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天真正是名副其實。在兩個峭壁中,隻有一條縫隙,僅容人體,抬眼一看,隻見高處露出一線光明,上麵是藍藍的天,這一團光明就召喚著我們,奮勇前進。我們也就真的一個個精神抖擻,鼓足了餘勇,爬了上去。低頭從我們兩條腿中間向後看去,還可以看到懸掛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條白練似的磴道。


    過了一線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樓,這裏是從溫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一般人都是在這裏過夜的。徐霞客時代,這裏叫玉屏風。他在《遊記》裏寫道:"四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可見徐霞客對此處評價之高。原來這裏有一座廟,叫做文殊院。古人曾說過:"不到文殊院,沒見黃山麵。"這同徐霞客的意見是一致的。


    這裏有什麽特點呢?這裏是萬山叢中一塊比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設,就是一個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一轉過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長著一棵鬆樹。提起此鬆,真是大大地有名。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大概都經常能看到它的形象。掛在人民大會堂裏的那一幅叫做"迎客鬆"的照片,就是它。這棵鬆樹的大名就叫做"迎客鬆"。許多來訪的外國領導人,以及名人、學者會見中國領導人時,就在那個照片下麵照相。你看它伸出雙臂,其實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來遊的人握手,擁抱,它那青翠的枝頭仿佛能說出歡迎的語言,它仿佛就是黃山好客的象徵,不,它實際上成了中國人民好客的象徵。你若問它的高壽,那就很難說。它幹並不粗,也不特別高,看樣子它至多也不過幾十年至百年,然而據人說,它挺立在這裏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這裏山高風勁,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卻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蒼翠欲滴,枝頭籠煙,仿佛正當妙齡青春。我在這裏祝它長壽!


    至於玉屏樓本身,可看的東西並不多。隻是因為此地處萬山之中,抬眼四顧,前有大穀深壑,下臨無地,上麵有參天雲峰,聳然並立。同前一段的地無三尺平的情況比較起來,當然顯得空闊寥廓,快人心目。當白雲瀰漫時,雲海蒼茫,必然另有一番景色。可惜我們沒有這個福氣,隻看到了一片幹涸了的大海。在玉屏樓的右邊,就是那一棵在名聲上稍遜一籌的送客鬆。它也像迎客鬆一樣,伸出了它那許多胳臂,好像向遊客告別,祝他們身強體健,過一些時候再來黃山。我也祝它長壽!


    我們就是在住宿一夜之後,懷著還要再回來的心情走過這一棵鬆樹向黃山深處前進的。一走過送客鬆,山路就好像一反昨天上山時的規律,陡然下降,下降,下降,再下降,一直降到澗底。這一段路走起來非常舒服,似乎還要超過泰山的"快活三裏"。我們雖低頭走路,仍可以抬頭望山。走過望客鬆,蒲團鬆,右邊可以看到指路石,回頭則見牛鼻峰上的犀牛望月。下到深澗澗底以後,一泓清泉,就在道旁,清澈見底,冷冽可飲。拿做文章來比,我們走這一段山路,好像是在作"承"的那一段,"起"得突兀,"承"得和緩,我們過了一段舒服的時光。


    第123節:神州遊記(14)


    但是,再拿做文章來比,"承"過以後,就來了"轉",這一"轉",可真不得了。到了澗底,抬眼一看,前麵是八百級的蓮花溝。這八百級仿佛是直上直下,令人看了真有點發怵。實際上,往上攀登的時候,比在下麵仰望時更令人感到可怕。我們麵前好像隻有這一條窄窄的石階,隻能向上,不能迴轉,"馬行在夾道內,難以回馬",不管流多少汗,喘多少氣,到此也隻有奮勇攀登,再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爬上了八百石階,一轉就到了蓮花峰腳下。這一座蓮花峰也是黃山主峰之一。從它的腳下上山好像比從天都峰腳下攀登天都峰要容易得多,隻需往右一轉,爬上幾個台階就可以達到峰頂。然而,正唯其覺得容易,也就失掉了吸引力。同時,我們今天的目標是到北海。我於是隻在蓮花峰下少坐片刻,抬頭看到不遠的峰頂上遊人多如過江之鯽,然後左轉走上前去。要說到黃山的險境,仿佛現在才算是開始。身右峭壁淩空,左邊卻是懸崖無地。山路是整修過的,在最危險的地方加了石頭欄杆或鐵鏈。但欄外就是危險境地,好像泰山上的陰陽界一樣。走在這樣的地方,連昨天奉行的"看山不走路,走路不看山"的箴言都無法奉行,無已,隻有一心一意埋頭苦走而已。這裏就是鼎鼎大名的萬丈雲梯,真可以說是名不虛傳。但是,大自然最憎恨的是單調,它決不會讓百步雲梯成為千步雲梯,萬步雲梯。過了百步雲梯,又是一段比較平直的山路。此時我仿佛已經過了險關,大有閑情逸緻,觀賞山景。驀抬頭,在遠處的山崖上,忽然看到"萬綠叢中一點紅"。此時正是盛夏,早過了春暖花開的時節。這一點紅是哪裏來的呢?我無法攀上懸崖去看,無從探索與研究。我隻有沉入幻想中,幻想暮春四五月間,黃山漫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的情況。我眼前的黃山一下子變了樣,"日出山花紅勝火",紅色的火焰仿佛燃遍了全山,直淩太空,形成了一幅紅透宇宙的奇景。


    就這樣,一路幻想下去。平路走盡,又上山路,穿過鰲魚洞,就到了天海。這一段路更平了,仿佛已經離開黃山,到了平地上。一路樹木蓊鬱,翠竹夾道,兩旁蟬聲啼不住,輕身已到北海邊。


    北海真是個好地方。人們已經看過了天都峰和蓮花峰,奇景險境,久已身履,大概總會覺得黃山勝境已經探過,到了北海已經成為尾聲了。


    然而實則不然。


    我先講一個口頭傳說。距北海不遠有一個山峰,叫做始信峰。什麽叫始信峰呢?這裏熟於掌故的人說,就是"開始相信",意思就是,到了這裏才開始相信黃山之美。不管這個解釋是否正確,是否就是原意,我確確實實是相信的。我到了北海以後,才知道,北海決不是黃山之遊的尾聲,而是高峰,是頂端。上文曾引過一句古語:"不到文殊院,沒見黃山麵。"我想改一改:"走不到北海,黃山沒有來"。再拿寫文章作比,如果過了玉屏樓算是"轉",那麽,到了北海就算是"合"。一篇精巧的文章寫到這裏,才算是達到精妙的頂點,黃山乃山中之奇山,北海是眾奇並備,萬巧同臻。遊黃山到此,真可以說是嘆觀止矣。


    然而究竟"合"出一些什麽東西來呢?


    三言兩語是說不完的。以北海為中心,三五華裏的半徑內,景色萬千,名目繁多。大則崇山峻嶺,小至一石一樹,無不奇絕人寰。從賓館右轉,走不多遠,在深山絕穀的邊緣上,出現了散花精舍,前麵不遠就是夢筆生花,筆架峰,駱駝石,上升峰和老翁釣魚,再往前走就是始信峰。登上始信峰頂,下臨無地,隔著深澗遠處可見仙女峰、石筍矼,石筍壁立千仞,真仿佛天上有一個頂天立地的金剛巨無霸從上麵把石筍栽在那裏,成為宇宙奇觀。我們隻是從遠處看石筍矼的,徐霞客是親身到過。他在《遊記》裏寫道:"趨石筍矼,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鬆而坐,瞰塢中峰石回攢,藻繪滿眼,如覺匡廬、石門,或具一體,或缺一麵,不若此之閎博富麗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生的遠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一生的遠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