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世界歷史很有趣:袁騰飛講美國史 作者:袁騰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諾福克回英國之後,他的手下約翰·史密斯順理成章地成了這幫殖民者的領袖。
當然,要想當老大,得有當老大的能力,當務之急就是要為大家找到食物。
史密斯孤身一人出去找食物,不料被印第安人抓住綁了起來,他們載歌載舞大肆慶祝,打算跳完舞之後就拿史密斯開刀當祭品獻祭。
就在印第安人準備幹掉他的時候,一個印第安姑娘突然撲過來,把他給救了。
這個姑娘是波瓦坦部落聯盟首領的女兒,叫波卡洪塔斯,當時隻有12歲。
史密斯福大命大,安全回到了詹姆士鎮,跟印第安人建立起了友誼。
第二年,史密斯帶人應邀來波瓦坦部落聯盟做客。波卡洪塔斯又悄悄來到他的住處,告訴他一個秘密——她老爹要弄死他們,讓他們提高警惕。
史密斯做好心理準備,赴了一場鴻門宴,還好平安無事。
波卡洪塔斯第二次救了他。
其實史密斯跟波卡洪塔斯就這麽個交情,倆人歲數也差得很遠,但是後來的美國好萊塢那兒的人腦洞大開,靈感大發,創作出了不少以史密斯跟波卡洪塔斯為原型的動人愛情故事。
這個船長不靠譜
在北美大陸的早期殖民活動,英國基本上遵循著“王室特許狀”的模式。國王向個人或者公司頒發特許狀,允許他們在新世界以英王的名義占領土地,並向這些殖民地組織移民。同時,受委託人或者公司享有新發現地區的代理統治權和貿易壟斷權。
1620年,一批英國新教移民揣著倫敦維吉尼亞公司的特許狀,乘坐一艘60噸的船前往新大陸。
這艘船就是有名的“五月花”號。船上一共有102名移民和25名水手。
“五月花”號在駛往新大陸的途中多次遇險,因為船長很不靠譜,根本不熟悉北美洲的海岸。
這艘船向北偏離航線達900海裏(1海裏=1.85公裏,下同),也沒能把這些移民送到目的地,而是在一個不知名的、特荒涼的港灣拋錨靠岸。沒想到,在這兒,他們持有的倫敦維吉尼亞公司特許狀壓根兒沒人買帳。
他們下了船之後才驚訝地發現,自己本來屬於倫敦公司,現在卻進入了普利茅斯公司的地盤,這就跟掛著kfc的招牌高唱“更多歡笑就在麥當勞”一樣。
在英國登船的這些移民中,有些人一心想到維吉尼亞發大財,於是宣布要離開這兒,就算走也要走到維吉尼亞去。
這些人都是年富力強的,如果一走,剩下的人在新英格蘭的冬天就隻有死路一條。
經過談判,船上41名男乘客最終一起簽署了一份名為《五月花號公約》的文件。
這份文件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份重要文件,奠定了美國作為契約國家的基礎。美國幾百年歷史的根基就集中在這短短幾百字之上,“信仰”“自願”“自治”“法律”“法規”……美國立國的基本原則幾乎都能從這裏麵找到依據。
公約簽署了之後,“五月花”號的移民在今天的麻薩諸塞州建立了一個殖民據點,開始種植穀物種子。
但他們想不到的是,這塊土地貧瘠到了極點,根本沒法種活這些種子,加上那一年冬天冷得要命,差點把所有人全部凍死,加上沒有足夠的糧食吃,102名居民中死掉了56人。
值此生死存亡之際,幸虧一個叫斯寬托的懂英語的印第安人教會了他們捕魚、養火雞、種玉米和南瓜,他們才得以熬過了冬天。斯寬托的名字已經被寫進了美國課本。
在1621年傳統的英格蘭收穫節日——“十月節”期間,他們邀請印第安人跟他們分享自己的收成,這就是北美“感恩節”的開端。
由此可知,感恩節其實並不是一個宗教節日,也隻有在北美才過。今天的中國人莫名其妙,其實並不知道這是什麽節,反正隻要能湊熱鬧就跟著一塊兒過了,把很多外國的節都當成了購物節、美食節和情人節。
2.全民玩槍成傳統
城堡裏的人想出去
在歐洲殖民者向北美殖民的大部分時期,印第安人和北美洲白人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歐洲殖民者經常攻擊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也時常反擊歐洲人。
在與敵對勢力爭奪土地和權力的鬥爭中,白人也會把印第安人當成自己的輔助軍隊加以利用。
白人跟印第安人的戰爭並非都是印第安人先挑起來的,也有很多是白人先引起的。
跟印第安人的戰爭對美國民族精神的形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直到18世紀末,印第安人還在威脅著北美殖民地邊遠地區的居民。而對於遙遠的美國中西部地區來說,他們對印第安人的恐懼更是經久不息,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末。
在北美殖民地的這種戰爭中,人人都生活在戰場上,個個都是士兵,甚至連婦女兒童也不例外。
1777年9月26日一大早,一位叫西蒙·格蒂的印第安首領——他是當地印第安各部落當中被白人認為最兇惡的首領,20年來他的名字簡直就像瘟神,讓俄亥俄地區的每個白人都聞之色變——帶領400名印第安人襲擊亨利堡,那兒駐紮著謝弗德上校和他的手下,加起來大概40人。
一開始格蒂喊話讓他們迅速投降,但謝弗德上校擺明了不合作,表示會抗爭到底。
格蒂惱羞成怒,決定大開殺戒。他命令手下躲進城堡外廢棄的小木屋裏,接連6個小時不斷向堡壘開火。
但他們純粹是在浪費子彈,充其量也就是給自己壯壯膽,因為沒有一槍能傷到堡壘裏麵的人。
印第安人有子彈可以浪費,而對於堡壘裏的守備隊而言,他們沒有一顆子彈可以浪費。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出色的神槍手,非常謹慎,每開一槍都要確保彈無虛發:從圍牆後麵射出的每一顆子彈,要麽把敵人打傷,要麽把敵人打死,絕對不能放空槍。
到了中午的時候,印第安人眼看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於是撤回自己的駐地,戰鬥暫停。
印第安人的撤退對於堡壘裏的人來講,是一個極為寶貴的喘息機會,因為他們的彈藥很快就要打光了,如果戰鬥再持續一小時,他們的槍就會啞火。雖然印第安人這時候去吃飯休息了,但是還會馬上回來再次威脅他們。
沒有子彈打,一切就都完了。
伊莉莎白抱著火藥桶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飛奔起來,很快穿過了開闊地帶,印第安人半天沒回過神來這時候,有一個人看著60碼(1碼=0.91米,下同)開外自己的房子說我家有一桶火藥,如果能把它弄到這兒,我們就能轉危為安。
謝弗德上校一聽大喜過望,但一看說話的人是個女人,叫伊莉莎白,覺得危險太大。當時有很多男人都自告奮勇要去,他不知道讓誰去好,聽到伊莉莎白說她想去,雖然很佩服她的勇氣,但不想讓她去冒險,跟她爭了很久。伊莉莎白執意要去,他隻好勉強同意,因為情況緊急,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寶貴,來不及客套。
伊莉莎白得到了首肯,大為振奮,趕緊開始執行任務。
當然,要想當老大,得有當老大的能力,當務之急就是要為大家找到食物。
史密斯孤身一人出去找食物,不料被印第安人抓住綁了起來,他們載歌載舞大肆慶祝,打算跳完舞之後就拿史密斯開刀當祭品獻祭。
就在印第安人準備幹掉他的時候,一個印第安姑娘突然撲過來,把他給救了。
這個姑娘是波瓦坦部落聯盟首領的女兒,叫波卡洪塔斯,當時隻有12歲。
史密斯福大命大,安全回到了詹姆士鎮,跟印第安人建立起了友誼。
第二年,史密斯帶人應邀來波瓦坦部落聯盟做客。波卡洪塔斯又悄悄來到他的住處,告訴他一個秘密——她老爹要弄死他們,讓他們提高警惕。
史密斯做好心理準備,赴了一場鴻門宴,還好平安無事。
波卡洪塔斯第二次救了他。
其實史密斯跟波卡洪塔斯就這麽個交情,倆人歲數也差得很遠,但是後來的美國好萊塢那兒的人腦洞大開,靈感大發,創作出了不少以史密斯跟波卡洪塔斯為原型的動人愛情故事。
這個船長不靠譜
在北美大陸的早期殖民活動,英國基本上遵循著“王室特許狀”的模式。國王向個人或者公司頒發特許狀,允許他們在新世界以英王的名義占領土地,並向這些殖民地組織移民。同時,受委託人或者公司享有新發現地區的代理統治權和貿易壟斷權。
1620年,一批英國新教移民揣著倫敦維吉尼亞公司的特許狀,乘坐一艘60噸的船前往新大陸。
這艘船就是有名的“五月花”號。船上一共有102名移民和25名水手。
“五月花”號在駛往新大陸的途中多次遇險,因為船長很不靠譜,根本不熟悉北美洲的海岸。
這艘船向北偏離航線達900海裏(1海裏=1.85公裏,下同),也沒能把這些移民送到目的地,而是在一個不知名的、特荒涼的港灣拋錨靠岸。沒想到,在這兒,他們持有的倫敦維吉尼亞公司特許狀壓根兒沒人買帳。
他們下了船之後才驚訝地發現,自己本來屬於倫敦公司,現在卻進入了普利茅斯公司的地盤,這就跟掛著kfc的招牌高唱“更多歡笑就在麥當勞”一樣。
在英國登船的這些移民中,有些人一心想到維吉尼亞發大財,於是宣布要離開這兒,就算走也要走到維吉尼亞去。
這些人都是年富力強的,如果一走,剩下的人在新英格蘭的冬天就隻有死路一條。
經過談判,船上41名男乘客最終一起簽署了一份名為《五月花號公約》的文件。
這份文件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份重要文件,奠定了美國作為契約國家的基礎。美國幾百年歷史的根基就集中在這短短幾百字之上,“信仰”“自願”“自治”“法律”“法規”……美國立國的基本原則幾乎都能從這裏麵找到依據。
公約簽署了之後,“五月花”號的移民在今天的麻薩諸塞州建立了一個殖民據點,開始種植穀物種子。
但他們想不到的是,這塊土地貧瘠到了極點,根本沒法種活這些種子,加上那一年冬天冷得要命,差點把所有人全部凍死,加上沒有足夠的糧食吃,102名居民中死掉了56人。
值此生死存亡之際,幸虧一個叫斯寬托的懂英語的印第安人教會了他們捕魚、養火雞、種玉米和南瓜,他們才得以熬過了冬天。斯寬托的名字已經被寫進了美國課本。
在1621年傳統的英格蘭收穫節日——“十月節”期間,他們邀請印第安人跟他們分享自己的收成,這就是北美“感恩節”的開端。
由此可知,感恩節其實並不是一個宗教節日,也隻有在北美才過。今天的中國人莫名其妙,其實並不知道這是什麽節,反正隻要能湊熱鬧就跟著一塊兒過了,把很多外國的節都當成了購物節、美食節和情人節。
2.全民玩槍成傳統
城堡裏的人想出去
在歐洲殖民者向北美殖民的大部分時期,印第安人和北美洲白人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歐洲殖民者經常攻擊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也時常反擊歐洲人。
在與敵對勢力爭奪土地和權力的鬥爭中,白人也會把印第安人當成自己的輔助軍隊加以利用。
白人跟印第安人的戰爭並非都是印第安人先挑起來的,也有很多是白人先引起的。
跟印第安人的戰爭對美國民族精神的形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直到18世紀末,印第安人還在威脅著北美殖民地邊遠地區的居民。而對於遙遠的美國中西部地區來說,他們對印第安人的恐懼更是經久不息,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末。
在北美殖民地的這種戰爭中,人人都生活在戰場上,個個都是士兵,甚至連婦女兒童也不例外。
1777年9月26日一大早,一位叫西蒙·格蒂的印第安首領——他是當地印第安各部落當中被白人認為最兇惡的首領,20年來他的名字簡直就像瘟神,讓俄亥俄地區的每個白人都聞之色變——帶領400名印第安人襲擊亨利堡,那兒駐紮著謝弗德上校和他的手下,加起來大概40人。
一開始格蒂喊話讓他們迅速投降,但謝弗德上校擺明了不合作,表示會抗爭到底。
格蒂惱羞成怒,決定大開殺戒。他命令手下躲進城堡外廢棄的小木屋裏,接連6個小時不斷向堡壘開火。
但他們純粹是在浪費子彈,充其量也就是給自己壯壯膽,因為沒有一槍能傷到堡壘裏麵的人。
印第安人有子彈可以浪費,而對於堡壘裏的守備隊而言,他們沒有一顆子彈可以浪費。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出色的神槍手,非常謹慎,每開一槍都要確保彈無虛發:從圍牆後麵射出的每一顆子彈,要麽把敵人打傷,要麽把敵人打死,絕對不能放空槍。
到了中午的時候,印第安人眼看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於是撤回自己的駐地,戰鬥暫停。
印第安人的撤退對於堡壘裏的人來講,是一個極為寶貴的喘息機會,因為他們的彈藥很快就要打光了,如果戰鬥再持續一小時,他們的槍就會啞火。雖然印第安人這時候去吃飯休息了,但是還會馬上回來再次威脅他們。
沒有子彈打,一切就都完了。
伊莉莎白抱著火藥桶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飛奔起來,很快穿過了開闊地帶,印第安人半天沒回過神來這時候,有一個人看著60碼(1碼=0.91米,下同)開外自己的房子說我家有一桶火藥,如果能把它弄到這兒,我們就能轉危為安。
謝弗德上校一聽大喜過望,但一看說話的人是個女人,叫伊莉莎白,覺得危險太大。當時有很多男人都自告奮勇要去,他不知道讓誰去好,聽到伊莉莎白說她想去,雖然很佩服她的勇氣,但不想讓她去冒險,跟她爭了很久。伊莉莎白執意要去,他隻好勉強同意,因為情況緊急,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寶貴,來不及客套。
伊莉莎白得到了首肯,大為振奮,趕緊開始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