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惟一有把握不會落空的等是等那必然到來的死。但是,人人都似乎忘了這一點而在等著 別的什麽,甚至死到臨頭仍執迷不悟。我對這種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
19911
: >
孔子的灑脫
周國平
我喜歡讀閑書,即使是正經書,也不妨當閑書讀。譬如說《論語》,林語堂把它 當作孔子的閑談讀,讀出了許多幽默,這種讀法就很對我的胃口。近來我也閑翻這部聖人之 言,發現孔子乃是一個相當灑脫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倫,是一種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為儒家始祖 的孔子,其實對於功利的態度頗為淡泊,對於倫理的態度又頗為靈活。這兩個方麵,可以用 兩句話來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個讀書人。一般讀書人寒窗苦讀,心中都懸著一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 為某方麵的專門家,好在社會上混一個穩定的職業。說一個人不成器,就等於說他沒出息, 這是很忌諱的。孔子卻坦然說,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也確實有人譏他博學而無 所專長,他聽了自嘲說,那麽我就以趕馬車為專長罷。
其實,孔子對於讀書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 學術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還主張讀書是為了完善自己,鄙 夷那種沽名釣譽的庸俗文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一再強調,一個人重要 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類似於"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 樣的話,《論語》中至少重複了四次。
"君子不器"這句話不僅說出了孔子的治學觀,也說出了他的人生觀。有一回,孔子和他的 四個學生聊天,讓他們談談自己的誌向。其中三人分別表示想做軍事家、經濟家和外交家。 惟有曾點說,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輕裝出發,約了若幹大小朋友,到河裏遊泳,在林下乘 涼,一路唱歌回來。孔子聽罷,喟然嘆曰:"我和曾點想的一樣。"聖人的這一嘆,活潑潑 地嘆出了他的未染的性靈,使得兩千年後一位最重性靈的文論家大受感動,竟改名"聖嘆" ,以誌紀念。人生在世,何必成個什麽器,做個什麽家呢,隻要活得悠閑自在,豈非勝似一 切?
學界大抵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於什麽是"仁",眾說不一,但都不出倫理道德 的範圍。孔子重人倫是一個事實,不過他到底是一個聰明人,而一個人隻要足夠聰明,就決 不會看不透一切倫理規範的相對性質。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這句話竟出自孔子之 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備條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歸結為忠恕二字,其 實孔子決不主張愚忠和濫恕。他總是區別對待"邦有道"和"邦無道"兩種情況,"邦無道 "之時,能逃就逃("乘桴浮於海"),逃不了則少說話為好("言孫"),會裝傻更妙("愚 不可及"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其本義不是形容愚蠢透頂,而是孔子誇獎某人裝傻裝得高 明極頂的話,相當於鄭板橋說的"難得糊塗")。他也不像基督那樣,當你的左臉挨打時, 要你把右臉也送上去。有人問他該不該"以德報怨",他反問:那麽用什麽來報德呢?然後 說,應該是用公正回報怨仇,用恩德回報恩德。
孔子實在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他有常識,知分寸,絲毫沒有偏執狂。"信"是他親自 規定的"仁"的內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說:"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徑(" 硜硜然小人哉")。要害是那兩個"必"字,毫無變通的餘地,把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還 反對遇事過分謹慎。我們常說"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也出自《論語》,隻是孔子並不贊成 ,他說再思就可以了。
也許孔子還有不灑脫的地方,我舉的隻是一麵。有這一麵畢竟是令人高興的,它使我可以放 心承認孔子是一位夠格的哲學家了,因為哲學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麽會-點 不灑脫呢?
19918
: >
人生貴在行胸臆(1)
周國平
一
讀袁中郎全集,感到清風徐徐撲麵,精神陣陣爽快。
明末的這位大才子一度做吳縣縣令,上任伊始,致書朋友們道:"吳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長 ,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生公說法石有長老。"開卷讀到這等瀟灑不俗之言,我 再捨不得放下了,相信這個人必定還會說出許多妙語。
我的期望沒有落空。
請看這一段:"天下有大敗興事三,而破國亡家不與焉。山水朋友不相湊,一敗興也。朋友 忙,相聚不久,二敗興也。遊非及時,或花落山枯,三敗興也。"
真是非常的飄逸。中郎一生最愛山水,最愛朋友,難怪他寫得最好的是遊記和書信,
不過,倘若你以為他隻是個耽玩的倜儻書生,未免小看了他。《明史》記載,他在吳縣任上 "聽斷敏決,公庭鮮事",遂整日"與士大夫談說詩文,以風雅自命"。可見極其能幹,遊 刃有餘。但他是真箇風雅,天性耐不得官場俗務,終於辭職。後來幾度起官,也都以謝病歸 告終。
在明末文壇上,中郎和他的兩位兄弟是開一代新風的人物。他們的風格,用他評其弟小修詩 的話說,便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其實,這話不但說 出了中郎的文學主張,也說出了他的人生態度。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 色來。他的瀟灑絕非表麵風流,而是他的內在性靈的自然流露。性者個性,靈者靈氣,他實 在是個極有個性極有靈氣的人。
二
每個人一生中,都曾經有過一個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時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爛漫,不 肯拘束自己的。他活著整個兒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規矩暫時還都不在他眼裏。隨 著年齡增長,染世漸深,俗慮和束縛愈來愈多,原本純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麽,能否逃脫這個命運呢?很難,因為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環境的力量是巨大的。隨著童 年的消逝,倘若沒有一種成年人的智慧及時來補救,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失掉童心。所謂大人 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正說明智慧是童心的守護神。凡童心不滅的人,必定對人生有著相當 的徹悟。
所謂徹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名利場上那班人不但沒有想明白,隻怕連想也不肯 想。袁中郎責問得好:"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趨名騖利,唯曰不足 ,頭白麵焦,如慮銅鐵之不堅,信有死者,當如是耶?"名利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官做大了 還想更大,錢賺多了還想更多。"未得則前塗為究竟,塗之前又有塗焉,可終究欽?已得則 即景為寄寓,寓之中無非寓焉,故終身馳逐而已矣。"在這終身的馳逐中,不再有工夫做自 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接著連屬於自己的真興趣也沒有了,那顆以享受生命為最大快樂的童心 就這樣丟失得無影無蹤了。
19911
: >
孔子的灑脫
周國平
我喜歡讀閑書,即使是正經書,也不妨當閑書讀。譬如說《論語》,林語堂把它 當作孔子的閑談讀,讀出了許多幽默,這種讀法就很對我的胃口。近來我也閑翻這部聖人之 言,發現孔子乃是一個相當灑脫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倫,是一種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為儒家始祖 的孔子,其實對於功利的態度頗為淡泊,對於倫理的態度又頗為靈活。這兩個方麵,可以用 兩句話來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個讀書人。一般讀書人寒窗苦讀,心中都懸著一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 為某方麵的專門家,好在社會上混一個穩定的職業。說一個人不成器,就等於說他沒出息, 這是很忌諱的。孔子卻坦然說,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也確實有人譏他博學而無 所專長,他聽了自嘲說,那麽我就以趕馬車為專長罷。
其實,孔子對於讀書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 學術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還主張讀書是為了完善自己,鄙 夷那種沽名釣譽的庸俗文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一再強調,一個人重要 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類似於"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 樣的話,《論語》中至少重複了四次。
"君子不器"這句話不僅說出了孔子的治學觀,也說出了他的人生觀。有一回,孔子和他的 四個學生聊天,讓他們談談自己的誌向。其中三人分別表示想做軍事家、經濟家和外交家。 惟有曾點說,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輕裝出發,約了若幹大小朋友,到河裏遊泳,在林下乘 涼,一路唱歌回來。孔子聽罷,喟然嘆曰:"我和曾點想的一樣。"聖人的這一嘆,活潑潑 地嘆出了他的未染的性靈,使得兩千年後一位最重性靈的文論家大受感動,竟改名"聖嘆" ,以誌紀念。人生在世,何必成個什麽器,做個什麽家呢,隻要活得悠閑自在,豈非勝似一 切?
學界大抵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於什麽是"仁",眾說不一,但都不出倫理道德 的範圍。孔子重人倫是一個事實,不過他到底是一個聰明人,而一個人隻要足夠聰明,就決 不會看不透一切倫理規範的相對性質。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這句話竟出自孔子之 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備條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歸結為忠恕二字,其 實孔子決不主張愚忠和濫恕。他總是區別對待"邦有道"和"邦無道"兩種情況,"邦無道 "之時,能逃就逃("乘桴浮於海"),逃不了則少說話為好("言孫"),會裝傻更妙("愚 不可及"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其本義不是形容愚蠢透頂,而是孔子誇獎某人裝傻裝得高 明極頂的話,相當於鄭板橋說的"難得糊塗")。他也不像基督那樣,當你的左臉挨打時, 要你把右臉也送上去。有人問他該不該"以德報怨",他反問:那麽用什麽來報德呢?然後 說,應該是用公正回報怨仇,用恩德回報恩德。
孔子實在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他有常識,知分寸,絲毫沒有偏執狂。"信"是他親自 規定的"仁"的內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說:"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徑(" 硜硜然小人哉")。要害是那兩個"必"字,毫無變通的餘地,把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還 反對遇事過分謹慎。我們常說"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也出自《論語》,隻是孔子並不贊成 ,他說再思就可以了。
也許孔子還有不灑脫的地方,我舉的隻是一麵。有這一麵畢竟是令人高興的,它使我可以放 心承認孔子是一位夠格的哲學家了,因為哲學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麽會-點 不灑脫呢?
19918
: >
人生貴在行胸臆(1)
周國平
一
讀袁中郎全集,感到清風徐徐撲麵,精神陣陣爽快。
明末的這位大才子一度做吳縣縣令,上任伊始,致書朋友們道:"吳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長 ,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生公說法石有長老。"開卷讀到這等瀟灑不俗之言,我 再捨不得放下了,相信這個人必定還會說出許多妙語。
我的期望沒有落空。
請看這一段:"天下有大敗興事三,而破國亡家不與焉。山水朋友不相湊,一敗興也。朋友 忙,相聚不久,二敗興也。遊非及時,或花落山枯,三敗興也。"
真是非常的飄逸。中郎一生最愛山水,最愛朋友,難怪他寫得最好的是遊記和書信,
不過,倘若你以為他隻是個耽玩的倜儻書生,未免小看了他。《明史》記載,他在吳縣任上 "聽斷敏決,公庭鮮事",遂整日"與士大夫談說詩文,以風雅自命"。可見極其能幹,遊 刃有餘。但他是真箇風雅,天性耐不得官場俗務,終於辭職。後來幾度起官,也都以謝病歸 告終。
在明末文壇上,中郎和他的兩位兄弟是開一代新風的人物。他們的風格,用他評其弟小修詩 的話說,便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其實,這話不但說 出了中郎的文學主張,也說出了他的人生態度。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 色來。他的瀟灑絕非表麵風流,而是他的內在性靈的自然流露。性者個性,靈者靈氣,他實 在是個極有個性極有靈氣的人。
二
每個人一生中,都曾經有過一個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時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爛漫,不 肯拘束自己的。他活著整個兒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規矩暫時還都不在他眼裏。隨 著年齡增長,染世漸深,俗慮和束縛愈來愈多,原本純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麽,能否逃脫這個命運呢?很難,因為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環境的力量是巨大的。隨著童 年的消逝,倘若沒有一種成年人的智慧及時來補救,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失掉童心。所謂大人 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正說明智慧是童心的守護神。凡童心不滅的人,必定對人生有著相當 的徹悟。
所謂徹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名利場上那班人不但沒有想明白,隻怕連想也不肯 想。袁中郎責問得好:"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趨名騖利,唯曰不足 ,頭白麵焦,如慮銅鐵之不堅,信有死者,當如是耶?"名利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官做大了 還想更大,錢賺多了還想更多。"未得則前塗為究竟,塗之前又有塗焉,可終究欽?已得則 即景為寄寓,寓之中無非寓焉,故終身馳逐而已矣。"在這終身的馳逐中,不再有工夫做自 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接著連屬於自己的真興趣也沒有了,那顆以享受生命為最大快樂的童心 就這樣丟失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