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體感",一種"與存在本身交談"的 體驗。而且,曾經有過這種體驗的人都表示,那些時刻是一生中最美妙的,對於他們的生活 觀念發生著永久的影響。一個人未必因此就要歸依某一宗教,其實今日的許多教徒並沒有真 正的宗教體驗,一個確鑿的證據是,他們不是在孤獨中、而必須是在寺廟和教堂裏,在一種 實質上是公眾場合的儀式中,方能領會一點宗教的感覺。然而,這種所謂的宗教感,與始祖 們在孤獨中感悟的境界已經風馬牛不相及了。
真正的宗教體驗把人超拔出俗世瑣事,倘若一個人一生中從來沒有過類似的體驗,他的精神 視野就未免狹隘。尤其是對於一個思想家來說,這肯定是一種精神上的缺陷。一個恰當的例 子是弗洛伊德。在與他的通信中,羅曼?羅蘭指出:宗教感情的真正來源是"對永恆的一種 感動,也就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大洋似的感覺"。弗洛伊德承認他毫無此種體驗,而按照他的 解釋,所謂與世界合為一體的感覺僅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自欺,猶如嬰兒在母懷中尋求安全感 一樣,屬於精神退化現象。這位目光銳利的醫生總是習慣於把一切精神現象還原成心理現象 ,所以,他誠然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師,卻終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思想家。
五
在斯托爾的書中,孤獨的最後一種價值好像是留給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的。他寫道:"雖然 疾病和傷殘使老年人在肉體上必須依賴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賴卻逐漸減少。老年人對人際 關係經常不大感興趣,較喜歡獨處,而且漸漸地較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作者顯然是讚賞這 一變化的,因為它有助於老年人擺脫對人世的依戀,為死亡做好準備。
中國的讀者也許會提出異議。我們目睹的事實是,今天中國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喜歡集體活 動,他們聚在一起扭秧歌,跳交誼舞,活得十分熱鬧,成為中國街頭一大景觀。然而,凡是 到過歐美的人都知道,斯托爾的描述至少對於西方人是準確的,那裏的老年人都很安靜,絕 無紮堆喧鬧的癖好。他們或老夫老妻作伴,或單獨一人,坐在公園裏曬太陽,或者作為旅遊 者去看某處的自然風光。當然,我們不必在中西養老方式之間進行褒貶。老年人害怕孤獨或 許是情有可原的,孤獨使他們清醒地麵對死亡的前景,而熱鬧則可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忘卻和 逃避。問題在於,死亡終究不可逃避,而有尊嚴地正視死亡是人生最後的一項光榮。所以, 我個人比較欣賞西方人那種平靜度過晚年的方式。
對於精神創造者來說,如果他們能夠活到老年,老年的孤獨心境就不但有助於他們與死亡和 解,而且會使他們的創作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斯托爾舉了貝多芬、李斯特、巴赫、勃拉姆斯 等一係列作曲家的例子,證明他們的晚年作品都具有更加深入自己的精神領域、不太關心聽 眾的接受的特點。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 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歌德從三十八歲開始創作《 浮士德》,直到臨死前夕即他八十二歲時才完成,應該不是偶然的。
199710
: >
現代技術的危險何在?
周國平
現代技術正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發展,不斷創造出令人瞠目的奇蹟。人們奔走 相告:數位化生存來了,克隆來了……接下來還會有什麽東西來了?盡管難以預料,但一切 都是可能的,現代技術似乎沒有什麽事情是它辦不到的。麵對這個無所不能的怪獸,人們興 奮而又不安,歡呼聲和譴責聲此起彼伏,而它對這一切置若罔聞,依然邁著它的目空一切的 有力步伐。
按照通常的看法,技術無非是人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改變事物的手段,手段本身無所謂好壞, 它之造福還是為禍,取決於人出於什麽目的來發明和運用它。樂觀論者相信,人有能力用道 德約束自己的目的,控製技術的後果,使之造福人類,悲觀論者則對人的道德能力不抱信心 。仿佛全部問題在於人性的善惡,由此而導致技術服務於善的目的還是惡的目的。然而,有 一位哲學家,他越出了這一通常的思路,在五十年代初便從現代技術的早期演進中看到了真 正的危險所在,向技術的本質發出了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