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竟在離開北京數千裏的曼穀--在舊時代應該說是萬裏吧--找到了千真萬確的地地道道的石文化,我在這裏參觀了周鎮榮先生創建的奇石館。周先生在解放前曾在國立東方語專念過書,也可以算是北大的校友吧。去年10月,我到昆明去參加紀念鄭和的大會,在那裏見到了周先生。蒙他贈送奇石一塊,讓我分享了奇石之美。他定居泰國,家在曼穀。這次相遇,頗有一點舊雨重逢之感。
他的奇石館可真讓我大吃一驚,大開眼界。什麽叫奇石館呢?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館,難免有一些想像。現在一見到真館,我的想像被砸得粉碎。五光十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大大小小,方方圓圓,長長短短,粗粗細細,我搜索枯腸,把我所知道的一切帶數目字的俗語都搜集到一起;又到我能記憶的舊詩詞中去搜尋描寫石頭花紋的清詞麗句。把這一切都堆集在一起,也無法描繪我的印象於萬一。在這裏,語言文字都沒用了,剩下的隻有心靈和眼睛。我隻好學一學古代的禪師,不立文字,明心見性。想立也立不起來了。到了主人讓我寫字留念的時候,我提筆寫了"琳琅滿目,巧奪天工",是用極其拙劣的書法,寫出了極其拙劣的思想。晉人比我聰明,到了此時,他們隻連聲高呼:"奈何!奈何!"我卻無法學習,我要是這樣高呼,大家一定會認為我神經出了毛病。
聽周先生自己講搜尋石頭的故事,也是非常有趣的。他不論走到什麽地方,一聽到有奇石,使把一切都放下,不吃,不喝,不停,不睡,不管黑天白日,不管颳風下雨,不避危險,不顧困難,非把石頭弄到手不行。館內的藏石,有很多塊都隱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中國古書上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話在周鎮榮先生身上得到了證明。宋代大書法家米芾酷愛石頭,有"米癲拜石"的傳說。我看,周先生之癲決不在米芾之下。這也算是石壇佳話吧。
無獨有偶,回到北京以後,到了4月26日,我在《中國醫藥報》上讀到了一篇文章:《石頭情結》,講的是著名美學家王朝聞先生酷愛石頭的故事。王先生我是認識的,好多年以前我們曾同在桂林開過會。灕江泛舟,同乘一船。在山清水秀瀰漫幹坤的綠色中,我們曾談過許多事情,對其為人和為學,我是衷心敬佩的。當時他大概對石頭還沒有產生興趣,所以沒有談到石頭。文章說:"十多年前在朝聞老家裏幾乎見不到幾塊石頭,近幾年他家似乎成了石頭的世界。"我立即就想到:"這不是另外一個奇石館嗎?"朝聞老大器晚成,直到快到耄耋之年,才形成了石頭情結。一旦形成,遂一發而不能遏止。他愛石頭也到了癲的程度,他是以一個雕塑家美學家的目光與感情來欣賞石頭的,凡人們在石頭上看不到的美,他能看到。他驚呼:"大自然太神奇了。"這比我在上麵講到的晉人高呼"奈何!奈何!"的情景,進了一大步。
石頭到處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愛。這裏麵有點天分,有點緣分。這兩件東西並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認識這樣的人,是不是也要有點緣分呢?我相信,我是有這個緣分的。在不到兩個月的短短的時間內。我竟能在極南極南的曼穀認識了有石頭情結的周鎮榮先生,又在極北極北的北京知道了老友朝聞老也有石頭情結。沒有緣分,能夠做得到嗎?請原諒我用中國流行的辦法稱朝聞老為北癲,稱鎮榮先生為南癲。南北二癲,頑石之友。在茫茫人海芸芸眾生中,這樣的癲是極為難見的。知道和了解南北二癲的人,到目前為止,恐怕也隻尚有我一個人。我相信,通過我這一篇短文,通過我的緣分,南北二癲會互相知名的,他們之間的緣分也會啟發出來的。有朝一日,南周北王會各捧奇石相會於北京或曼穀,他們會掀髯(可惜二人都沒有髯,行文至此,不得不爾)一笑的,他們都會感激我的。這樣一來,豈不猗歟盛哉!我馨香禱祝之矣。
1994年5月24日淩晨,
細雨聲中寫完,心曠神怡。
第110節:神州遊記(1)
神州遊記
石 林 頌石 林 頌
我怎樣來歌頌石林呢?它是祖國的勝跡,大自然的傑作,宇宙的奇觀。它能使畫家擱筆,歌唱家沉默,詩人徒喚奈何。
但是,我卻仍然是非歌頌它不可。在沒有看到它以前,我已經默默地歌頌了它許多許多年。現在終於看到了它,難道還能沉默無言嗎?
在不知道多少年以前,我就聽人們談論到石林,還在一些書上讀到有關它的記載。從那時候起,對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我心裏就埋上了一顆嚮往的種子。以後,我曾多次經過昆明,每次都想去看一看石林;但是,每次都沒能如願,空讓那一顆嚮往的種子寂寞地埋在我的心裏,沒有能夠發芽、開花。
我曾有過種種的幻想。我把一切我曾看到過的同"石"和"林"有關的東西都聯繫起來,構成了我自己的"石林"。我幻想:石林就像是熱帶的仙人掌,一根一根豎在那裏,高高地插入蔚藍的晴空。我幻想:石林就像是木變石,不是一株,而是千株萬株,參差不齊,錯錯落落,匯成一片大森林。我又幻想:石林就像是一堆太湖石,玲瓏剔透,嵯峨巉岩,布滿了一座美麗的大花園。我覺得,自己創造出來的這些形象都是異常美妙的,我沉湎於自己的幻想中。
然而今天,我終於親眼看到石林了。我發現,不管我那些幻想是多麽奇妙,多麽美麗,相形之下,它們都黯然失色,有些簡直顯得寒磣得可笑了。我眼前的石林完全不是那個樣子。
走到離開石林還有十幾裏路的地方,我就看到一塊塊的灰色大石頭聳立在稻田中,孤高挺直,拔地而起,倒影映在黃色的水麵上,再襯上綠色的禾苗,構成一幅秀麗動人的圖畫。這些石頭錯錯落落地站在那裏,從遠處看去,就像是一團團的烏雲,像是一頭頭的野象,又像是古代神話中的巨人,手執刀槍,互相搏鬥。我興奮起來了,自己心裏想:石林原來是這個樣子呀!
然而,過了不久,我就發現,石林也還不完全就是這個樣子。
到了石林的最勝處,我看到一塊塊的青灰色的大石頭,高達幾十丈幾百丈,仿佛是給魔術師從大地深處咒出來似的,盤根錯節,森森稜稜,形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宮。這些石頭都洋溢著無窮無盡的力量,威懾地挺立在我們眼前。迷宮裏麵千門萬戶,竇竅玲瓏,說不清有多少曲澗,數不清有多少幽洞。我仿佛走進了古代的阿房宮,"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一條條的羊腸小道,陰暗崎嶇。一處處的岩穴洞府,老藤穿壁,綠苔盈階。有時候,我以為沒有路了,但是轉過一座石壁,卻豁然開朗,眼前有清泉一泓,參天怪石倒影其中,顯得幽深邈遠,恍如仙境;有時候,我以為有路,但是穿澗越洞,猱升蛇行,爬得我昏頭昏腦,終於還是碰了壁,不得不回頭另找出路;也有時候,我左轉右轉,上上下下,彎腰曲背,碰頭擦臂,以為不知道已經走了多遠,然而站下來,定睛一看,卻原來又回來了。我就像是陷入了八陣圖中,心情又緊張,又興奮。
他的奇石館可真讓我大吃一驚,大開眼界。什麽叫奇石館呢?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館,難免有一些想像。現在一見到真館,我的想像被砸得粉碎。五光十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大大小小,方方圓圓,長長短短,粗粗細細,我搜索枯腸,把我所知道的一切帶數目字的俗語都搜集到一起;又到我能記憶的舊詩詞中去搜尋描寫石頭花紋的清詞麗句。把這一切都堆集在一起,也無法描繪我的印象於萬一。在這裏,語言文字都沒用了,剩下的隻有心靈和眼睛。我隻好學一學古代的禪師,不立文字,明心見性。想立也立不起來了。到了主人讓我寫字留念的時候,我提筆寫了"琳琅滿目,巧奪天工",是用極其拙劣的書法,寫出了極其拙劣的思想。晉人比我聰明,到了此時,他們隻連聲高呼:"奈何!奈何!"我卻無法學習,我要是這樣高呼,大家一定會認為我神經出了毛病。
聽周先生自己講搜尋石頭的故事,也是非常有趣的。他不論走到什麽地方,一聽到有奇石,使把一切都放下,不吃,不喝,不停,不睡,不管黑天白日,不管颳風下雨,不避危險,不顧困難,非把石頭弄到手不行。館內的藏石,有很多塊都隱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中國古書上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話在周鎮榮先生身上得到了證明。宋代大書法家米芾酷愛石頭,有"米癲拜石"的傳說。我看,周先生之癲決不在米芾之下。這也算是石壇佳話吧。
無獨有偶,回到北京以後,到了4月26日,我在《中國醫藥報》上讀到了一篇文章:《石頭情結》,講的是著名美學家王朝聞先生酷愛石頭的故事。王先生我是認識的,好多年以前我們曾同在桂林開過會。灕江泛舟,同乘一船。在山清水秀瀰漫幹坤的綠色中,我們曾談過許多事情,對其為人和為學,我是衷心敬佩的。當時他大概對石頭還沒有產生興趣,所以沒有談到石頭。文章說:"十多年前在朝聞老家裏幾乎見不到幾塊石頭,近幾年他家似乎成了石頭的世界。"我立即就想到:"這不是另外一個奇石館嗎?"朝聞老大器晚成,直到快到耄耋之年,才形成了石頭情結。一旦形成,遂一發而不能遏止。他愛石頭也到了癲的程度,他是以一個雕塑家美學家的目光與感情來欣賞石頭的,凡人們在石頭上看不到的美,他能看到。他驚呼:"大自然太神奇了。"這比我在上麵講到的晉人高呼"奈何!奈何!"的情景,進了一大步。
石頭到處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愛。這裏麵有點天分,有點緣分。這兩件東西並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認識這樣的人,是不是也要有點緣分呢?我相信,我是有這個緣分的。在不到兩個月的短短的時間內。我竟能在極南極南的曼穀認識了有石頭情結的周鎮榮先生,又在極北極北的北京知道了老友朝聞老也有石頭情結。沒有緣分,能夠做得到嗎?請原諒我用中國流行的辦法稱朝聞老為北癲,稱鎮榮先生為南癲。南北二癲,頑石之友。在茫茫人海芸芸眾生中,這樣的癲是極為難見的。知道和了解南北二癲的人,到目前為止,恐怕也隻尚有我一個人。我相信,通過我這一篇短文,通過我的緣分,南北二癲會互相知名的,他們之間的緣分也會啟發出來的。有朝一日,南周北王會各捧奇石相會於北京或曼穀,他們會掀髯(可惜二人都沒有髯,行文至此,不得不爾)一笑的,他們都會感激我的。這樣一來,豈不猗歟盛哉!我馨香禱祝之矣。
1994年5月24日淩晨,
細雨聲中寫完,心曠神怡。
第110節:神州遊記(1)
神州遊記
石 林 頌石 林 頌
我怎樣來歌頌石林呢?它是祖國的勝跡,大自然的傑作,宇宙的奇觀。它能使畫家擱筆,歌唱家沉默,詩人徒喚奈何。
但是,我卻仍然是非歌頌它不可。在沒有看到它以前,我已經默默地歌頌了它許多許多年。現在終於看到了它,難道還能沉默無言嗎?
在不知道多少年以前,我就聽人們談論到石林,還在一些書上讀到有關它的記載。從那時候起,對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我心裏就埋上了一顆嚮往的種子。以後,我曾多次經過昆明,每次都想去看一看石林;但是,每次都沒能如願,空讓那一顆嚮往的種子寂寞地埋在我的心裏,沒有能夠發芽、開花。
我曾有過種種的幻想。我把一切我曾看到過的同"石"和"林"有關的東西都聯繫起來,構成了我自己的"石林"。我幻想:石林就像是熱帶的仙人掌,一根一根豎在那裏,高高地插入蔚藍的晴空。我幻想:石林就像是木變石,不是一株,而是千株萬株,參差不齊,錯錯落落,匯成一片大森林。我又幻想:石林就像是一堆太湖石,玲瓏剔透,嵯峨巉岩,布滿了一座美麗的大花園。我覺得,自己創造出來的這些形象都是異常美妙的,我沉湎於自己的幻想中。
然而今天,我終於親眼看到石林了。我發現,不管我那些幻想是多麽奇妙,多麽美麗,相形之下,它們都黯然失色,有些簡直顯得寒磣得可笑了。我眼前的石林完全不是那個樣子。
走到離開石林還有十幾裏路的地方,我就看到一塊塊的灰色大石頭聳立在稻田中,孤高挺直,拔地而起,倒影映在黃色的水麵上,再襯上綠色的禾苗,構成一幅秀麗動人的圖畫。這些石頭錯錯落落地站在那裏,從遠處看去,就像是一團團的烏雲,像是一頭頭的野象,又像是古代神話中的巨人,手執刀槍,互相搏鬥。我興奮起來了,自己心裏想:石林原來是這個樣子呀!
然而,過了不久,我就發現,石林也還不完全就是這個樣子。
到了石林的最勝處,我看到一塊塊的青灰色的大石頭,高達幾十丈幾百丈,仿佛是給魔術師從大地深處咒出來似的,盤根錯節,森森稜稜,形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宮。這些石頭都洋溢著無窮無盡的力量,威懾地挺立在我們眼前。迷宮裏麵千門萬戶,竇竅玲瓏,說不清有多少曲澗,數不清有多少幽洞。我仿佛走進了古代的阿房宮,"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一條條的羊腸小道,陰暗崎嶇。一處處的岩穴洞府,老藤穿壁,綠苔盈階。有時候,我以為沒有路了,但是轉過一座石壁,卻豁然開朗,眼前有清泉一泓,參天怪石倒影其中,顯得幽深邈遠,恍如仙境;有時候,我以為有路,但是穿澗越洞,猱升蛇行,爬得我昏頭昏腦,終於還是碰了壁,不得不回頭另找出路;也有時候,我左轉右轉,上上下下,彎腰曲背,碰頭擦臂,以為不知道已經走了多遠,然而站下來,定睛一看,卻原來又回來了。我就像是陷入了八陣圖中,心情又緊張,又興奮。